- 年份
- 2024(15403)
- 2023(22132)
- 2022(18597)
- 2021(17439)
- 2020(14442)
- 2019(33190)
- 2018(32761)
- 2017(61721)
- 2016(33915)
- 2015(37930)
- 2014(38034)
- 2013(37026)
- 2012(34116)
- 2011(30732)
- 2010(31221)
- 2009(28635)
- 2008(27552)
- 2007(24630)
- 2006(21746)
- 2005(19622)
- 学科
- 济(134532)
- 经济(134395)
- 业(108456)
- 管理(103296)
- 企(94658)
- 企业(94658)
- 方法(57594)
- 数学(46962)
- 数学方法(46316)
- 中国(43804)
- 农(39080)
- 财(38116)
- 业经(37344)
- 地方(30934)
- 融(29514)
- 金融(29512)
- 银(28919)
- 银行(28873)
- 理论(28444)
- 制(28194)
- 学(28128)
- 行(27808)
- 农业(27309)
- 技术(26791)
- 务(26495)
- 财务(26407)
- 财务管理(26368)
- 教育(25128)
- 企业财务(25060)
- 和(22995)
- 机构
- 学院(471975)
- 大学(468689)
- 济(184616)
- 管理(182578)
- 经济(180486)
- 研究(158262)
- 理学(156362)
- 理学院(154580)
- 管理学(151814)
- 管理学院(150927)
- 中国(121665)
- 京(101790)
- 科学(96563)
- 财(87077)
- 所(79078)
- 农(75902)
- 中心(72964)
- 江(72468)
- 研究所(71633)
- 财经(68895)
- 业大(67669)
- 范(67477)
- 师范(66859)
- 北京(64961)
- 经(62657)
- 农业(59069)
- 州(58935)
- 院(57506)
- 技术(55109)
- 经济学(55084)
- 基金
- 项目(312809)
- 科学(247965)
- 研究(234255)
- 基金(224159)
- 家(194317)
- 国家(192498)
- 科学基金(166366)
- 社会(146101)
- 社会科(138382)
- 社会科学(138350)
- 省(124761)
- 基金项目(117941)
- 教育(112787)
- 自然(107145)
- 划(105149)
- 自然科(104716)
- 自然科学(104689)
- 自然科学基金(102821)
- 编号(97325)
- 资助(92044)
- 成果(79700)
- 重点(70808)
- 发(69477)
- 部(69379)
- 课题(69292)
- 创(67353)
- 创新(62323)
- 教育部(60053)
- 项目编号(59779)
- 国家社会(59207)
- 期刊
- 济(206727)
- 经济(206727)
- 研究(144939)
- 中国(102283)
- 教育(76725)
- 管理(72065)
- 学报(70442)
- 农(69386)
- 财(69193)
- 科学(65946)
- 大学(55108)
- 融(50921)
- 金融(50921)
- 学学(50679)
- 技术(47838)
- 农业(47596)
- 业经(35502)
- 财经(34116)
- 经济研究(31997)
- 经(29396)
- 业(26818)
- 问题(26333)
- 图书(23812)
- 技术经济(23600)
- 科技(22250)
- 职业(21778)
- 现代(21301)
- 理论(21186)
- 坛(20973)
- 论坛(20973)
共检索到71869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林海春 邱旭光
创新创业教育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教育要素和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在新的历史背景下,如何有效提升高职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质量,成为当下困扰各高职院校的难题。因此,有效发挥现有政策支持,聚合各要素间能量,推动“双创”教育由单维度融合向系统性融合发展,是一种有意义的探索。首先以创新创业教育相关重要政策为蓝本,梳理清楚创新创业教育融合发展的趋势和融合的主要举措与范畴,为系统性深度融合理清思路。然后进一步明确高职创新创业教育融合发展的演化形态:单维融合与多维融合并存。以此为理论认知基础,在进一步探究“双创”教育融合表象之下隐藏的悖论的同时,以系统思维、生态理念、共享原则为指导,构建“双创”教育系统化融合的理论模型与理念。并从“双创”教育质量评估回归教育本体、增强社会资源的教育转化、强化创新创业与伦理相融合的教育、加速“双创”管理与服务的专业化等四个方面探究系统化融合实践的关键技术,以期有效提升“双创”人才培养质量。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杨勇 商译彤
为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打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升级版,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总体目标,近年来高职院校积极推动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建设,大力发展创新创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是高职创新创业教育所要达到的应然状态,对高职创新创业教育系统提出了融合、开放、升级发展的新要求。文章拟通过构建"进阶式双趋向6C"创新创业教育系统,助力高职院校培养具有"工匠精神"和创新创业精神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以及具有"企业家精神"与创新创业能力的高质量创业者。
关键词:
高质量发展 创新创业系统 高职院校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曾兰兰
社区创客教育倡导"开放、创新、合作"的教育理念,是以培养创新创业人才为目标的一种新型教育模式。应将社区创客教育理念渗透到高校创新创业教学过程中,通过更新培养理念,搭建互动平台,构建创客空间,开发创客课程,打造多元师资,重构一种具有创客教育理念的高校创新创业教学范式,实现两者在理念、平台、空间、课程、师资等方面全面融合。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于世海 张玲瑜
在我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背景下,"创新创业"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从成人高等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的必然性出发,分析当前制约二者融合发展的因素,提出转变对成人高等教育的偏见性看法、不断完善创新创业教学模式体系、建设专业的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以及营造创新创业学习氛围等政策建议,以期促进成人高等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融合发展。
关键词:
成人高等教育 创新创业教育 融合发展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曾秋菊
高校转型是基于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产业结构的调整,对传统的高等教育进行改革,以满足社会对创新型、应用型人才的迫切需求。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可以有效加强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重建的可操作性,对推进高等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创新创业教育的实施要依赖于学科本位的专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融合是构建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体系的着力点。
关键词:
创新创业 专业教育 人才培养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龙有胜
推进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耦合协同发展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全面提升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二者具有教育目标一致性、教育效果的互补性和教学方法的相通性。然而,当前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过程中课程体系不完善、协同机制不健全、师资力量薄弱、效果反馈和评价机制缺位等问题突出。对此,高职院校应该加快健全思创融合发展的标准体系、课程体系、反馈机制和评价体系,不断夯实师资力量,加快畅通融合机制,进一步释放思想政治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协同发展效应。
[期刊]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邵云飞 霍丽莎
【目的/意义】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是提高企业家质量和数量供给的有效途径,将可持续发展理念融入大学创新创业教育是高校当下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设计/方法】在跨专业的教学背景下,运用案例研究方法,结合可持续发展和学习理论,设计《创新思维与创新方法》课程并实施。【结论/发现】通过将课程学习目标高度透明化,并且以多种方式进行评估,形成了《创新思维与创新方法》课程"理论—实践—反馈"体系。研究可以为培育未来的"绿色企业家"提供支持,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提供借鉴。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陈君
"十三五"时期,中国将大力实施网络强国战略、依托"互联网+"行动计划,发展积极向上的网络文化,拓展网络经济空间,促进互联网和经济社会融合发展。基于"互联网+"时代背景,高校更要实施好就业创业促进和基层成长等计划,大力推进大学生创新创业,充分释放双创活力,努力实现就业创业人数"双增长"。就业乃民生之本,创业为就业之源。创新创业教育与就业教育的深度融合既是构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内在需求,也是高校特色教育和强化教育内涵建设的必行之路。文章将重点研究创新创业教育融入就业指导全过程的发展路径,以创新创业教育提升大学生就业竞争力,以创业带动就业,以就业促进创业。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滕珍珍
近年来,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日益明显,尽管在国家的政策支持下,选择自我创业的人数相对增加,但仍然处于较低水平。而美丽乡村建设的提出和实施,为大学生创新创业开辟了广阔的天地。但是,由于政府与高校缺乏长期有效的合作机制,大学生对美丽乡村建设的认知不足,对创新创业了解不够,欠缺到乡村就业与创业的动力。文章通过总结近两年在广州市大埔围美丽乡村建设中的实践经验,提出高校承担融合发展的主导作用,政府充分发挥组织优势,积极参与融合建设,企业为融合发展搭建桥梁,以期对大学生创新创业与美丽乡村建设融合发展有所启示。
关键词:
美丽乡村 创新创业 美术与设计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张川 何齐宗
创客空间在高校内的发展,必然引发创新创业教育的变革,尤其是创客空间的理念、功能、模式,对创新创业教育的认知、目标和体系变迁的有力推进,引发了社会和学界关于如何把握创客空间特征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趋势的影响、如何破解创客空间问题引发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困惑、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将以何种思路顺应创客空间的发展走向等重大现实问题的探索与思考。
关键词:
创客空间 高校 创新创业教育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欧汉生 仇志海
《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要求,完善国家职业教育制度框架,引领职业教育服务发展、促进就业创业,创新创业教育成为职业教育改革的突破口。"专创融合"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厘清了职业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培养理念,科学定位了人才目标,修正了人才培养体系;基于"专创融合"的实践体验平台建设和教育质量保证体系建设,为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向更大范围、更高层次、更深程度持续健康发展,为进一步营造融合、协同、共享的"双创"生态环境,取得实效,提供了支撑和保障。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凌镜
新发展理念是新时代我国经济体系建设的重要指引,经济转型升级需要培养大量创新创业型人才,新发展理念对高职院校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具有鲜明的导向作用。通过对新发展理念与高职学生创新创业之间关系的梳理,分析高职创新创业文化自信的主要来源及其内涵,进而提出新发展理念背景下高职创新创业文化自信的构建路径。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王革 刘乔斐
近日,看了万卷出版公司出版的曹胜利、雷家骕的力作《中国大学创新创业教育发展报告》,感到眼前一亮,受到很大的震撼。出于偏爱,一天内连读两遍,仍爱不释手。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会长周远清为该书作序道:"理念是重要的,创新创业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韦齐齐
国家经济水平迅速提升、市场结构发生转变时代背景下,社会对创新人才的培养要求越来越高,学生综合素质水平与创新能力因此成为高校考核人才的重要标准。与此同时,高校毕业生一直存在就业难、就业竞争激烈的问题,国家为缓解大学生就业难的困境,纷纷出台并实施许多针对性政策鼓励高校学生积极参与创新创业,以便推动各行业领域的技术、产业创新,开辟更多产业空间。可从新时代发展趋势来看,高校与学生虽已意识到个体创新创业的良好发展前景,但因传统教育理念与模式的影响极为深远,所以,高校毕业生的创新创业发展仍存一定难度,致使社会创新创业水平不高。对此,本文将结合张强、廖成中编著的《新时代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理论与实践》一书,分析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实际发展状况,并从产教融合视角探索益于促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的创新实践路径。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杜丹丽 康敏 杨栩
军民融合发展过程中实施创新驱动,不仅有利于提高国防科技工业的自主创新能力,还有助于军民深度融合发展。当前,我国军民融合发展中创新驱动已取得一定成果,但仍存在军民相对分离的传统体制未发生根本性转变、创新主体间协同机制不完善、中介机构服务尚不能满足市场需求、创新驱动体系不健全等问题。为此,应通过构建基于创新元素、结构体系、创新环境的创新驱动系统,鼓励军民融合开放式协同创新合作,完善创新驱动运行机制,营造创新驱动实施的环境氛围,进而为军民融合创新驱动机制的有效实施提供保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