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748)
- 2023(14141)
- 2022(12485)
- 2021(11696)
- 2020(9890)
- 2019(22915)
- 2018(22659)
- 2017(44050)
- 2016(23614)
- 2015(26537)
- 2014(26357)
- 2013(25828)
- 2012(23326)
- 2011(20595)
- 2010(20333)
- 2009(18231)
- 2008(17605)
- 2007(14893)
- 2006(12681)
- 2005(10568)
- 学科
- 济(91882)
- 经济(91790)
- 管理(72892)
- 业(67982)
- 企(58173)
- 企业(58173)
- 方法(47942)
- 数学(42109)
- 数学方法(41561)
- 财(26995)
- 农(23448)
- 中国(22068)
- 业经(20663)
- 贸(20095)
- 贸易(20091)
- 易(19641)
- 学(19210)
- 务(17982)
- 财务(17908)
- 财务管理(17869)
- 地方(17133)
- 企业财务(16776)
- 理论(15811)
- 制(15724)
- 技术(15698)
- 农业(15641)
- 和(14673)
- 环境(14199)
- 划(13333)
- 出(13227)
- 机构
- 大学(327921)
- 学院(324897)
- 管理(136966)
- 济(128253)
- 经济(125484)
- 理学(120286)
- 理学院(119061)
- 管理学(116984)
- 管理学院(116385)
- 研究(99875)
- 中国(72691)
- 京(68056)
- 科学(62251)
- 财(58106)
- 业大(48949)
- 农(48323)
- 财经(47726)
- 所(47584)
- 中心(47128)
- 江(45089)
- 研究所(43699)
- 经(43621)
- 北京(41826)
- 范(41757)
- 师范(41376)
- 经济学(38486)
- 农业(37763)
- 院(36934)
- 州(36908)
- 财经大学(35899)
- 基金
- 项目(234530)
- 科学(185867)
- 基金(172564)
- 研究(170910)
- 家(149519)
- 国家(148339)
- 科学基金(129606)
- 社会(108413)
- 社会科(102887)
- 社会科学(102862)
- 基金项目(92402)
- 省(91089)
- 自然(85622)
- 自然科(83709)
- 自然科学(83689)
- 自然科学基金(82190)
- 教育(79400)
- 划(76257)
- 资助(70955)
- 编号(69940)
- 成果(54736)
- 部(52126)
- 重点(51763)
- 创(48944)
- 发(48430)
- 课题(46386)
- 创新(45588)
- 科研(45365)
- 教育部(45348)
- 国家社会(44724)
- 期刊
- 济(128773)
- 经济(128773)
- 研究(88860)
- 中国(56037)
- 学报(50458)
- 管理(47247)
- 财(45905)
- 科学(45710)
- 农(41776)
- 大学(38648)
- 学学(36132)
- 教育(33901)
- 农业(29618)
- 技术(28938)
- 财经(22291)
- 融(21730)
- 金融(21730)
- 业经(21423)
- 经济研究(20711)
- 图书(20252)
- 经(18941)
- 问题(16730)
- 理论(16362)
- 科技(15767)
- 技术经济(15611)
- 业(15229)
- 实践(15222)
- 践(15222)
- 情报(15099)
- 版(14797)
共检索到44980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邓建华 郑振华
我国高等教育不仅在区域上表现为发展不均衡,而且在不同类型高校培养成本上也存在较大差异,在信息公开数据下,高校的生均成本差异与产出绩效存在一定的关系。文章以教育部直属高校为例,将入选一流学科建设数量作为高校产出绩效的综合性指标,对生均成本与入选一流学科建设数量进行实证研究,分析各项形成原因对差异的影响程度。最后提出有关均衡发展高等教育前提下加大"双一流"建设高校投入的有关建议,具有一定实践意义。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王德 陈朝琳
我国历来重视高等教育,随着近年来高等教育投入不断增长,高校生均成本计量及其分担机制一直是高校研究的热点问题。由于缺乏统一公开数据基础,目前高校生均成本计量多限于个例研究,文章依据近年来的公开数据,尝试建立一致可比较的生均成本计量模型,并与收入配比,分析目前高校生均成本的差异与分担情况,从而为合理确定高校的公共财政投入和成本分担机制提供决策依据。
关键词:
生均成本 成本分担 信息公开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姚晖 俞剑文
高等学校筹资渠道的多元化、资金占用规模的扩大,对其财务治理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以教育部直属高校、"双一流"建设高校为研究对象,构建财务治理评价指标体系,基于公开信息,采用因子分析法测度财务治理水平。结果显示,高校财务治理整体水平不高,且存在显著的校际、归属及区域差异,审计监督、信息公开监督、预算绩效管理、财务决策等共同影响治理水平。据此提出引入评价奖惩机制、提高利益相关者参与能力等措施。
关键词:
高校 财务治理 因子分析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朱晓峰 程琳 陆敬筠 潘芳
文章从政府转移支付政策出发,通过构建微政务信息公开中的上下级政府信号博弈模型,分析了在3种贝叶斯均衡下的双方策略行为选择及影响因素。研究表明,上级政府微政务信息公开最优策略的选择与下级政府的作假概率密切相关,也与下级政府微政务信息公开所处阶段密切相关。
关键词:
微政务 信号博弈 转移支付 信息公开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施荣盛 陈工孟
本文使用百度超额搜索量作为个人投资者信息需求行为的代理变量,发现在盈余公告附近,个人投资者对公司信息的需求明显增强。随着投资者信息需求的增强,股票的交易量也随之增加。盈余公告前的投资者信息需求行为不影响同期股价对未预期盈余的反应,但是对盈余公告之后的盈余反应系数具有显著的负向作用,这为Holthausen和Verrecchia(1990)、Kim和Verrecchia(1997)的理论模型提供了来自中国市场的证据。本文还发现盈余公告之后的信息需求使市场对盈余公告的立即反应更加充分;此外,业绩预告、新闻报道等影响着个人投资者对公开信息的解读。
关键词:
信息需求 盈余公告 个人投资者 价格发现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王桂兰 张聪群
面对频发的产品问题,消费者对品牌的态度已经不再是简单地将品牌与安全或优质等价了,他们日益懂得依靠自身的能力收集和整合相关信息来做出判断,企业和品牌营销传播的各种信息对消费者的影响力日益强大。文章在回顾消费者品牌信任形成机制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企业公开信息为基础,提出一个新的消费者品牌信任形成模型,最后据此模型为企业的消费者品牌信任管理实践提供一些建议。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唐毅亭 韩冬 卢宇荣
本文运用事件研究法研究了不规则货币政策信息和资金管理政策对于我国银行间债券市场流动性的影响,验证是否存在货币政策的宣告效应,进而探讨了公开信息对于银行间债券市场的价格行为及流动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利率调整政策与资金管理政策的信息公告会对银行间债券市场流动性产生显著影响,但每次政策宣告对市场流动性的影响会有不同。
关键词:
事件研究 债券 流动性 银行间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李晓东
上市公司的公开信息转化为市场参与者共同知识的程度越高,与上市公司证券定价密切相关的股权资本成本便越低。基于我国证券市场数据的研究表明,上市公司公开信息披露的数量、市场参与者对公开信息披露制度的信任程度对公司股权资本成本有显著影响,但并未发现公开信息披露及时性对股权资本成本影响的证据。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王郧 欧阳红兵
本文是对中国股票市场过度自信问题所作的实证研究。本文在投资者对公开信息和私人信息有不同反应的假设基础上,建立一个两变量向量自回归模型,着重考察了A股市场价值加权和平均加权的股票收益率和交易量对私人信息和公开信息冲击的不同反应。实证结果表明:与美国股市的情况类似,中国A股市场上投资者对公开信息反应不足,而对私人信息反应过度,并且私人信息短期内可以造成剧烈冲击,而公开信息冲击较小且不持久,投资者确实存在过度自信现象。
关键词:
过度自信 交易量 公开信息 私人信息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魏陆
互联网是政府信息公开的一种主要途径。基于政府门户网站这一公开渠道及网络信息传播特点,可以从专门性、全面性、详细性、动态性、便利性等不同角度,对美国和中国的201 1年度中央(联邦)预算公开信息进行比较。虽然近几年中国在预算公开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但仍处在起步阶段,预算公开信息呈现典型的"碎片化"特征,缺乏制度性保障,与社会期望仍有较大的差距。因此,应以政府门户网站为主要公开渠道,提高中国政府预算公开信息的质量。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熊曙初 陈禹 罗毅辉
构建了以公开信息为自变量,以顾客预期、感知为中介变量,以顾客满意为因变量的结构方程模型,并以长、株、潭零售业的数据为实证研究,揭示其影响关系。结果表明:公开信息对顾客预期-感知-满意的影响具有不同的效应,对顾客预期的影响比较大,对顾客感知的影响甚微,企业公开信息的质量有待提高。提出了企业在关注影响驱动因素时,应重视和明晰公开信息策略,建立以顾客为导向的信息披露机制,从而提高顾客满意度和企业竞争能力。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汪海波 胡昌平
公共图书馆网站作为社会公众获取各种信息资源的一个有效媒介,是政府信息公开制度中不容忽视的服务渠道。通过调查国内外公共图书馆网站政府公开信息资源整合的现状,归纳出政府公开信息的整合分为形式整合和内容整合两种类型,并对我国公共图书馆网站的政府公开信息整合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政府公开信息 公共图书馆 整合 网站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刘杰 阮晨晗 朱英伦
本文利用2007年1月~2015年12月沪深证券交易所披露的交易公开信息定义和识别了"有影响力交易席位",考察其交易行为及对股票价格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有影响力交易席位"的交易行为能够引起市场的热烈追捧,相应股票在短期内换手率上升,股价升高,大单净买入比例上升。没有证据显示"有影响力交易席位"使用"哄抬股价,逢高卖出"的交易策略操纵市场,侧面支持了他们可能具有一定的信息优势。此外,"有影响力交易席位"偏好财务状况较差的小公司。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陈双 曾令华
通过构建一个"竞争性的经济系统"的简单模型,并在其中加入道德风险和项目质量等不完全信息因素,分析引入"公开信息法规"前后的经济均衡状态。结果表明,引入"公开信息法规"能够促进证券市场的发展,但是"公开信息法规"使得市场投资者不用花费任何成本就能获取进行项目审查所得到的收益,这可能减少银行家进行项目审查的动机,从而可能降低资金配置的效率。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张冀
在出口信用保险市场中,保险人拥有非公开信息,这是出口信用保险与其他保险市场的重要区别。为判断非公开信息对出口信用保险发展的影响,本文从多维视角对这一问题进行了研究。实证结果证实了我们的假设,出口信用保险市场中保险人对收汇风险的判断更为有效,然而实证结果同样说明非公开信息并未给保险人带来信息贴水,研究中我们意外发现影响出口商是否参保的关键因子是出口商本身的风险偏好。由此我们衍生出本文的政策建议,中国出口保险公司的信息优势并未被充分利用,如何发挥保险公司信息优势是政策层应重点关注的内容之一。
关键词:
出口信用保险 非公开信息 分离均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