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324)
2023(13653)
2022(12056)
2021(11447)
2020(9524)
2019(22380)
2018(22205)
2017(43194)
2016(23316)
2015(26265)
2014(26037)
2013(25509)
2012(23231)
2011(20685)
2010(20040)
2009(17856)
2008(16938)
2007(14237)
2006(12059)
2005(9877)
作者
(63283)
(52607)
(52099)
(49798)
(33688)
(25379)
(23889)
(20737)
(20324)
(18521)
(18363)
(17515)
(16570)
(16426)
(16221)
(15794)
(15671)
(15637)
(15125)
(15119)
(12870)
(12630)
(12611)
(12173)
(11750)
(11678)
(11522)
(11504)
(10515)
(10459)
学科
(93638)
经济(93542)
管理(66540)
(61143)
(50728)
企业(50728)
方法(44728)
数学(39558)
数学方法(39027)
(24473)
(22441)
中国(21584)
地方(20792)
业经(19674)
(18947)
农业(16564)
(15091)
贸易(15084)
理论(14860)
(14594)
(14580)
财务(14523)
财务管理(14493)
环境(14436)
(14185)
技术(14177)
(13923)
企业财务(13650)
(12204)
(11117)
机构
大学(314664)
学院(313949)
管理(130171)
(121016)
经济(118396)
理学(114407)
理学院(113169)
管理学(111106)
管理学院(110549)
研究(98324)
中国(71373)
(65897)
科学(62534)
(53789)
业大(48027)
(47662)
(47330)
(46890)
中心(46362)
财经(44539)
研究所(43357)
(42141)
师范(41740)
(40664)
北京(40047)
农业(37278)
(36755)
(35990)
经济学(35850)
师范大学(34008)
基金
项目(229097)
科学(180810)
研究(167562)
基金(166583)
(144219)
国家(143043)
科学基金(124628)
社会(104799)
社会科(99191)
社会科学(99163)
(90088)
基金项目(90047)
自然(82696)
自然科(80745)
自然科学(80727)
自然科学基金(79238)
教育(77309)
(75221)
编号(69119)
资助(67942)
成果(53873)
重点(50542)
(50295)
(48088)
(47664)
课题(46271)
创新(44413)
科研(44039)
教育部(43361)
大学(43058)
期刊
(123896)
经济(123896)
研究(86194)
中国(52615)
学报(48301)
管理(45009)
科学(44782)
(41644)
(40902)
大学(37154)
学学(34862)
教育(34310)
农业(29298)
技术(28401)
(22230)
金融(22230)
业经(21428)
财经(20405)
经济研究(19031)
图书(17389)
(17318)
问题(16529)
资源(15728)
理论(15524)
科技(15191)
(14608)
技术经济(14543)
实践(14494)
(14494)
(14308)
共检索到43274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彭向峰  李智  颜涛  
房价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建立科学的房价合理性评价指标体系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许多研究者认为房价收入比是比较合理的方法,本文认为用房价收入比衡量房价合理性不符合当前中国的实际,存在三个方面的缺陷。科学的评价体系必须能够反映收入结构、支出结构和住房供应结构的差异,以机会均等作为房价合理的判别准则。按照这一设想,本文提出了以"住房负担能力、住房机会指数和住房机会均等指数"为核心的房价合理性评价指标体系,并对2005年江苏某市房价合理性进行了实证分析,提出了改善其房价合理性的相关建议。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虞晓芬  
本文在分析房价收入比指标局限性的基础上,提出建立以居民住宅负担能力为核心的房价合理性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杭州年鉴公布的收支资料以及二手房价格等数据,对杭州不同收入阶层居民住宅可负担能力进行了测算,从购买力角度对杭州房价合理性进行了实证研究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杨慧  高迎坤  
近年来房价快速上涨,政府为了抑制房价过快上涨,更加注重城市分类调控。准确判断城市房价合理性,对政府制定分类调控政策具有重要理论和现实意义。房价收入比是判断房价合理性的主要依据,国际通行的房价收入比合理区间(4,6)是否适用于中国,一直是国内学者争议的话题。针对当前国内学者在房价收入比计算及其合理区间界定方面的缺陷,通过改进使其符合中国国情。在房价收入比计算及合理区间改进的基础上,对35个大中城市房价合理性进行评价,提出针对不同类型城市居民的购房支付能力采取分类调控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彭向峰  颜涛  覃肖响  
依托江苏各城市房地产信息上报系统与统计局的公开数据,对江苏住宅价格现状及其成因进行了深入分析,通过多种计量经济研究手段,从住宅价格与经济的协调性、住宅价格结构合理性及住宅价格增幅合理性三方面,论证了2005年江苏住宅价格的合理性,对当前江苏住宅价格认识中存在的部分误区进行了探讨,提出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唐步龙  
以江苏杨树产业为例,研究了不同类型农业产业链的共存问题。从交易成本、资产专用性、不确定性、交易重复发生的频率、市场结构、信任和产品特征等方面的分析结果表明,市场交易关系、合同关系和纵向一体化等不同类型农业产业链都有存在的基础,这也是目前不同类型的杨树产业链共存的经济合理性。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程侃  杨斌  
目前流行的用于衡量房价是否合理的房价收入比指标存在缺陷,它只考虑现期收入而未考虑持久所得,且将其运用于中国时忽视了隐性收入因素。通过设计一个新型的房价收入比指标,计算并进行国际比较,发现目前中国房价仍是合理的,中国人民的房价负担能力被低估。政府不应当用行政手段打压房价,而是应当合理处置"土地财政"带来的巨额收入,并且通过政策优化使高价商品房更多地成为"廉租房",从而使房地产市场成为无痛苦调节收入分配的渠道,实现房地产市场发展和社会公平的统一。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陈诚  甄云鹏  
长江岸线资源利用管理是沿江地区经济社会健康、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文章以岸线利用类型界定为基础,构筑长江岸线资源利用变化数据库,通过建立岸线利用变化矩阵、关联岸线利用类型与岸线条件信息,分析沿江开发过程中岸线利用的变化特点、评判其合理性,提出岸线利用的优化建议。实证分析表明:2002年以来,江苏长江岸线利用扩张迅速,其中,北岸地区以工业占用扩张为主,南岸地区由工业占用和港口利用共同驱动,总体上,仍呈现以工业占用扩张为主导的特征。港口、仓储、工业等重点类型岸线中,岸线质量等级结构与岸线利用要求的匹配度增加,岸线利用趋于合理化。尽管如此,用于非涉水工业开发的优质岸线仍然较多,港口岸线利用受到挤占,岸...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任中华  李晓璐  唐建  
本文改进了传统的存货跌价计提合理性评价方法,以房地产开发和经营业2008-2012年各年存货跌价准备率均值作为合理性标准,运用两样本非参数方法,对房地产开发和经营业中的国有上市公司和民营上市公司存货跌价准备合理性进行实证研究。研究表明,新会计准则实施以后,房地产开发和经营业中国有上市公司和民营上市公司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均存在着不合理性,且国有上市公司和民营上市公司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存在显著性差异。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王海鸿  付士波  朱前涛  
文章针对目前广泛存在的小产权房问题,结合十七届三中全会有关土地制度改革的精神,从社会和经济两个方面着重探讨了小产权房存在的现实合理性,并运用土地发展权原理,通过土地增值收益再分配的方式就小产权房的合法化进行了应用对策的尝试性研究,以期对小产权房问题的解决提供有意义的启示。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玉秀  
文章将对影响房价的关键因素进行深层次剖析,探讨房价调控政策效应的潜在问题,进而对政策改进提出建议,已推动房地产市场健康、稳定的发展。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杨飞  裴育  
本文利用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CGE)研究了房地产税改革对江苏省房价和宏观经济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房地产交易税税率上升提高了房价,但降低了居民收入、企业收入和GDP,房地产保有税税率上升降低了房价和居民企业收入,但由于政府支出增加而提高了GDP。研究还表明,房地产保有税对房价和宏观经济的影响更大。为了增加宏观调控手段,完善财产税制,规范地方政府收入,房地产税改革应提高房地产保有税比重,降低房地产交易税比重。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刘洁  王宇成  苏杨  
主体功能区划的人口政策目标是实现人口的合理分布及有序流动。在阐释这个目标的基础上,文章认为经济—人口分布协调是最重要的"理",通过构建区域经济规模—人口规模协调度度量模型验证了这是在发达国家已经普遍存在的"理",而我国经济与人口的分布处于较不合理状态。以缪尔达尔循环因果积累理论为基础,分析了较不合理的制度成因是我国不顾"以人为本"的"抄近路"发展方式,其造成经济系统收益和人口系统福利相互转化的渠道效率低下,并且在经济聚集与人口聚集之间存在制度障碍。据此,对应提出了在财税体制、政绩评价体系和人口相关管理制度等方面的制度调整对策。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陈涛  
收入问题是一个影响着科技人员工作积极性和科研创造性的关键问题。在影响科技人员收入满意度的诸多因素中,我们选取了科技人员收入分配依据作为研究视角,以江苏省南通市科技人员为调查对象,对目前科技人员收入分配的依据、收入分配依据的合理性以及科技人员认为最合理的收入分配依据进行了调查分析与评价,并就如何确定科技人员收入分配的合理依据提出了政策建议。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周伟军  余霞  
本文选择住房销售额与销售面积之比作为衡量住房实际价格的指标。在住房合理价格方面,选择了包括房价收入比、房地产企业利润、租售比等若干指标判断了历年宁波住房的合理价格。在此基础上,本文构建了基于合理房价水平的房地产调控框架,即通过建立住房合理价格指标体系来综合判断其合理价格,并通过比较实际价格和合理价格来制定房地产市场的调控措施。在此调控框架下,本文提出了完善房地产调控制度的政策建议。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梁作鹏  葛扬  贾春梅  
房价持续上涨对江苏各区域居民消费均产生了挤出作用,但是挤出程度存在明显差异。苏中地区房价上涨对居民消费的挤出作用最大;苏南地区房价上涨对居民消费的挤出作用居中;苏北地区房价上涨对居民消费的挤出作用最小。造成三大区域上述差异的原因在于:房价压力不同、居民住房自有率不同,边际消费倾向不同以及房地产市场发育程度不同。因此,为了扩大居民消费,促进经济增长,需要分类调控以抑制房价过快上涨、促进三大区域协调发展、完善住房租赁市场,培育"先租后买"观念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