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887)
- 2023(14389)
- 2022(12532)
- 2021(11796)
- 2020(9897)
- 2019(22903)
- 2018(22704)
- 2017(44316)
- 2016(23889)
- 2015(26578)
- 2014(26441)
- 2013(25790)
- 2012(23395)
- 2011(20745)
- 2010(20266)
- 2009(17943)
- 2008(17305)
- 2007(14740)
- 2006(12209)
- 2005(10072)
- 学科
- 济(90324)
- 经济(90224)
- 管理(68884)
- 业(64280)
- 企(54197)
- 企业(54197)
- 方法(47266)
- 数学(41722)
- 数学方法(41060)
- 财(24764)
- 农(22953)
- 中国(21556)
- 学(21091)
- 业经(19599)
- 地方(16598)
- 务(16147)
- 财务(16072)
- 财务管理(16042)
- 理论(15919)
- 贸(15876)
- 贸易(15872)
- 环境(15593)
- 农业(15466)
- 易(15440)
- 企业财务(15194)
- 技术(15020)
- 制(14654)
- 和(14380)
- 划(13475)
- 银(12486)
- 机构
- 大学(327224)
- 学院(326395)
- 管理(132744)
- 济(124981)
- 经济(122318)
- 理学(117032)
- 理学院(115766)
- 管理学(113373)
- 管理学院(112790)
- 研究(103333)
- 中国(74355)
- 京(68140)
- 科学(67299)
- 财(56053)
- 农(53161)
- 业大(51956)
- 所(50544)
- 中心(47738)
- 研究所(46860)
- 财经(46480)
- 江(44577)
- 经(42529)
- 范(42181)
- 农业(42007)
- 北京(41933)
- 师范(41728)
- 院(38350)
- 经济学(37640)
- 州(36625)
- 技术(35142)
- 基金
- 项目(237979)
- 科学(187241)
- 基金(173759)
- 研究(170114)
- 家(152181)
- 国家(150975)
- 科学基金(130697)
- 社会(106298)
- 社会科(100805)
- 社会科学(100780)
- 省(93321)
- 基金项目(92889)
- 自然(87797)
- 自然科(85817)
- 自然科学(85793)
- 自然科学基金(84219)
- 教育(79036)
- 划(78670)
- 资助(71845)
- 编号(68672)
- 成果(53602)
- 重点(52857)
- 部(52126)
- 创(49599)
- 发(49440)
- 科研(46542)
- 课题(46461)
- 创新(46287)
- 教育部(44727)
- 大学(44534)
- 期刊
- 济(124302)
- 经济(124302)
- 研究(87640)
- 学报(55055)
- 中国(54030)
- 科学(49616)
- 管理(46755)
- 农(46730)
- 财(42754)
- 大学(41837)
- 学学(39658)
- 教育(34742)
- 农业(32935)
- 技术(29760)
- 融(22242)
- 金融(22242)
- 财经(21626)
- 业经(20963)
- 经济研究(20235)
- 经(18379)
- 业(16737)
- 图书(16612)
- 科技(16351)
- 问题(16060)
- 版(15888)
- 技术经济(15496)
- 理论(15392)
- 业大(14580)
- 资源(14360)
- 统计(14338)
共检索到44368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彭鹃 肖伟 魏庆琦 雷晓玲
对基于公平性的CO2排放权分配进行了研究。从理论上探讨了公平性评价参数对CO2排放权分配的影响;从实证研究上,基于省级面板数据,采用K-均值聚类分析和基尼系数法对CO2排放现状进行了分析;最后,采用线性规划法设计了一套CO2排放权分配方案,根据分配的结果,与排放现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应用基尼系数法和线性规划法对重庆40个区县的CO2排放进行评估和分配,可使得分配更加公平和合理。
关键词:
公平性 CO2排放权分配 基尼系数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邱俊永 钟定胜 俞俏翠 郭家祯 益心虹
公平性一直是当前全球各国在CO2减排问题上最具争议的焦点。针对当前碳排放公平性研究中选取的衡量指标不够公平全面的问题,本文选取国土面积、人口、生态生产性土地面积和当前化石能源探明储量四个自然社会环境指标,用基尼系数评价了从工业革命开始至2006年,G20主要国家CO2累计排放量基于本国各指标的公平性程度。结果显示,基于该四项指标的基尼系数均处在不公平和非常不公平状态。从多个视角评估和提高全球碳排放权分配方案的公平性,有助于促成全球碳减排行动的尽早全面实施。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苏瑞娟 赵博娟 杨文青
碳排放权交易是否实现最初的CO_2减排目标需要实证检验,已有的研究未考虑政策溢出效应以及混淆政策的存在,可能导致政策干预效用的错误估计。论文基于地区能源平衡表以及水泥生产数据对CO_2进行测算,并采用包含溢出效应的合成控制模型对我国6个碳排放交易试点省份的减排效用分别进行了估计,该模型放松了“非实验单元不受干预效应影响”的假定,在溢出效应以及类似政策存在的情况下仍能得到无偏的估计。为了保证估计结果的稳健性,对效用估计值进行了安慰剂、溢出权重设定以及合成权重三方面的检验,探索了各试点碳交易市场的减排效用在量以及趋势上的差异,为全国统一碳交易市场的构建提供定量的依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苏瑞娟 赵博娟 杨文青
碳排放权交易是否实现最初的CO_2减排目标需要实证检验,已有的研究未考虑政策溢出效应以及混淆政策的存在,可能导致政策干预效用的错误估计。论文基于地区能源平衡表以及水泥生产数据对CO_2进行测算,并采用包含溢出效应的合成控制模型对我国6个碳排放交易试点省份的减排效用分别进行了估计,该模型放松了“非实验单元不受干预效应影响”的假定,在溢出效应以及类似政策存在的情况下仍能得到无偏的估计。为了保证估计结果的稳健性,对效用估计值进行了安慰剂、溢出权重设定以及合成权重三方面的检验,探索了各试点碳交易市场的减排效用在量以及趋势上的差异,为全国统一碳交易市场的构建提供定量的依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赵敏 胡静 戴洁 李立峰
碳排放核算是低碳经济研究中重要的基础性研究。该研究以中国经济发达且面临低碳转型的上海市为例,探讨利用能源平衡表核算CO2排放的方法及排放部门特征分析时应注意的问题,特别是针对与能源平衡表部门分类不一致的交通领域和建筑领域,研究了其排放核算方法和特征分析。研究表明,电力作为一种二次能源,生产地与消费地可能不在同一地区,其CO2排放核算对终端部门排放特征影响很大,此外,交通领域和建筑领域的CO2排放作为快速增长的排放源,CO2排放核算对两个部门的排放特征分析和低碳发展路线制定至关重要。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赵慧卿 李青玉
基于公平原则,将中国2005~2030年CO_2排放量在地区间进行了分配,并计算各地区CO_2排放余缺,以探讨缺口地区向结余地区购买CO_2排放配额的可行性。采用计量模型估计了各地区CO_2排放量的产出弹性系数,据以模拟测算CO_2排放分配对地区经济的影响。研究表明:采用平均权数时,山东、江苏、山西等经济发达或资源富裕地区所分配到的CO_2排放比重较高,而海南、青海、宁夏等所分配到的较小;测算各地区余缺发现,广东省的结余最多,而山西省的缺口最大; CO_2排放分配对北京、河北、广东等地区的经济影响较大,其影响的方向和程度随时间的推移而变化,长期来看,CO_2排放分配对全国的经济总量将会是一种正向的影响,能够实现减排与增长的双赢。
关键词:
CO2排放 地区分配 经济增长
[期刊] 预测
[作者]
尤建新 陈震 张玲红 马军杰
综合国内外文献,本文通过运用SML指数对我国1998~2009年省域连续性CO2排放绩效进行测算,进而对其区域空间差异和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我国各省市CO2排放绩效总体上呈增长态势,主要是源于技术进步的贡献;影响因素方面,R&D人员、经济发展、产业结构对CO2排放绩效呈显著的正效应,能源强度、能源结构负效应显著,R&D强度影响不显著,存在间接调节作用。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张奋勤 孙永平 余珮
湖北的发展阶段和产业结构,使得湖北碳市场建设对于全国碳市场建设具有重要借鉴意义。不同的工业行业无论是其排放总量还是排放强度都存在较大的差异,要厘清各行业的碳减排潜力,必须从行业特征着手,分析行业特征与CO2排放的相关性。本文利用《湖北统计年鉴》和《中国工业统计年鉴》,进行数据挖掘和整理,在此基础上,全面分析了湖北省26个工业行业CO2减排的决定因素。分析表明,工业总产值、营业利润、国家资本、出口比例、国家政策对行业的CO2排放量具有重要影响;折旧率、能源结构、外商资本比例和人均产值对CO2排放量没有显著影响。本文的研究结论表明,基于行业特征,建立配额分配动态调整机制和行业援助机制,对于提高CO...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张为付 李逢春 胡雅蓓
应对气候变化,完成《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中国的CO_2减排责任,是中国经济发展战略转型、发展方式转变和发展路径转轨的外部约束条件。本文在测度中国各省份1990—2011年CO_2排放规模基础上,比较了各省份历年CO_2排放规模、排放增长速度、排放强度等指标,发现CO_2排放规模和强度存在着省际转移现象,并表现出不同的区域与阶段特征。本文还测算了各省份2020年前的CO_2减排规模和强度值,并以此为外部约束指标,提出了中国不同省份的节能减排任务。要完成《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中国的CO_2减排任务,从区域层面要控制省份的CO_2排放规模和排放强度;从国家层面要优化产业结构和能源消费结构,加快全...
关键词:
CO_2排放 区际转移 减排对策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宁亚东 张永红 丁涛 蔡靖雍
近年来,中国CO2排放问题已经成为世界关注的热点问题。要有效地抑制CO2排放量的快速增长,研究中国CO2排放量的影响因素尤为重要。本文计算了中国1980-2010年产业部门和民生部门的CO2排放量,基于Kaya恒等式基本原理,采用完全因素分解法分析研究中国产业部门和民生部门的CO2排放特征,探讨影响中国产业部门和民生部门CO2排放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经济的规模效应是影响中国产业部门CO2排放量增长的最主要因素;降低第二产业的比重和能源消费强度,CO2的减排效果远远高于降低第一、三产业,结构因素的减排效果要高于效率因素;民生部门的CO2排放量正处在快速增长阶段,经济因素(富裕度)是民生部门CO...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束克东 李影
基于2001—2016年我国省市面板数据,运用STIRPAT模型探讨了城镇化进程中人均收入与CO_2排放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城镇化与我国CO_2排放存在负相关,CO_2排放随着人均收入的增加而增加。通过对各省份以收入不同水平进行分组研究,发现人均收入、城镇化水平与CO_2排放的弹性系数显示出很大差异。高收入组中,城镇化与CO_2排放存在正相关,而较低收入组中,城镇化与CO_2排放存在负相关。在较低收入组中,人均收入对CO_2排放的弹性系数要远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弹性系数高达1.7298。因此,在较低收入群体中,随着人均收入的提高,将带来更多的CO_2排放。减少地区CO_2排放不仅需要缩小收入差距,还需合理布局城镇化发展,倡导低碳生活。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孟凡生 李美莹
为客观和准确地挖掘和评价我国CO2排放量影响因素,选取技术投入、对外贸易开放程度、产业结构、能源消费结构、经济增长水平、人口规模和绿色植被用地面积等因素作为评价依据,构建我国CO2排放量影响因素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基于组合赋权法构建我国CO2排放量影响因素评价模型,实证分析2000~2011年我国CO2排放量影响因素。组合赋权法结果显示:技术投入、产业结构、能源消费结构、经济增长和绿色植被用地面积是影响我国CO2排放量的主要因素。组合赋权法在我国CO2排放量影响因素评价分析的运用,提高了评价的客观性和科学性,为进一步确定CO2排放量影响因素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程云鹤 齐晓安 汪克亮 杨力
运用方向性距离函数和共同前沿马奎斯特—卢恩伯格指数方法,测算了在经济增长目标约束下中国1985~2009年28个省份的CO2排放技术效率和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指数,并将其分解为技术进步、效率改善和技术差距比指数,分别从静态和动态角度对省际差异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考察期内中国全要素CO2排放技术效率整体水平较低且省际差异明显,存在巨大的减排增产空间;从时间维度来看,东部省份CO2排放技术构建了全国潜在的最优技术前沿,中、西部省份与其技术差距比率分别为年均-0.24%和-0.87%;除安徽、吉林和湖北外,中、西部其他省份与东部省份技术差距逐渐加大。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蔡博峰
基于中国0.1°CO2排放网格数据分析研究,全局Moran指数为0.27(P<0.01),说明在空间上中国CO2排放具有显著的正自相关性。局部Moran指数结果表明,以重点城市为核心的区域,其CO2排放具有显著的正向空间相关效应。中国CO2排放在空间上受热点城市影响而形成空间集聚格局,一些重点城市直接决定着我国CO2排放空间格局。因此在城市尺度上分析我国CO2排放特征非常重要。在349个城市层面上分析得到城市CO2排放和人口、经济呈显著正相关关系,说明人口和经济活动强度是影响我国城市CO2排放的重要因素。在中国城市层面上验证了CO2排放EKC曲线的统计显著性,U型拐点出现在一个较高的经济水平。...
关键词:
CO2排放网格数据 城市 特征分析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熊永兰 张志强 曲建升 李燕 曾静静 王勤花
利用IPCC的参考方法测算并比较分析了2005—2009年我国30个省(市、自治区)的CO2排放总量、人均排放量、排放强度、综合能源排放系数等重要指标,并在此基础上,依据人均GDP、第二产业比重和能源利用结构与碳排放强度的关系,将各省(市、自治区)划分为不同的CO2排放类型。研究结果表明,省域间各指标差异较大,影响碳排放的因素也不尽相同。省域减排的政策、途径和措施须充分考虑各自的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和能源利用结构等因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