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802)
2023(18615)
2022(16064)
2021(15020)
2020(12705)
2019(28874)
2018(28484)
2017(55141)
2016(29832)
2015(33241)
2014(32785)
2013(31889)
2012(28860)
2011(25855)
2010(25668)
2009(23931)
2008(23117)
2007(20093)
2006(17255)
2005(15143)
作者
(83219)
(69213)
(68833)
(65428)
(44106)
(33204)
(31336)
(27045)
(26280)
(24584)
(23439)
(23371)
(21820)
(21521)
(21361)
(21316)
(20773)
(20564)
(19753)
(19720)
(16923)
(16853)
(16671)
(15795)
(15510)
(15318)
(15294)
(15200)
(13906)
(13510)
学科
(110468)
经济(110298)
管理(88673)
(84414)
(70202)
企业(70202)
方法(52838)
数学(45911)
数学方法(45263)
(33363)
中国(30592)
(29992)
(25809)
业经(25602)
(24148)
(21461)
财务(21377)
财务管理(21331)
地方(20312)
企业财务(20244)
(19983)
贸易(19974)
(19924)
理论(19921)
银行(19879)
农业(19608)
(19443)
(18802)
(18583)
金融(18578)
机构
大学(411087)
学院(410021)
管理(162172)
(160050)
经济(156487)
理学(140491)
理学院(138959)
管理学(136265)
管理学院(135511)
研究(132474)
中国(101623)
(85823)
科学(82384)
(78859)
(65135)
(64866)
财经(62717)
中心(61291)
业大(61235)
研究所(59379)
(59179)
(57126)
北京(53548)
(52837)
师范(52288)
农业(50803)
经济学(48951)
(48639)
(48053)
财经大学(47054)
基金
项目(285297)
科学(224676)
基金(207935)
研究(207569)
(181107)
国家(179642)
科学基金(155129)
社会(131102)
社会科(124137)
社会科学(124107)
(111210)
基金项目(109995)
自然(101802)
自然科(99461)
自然科学(99434)
自然科学基金(97622)
教育(96409)
(93643)
资助(85696)
编号(84444)
成果(67977)
重点(63780)
(62898)
(59474)
(59410)
课题(57702)
创新(55468)
科研(55041)
教育部(54336)
(53998)
期刊
(170559)
经济(170559)
研究(119797)
中国(77155)
学报(65699)
(61796)
科学(59714)
管理(58971)
(58598)
大学(50541)
学学(47864)
教育(44809)
农业(40111)
(38702)
金融(38702)
技术(35262)
财经(30478)
业经(28646)
经济研究(27541)
(26037)
问题(21797)
(20269)
(19899)
理论(19444)
科技(19262)
图书(18890)
技术经济(18494)
实践(17755)
(17755)
现代(17742)
共检索到59081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明桥  
基于人口跨省流动和省级统筹视角,分析了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中央调剂制度的最优上解比例。研究发现:首先,中央调剂制度最优上解比例可分解为两部分,一部分上解比例体现了养老保险基金跨省调剂公平性,另一部分上解比例则提高了养老保险基金整体可持续性;其次,按最优上解比例进行省际再分配养老保险基金既能保证调剂公平性又能提高养老保险基金整体可持续性;再次,养老保险参保赡养率因人口老龄化而持续上升背景下,即使借助最优上解比例跨省调剂基金,2050年也仍会出现养老保险基金收支庞大缺口;最后,如果实施推迟法定退休年龄制度并且按最优上解比例调剂基金,那么能有效缓解未来养老保险基金支出负担,因此现阶段迫切需要实施最优上解比例和推迟法定退休年龄相结合的制度改革。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郭秀云  邵明波  
利用2012—2016年相关数据,在分析基本养老保险发展水平省际差异的基础上,测算养老保险基金中央调剂制度省际再分配的总体效应和结构效应。结果显示:(1)各省份养老保险制度在经济支撑、制度支撑和制度需求等三个维度存在显著差异。(2)中央调剂制度具有均衡地区间养老负担的省际再分配效应,随着上解比例的提高,再分配效应更强,但效应的力度在减弱。(3)贡献地区相对集中,受益地区相对分散,测算结果与养老保险发展水平的吻合度较高。(4)同时发现,中央调剂制度具有一定的"逆向调节"效应,这对该制度的社会公平性提出了挑战。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边恕  张铭志  
文章基于2018~2050年中央调剂模拟方案实施效应的实证检验,提出将省际养老保险基金结余均衡作为中央调剂制度的最优政策目标。研究发现:(1)调剂比例与省际养老保险结余差距之间的关系呈"U"形变动趋势,且省际结余差距最小时对应的最优调剂比例为4.54%。(2)现行调剂方案实现了全国更大范围内的基金余缺调剂,有效地缓解了多数省份的收支负担,2020年省际基金结余方差比调剂前降低了63.01%。预测期内部分省份在受益省和贡献省两种角色之间发生转变。(3)最优调剂方案赋予存量资金更多的流动性,调剂力度显著提高,有利于更大程度促进地区间基金负担均衡,2020年省际基金结余方差相比于调剂前降幅为77.17%。鉴于过高的调剂比例会导致不公平的逆向调节,文章建议将调剂比例提高至4.5%以达到最优调剂效果。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金刚  张秋秋  
本文提出制度赡养率基尼系数,用以度量制度赡养率的地区间差异程度。计算结果表明,2007-2016年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赡养率基尼系数从0.2011提高至0.2557,制度赡养率省际差异程度明显扩大。基于不同的制度赡养率调整目标,我们设计了两个养老保险基金中央调剂方案,测算中央调剂制度对制度赡养率基尼系数的影响,并与中央调剂现行方案进行比较。测算结果发现,方案一和方案二分别可以使2015年的制度赡养率基尼系数从0.2727下降至0.0893和0.0659,现行方案可以使制度赡养率基尼系数下降至0.1965,如果上解比例提高至5%,制度赡养率基尼系数可以下降至0.1275。将平衡省际制度赡养率差异作为政策核心目标、基于人均缴费水平计算调剂规模以及逐步提高上解比例应成为中央调剂制度的未来改革方向。
[期刊] 改革  [作者] 李春根  赵阳  
基于2018—2020年省级面板数据,采用自然断点分级法,划分调剂前后各省份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当期结余和人均当期结余等级。研究发现:东部地区为调剂“输出”地区,东北地区为最大调剂“输入”地区;中央调剂制度对省份间“正向调剂”主要作用于东北三省,“逆向调剂”主要作用于东部地区。调剂前后,省份等级变动以向上为主、向下为辅。为更好实现中央调剂制度与全国统筹制度的有效衔接,应明确责任分担和激励约束机制,增强制度规范性;夯实信息平台构建,提高省域协同性;做大养老保险“蛋糕”,保障基金可持续性;分好养老保险“蛋糕”,提升制度公平性。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徐梅  黄雯  
我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针对不同人群设计了不同的养老保险体系,这些养老保险制度的缴费方式和待遇办法都有明显差别,形成了城镇"双轨制"和城乡二元结构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因此,不同人群享受到不同的养老保险再分配方式和结果。文章在考虑了各类人群不同的工资水平和工资增长率变化的基础上,假设不同报酬率、贴现率和缴费年限对参与不同社会养老保险人群的终生受益进行比较和测算。研究认为,由于我国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碎片化"设计,养老保险的再分配效应只局限于企业职工;农村居民没有激励去选择更高的缴费档次,养老金远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增文   李晓琳   吴健   罗佩玲  
采用世代交叠和精算模型,从城职保基金可持续性和养老金福利水平两个维度,考察灵活就业人员不同参保扩面方案的影响。研究发现,短期内覆盖灵活就业人员的速度越快,城职保基金可持续性越强;进一步调低缴费基数下限既可以对灵活就业人员形成缴费激励,也不会恶化基金的可持续性,但长期来看,会降低灵活就业人员的养老金福利水平。因此可根据城职保扩面速度,动态调整缴费基数下限,优先促进缴费能力达标的年轻灵活就业人员参保。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肖严华  
本文构建了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中央调剂基金的模型,就各省的人口变量、工资变量、政策变量(即上解比例)对该省调剂率的影响进行了数理推论,并对上解比例为3%和3.5%的两种情景进行了模拟测算和相关指标比较。结果发现,某一省份"净接受"或"净贡献"的中央调剂金占中央调剂金总规模之比,即调剂率的方向和比率值的大小,取决于该省的人口变量和工资变量,而与上解比例无关。提高上解比例,并不影响各省份调剂率的方向与比率值的大小,但却提高中央调剂金总规模和各省份的净拨付额,均衡各省份当期养老基金净收入额的分布和累计结余基金的分布(大幅降低某些省份累计结余的赤字额,但对累计结余较多的省份的影响并不大),从而有效均衡了全国各省份养老保险负担,在全国各省份之间实现了有效调剂。本文建议确定中央调剂金的最适度上解比例。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张勇  
自2018年7月1日起,我国开始实施《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中央调剂制度》,对全国各省份的养老基金进行中央调剂,以缓解省际间养老保险基金的不平衡,其调剂效果也将直接影响到后续政策的制定。本文首先以养老基金拨付额与上解额之比构建了衡量调剂程度的指标——调剂指数,等于抚养比指数与工资指数之比;然后基于2009-2016年的省际面板数据展开实证分析,主要结论如下:①当前养老基金结余主要集中在广东、北京、上海等8个省份,而且这种高度集中的趋势还在逐年加强,有必要进行中央调剂;②抚养比越高、工资水平越低的省份,获得的调剂数额就越多,全国大约有20%的上解资金被用于省际间的调剂,被调入到收不抵支省份的资金比例在逐年上升;③抚养比指数和工资指数对调剂指数的影响程度存在很大差异,其中抚养比指数的影响程度超过了80%,而工资指数还不到20%,调整在职应参保人数的计算方式,主要是通过影响抚养比指数来影响调剂指数的。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王艳萍  朱夙哲  
建立于20世纪50年代初的中国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经历了长期的发展和改革过程。在这一制度变迁的过程中,虽然体现出公平性的不断改善,但无论从国际比较还是国内现实来看,目前中国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还存在明显的非公平性,构建城乡一体化的多层次统一模式成为必然趋势。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徐强  
公平性可分为制度建设的客观公平性及参保者主观的公平性评价。本文利用2011年对全国4个省份1600余份问卷的调查数据,重点探讨我国养老保险制度建设过程中客观公平性的缺失及其对公众主观评价的影响,通过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深入分析影响公众公平性评价的主要因素。研究发现,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公平性评价总体不高,认为制度公平的比例仅为49.4%。公众社会特质层面的职业类型、所在区位及制度层面的保障水平显著影响公众对养老保险制度的公平感,而公众个人特质层面的四个因素则无显著性影响。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吴永求  冉光和  
文章以最新农村居民养老保险试点办法为依据,采用精算方法构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行为模型。在对农民参保的收益率进行分析基础上,研究了现行农村养老保险政策对不同参保人群的吸引力与公平性。研究结果表明,现行制度设计对年轻参保人不利,同时对选择较高缴费标准的参保人也不利。这种制度的不公平性将产生两个问题:一是年轻人不愿意参保,二是参保人更加偏向于选择较低的缴费模式。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张彦  李春根  
2015年《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的出台,标志着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开始实行与企业职工一致的养老保险制度,这使得这三类人群的养老保险问题在整体上得到了统一,体现出制度建设朝着更加公平的方向又迈进了一步。但根据安格斯·迪顿的理论,提升福利和减少贫穷的政策设计,需考虑个体间的消费差异,否则将影响政策设计的公平程度。因此,从这一角度出发,结合公平的相关理论,通过对并轨后企事业机关单位养老保险制度进一步的分析发现,并轨后的制度在保障力、覆盖率、养老责任分担、缴费负担、退休年龄、待遇计发与调整方面还存在一些不公平现象,有待进一步的完善。并在后续的制度建设中,建议通过法治化等强制手段提高...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彭浩然  王琳琳  
本文根据现行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中央调剂制度的相关规定,利用2017年不同省份的历史数据,通过定量测算考察了不同中央调剂金比例对缩小养老保险基金地区差距的影响,并分别从"补缺口角度"和"公平角度"提出最优中央调剂金比例的设定原则。测算结果显示:中央调剂制度可以在短期内缩小不同省份之间的养老保险基金差距,缓解部分省份的养老金支出压力,但是随着中央调剂金比例的逐步上调,可能会出现新的不公平现象。本文建议中央调剂金比例控制在5%左右。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张松彪  
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中央调剂制度的建立,标志着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迈出了第一步。本文阐释了建立养老保险基金中央调剂制度的主要原因,并对养老保险基金中央调剂的省际再分配效应进行了模拟测算。结果表明:养老保险基金中央调剂能够有效地均衡省际间的养老负担,实现养老保险基金在全国范围内互济,促进养老保险制度公平。然而,进一步分析发现,养老保险基金中央调剂制度依然存在上解比例过低、未来实施阻力较大和未涉及更为深层次的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问题。因此,需进一步完善养老保险基金中央调剂制度,加快推进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