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415)
- 2023(17800)
- 2022(15312)
- 2021(14305)
- 2020(12062)
- 2019(27660)
- 2018(27344)
- 2017(53035)
- 2016(28565)
- 2015(32175)
- 2014(31929)
- 2013(31467)
- 2012(28392)
- 2011(25643)
- 2010(25603)
- 2009(23483)
- 2008(22801)
- 2007(20033)
- 2006(17618)
- 2005(15136)
- 学科
- 济(114061)
- 经济(113902)
- 业(88055)
- 管理(85527)
- 企(66653)
- 企业(66653)
- 方法(51433)
- 农(49934)
- 数学(45028)
- 数学方法(44425)
- 农业(33104)
- 财(31790)
- 业经(29264)
- 中国(28578)
- 制(25701)
- 学(22991)
- 地方(21749)
- 务(19690)
- 财务(19603)
- 财务管理(19560)
- 贸(19386)
- 贸易(19378)
- 易(18855)
- 技术(18735)
- 企业财务(18546)
- 体(18391)
- 环境(17801)
- 理论(17660)
- 银(17581)
- 银行(17534)
- 机构
- 学院(401422)
- 大学(400376)
- 管理(161715)
- 济(161653)
- 经济(158269)
- 理学(141089)
- 理学院(139614)
- 管理学(137170)
- 管理学院(136440)
- 研究(130261)
- 中国(98176)
- 京(83448)
- 科学(80575)
- 农(77945)
- 财(74505)
- 业大(64729)
- 所(64120)
- 中心(60941)
- 农业(60084)
- 财经(59471)
- 研究所(58405)
- 江(58230)
- 经(54313)
- 范(51636)
- 北京(51628)
- 师范(51171)
- 经济学(48101)
- 院(47147)
- 州(46647)
- 财经大学(44228)
- 基金
- 项目(280482)
- 科学(221823)
- 研究(205864)
- 基金(204964)
- 家(178258)
- 国家(176774)
- 科学基金(152940)
- 社会(130943)
- 社会科(123889)
- 社会科学(123855)
- 省(109814)
- 基金项目(109319)
- 自然(99441)
- 自然科(97101)
- 自然科学(97080)
- 自然科学基金(95326)
- 教育(94119)
- 划(91641)
- 编号(84266)
- 资助(83193)
- 成果(67054)
- 重点(62526)
- 部(62452)
- 发(59415)
- 创(58521)
- 课题(56985)
- 创新(54656)
- 制(54109)
- 国家社会(53941)
- 科研(53643)
- 期刊
- 济(176277)
- 经济(176277)
- 研究(114294)
- 农(76505)
- 中国(76345)
- 学报(63340)
- 科学(58841)
- 财(57391)
- 管理(56323)
- 农业(51942)
- 大学(49383)
- 学学(46824)
- 教育(41185)
- 融(35383)
- 金融(35383)
- 技术(34531)
- 业经(33661)
- 财经(28379)
- 经济研究(26076)
- 业(25273)
- 经(24194)
- 问题(24030)
- 版(20443)
- 科技(19538)
- 技术经济(18858)
- 理论(18642)
- 资源(17956)
- 图书(17944)
- 现代(17902)
- 业大(17092)
共检索到57805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周惠 赵微 彭开丽 甘臣林
农地整理的后期管护对于延长农地整理建成设施的生命周期,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率,促进农地整理项目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从公平与效率视角出发,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对农地整理后期管护制度绩效与制度公平、制度效率的内在作用机制进行探析,试图为管护制度的完善和农地整理后期管护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一定理论依据。研究结果表明:(1)制度公平与制度效率分别在1%、5%的统计水平上正向显著作用于制度绩效,制度公平与制度效率的相关系数为0.81,本文的3个假说均得到验证;(2)管护主体选择方式、管护人员充足程度、村民社交改善程度分别对制度绩效、制度公平、制度效率总效应最大,效应值分别为0.83、0.68、0.82;(3)模型运行结果具有稳健性,在"搭便车"行为的作用下,制度公平对制度绩效的影响更加显著。最后,建议推进管护主体选择方式多元化,推动项目区管护人员数量与素质的规范化管理,同时加强农民管护参与平台和机制建设,促进项目区农民相互沟通与交流。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周惠 赵微 汪飞腾
基于湖北省4个地区的568份农户调研数据,借鉴SCP范式构建了"制度结构-管护行为-制度绩效"研究框架,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了农地整理后期管护制度绩效的影响路径,并利用中介效应模型测度了制度结构对其绩效的影响效应,试图为管护制度的完善和制度绩效的提升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研究表明:(1)利用结构方程模型和线性回归模型验证了SCP范式的有效性,制度结构不仅直接作用于制度绩效,也可通过管护行为间接作用于制度绩效,且间接作用大于直接作用。(2)制度结构中,非正式制度类变量贡献更大;管护行为中,角色内行为类变量路径系数更高。影响声誉、破坏劝阻、主体选择等测量变量对制度结构、管护行为、制度绩效的总效应最大,效应值分别为0. 56、0. 79、0. 84。(3)管护文件覆盖区域与管护合同签订区域及全部实证区域中管护行为的中介效应均显著,且管护合同签订区域管护行为的中介效应高于管护文件覆盖区域。因此,建议重视非正式制度的激励与约束作用,逐步引导村民形成积极参与管护的惯例;加大管护基础工作的执行力度,尤其是对项目设施破坏行为进行及时劝阻,避免"破窗效应";引入市场机制,推进管护主体选择方式多元化。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汪文雄 杨钢桥 李进涛
农地整理通过提高耕地质量和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促进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和农业增效,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实现土地占补平衡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目前我国农地整理存在着"重前期建设、忽视后期管护"的普遍现象,严重影响了土地整理项目效益的发挥。本文分析了农地整理项目后期管护影响的体系结构,提出了由农户参与、村委会的参与、政府部门的管理及专业化组织的参与组成的项目后期管护主体的因素和由项目后期管护的经济性、生态环保性和工程质量组成的项目后期管护效率的因素基础上,构建了其后期管护效率影响因素的结构方程理论模型,并运用实地调研数据来检验并修正该理论模型。研究结果表明:村委会的参与对农地整理项目后期管护的效率影响最...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李养兵 王凯 王丽
根据农地整理后期管护的内涵和影响因素,从公共参与度、管护资金投入度、管护制度完善度和管护效果4个方面构建农地整理后期管护绩效评价指标体评价模型并进行实证研究。通过问卷调查获取评价数据,运用层次分析法、熵权法和物元可拓模型进行绩效评价。研究表明:通过土地流转实现土地规模经营的姑塘村农地整理项目后期管护综合绩效水平达到良好等级,但该项目良好等级关联度不强;王岗村农地整理后依然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项目后期管护水平不高,综合绩效只能达到中等水平。农地整理项目后期管护绩效的主要制约因素包括管护资金来源稳定程度、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李养兵 王凯 王丽
根据农地整理后期管护的内涵和影响因素,从公共参与度、管护资金投入度、管护制度完善度和管护效果4个方面构建农地整理后期管护绩效评价指标体评价模型并进行实证研究。通过问卷调查获取评价数据,运用层次分析法、熵权法和物元可拓模型进行绩效评价。研究表明:通过土地流转实现土地规模经营的姑塘村农地整理项目后期管护综合绩效水平达到良好等级,但该项目良好等级关联度不强;王岗村农地整理后依然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项目后期管护水平不高,综合绩效只能达到中等水平。农地整理项目后期管护绩效的主要制约因素包括管护资金来源稳定程度、村组织管护的宣传强度、管护监督检查机制完善度、管护资金筹集制度完善度、奖惩制度完善度、水利设施管护完好度。总之,物元可拓模型有利于保障农地整理项目后期管护绩效评价的全面性、科学性,为制定农地整理项目后期管护政策提供启示。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赵微
研究目的:以耕地保护协会模式下农地整理建后管护机制为研究对象,试图揭示建后管护的制度结构对农民意愿的影响机理。研究方法:制度构成的理论分析和基于Logistic回归模型的计量检验。研究结果:(1)正式制度特征中的制度受益程度对农民意愿影响显著,非正式制度特征中的从众行为和劳动技能的影响相对强烈;(2)包含制度特征变量的计量模型对农民意愿的影响机理进行了有效解释,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的影响作用实现耦合。研究结论:建议完善制度设计的惩罚机制,引导形成农民积极参与后期管护的社会习俗。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汪文雄 李敏 杨钢桥 赵微
为提高农地整治项目后期管护的效率,充分发挥农地资源利用的可持续性,对农地整治项目后期管护效率的内涵进行了界定,并从价值链增值的视角构建了包含项目的移交、机构与制度的建立、任务分解与主体确定、管护任务的实施、管护工作的考核5个准则层的农地整治项目后期管护效率指标体系;依据标杆管理原理、后期管护的办法及标准等设置了效率指标的基准标杆,选取后期管护工作的典范邓州白牛农地整治项目作为实际最优标杆,从后期管护的动态性及提高管护水平的潜力角度设置了理论拓展标杆,构建了基于Minkowski距离函数的农地整治项目后期管护效率测度模型。以孝感市孝南区肖港农地整治项目为例,对其后期管护阶段的效率进行了测度,结果...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吴九兴 杨钢桥
农地整理项目后期管护资金筹措是保障后期管护效果的重要前提。利用武汉城市圈5个县区390份农户问卷调查数据,分析受访农民对后期管护的认知状况和投资意愿,采用Logistic模型对农民参与后期管护投资意愿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采用条件价值评估法分析支付意愿分布,测算受访农民的平均支付意愿额度。研究结果表明,村干部身份、农业劳动力数量、家庭人均收入、耕地经营规模、非农收入比例、对后期管护工作内容的认知水平6个因素显著影响农户参与后期管护投资的意愿;研究区农户投资后期管护的年平均支付意愿金额为219.62元/户,7个农地整理区的农户投资后期管护的支付意愿总额数量可观。最后,提出要重视村干部的带头作用...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吴诗馒 杨钢桥 曾艳 汪文雄
农地整理项目后期管护资金缺失是目前后期管护滞后的主要原因之一探索农户在农地整理项目后期管护中的出资行为.为解决农地整理项目后期管护资金缺失问题提供借鉴。交易效用理论被广泛用于不同领域解释消费者购买和投资行为.但将交易效用理论用来解释消费者对准公共物品投资行为的相关报道比较罕见。本文基于行为经济学的“交易效用理论”提出农户对农地整理项目后期管护出资行为的假说.并以湖北省部分县市342份农户问卷为样本.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了农户出资行为的影响因素.得到如下研究结果:农户对农地整理项目后期管护的出资额受到农地整理项目后期管护资金差额部分是否需要农户集资、农户对农地整理项目后期管护工作的了解程度...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汪文雄 杨钢桥 李进涛
研究目的:揭示农户参与农地整理项目后期管护意愿的行为选择机理。研究方法:实地调查法,实证研究法。研究结果:户主文化程度、耕地面积、非农就业比例、项目后期管护认知程度、项目前期参与程度、后期管护资金来源、组织健全程度、监督检查机制、宣传等因素对农户参与农地整理项目后期管护意愿影响显著。研究结论:为充分调动农户参与农地整理项目后期管护的积极性,政府部门在制定政策时应以显著性因素作为重点参考依据。
关键词:
农户 农地整理 后期管护 影响因素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吴诗嫚 杨钢桥 曾艳 汪文雄
农地整理项目后期管护资金缺失是目前后期管护滞后的主要原因之一,探索农户在农地整理项目后期管护中的出资行为,为解决农地整理项目后期管护资金缺失问题提供借鉴。交易效用理论被广泛用于不同领域解释消费者购买和投资行为,但将交易效用理论用来解释消费者对准公共物品投资行为的相关报道比较罕见。本文基于行为经济学的"交易效用理论"提出农户对农地整理项目后期管护出资行为的假说,并以湖北省部分县市342份农户问卷为样本,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了农户出资行为的影响因素,得到如下研究结果:农户对农地整理项目后期管护的出资额受到农地整理项目后期管护资金差额部分是否需要农户集资、农户对农地整理项目后期管护工作的了解程...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路荣荣 赵微 陆昊天 罗泽 彭珏 王艳青
研究目的:从农村社区存在的非正式制度驱动力要素和管护状态要素两方面出发,阐述农民参与农地整理后期管护的心理响应机制。研究方法:基于驱动力—状态—响应的分析框架和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研究结果:(1)非正式制度驱动力中农业收入、管护状态中决策参与程度等变量对管护响应影响显著;(2)驱动力要素和状态要素对管护态度和管护意愿的影响有一定差异,部分非正式制度的驱动力和管护状态能够改变农民态度,但从积极的管护态度转移到管护意愿之间还存在较大的差距。研究结论:建议合理挖掘与发挥非正式制度的驱动力作用,积极引导农民参与管护决策工作,采取措施促进农民的积极态度转为管护意愿。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文高辉 杨钢桥 张海鑫 汪文雄 赵微
研究目的:测算农户对农地整理项目后期管护的支付能力和支付意愿额度。研究方法:扩展线性支出系统模型,条件价值评估法。研究结果:95.32%的农户对农地整理项目后期管护有支付能力,4.68%的农户对农地整理项目后期管护有一定支付能力;83.04%的受访农户对农地整理项目后期管护具有支付意愿,农户每年对农地整理项目后期管护的支付意愿额度为211.46元。研究结论:大多数农户对农地整理项目后期管护完全具有支付能力,且大多数农户对农地整理项目后期管护具有支付意愿;农户支付农地整理项目后期管护费用并未对其家庭基本生活造成影响,因此农户每年支付一定的农地整理项目后期管护费用是合理可行的。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文高辉 杨钢桥 张海鑫 赵微 汪文雄
以粮食主产县市监利县和仙桃市农地整理项目区为研究区域,采用CVM调查农民专业协会管护模式下农户参与农地整理项目后期管护出资的意愿。运用农户合作行为博弈模型逻辑分析农地整理项目后期管护农户出资意愿的影响因素,进而采用二元LogistiC模型和农户问卷调查数据进行实证。研究表明,在农民专业协会管护模式下,83.04%农户对农地整理项目后期管护有出资意愿,高于村集体管护模式下的出资意愿;家庭承包地面积、农户对后期管护工作重要性的认同程度和农地整理项目工程设施质量是农地整理项目后期管护农户出资意愿的重要影响因素。据此提出为促进农户积极参与农地整理项目后期管护出资,应培育农民组织作为后期管护主体,对工程...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赵微 杨钢桥 李金玉
农地整理建成设施及设备的管护是权利让渡和责任主体迁移的过程,对农地整理管护绩效开展研究是破解当前管护困境的有效途径。论文在构建农地整理管护绩效测度体系及其评估方法基础之上,运用威廉姆森交易费用"维度论"分析框架阐述农地整理管护绩效的影响因素。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实物资产专用性、人力资产专用性、交易不确定性、交易频率等维度要素对管护绩效的影响较为显著;论文运用工具变量方法解决计量模型中解释变量内生性问题,探讨了内生变量与工具变量以及其他解释变量的作用关系。研究结果验证了威廉姆森分析框架的有效性,并建议管理部门
关键词:
农地整理 管护 交易费用 绩效 工具变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