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986)
2023(15988)
2022(13650)
2021(12780)
2020(11218)
2019(25645)
2018(25307)
2017(50440)
2016(26941)
2015(30744)
2014(30720)
2013(30281)
2012(27943)
2011(24980)
2010(25086)
2009(23726)
2008(23971)
2007(21483)
2006(18711)
2005(17099)
作者
(76074)
(63313)
(63188)
(60497)
(40553)
(30438)
(29251)
(24669)
(24042)
(22663)
(21520)
(21408)
(20051)
(19952)
(19827)
(19779)
(19101)
(18833)
(18418)
(18272)
(15655)
(15600)
(15245)
(14383)
(14353)
(14304)
(14252)
(13952)
(12756)
(12402)
学科
(108886)
经济(108733)
管理(86488)
(83645)
(70098)
企业(70098)
方法(54937)
数学(48874)
数学方法(48359)
(36206)
(31684)
中国(30163)
(28688)
(26933)
银行(26787)
(25164)
(23960)
财务(23901)
财务管理(23842)
业经(23670)
企业财务(22733)
(21566)
金融(21561)
(21033)
贸易(21018)
(20508)
(18831)
(18438)
农业(18201)
地方(17610)
机构
大学(387934)
学院(386000)
(162781)
经济(159420)
管理(154770)
理学(132632)
理学院(131352)
管理学(129328)
管理学院(128610)
研究(120582)
中国(101849)
(83548)
(80043)
科学(68827)
财经(65784)
(59666)
(58905)
中心(58701)
(58347)
(57805)
业大(52800)
研究所(52596)
经济学(50930)
北京(50237)
财经大学(49097)
经济学院(46246)
(46109)
(46079)
农业(45919)
师范(45622)
基金
项目(251169)
科学(199539)
基金(185454)
研究(185182)
(159238)
国家(157960)
科学基金(137546)
社会(119712)
社会科(113578)
社会科学(113551)
基金项目(97782)
(96897)
自然(88295)
教育(86791)
自然科(86255)
自然科学(86231)
自然科学基金(84735)
(81665)
资助(76705)
编号(75159)
成果(61521)
(57851)
重点(56151)
(52683)
(52020)
课题(50982)
教育部(50662)
(50237)
国家社会(49797)
创新(49317)
期刊
(174137)
经济(174137)
研究(116323)
中国(72485)
(67708)
管理(56868)
学报(53639)
(51757)
(51457)
金融(51457)
科学(50714)
大学(42147)
学学(39945)
教育(35393)
技术(33501)
财经(33380)
农业(33303)
(28392)
经济研究(27947)
业经(27857)
问题(23470)
理论(20440)
(19938)
统计(19566)
技术经济(19066)
财会(18597)
实践(18387)
(18387)
(18006)
商业(17674)
共检索到57646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廖继胜  刘志虹  
本文以我国上市的16家银行为研究对象,根据其2013年半年度报告,基于公司治理视角,选取9个具有代表性的指标,利用SPSS19.0软件对我国上市银行风险控制能力进行因子分析。实证结果表明,基于选定的指标和数据,各种机制的重要性按递减顺序为:内部治理中的股东治理机制、外部治理中的资本充足率监管机制和信息披露机制、内部治理中的董事会治理机制。为提高风险控制能力,加强和完善我国上市银行公司治理,应从优化银行股权结构、强化监管机制、重视境外战略投资者、完善治理机制方面作出努力。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张同健  
风险管理是银行的核心职能,风险管理能力是银行的核心能力,它们直接影响到商业银行的产品创新、市场拓展、绩效管理与收益创造等战略发展问题。而建立我国商业银行风险控制能力测度模型是有效地实施风险控制的前提,可以为我国商业银行实施全方位的风险管理战略提供有效的理论平台和策略指导。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张晋  许达  
本文基于16家上市商业银行2008-2016年的数据,通过创建风险管理能力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法测算商业银行风险管理能力,实证研究风险管理能力与内部控制五个要素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较大的董事会规模能够带来更强的风险管理能力;银行较高的风险偏好有着更好的风险管理能力;董事会会议次数的增加能够有效影响银行风险管理能力;银行对自身内部控制的完整性和有效性进行评价能够提高银行的风险管理能力;较大的银行规模能够带来更好的风险管理水平;城商行较全国性商业银行有着更好的风险管理能力;银行风险管理能力有着顺应经济周期的效应。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谢四美  
本文基于2007~2014年我国14家上市银行的相关数据,从股权结构、董事会、高管激励三个角度,考察了公司治理对商业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股权集中有助于解决经理人的道德风险问题;第一大股东的国有性质能够约束银行的冒险行为。董事会规模对银行风险影响并不显著;但董事会独立性有利于防范银行承担过度风险。高管的薪酬水平与银行风险显著正相关;而高管持股状况对银行风险的影响并不显著。最后,本文根据上述研究结果给出了简要的结论与启示。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孔德兰  董金  
良好的公司治理机制是完善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促进银行体系健康发展的关键。目前,如何通过公司治理机制来降低商业银行风险承担成为理论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选取2000-2007年国内五家上市银行的数据,从公司治理机制的角度对我国商业银行风险承担问题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发现,公司治理机制中的考察因素对各种风险的影响存在较大差异,总体而言,大股东控制力、独立董事比例和资本充足率与银行风险显著正相关,董事会和监事会规模与银行风险显著负相关,而特许权价值、资产规模和财务杠杆与银行风险显著正相关。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安吉娃  李玉环  
文章的研究对象为公司治理对银行风险管控的作用。选取独具银行特性的变量,实证检验了内部治理变量与市场风险、流动风险、操作风险的关系,以探讨中国上市银行的公司治理优化问题。并基于样本回归结果总结经验,为我国商业银行未来风险管控的优化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期刊] 征信  [作者] 谢太峰  肖薇  
以我国16家上市商业银行为样本,采用2008—2017年的年度数据为研究对象,实证分析公司治理机制及对我国商业银行风险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我国上市商业银行第一大股东的风险偏好与其他股东相比存在显著差异,国有持股会增加银行的风险行为;加大董事会规模,有利于集思广益,降低风险,独立董事有利于约束银行的风险行为;高管的薪酬激励和股权激励均与风险行为成正相关关系,合理设置激励措施有利于控制商业银行的风险行为。因此,要进一步优化商业银行的股权结构,逐渐放松政府对银行的控制,实现政企分离,强化银行的市场约束。同时完善董事会制度,建立有效的高管激励机制,确保商业银行经营的平稳运行。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曹廷求  郑录军  于建霞  
本文在银行治理的理论架构下,对政府作为银行股东作用于银行风险的机制进行了理论分析,并采用山东、河南两省29家中小商业银行的调查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实证结果表明,银行第1大股东的性质并没有对银行风险产生显著影响,政府以股东身份对银行(董事会)的控制起到了降低银行风险的明显效果,这表明政府股东对银行业影响的发展观点(而不是政治观点)对中国的中小银行更有解释力。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潘佐郑  
本文以中国1 6家上市商业银行为研究对象,选取2 0 0 9~2 0 1 2年的数据为样本,检验银行公司治理与风险控制之间的相互关系。检验结果表明,商业银行股权结构对银行风险控制产生显著影响,但第一大股东控股能力与风险控制存在显著的负相关性,因此,第一大股东控股能力不宜过强,股权的适度分散化有利于改善我国商业银行的治理结构,有利于提高风险治理能力;商业银行董事会规模、董事会独立性和高管人员薪酬激励标准都与银行风险呈显著负相关关系,它们对银行风险控制发挥了积极的作用。研究还发现,商业银行贷款规模与风险控制之间不存在显著的反向关系,现阶段商业银行通过贷款规模扩张来降低不良贷款率的方式已受到初步控制...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林健翔  
近年来,国家大力扶持直接融资市场的发展,银行间市场方兴未艾,而银行间市场业务已经成为金融机构贷款以外最重要的收入来源。本文对银行间市场业务中的主要风险作出分析,并由此提出农村信用社开办银行间市场业务的风险控制途径,为农信社开办银行间市场业务,不断拓宽收入来源提供一些可行的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涂咏梅  
由于利率市场化对宏观经济增长及金融市场的健康发展均具有正向影响,但在推进过程中给商业银行带来的风险也不容忽视。因此,为了考察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的风险控制带来的影响、以及各影响因素的具体作用,文章以14家上市商业银行1996—2014年的面板数据为基础,从银行内、外部环境两个角度实证分析并检验了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风险控制水平的影响。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王蕾  郭芮佳  池国华  
本文以2007~2015年我国上市银行数据为样本,通过对行业信贷配置结构的考察,探究内部控制质量影响银行信贷风险的作用机理,研究发现:相对内部控制质量较低的银行,内部控制质量较高的银行能够有效识别不同行业的风险状况,减少高风险行业的信贷资金流入,增加低风险行业的信贷资金流入,进而降低银行整体不良贷款率;内部控制质量较高的银行更倾向于选择风险更低的质押或抵押担保的贷款方式。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杨增生  杨道广  
现有关于内部控制经济后果的研究主要沿袭美国会计领域"内部控制——会计信息环境——会计信息引发的经济后果"的研究范式,鲜有探讨其在经营管理活动中的直接作用。即使少数几篇文章略有涉及,但均将银行从其研究样本中剔除了。鉴于此,现有文献无法回答:对于风险管控尤为重要的银行,内部控制在其经营管理中到底发挥何种作用?为此,论文以20072014年我国16家上市银行为样本,探索性地从风险承担的视角对此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高质量的内部控制可以有效降低银行的风险承担水平;进一步发现,该效应在国有控股银行、特许权价值更低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杨隽萍  王俏尹  陈婷婷  
一、引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市场竞争的日益加剧、经营环境的快速变化,使企业经营风险不断加大,尤其是新创企业面临着更为严峻的形势。在我国,能够维持生存并持续发展的新创企业少之又少,如何有效控制企业环境中的风险和不确定性,增强企业运营能力,保持竞争优势,已经成为管理的核心问题(Ruefli&Collins,1999),也成为理论界与社会创业者高度关注的焦点。"创业风险的根本来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丁庭选  潘克勤  
以近几年中国民营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分析实际控制人控制能力、代理成本、会计师事务所选择及其治理效应,可以发现实际控制人控制能力越强的公司越倾向于选择曾经被监管机构赋予专项复核资格的会计师事务所。通过两阶段回归发现,市场对聘请此类会计师事务所作出了正面评价,而且此类会计师事务所对大股东占用上市公司资金具有监督和抑制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