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234)
- 2023(10491)
- 2022(9009)
- 2021(8517)
- 2020(7452)
- 2019(17424)
- 2018(17116)
- 2017(33350)
- 2016(18104)
- 2015(20578)
- 2014(20543)
- 2013(20183)
- 2012(18421)
- 2011(16106)
- 2010(16254)
- 2009(15271)
- 2008(14822)
- 2007(13059)
- 2006(10756)
- 2005(9411)
- 学科
- 济(73593)
- 经济(73522)
- 管理(58093)
- 业(57236)
- 企(49721)
- 企业(49721)
- 方法(41380)
- 数学(36653)
- 数学方法(36240)
- 财(26137)
- 务(19471)
- 财务(19426)
- 财务管理(19349)
- 企业财务(18575)
- 农(18562)
- 中国(16808)
- 业经(14961)
- 制(13849)
- 学(13577)
- 贸(12850)
- 贸易(12839)
- 地方(12557)
- 易(12490)
- 审计(12237)
- 农业(12094)
- 技术(11131)
- 和(11045)
- 理论(10575)
- 环境(10484)
- 划(10230)
- 机构
- 大学(253627)
- 学院(253563)
- 管理(103760)
- 济(103003)
- 经济(100953)
- 理学(90923)
- 理学院(90065)
- 管理学(88592)
- 管理学院(88133)
- 研究(75065)
- 中国(58475)
- 京(52037)
- 财(49871)
- 科学(45644)
- 财经(40656)
- 农(39524)
- 业大(37540)
- 中心(37274)
- 经(37011)
- 江(36589)
- 所(36582)
- 研究所(32922)
- 经济学(31557)
- 农业(31242)
- 北京(31170)
- 财经大学(30562)
- 范(30034)
- 师范(29699)
- 州(28832)
- 经济学院(28818)
- 基金
- 项目(174056)
- 科学(138004)
- 基金(128518)
- 研究(125340)
- 家(111342)
- 国家(110440)
- 科学基金(96415)
- 社会(80334)
- 社会科(76269)
- 社会科学(76245)
- 基金项目(68880)
- 省(68050)
- 自然(63976)
- 自然科(62473)
- 自然科学(62456)
- 自然科学基金(61338)
- 教育(59002)
- 划(57061)
- 资助(52665)
- 编号(50849)
- 成果(40310)
- 部(39690)
- 重点(39260)
- 创(36495)
- 发(35761)
- 科研(34695)
- 教育部(34546)
- 创新(34153)
- 人文(33727)
- 课题(33718)
- 期刊
- 济(103033)
- 经济(103033)
- 研究(67002)
- 中国(44957)
- 财(43925)
- 学报(37914)
- 管理(35540)
- 科学(34549)
- 农(33865)
- 大学(29356)
- 学学(28010)
- 农业(22954)
- 技术(22467)
- 教育(20252)
- 融(19991)
- 金融(19991)
- 财经(19891)
- 业经(16980)
- 经济研究(16956)
- 经(16885)
- 财会(15748)
- 问题(14170)
- 会计(13286)
- 技术经济(12706)
- 统计(12698)
- 版(12697)
- 业(12565)
- 理论(11995)
- 策(11496)
- 商业(11243)
共检索到35368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李寿喜
文章首先根据制度经济学的委托——代理理论和契约理论对公司治理环境对内部审计的影响进行了较深入的探讨,接着以中石油公司为例讨论了中国上市公司面对国内外资本市场由关注企业会计信息质量到关注企业内部控制机制的要求,如何利用内部审计改进企业多层次委托——代理关系,降低企业代理风险和成本,以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其结论对我国企业如何根据公司治理环境的变迁拓展内部审计功能有较强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公司治理 内部审计 功能拓展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王永海
本文以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为理论基础和实践基础,根据系统论和过程理论,运用结构功能分析方法,研究党领导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过程中的国家审计。国家审计是国家治理体系内生的、通过评价治理过程及其结果直接向治理领导者反馈治理过程及其结果的信息反馈系统,作用于国家治理体系的全过程,其价值在于通过评价和反馈起到监督和促进作用,从而完善国家治理体系,维护国家治理体系稳定,促进国家治理能力提升。我国国家审计是党领导的国家审计,具有鲜明的党性;国家审计独立于治理运行过程,直接向国家治理领导者反馈审计信息,具有相对独立性;我国国家审计围绕党的工作中心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具有较强的政策性。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赵丽芳 于亚琼
本文从熵变视角类比了国家审计"免疫系统"功能与生物免疫系统功能的作用过程与结果,分析发现生物系统具有的防御、自稳和监视功能,在国家审计系统同样存在,我们将其总结为类似的威慑、揭示和惩处功能。但是由于两套系统先天机制的不同,从熵视角分析,生物免疫系统中防御功能居于主要地位,而国家审计"免疫系统"的揭示功能和惩处功能更加重要。由此表明需要继续加强和完善我国审计结果公告制度和惩处制度。
关键词:
熵变分析 国家审计 生物系统 免疫功能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叶陈刚 程新生
现代企业兴衰存亡的事实表明,公司治理问题已成为制约企业竞争的决定性因素之一,是保证企业持续和谐发展,快速成长壮大的关键所在。伴随着公司治理演变,公司内部审计机制处在不断变革之中。本文从公司治理视角出发,展开以股东为中心、经营者为中心、董事会为中心与监事会为中心的四种公司内部审计机制之间的比较与选择。对公司内部审计机制展开比较与选择研究,目的是建立健全公司内部审计机制、改善公司治理结构,提高公司绩效。
关键词:
公司治理 内部审计 比较 选择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郭云辉
建立和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是当前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一项重要任务,健全和完善内部审计的监督机制是良好公司治理结构的内在要求。从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的角度,对受托责任的根源和内涵进行了分析探讨,以此为基础,分析了公司治理、内部审计与受托责任的本质关系,并从受托责任角度探讨了公司治理与内部审计的关系。
关键词:
受托责任 公司治理 内部审计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杨兴龙 孙芳城 陈丽蓉
隐喻是系统分析中的重要方法,旨在引导我们从不同的视角把握事物的多样性。作为内部控制的一个隐喻,"免疫系统"为理解内部控制的基本范畴、作用机理等提供了有益参考,但现有研究多运用"还原分析",未能充分挖掘出"免疫系统论"的寓意。基于整体观点,引入功能分析方法,从"免疫系统与生命体谁先存在","是否可以无为而治","免疫系统能否让人实话实说","免疫系统能否提高个体功效"等视角切入,着重分析了内部控制的起源和边界、监管逻辑与实施导向以及内部控制的作用和功能等问题,并对内部控制实证研究需要把握的若干问题进行了探讨;最后阐述"免疫系统论"存在的困惑,指出应严格区分内部控制的功能和职能。
关键词:
内部控制 免疫系统论 功能分析 职能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张巧良 杨蔚 邹玮
环境的变迁使投资者不仅关注公司的业绩评价,更关注公司的治理状况,并将其作为最重要的决策因素之一。目前关于公司治理评价的研究多侧重于外部视角,本文则探讨了以内部审计为主体对公司治理机制、治理成本、治理绩效评价的相关问题,包括内部审计在公司治理评价中的职能定位和作用机制。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奇杰
本文以2008年沪深两市江苏A股上市公司的截面数据为研究窗口,对上市公司的内部审计模式与公司治理绩效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在审计委员会领导下的内部审计模式和非审计委员会领导下的内部审计模式下公司绩效存在显著性差异,采用多元分析发现,内部审计模式与公司治理绩效之间关系正相关,但未通过显著性检验,表明内部审计的治理功能尚未得到有效发挥。为此,本文提出了若干政策建议。
关键词:
内部审计模式 公司治理 公司绩效
[期刊] 会计之友(中旬刊)
[作者]
王奇杰
内部审计不仅是公司治理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完善公司治理的有效途径之一,内部审计在公司治理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在我国尚未受到足够的重视。本文基于公司治理的内部审计的最新发展,探讨内部审计在改善公司治理中的作用,详细分析制约内部审计在公司治理中发挥作用的因素,进而提出基于公司治理的完善内部审计的对策。
[期刊] 会计之友(上旬刊)
[作者]
叶晓玲
本文通过对我国公司治理的现状分析认为,完善的公司治理需要董事会、管理层、外部审计师和内部审计共同有效地发挥作用,并对内部审计与公司治理的关系及内部审计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进行了分析,内部审计已成为公司治理的有效工具。文章最后提出了基于公司治理的内部审计拓展与创新的对策。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张艳娜
随着全球资本市场的快速发展,近年来国内外一系列震惊世界的上市公司财务丑闻相继爆发,使得国内外资本市场面临诚信危机。严峻的形势不仅引发了人们对公司治理的深层次思考,而且也引起了人们对于内部审计的高度关注。1999年,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IIA)对内部审计进行了全新的修订,突出强调了内部审计的公司治理职能。2002年4月,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IIA)在《萨班斯——奥克斯法案》(简称SOX法案)的意见书中提到:"董事会、管理层、内部审计、注册会计师审计是完善公司治理的四大基石"。当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陈艳利 刘英明
本文以分析有关上市公司内部审计的认识偏差和实际运作的误区为切入点 ,揭示内部审计的属性及其在公司治理中的特殊地位与重要作用 ,并强调内部审计与公司治理的互动关系。旨在从改进公司治理的角度 ,探寻完善上市公司内部审计的战略对策。
关键词:
公司治理 内部审计 内部控制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殷枫
公司治理的监控机制不仅包括内部和外部监控机制,还应包括公司的自我调控机制。公司自我调控机制的核心是公司的内部审计系统。我国企业内部审计地位的偏差对公司治理带来诸多的不利影响。因此,建议从改进内审机构的设置、赋予内审部门一些必需的权利和健全内部审计规范、提高内审人员素质三个方面改进我国企业内部审计系统,以促进公司治理的完善。
关键词:
内部审计 公司治理 监控机制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黄溶冰 王跃堂
内部控制在组织结构中是存在科层结构的,治理控制作为企业内部控制的上层建筑,是管理控制和交易控制的基础和前提。通过构建大股东、经理人以及审计委员会的三方博弈模型,本文分析了审计委员会在公司治理控制中的作用机制,指出审计委员会本身的能力和素质是贯穿整个公司治理内部控制机制设计的关键要素,以此为基础,提出完善我国审计委员会制度、健全公司治理控制的若干建议。
关键词:
公司治理 内部控制 审计委员会 委托代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