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183)
- 2023(13340)
- 2022(11843)
- 2021(11186)
- 2020(9369)
- 2019(21679)
- 2018(21267)
- 2017(41891)
- 2016(22491)
- 2015(25158)
- 2014(24798)
- 2013(24085)
- 2012(21736)
- 2011(19231)
- 2010(18704)
- 2009(16845)
- 2008(16112)
- 2007(13578)
- 2006(11533)
- 2005(9607)
- 学科
- 济(86159)
- 经济(86063)
- 管理(70401)
- 业(66837)
- 企(58040)
- 企业(58040)
- 方法(45477)
- 数学(39943)
- 数学方法(39422)
- 财(25917)
- 农(22384)
- 中国(19975)
- 业经(19602)
- 务(18786)
- 财务(18718)
- 财务管理(18682)
- 企业财务(17851)
- 学(17219)
- 地方(15716)
- 农业(14867)
- 制(14793)
- 理论(14574)
- 贸(14375)
- 贸易(14368)
- 技术(14188)
- 易(13957)
- 和(13907)
- 环境(13689)
- 划(12768)
- 银(11228)
- 机构
- 大学(308242)
- 学院(306629)
- 管理(130674)
- 济(119779)
- 经济(117324)
- 理学(115442)
- 理学院(114307)
- 管理学(112331)
- 管理学院(111785)
- 研究(92522)
- 中国(68076)
- 京(63347)
- 科学(57229)
- 财(54657)
- 业大(45568)
- 财经(45484)
- 农(44092)
- 所(43481)
- 中心(43130)
- 经(41694)
- 江(41041)
- 研究所(39931)
- 北京(38959)
- 范(38818)
- 师范(38459)
- 经济学(35495)
- 财经大学(34520)
- 院(34483)
- 农业(34391)
- 商学(34337)
- 基金
- 项目(222268)
- 科学(176430)
- 基金(163843)
- 研究(162468)
- 家(141659)
- 国家(140497)
- 科学基金(123142)
- 社会(103138)
- 社会科(97741)
- 社会科学(97716)
- 基金项目(88075)
- 省(85737)
- 自然(81483)
- 自然科(79637)
- 自然科学(79619)
- 自然科学基金(78184)
- 教育(75274)
- 划(72174)
- 资助(66827)
- 编号(66394)
- 成果(51718)
- 部(49581)
- 重点(48842)
- 创(46547)
- 发(45551)
- 课题(43778)
- 创新(43338)
- 教育部(43228)
- 科研(42896)
- 人文(42495)
- 期刊
- 济(120180)
- 经济(120180)
- 研究(83618)
- 中国(48423)
- 管理(46383)
- 学报(46334)
- 科学(43312)
- 财(42783)
- 农(38782)
- 大学(36272)
- 学学(34315)
- 教育(30948)
- 农业(27425)
- 技术(26909)
- 融(21843)
- 金融(21843)
- 财经(21574)
- 业经(20664)
- 经济研究(19023)
- 经(18221)
- 问题(15639)
- 图书(15269)
- 理论(15089)
- 科技(14741)
- 技术经济(14419)
- 版(14146)
- 实践(13990)
- 践(13990)
- 财会(13789)
- 业(13547)
共检索到41569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卓雅心 郑蓉 干胜道
现金分红一直是我国资本市场关注的热点问题,而我国资本市场不派现、超能力派现等分红"乱象"久治不愈。本文从公司治理角度出发,以2008~2012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运用二元Logistic模型研究超能力派现与不派现两种异常派现行为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监事会和基金持股能够制约上市公司超能力派现行为,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和高管薪酬的增加,能够制约上市公司不派现行为;减少高管持股和将董事长与总经理两职分离,有助于制约超能力派现和不派现行为。公司治理结构的优化是制约分红"乱象"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
异常派现 超能力派现 不派现 公司治理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陈华
出于保护流通股股东权益的初衷,中国证券会出台了一系列鼓励现金分红的措施,由此也引发了市场中异常派现问题的产生,使得保护流通股股东权益的目标渐行渐远。本文对上市公司异常高派现和低派现的行为进行探究,分析其产生的根源和症结所在,进而提出具体改革措施,促进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
现金分红 异常派现 股利政策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高峻 闻襄鸿
本文选取我国深沪A股上市公司2008~2014年数据作为样本,结合我国特殊的股权结构,构建Logistic模型,基于股权结构视角对我国上市公司的异常高派现和不派现行为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派现异象"在我国上市公司中普遍存在,主要表现为异常高派现和不派现,而正常派现的上市公司比例较小;上市公司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控股股东性质、股权制衡度、控制结构均与异常高派现、不派现行为显著相关。
关键词:
异常高派现 不派现 股权结构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王信
本文用股息的代理理论分析我国A股、H股和红筹股公司的派现行为。由于股东保护法制不完善 ,公司“内部人”对股东的剥夺导致A股公司低派现。香港法制健全 ,股东能利用法律手段争取高派现 ,因此H股和红筹公司派现水平较高。此外 ,股权结构对公司派现行为也有显著影响。最近证监会有关公司派现的指导性规定是必要的 ,但也有副作用。长远来看 ,建立法治是保护投资者的根本之道。
关键词:
股息 代理理论 投资者保护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衣龙新 薛里梅
我国上市公司长期以来吝于分红现象严重,近年来在资本市场、监管部门的积极引导下,上市公司纷纷加大了派现力度,初步缓解了分红不足的问题。但同时,却出现了上市公司超出自身能力分红的异常高派现现象。本文依据我国上市公司2011-2015年相关数据,深入分析了异常高派现行为的特点与动因,研究发现异常高派公司更易发生业绩下滑及成长乏力等问题,为此提出了将异常高派现与再融资挂钩等规范上市公司异常高派现行为的建议措施。
关键词:
异常高派现 公司业绩 公司成长性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刘孟晖 武琼
关于现金股利与投资效率关系的研究大都停留在正常派现层面上,而异常派现与投资效率的关系,以及自由现金流在异常派现与非效率投资之间所扮演的角色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本文通过对2010~2013年上市公司异常派现对非效率投资以及通过自由现金流对非效率投资的影响进行了检验。基准模型的结果表明:异常高派现对过度投资具有抑制作用,并导致投资不足;异常低派现与过度投资具有正向显著关系,与投资不足显著负相关。加入现金流交乘项后发现:异常高派现仅对现金流缺乏的上市公司过度投资具有抑制作用,而对于自由现金流丰富的上市公司而言,异常高派现并没有对过度投资产生抑制作用。本文的研究结论丰富了对现金股利政策与投资效率...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伍利娜 高强 彭燕
“异常高派现”是 2 0 0 0年以来证券市场上出现的新情况 ,对这一行为单纯用监管层的政策驱动因素已不能合理解释。本文利用 2 0 0 0 - 2 0 0 1年的派现公司作为总体样本 ,探求影响“异常高派现”的因素。研究发现 ,公司股本规模、流通股比例、大股东中证券投资基金个数、上市公司净资产收益率 ( ROE)是否接近配股达标线区间 [6 % ,7% ]、公司的上市年限、上市公司当年是否发放股票股利或进行股票转增 ,均是“异常高派现”的显著影响因素。
关键词:
上市公司 现金股利 异常高派现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刘志奇 程婧
管理层收购(MBO)作为我国证券市场的新生事物备受争议,本文重点对上市公司实施MBO后的派现行为进行了研究,提出了界定过度派现行为的标准,指出并不是所有实施了MBO的上市公司都存在过度派现行为,有些正常的高派现并不等同于过度派现。本文还对上市公司过度派现行为的动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上市公司 收购 派现 分析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蒋卫平 陈薇
本文选取2003~2005年沪市和深市的1748家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我国上市公司超能力派现与公司治理结构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第三大股东持股比例与超能力派现正相关,监事会规模、资产负债率和净资产收益率与超能力派现负相关。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与超能力正相关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反映我国前几大股东可能合谋实现超能力派现。我国迫切需要优化公司治理结构和完善法制来制止超能力派现的发生。
关键词:
超能力派现 公司治理结构 因子分析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李斌 孙月静
本文所研究的公司治理预警系统,是试图从公司治理这个角度,结合公司治理评价技术和公司预警原理,来构造公司预警系统,并进行了实证研究。通过关注公司在整个治理活动中可能影响公司经营业绩、财务风险等的各种治理机制与治理行为特征和表现指针等,预测公司存在的风险和潜在的危机,以提前向公司示警,从而尽力避免可以导致公司经营失败的各种风险。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史元 康丽宁 王佳悦
本文以2013-2015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作为样本,研究了会计师事务所的异常审计收费与审计质量二者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对于全样本而言,异常审计收费与审计质量显著负相关;当考虑异常审计收费方向的情况下,负向的异常审计收费与审计质量之间不存在显著关系;非"四大"会计师事务所的异常审计收费对审计质量的影响更强等。结果表明:国内监管部门应更关注异常审计收费偏高的情况,加强对法治环境较差地区正向异常审计收费情况的关注有利于提高审计质量。
关键词:
异常审计收费 审计质量 法治环境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史元 康丽宁 王佳悦
本文以2013-2015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作为样本,研究了会计师事务所的异常审计收费与审计质量二者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对于全样本而言,异常审计收费与审计质量显著负相关;当考虑异常审计收费方向的情况下,负向的异常审计收费与审计质量之间不存在显著关系;非"四大"会计师事务所的异常审计收费对审计质量的影响更强等。结果表明:国内监管部门应更关注异常审计收费偏高的情况,加强对法治环境较差地区正向异常审计收费情况的关注有利于提高审计质量。
关键词:
异常审计收费 审计质量 法治环境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马如飞 王艳
本文以我国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运用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研究了公司治理结构与上市公司恶意融资行为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企业发生恶意融资的可能性与公司的治理结构有显著的相关性。国有股比例越高、企业规模越大,公司发生恶意融资的可能性越大;相反,法人股比例、独立董事规模对公司的恶意融资行为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这表明合理的治理结构能够有效地防止上市公司的恶意融资行为。
关键词:
上市公司 公司治理结构 恶意融资行为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郑志刚 许荣 林玲 赵锡军
经理人的积极进取行为往往伴随着公司业绩的提升,因而揭示促使经理人选择进取行为的影响因素对于改善企业绩效具有重要的政策含义。本文基于我国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实证考察了公司治理与经理人的进取行为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对于我国A股上市公司,一个公司的治理状况越好,经理人越倾向于选择进取行为。具体而言,独立董事所占比例、第二至十大股东的持股比例越高,经理人越倾向于选择进取行为,而第一大股东的持股比例太高、第一大股东的国有性质将不利于经理人选择进取行为。在控制了经理人性别、年龄、教育背景等个人特征后,得到近似的结论。
关键词:
公司治理 进取行为 企业增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