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468)
- 2023(12489)
- 2022(10845)
- 2021(10221)
- 2020(8882)
- 2019(20478)
- 2018(20492)
- 2017(39623)
- 2016(21451)
- 2015(24436)
- 2014(24811)
- 2013(24239)
- 2012(22420)
- 2011(20025)
- 2010(19955)
- 2009(18512)
- 2008(18953)
- 2007(17041)
- 2006(14397)
- 2005(12914)
- 学科
- 济(85915)
- 经济(85826)
- 管理(66226)
- 业(64455)
- 企(53303)
- 企业(53303)
- 方法(44527)
- 数学(38905)
- 数学方法(38419)
- 财(30847)
- 中国(23234)
- 农(22257)
- 务(20704)
- 财务(20653)
- 财务管理(20594)
- 企业财务(19609)
- 制(18084)
- 业经(17694)
- 学(17284)
- 理论(16199)
- 银(15819)
- 地方(15808)
- 银行(15793)
- 贸(15686)
- 贸易(15679)
- 易(15235)
- 行(14727)
- 农业(14504)
- 融(14175)
- 金融(14172)
- 机构
- 学院(305573)
- 大学(305545)
- 济(124288)
- 经济(121613)
- 管理(120868)
- 理学(103669)
- 理学院(102614)
- 管理学(100805)
- 管理学院(100213)
- 研究(92690)
- 中国(75732)
- 财(64649)
- 京(62802)
- 科学(55582)
- 财经(50368)
- 江(46649)
- 农(46071)
- 所(45701)
- 中心(45653)
- 经(45563)
- 业大(42768)
- 研究所(40958)
- 经济学(39107)
- 北京(39058)
- 范(37541)
- 财经大学(37522)
- 州(37299)
- 师范(37156)
- 农业(36202)
- 经济学院(35504)
- 基金
- 项目(199056)
- 科学(156153)
- 研究(146567)
- 基金(144512)
- 家(124254)
- 国家(123194)
- 科学基金(106797)
- 社会(92348)
- 社会科(87476)
- 社会科学(87454)
- 省(77974)
- 基金项目(76327)
- 自然(69214)
- 教育(68978)
- 自然科(67604)
- 自然科学(67584)
- 自然科学基金(66354)
- 划(64946)
- 编号(61021)
- 资助(60533)
- 成果(49757)
- 部(44796)
- 重点(44476)
- 创(41266)
- 发(41210)
- 课题(40887)
- 教育部(38971)
- 科研(38836)
- 创新(38548)
- 大学(38431)
- 期刊
- 济(132225)
- 经济(132225)
- 研究(89236)
- 中国(55643)
- 财(55445)
- 学报(44198)
- 管理(41712)
- 农(40086)
- 科学(40015)
- 大学(33981)
- 学学(32097)
- 融(31925)
- 金融(31925)
- 教育(30511)
- 技术(28158)
- 农业(26368)
- 财经(25322)
- 经(21558)
- 业经(21001)
- 经济研究(20855)
- 问题(17701)
- 财会(16954)
- 图书(16135)
- 统计(15558)
- 技术经济(15408)
- 理论(15367)
- 版(14758)
- 会计(14474)
- 业(14024)
- 贸(13980)
共检索到44779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李敏
公共选择理论是运用经济学的分析方法研究政治决策运作机制的理论。本文通过运用公共选择理论,分析了我国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之所以发生,是由于在制定公共决策机制时,忽视了政府作为"经济人"的举债意愿;举债的决策机制缺乏有效约束;不同层级政府的利益诉求与权力分配存在矛盾等原因。在制定地方债务风险应对策略时,应基于政府"经济人"假设,考虑政府自身的利益诉求;建立有效的政府债务约束和监督机制;以及理顺各级政府的利益诉求与权力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
公共选择理论 经济人 地方债务风险
[期刊] 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唐云锋
地方债务的成因问题 ,许多学者已从不同角度给出了解释 ,但笔者认为这些解释都不足以说明地方债务产生的真正原因。从公共选择角度看 ,地方债务形成的真正原因是 :中央与地方政府对财权与事权分配现状的“漠视” ;地方政府的预算与效用最大化追求 ;地方政府官员的寻租
关键词:
地方债务 成因 公共选择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曹萍 周巧洪
地方政府合理负债一定程度上能快速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改善民生,长期以来备受地方政府青睐。然而,在当前经济下行压力剧增、产能出现过剩,经济步入"新常态"的背景下,地方政府过度负债容易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较大的风险。因此,对于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有必要从公共选择理论角度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应化解之策。
关键词:
公共选择理论 地方政府债务 债务风险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李春玲 张佳新
近年来,我国城镇化迅速推进,地方政府投资迅猛增加,同时地方政府债务水平也逐渐上升,地方债务存量巨大。本文从地方政府效用出发,通过构建地方政府效用函数,分析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形成和积聚的衍化过程,探讨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成因,并为控制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提出建议。
关键词:
效用 地方政府 债务风险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田雯婕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体制的深入改革,衡阳市社会经济的发展迎来了新的变革与机遇。与此同时,衡阳市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问题也逐渐显露出来,当地各种财务矛盾问题也逐渐浮出水面,从而引起了相关部门的高度警觉与重视。文章基于政府审计视角下,针对衡阳地方债务风险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依据研究的结果,对当前存在的问题提出有效的解决措施与改进意见。
关键词:
政府审计 衡阳市 地方债务 风险防控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崔瑜
地方政府债务是指地方政府作为债务人要按照协议或合同的约定或者依照法律的规定向债权人承担的资金偿付义务。按照国家审计署的分类,地方政府债务包括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以及债务人出现债务偿还困难时,政府需履行担保责任的债务和债务人出现债务偿还困难时,政府可能承担一定救助责任的债务。随着2008年地方政府大量举债的偿债期逐渐到来,地方政府清偿到期债务的偿债风险以及由此引发的其他风险日益引起广泛关注。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郭柯
当前,地方政府债务问题已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对其风险研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本文依据进行公开的统计数据,分析我国地方政府债务的基本情况及存在的潜在风险,并进一步进行风险评价,最后得出对策及建议。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李爽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打好三大攻坚战,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排在首位。近年来,随着显性债务监管的完善,债务规模得到了有效控制,但是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的问题仍然无法有效评估和解决。文章依照简洁、明确、实用的原则,运用红绿灯预警模型,结合层次分析法,采用MATLAB软件为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防控建立了一套框架为"一个中心、两大层次、三大功能"风险预警模型,并通过该模型对30个省(区、市)的政府债务风险进行了层次化、全面化的评估,就综合指标评估结果而言,我国已经没有处于无风险状态的省(区、市),且近一半的省(区、市)进入了红色预警阶段。将评估结果与现实情况进行比对,证明了该模型能够有效预警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情况,为下一步的风险防范提供针对性的目标。
关键词:
地方债务风险 风险预警 风险评估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裴育 欧阳华生
本文认为,当前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预警应该从显性债务开始,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来进行,论文从理论的高度,阐述了预警目标以及组织管理体系构建,列举了一般性的预警工作流程,并对流程中几个关键的环节,如指标体系构建、指标值风险区间设置、指标权重确定、风险值测度、综合风险评价的原则与方法进行了深入地探讨。
关键词:
财政安全 地方政府 债务风险 预警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周世愚
在新发展理念的指导下,中国政府高度关注包括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在内的系统性金融风险。基于这一背景,本文首先回顾了分税制改革后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发展阶段,随后围绕现有债务治理权责框架,提炼出隐性担保和隐性金融分权作为分析视角,从表内和表外两个角度考察当前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主要特征。其中,表内债务风险特征主要体现为专项债风险隐患的集聚,表外债务风险特征主要体现为风险载体的多元化和风险来源的分散化。最后,本文展望了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防范化解路径,主张以债务风险评估预警的深化为基础,针对表内和表外不同的债务风险特征,差异化地进行制度设计和政策安排,促进地方债务权责框架的完善,切断地方举债行为转化为财政金融冲击的可能渠道。
[期刊] 清华金融评论
[作者]
方重 陈盼盼 刘子培
目前,我国上市公司的债务规模和债务增速迅速提高,债务增长所引发的负面影响开始显现。本文在研究上市公司债务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上市公司债务存在的问题及其风险,并对防控上市公司债务风险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黄燕芬 邬拉
地方政府债务作为地方政府平衡财政收支的一种手段,它是社会事业发展的一把典型的"双刃剑",若利用得当,适度负债将会使地方社会事业得到长足的发展和稳定,但是若过度举债,将会危及社会的长期稳定与可持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尹世芬 罗志恒
1994年分税制改革以来,地方政府在财政收入中占比下降,支出上升,不完善的转移支付制度并未缓解地方政府的压力,财政资金并不能满足需求。《预算法》规定地方政府不能举债,因而成立地方融资平台举债就成为"制度创新"。本文针对地方政府性债务可能引发的财政风险、金融和经济风险进行分析,从经济发展和资金来源分析地方政府性债务的成因,最后从短期和中长期提出可能的治理路径。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呼显岗
目前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在局部已经显现,未来潜在的风险很大,如不积极防范和化解,向中央政府转嫁,将会严重威胁国家的经济安全和社会稳定。因此,研究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特点和成因,并提出防范化解的对策,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马改艳
当前,我国地方债务的规模已十分庞大,并呈现不断扩张的趋势,不但偿债压力大、债务结构不合理,而且债务隐性化趋势明显、管理混乱,存在较大的风险隐患。我国地方债务的累积及其风险的扩张,将阻碍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降低经济发展质量,对私人投资产生"挤出效应",使经济保持较高的通胀率,引发高房价问题,不利于收入分配的改革,并恶化政府和金融体系的信用。地方债务风险的成因是多元的,包括财政体制、预算软约束、地方财政收入增长困难、投资拉动型的经济增长方式、政绩考核机制等。控制和化解地方债务风险,在短期可通过资产证券化、引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