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898)
- 2023(12994)
- 2022(11005)
- 2021(10445)
- 2020(9014)
- 2019(20331)
- 2018(20015)
- 2017(38885)
- 2016(20850)
- 2015(23418)
- 2014(23026)
- 2013(22327)
- 2012(20272)
- 2011(17544)
- 2010(17575)
- 2009(16128)
- 2008(15730)
- 2007(13815)
- 2006(11516)
- 2005(10347)
- 学科
- 济(73886)
- 经济(73756)
- 管理(70299)
- 业(62630)
- 企(52724)
- 企业(52724)
- 财(37890)
- 方法(36249)
- 数学(32202)
- 数学方法(31818)
- 制(23956)
- 中国(23017)
- 务(20079)
- 财务(20033)
- 财务管理(19961)
- 农(19382)
- 企业财务(19016)
- 银(17776)
- 银行(17768)
- 行(16719)
- 业经(16677)
- 财政(16199)
- 融(15606)
- 金融(15602)
- 体(15530)
- 地方(13588)
- 体制(13276)
- 政(13274)
- 理论(12584)
- 贸(12560)
- 机构
- 大学(273156)
- 学院(272273)
- 济(113985)
- 经济(111692)
- 管理(111684)
- 理学(95723)
- 理学院(94838)
- 管理学(93447)
- 管理学院(92900)
- 研究(81780)
- 中国(69919)
- 财(68766)
- 京(54611)
- 财经(50012)
- 经(45518)
- 科学(44961)
- 中心(41345)
- 江(41290)
- 所(37752)
- 财经大学(37472)
- 经济学(36546)
- 农(35761)
- 业大(34914)
- 北京(33540)
- 研究所(33110)
- 经济学院(33073)
- 州(32034)
- 范(31510)
- 师范(31203)
- 院(30308)
- 基金
- 项目(184962)
- 科学(147840)
- 研究(139268)
- 基金(137483)
- 家(117099)
- 国家(116176)
- 科学基金(102600)
- 社会(91713)
- 社会科(87100)
- 社会科学(87076)
- 基金项目(72641)
- 省(70864)
- 教育(64699)
- 自然(64295)
- 自然科(62856)
- 自然科学(62837)
- 自然科学基金(61737)
- 划(59082)
- 编号(56233)
- 资助(55460)
- 成果(46183)
- 部(42666)
- 制(41019)
- 重点(40974)
- 创(39398)
- 国家社会(38989)
- 教育部(37975)
- 课题(37623)
- 发(37449)
- 人文(37027)
- 期刊
- 济(119433)
- 经济(119433)
- 研究(84715)
- 财(60377)
- 中国(55584)
- 管理(40787)
- 学报(35706)
- 融(34744)
- 金融(34744)
- 科学(33171)
- 农(31480)
- 大学(29555)
- 学学(28036)
- 财经(25598)
- 教育(25180)
- 技术(23752)
- 经(21716)
- 农业(20507)
- 经济研究(19325)
- 业经(17734)
- 财会(16266)
- 问题(15422)
- 会计(14959)
- 理论(14462)
- 实践(13074)
- 践(13074)
- 版(12432)
- 图书(12263)
- 统计(12177)
- 技术经济(12069)
共检索到41164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熊波 张宏翔
分税制改革之后,财政压力和发展经济的强烈动机促使各级地方政府通过各种途径借款以保障财政的可持续性和经济发展的资金来源。但是,借款过程中的监管机制缺失和不完善,大大刺激了地方政府的债务扩张动机、增加了债务负担,并因此累积了巨大的财政风险。因此,应当借鉴发达国家和新兴市场经济国家有益经验,有效整合财政借款的监管要素,探索一条解决我国大量隐性地方债务的途径,构建一个行之有效的地方政府借款监管框架和体系。
关键词:
财政风险 隐性地方债务 监管框架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启友
财政自给能力不足和对地方举债的严厉限制,使地方政府开辟了各种预算外的筹资渠道。这种明禁暗行的负债行为实际上鼓励了各级地方政府盲目扩大债务,还为上级政府特别是中央政府对全局性财政风险的把握造成了极大困难。"阳光是最好的杀毒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饶友玲
财政是政府实现其职能的重要手段和经济基础。目前我国财政状况相当严峻 ,财政风险已逐渐凸现。与中央政府相比 ,我国地方政府运行困难更大 ,而与之相伴的财政风险的危害也更大 ,并且具有向上级传导风险的特性 ,从而有可能给国家公共财政体系带来各类风险。本文试图从我国地方财政风险的表现形式入手 ,探索其形成的深层原因 ,并提出了防范地方财政风险的制度、政策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孙镟,方先明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韦鸿
2009年3月,中国人民银行与中国银监会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信贷结构调整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指导意见》,鼓励地方政府设立合规的融资平台,吸引和激励金融机构加大对中央投资项目的信贷支持力度,支持有条件的地方政府组建投融资平台,拓宽中央政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刘娜娜
随着PPP模式在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中的深入应用,PPP财政风险逐渐凸显。为有效防范各类显性和隐性PPP财政风险,世界各国纷纷加强对风险的监督和防范,并在实践中探索出一种由第三方主导的监管机制。本文立足相关理论,分析第三方监管机制对PPP财政风险防范的作用机理。在此基础上,结合第三方监管机制下PPP财政风险防范的全球实践与我国当前现实困境,提出强化监管顶层设计框架、升级三方监管联动机制、加强现代监管科技应用、强化多元主体监管职能的防范策略,以确保PPP项目在资金充足情况下平稳、有序、健康开展。
[期刊] 改革
[作者]
吴冠岑
在快速城市化背景下,我国与土地相关的财政收入呈现超常规增长趋势,此现象引起学术界、政府部门和民众的广泛关注并成为争论的焦点。土地财政可持续的治理方式在于遏制土地低价供给的途径以缓解地方政府"卖地赚钱"的冲动,并通过建立合理的土地收益分配机制稳定地方政府的土地预期收益,同时辅之以政绩考核制度改革和政府财政风险防范机制的增强。
关键词:
土地供给 土地财政 财政风险防范
[期刊] 改革
[作者]
赵全厚
构建规范有序的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制度和风险预警机制是防范财政风险、实现政府债务融资健康发展的重要举措。我国地方政府性债务的快速扩张有其理性因素,不能轻易否定地方政府债务存在的合理性。地方政府投资范围过宽、事权和支出责任的非对称性、地方政府债务管理制度不健全构成地方政府负债融资的非理性因素。应深化体制改革,加快政府职能转变,调整政绩考核机制,继续深化政府间财政体制改革,逐步实现事权和支出责任相匹配;构建规范有序的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制度;有效构建地方政府性债务的风险预警和防范机制。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翟艳敏
为增强地方政府投资能力,2009年初,国务院同意财政部代理地方政府发行2000亿元地方债券,通过扩大地方政府债务规模、增加地方政府负债水平的方式增强政府投资能力。金融机构也加大了对政府投资项目的支持力度,2009年前三季度,新增贷款达7.36万亿元,超过以往任何一年的信贷投放总量,这些贷款大部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王彦超 吴雨珊 刘芷蕙 白璐
自2018年起,中国开始全面展开对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的穿透式监管。监管旨在防止信用过度扩张、加强债务硬约束和防范系统性风险,是落实宏观审慎政策的重要举措。为考察这种宏观审慎措施的经济后果及作用机制,本文构造了隐性债务水平的度量指标,利用复杂网络理论估计了企业传递系统性风险的能力,并展开了一系列实证检验。研究发现,开展穿透式监管后,地方隐性债务水平显著下降。在此基础上,对于监管前隐性债务水平较高的地区,企业风险传染性和特质性风险水平均显著降低,表明隐性债务监管在微观上减少了系统性风险在证券网络中的传染与蔓延。以上微观影响在个股关联性较强、金融风险敏感度较高,以及所处地区金融风险水平高的企业中更为显著。机制分析表明,穿透式监管有效抑制了地方隐性债务盲目扩张,降低了地区信贷约束、信用风险和价格波动风险,进而降低了企业的个股风险传染性和特质性波动。本文研究有助于理解地方债务风险的微观传导效应,并为宏观审慎政策的评估方法提供重要参考。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杨灿明
一、总体介绍《我国公共财政风险评估及其防范对策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17年版,以下简称《公共财政风险研究》)一书是在武汉大学吴俊培教授主持的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10JZD0023)的研究成果(被评为优秀)基础上修改而成的,该书被列入"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十三五’国家重点出版物出版规划项目"。一个重大课题攻关项目通常由一个团队完成,参加的成员很多。项目从申请、开题到中间评估和结题评估要经过几十位专家的评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赵春玲
我国政府职能是由地方政府和中央政府共同行使的。自实施体制改革以来,地方政府财政支出占整个国家财政支出的份额有了大幅度提高;地方政府的资源配置功能和中观调控作用在我国经济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地方政府公共财政决策效率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各个方面。因此,必须规范我国地方政府的经济行为,提高我国地方政府履行公共财政职能的效率。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张蕊
8月5日,第四届地方财政改革与发展论坛在大连举行,此次论坛以"财政转型与地方财政风险治理"为主题。来自各高校的财政学者、财政科研系统研究人员和各地实务工作者共同分析地方债务、养老等当前地方财政运行中突出的风险问题,研讨推动地方财政转型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财政转型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余应敏 王蓓
近年来,我国地方政府的债务规模快速扩张、债务风险不断积聚,日渐引发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笔者首先对地方政府债务相关理论进行文献回顾;其次以宁波市公债危局为例,尝试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宁波市政府债务规模与财政风险进行分析。笔者发现,宁波市政府的偿债率和债务负担率逐年上升,已超过警戒线水平,加之财政收入来源单一、金额有限,故逐渐陷入债务危局。最后,笔者基于案例研究结论,针对地方政府的债务融资规模与风险防控提出相关政策建议,希冀能裨益于地方政府债务危局的破解。
关键词:
地方政府债务规模 财政风险 宁波公债危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