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445)
- 2023(17761)
- 2022(15328)
- 2021(14317)
- 2020(11843)
- 2019(27066)
- 2018(26931)
- 2017(52054)
- 2016(28018)
- 2015(31534)
- 2014(31258)
- 2013(30681)
- 2012(27879)
- 2011(25107)
- 2010(25145)
- 2009(23169)
- 2008(22706)
- 2007(19974)
- 2006(17805)
- 2005(15671)
- 学科
- 济(114279)
- 经济(114123)
- 业(85549)
- 管理(84366)
- 企(64531)
- 企业(64531)
- 农(51912)
- 方法(50296)
- 数学(43237)
- 数学方法(42664)
- 农业(34484)
- 财(31468)
- 业经(30701)
- 中国(28649)
- 制(25519)
- 学(23542)
- 地方(22091)
- 环境(19832)
- 理论(19101)
- 务(18883)
- 财务(18806)
- 财务管理(18761)
- 贸(18756)
- 贸易(18749)
- 体(18517)
- 易(18242)
- 企业财务(17841)
- 技术(17694)
- 和(17309)
- 银(17056)
- 机构
- 学院(398344)
- 大学(397866)
- 济(160579)
- 管理(160168)
- 经济(157155)
- 理学(139609)
- 理学院(138159)
- 管理学(135784)
- 管理学院(135049)
- 研究(128726)
- 中国(96791)
- 京(83321)
- 科学(78473)
- 财(75054)
- 农(74904)
- 所(62644)
- 业大(62149)
- 中心(59876)
- 财经(59676)
- 江(57867)
- 农业(57258)
- 研究所(56893)
- 经(54384)
- 范(51973)
- 北京(51708)
- 师范(51542)
- 经济学(48096)
- 州(46670)
- 院(46441)
- 财经大学(44294)
- 基金
- 项目(275082)
- 科学(217445)
- 研究(204561)
- 基金(200587)
- 家(173512)
- 国家(172011)
- 科学基金(148925)
- 社会(130533)
- 社会科(123397)
- 社会科学(123364)
- 省(107122)
- 基金项目(106458)
- 自然(95153)
- 教育(93107)
- 自然科(92876)
- 自然科学(92856)
- 自然科学基金(91167)
- 划(89030)
- 编号(84556)
- 资助(81107)
- 成果(68131)
- 部(61323)
- 重点(61066)
- 发(58377)
- 创(57036)
- 课题(56816)
- 国家社会(53969)
- 制(53904)
- 创新(53245)
- 教育部(52843)
- 期刊
- 济(178188)
- 经济(178188)
- 研究(114659)
- 农(75051)
- 中国(74964)
- 学报(61606)
- 财(57865)
- 科学(57180)
- 管理(55550)
- 农业(51025)
- 大学(48646)
- 学学(46072)
- 教育(41915)
- 融(34559)
- 金融(34559)
- 技术(34123)
- 业经(33590)
- 财经(29076)
- 经济研究(25805)
- 经(24786)
- 问题(24472)
- 业(23580)
- 版(20833)
- 图书(20552)
- 理论(18854)
- 科技(18851)
- 技术经济(18563)
- 现代(17971)
- 资源(17639)
- 实践(17201)
共检索到57603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郑开元 李雪松
在广大农村地区,落后的水环境治理与日益膨胀的污染负荷之间的矛盾使水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峻,并且呈现出迅速恶化的趋势。从我国农村水环境污染的现状出发,基于公共物品理论深入分析当前农村水环境治理中存在的治理主体缺失、治理资金投入不足、环保意识薄弱、二元化的环境治理政策等一系列问题,指出市场失灵和政府缺陷是导致农村水环境治理不足的最重要原因,并依此来构建我国农村水环境治理的机制。
关键词:
农村水环境 公共物品 治理机制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刘召 羊许益
当前,农村生态环境问题正在由风险演变为危机。保护农村生态环境是农村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和农业现代化的基本要求。政府公共物品供给的职能"缺位"是农村生态环境恶化的根本原因。因此,治理农村环境污染问题,需要明确界定政府职能,加大财政、政策扶持力度,同时应发挥基层各行动主体的积极性,以形成多元治理格局。
关键词:
农村生态环境 治理 公共物品 政府职能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林坚 黄晓红
解决农村公共物品效率问题应以多边治理思想代替简单的供给思想。农村公共物品治理不是一个孤立的博弈,而是嵌套在社会关系博弈之中。改变农村基层权力结构,建立以农户需求为导向、自下而上的公共物品决策体系,将形成有利于多边治理的博弈结构。在这种嵌套博弈中,农户、企业及非盈利组织都有参与农村公共物品治理的积极性,他们与村委会及各级政府共同建立起分工协调的多边治理机制,从而提高农村公共物品的治理效率。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要杰
地方治理理论是公共管理领域的前沿理论。在公共物品的供给中,由于地方政府距离居民最近,最能了解居民的真实需求,由此形成了公共物品供给的地方主义传统。德国作为一个联邦制国家,地方治理在国家建设中的地位举足轻重,形成了联邦主义、民主分权、基层化、财政平衡和法律监督等五大原则。以此为指导,德国农村公共物品呈现出地方主导、法律约束、财政支持、多元监督和市场化供给的典型特征。
关键词:
农村公共物品供给 地方治理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高丽君
我国不断推进农村社会改革,各方面都获得较大发展。但农村水环境污染问题虽然大力治理却仍旧出现衰退的情况,保护水环境面临着很多实际的问题。原有保护水环境的机制和行动作用逐步降低,体现在治政策略不完善、治理主体缺失、治理资金较少、保护环境意识不足等方面,保护农村水环境需要建立起符合社会管理理念和管理要求的机制与措施。本文在阐述农村水环境现状的基础上,分析水污染的来源和存在的问题,在经济学视角下建立起完善、系统的水环境治理机制。
关键词:
经济学 农村水环境 治理机制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家琰 李广海 徐大立
新农村建设关键问题之一是改善农村公共物品供给。长期以来,我国实行政府主导的、以制度外财政为支持的农村公共物品供给体制,限制了新阶段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本文从路径依赖理论的角度对农村公共物品供给问题进行探讨,认为要建设好社会主义新农村核心在于突破这种路径依赖,建立适合我国农村的公共物品供给制度。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 公共物品 路径依赖 制度创新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魏同洋 朱宁
[目的]明晰农村水环境治理领域研究前沿及发展趋势,为农村水环境治理与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提供知识积累与未来研究展望。[方法]采用数理统计方法和文献计量法,运用Vosviewer软件对1995―2022年1874篇中英文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并对热点研究主线以及研究主题进行归纳。[结果](1)在农村水环境治理领域国外相关研究起步较早,发文数量也显著高于国内。(2)从文献热词分析结果看,国际期刊文献研究聚焦于农村水环境污染物排放与风险评价、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效率、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与乡村发展。(3)而国内期刊的研究具有一定的政策导向,研究可划分1998-2012年、2013―2017年、2018年至今三个阶段,围绕“农村水污染与水污染防治”、“农村水环境治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污水治理模式—排放标准与农民获得感提升”等主线展开。[结论]基于已有研究,通过可视化叠加时间分析,提出未来我国农村水环境治理研究应重点关注的内容与展望。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刘凤伟
公私合作模式能够提高农村公共物品的供给水平和供给效率,并缓解地方政府的财政困难。政府部门和民间部门目标函数的部分一致性、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和民间资本的日益壮大为民间资本参与农村公共物品供给提供了可能性。建立民间资本进入和退出机制、利益平衡机制、风险分担机制、行业竞争机制、磋商机制和信息披露机制,是实现公私合作的必要途径。
关键词:
民间资本 农村公共物品 公私合作 机制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竹梅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解决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促进城乡公共物品(服务)供给的均等化。在这一过程中,由于公共物品消费的机会成本为零这一特性,农村公共物品供给的主体选择是实现农村公共物品供给的效率与公平的关键。文章基于此,在有关学者研究的基础上,从制度层面进行分析,提出构建"政府—市场—社会"三位一体的多元化供给格局。
关键词:
机会成本 主体选择 公共物品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雷晓康
农村公共物品包括 :(1)可持续发展类公共物品 ;(2 )农村经济发展公共物品 ;(3 )农村社会基础设施类公共物品。农村公共物品提供机制有其内在矛盾 ,为有效解决农村公共物品严重不足的现状 ,应对自上而下的传统决策机制进行制度改革 ,在增加政府财政投入的同时 ,多渠道地为农村公共物品的生产筹集资金
关键词:
农村公共物品 供给机制 矛盾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杨剑 程勇
农村公共物品的有效供给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基础和前提,但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政府单一供给主体已很难对农民日益多样化、复杂化的公共物品需求做出有效回应。农村公共物品供给不足与过剩并存、政府错位与越位、供给效率低下等问题日益凸显。农村公共物品的有效供给必须依靠制度重构,关键在于多元主体的协作供给,因为多元主体协作供给公共物品不仅可以提升效率,而且各个主体也具有内在的驱动力。同时,要注重农民需求的充分表达和监督、利益共享、问责和竞争机制的有效运用,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农村公共物品的有效供给。
关键词:
农村公共物品 多元协作供给 供给机制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周庆元
从供需两方面分析了当前农村公共物品需求表达的症结。以林达尔模型和蒂布特模型的均衡条件为依据,论述了公共物品需求表达的一般模式。提出了构建农村公共物品需求表达机制的路径选择。
关键词:
公共物品 需求 表达机制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宋敏
农村公共物品供给在建设新农村背景下重要性凸显。西方国家公共物品治理的多中心理论为分析我国农村公共物品的供给提供了新的思路,要解决目前我国农村公共物品的供给困境,其合理选择是构建农村公共物品的多中心供给体制。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国辉 袁世忠
乡村治理结构和农村公共物品供给具有内在的联系,不同的乡村治理结构,治理主体、治理客体和治理模式各不相同,而与其相应的农村公共物品供给制度也会存在着显著差异,尤其是乡村治理的组织体制或治理结构的不同会直接影响其职能的发挥,进而影响到对农村公共物品的有效供给。可以说,有效的乡村治理是实现乡村公共物品合理筹资和有效供给的前提,而有效的乡村公共物品供给制度又成为实现乡村治理的有效途径。本文从现行的乡村治理结构入手,分析其存在的不足及对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的影响,进而提出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的改革措施。
关键词:
乡村治理 供给制度 改革措施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边维慧
公共物品供给的两个核心问题是筹资与配置。筹资问题是公共物品供给的源头问题。农村公共物品筹资主要是财政渠道筹资为主,市场渠道、其他渠道为辅的形式。目前,农村公共物品筹资中存在着地方财政承担过多筹资与支出,预算外筹资规模和速度增长过快加重了农民负担,中央和地方政府之间财权和事权划分不清,地方政府职能失偏等问题,而这些问题的解决要通过深化分税制改革,规范乡镇财政职能,完善转移支付制度等措施来解决。
关键词:
农村 公共物品 筹资 地方财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