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727)
2023(15714)
2022(13688)
2021(12932)
2020(10798)
2019(24640)
2018(24382)
2017(47829)
2016(25683)
2015(28837)
2014(28589)
2013(27706)
2012(25424)
2011(22656)
2010(22601)
2009(20398)
2008(19437)
2007(16622)
2006(14361)
2005(12141)
作者
(70978)
(59101)
(58579)
(56050)
(37765)
(28195)
(26826)
(23281)
(22464)
(20953)
(20269)
(19785)
(18588)
(18474)
(18306)
(18090)
(17751)
(17583)
(16917)
(16811)
(14481)
(14382)
(14295)
(13548)
(13191)
(13108)
(12909)
(12887)
(11760)
(11551)
学科
(96859)
经济(96752)
管理(75116)
(69340)
(57503)
企业(57503)
方法(46505)
数学(40789)
数学方法(40205)
(27617)
(26931)
中国(25116)
业经(21741)
(21667)
地方(19436)
农业(18223)
(18218)
贸易(18212)
(17702)
(17047)
(16549)
理论(16524)
财务(16476)
财务管理(16442)
环境(16320)
(15940)
技术(15861)
企业财务(15565)
(14916)
(14134)
机构
学院(352900)
大学(352489)
管理(144057)
(138915)
经济(135841)
理学(125649)
理学院(124320)
管理学(122093)
管理学院(121456)
研究(114249)
中国(84304)
(73260)
科学(71247)
(64532)
(55376)
(54079)
中心(53015)
业大(52377)
财经(51958)
研究所(50792)
(50255)
(47457)
(46963)
师范(46554)
北京(45692)
(42699)
农业(42196)
经济学(41192)
(40752)
财经大学(38847)
基金
项目(250670)
科学(198016)
研究(184528)
基金(182464)
(158501)
国家(157203)
科学基金(136094)
社会(115556)
社会科(109509)
社会科学(109482)
(97172)
基金项目(97162)
自然(89436)
自然科(87208)
自然科学(87185)
自然科学基金(85589)
教育(84803)
(82039)
编号(76390)
资助(74745)
成果(61115)
重点(55972)
(55370)
(53094)
(51879)
课题(51398)
创新(48353)
科研(48235)
教育部(47688)
国家社会(47248)
期刊
(145120)
经济(145120)
研究(100632)
中国(59968)
学报(53712)
管理(50342)
科学(50283)
(48173)
(48004)
大学(41354)
学学(39009)
教育(38587)
农业(33617)
技术(30642)
(28123)
金融(28123)
业经(25272)
财经(24080)
经济研究(23183)
(20519)
图书(19919)
问题(19036)
科技(16936)
理论(16744)
(16534)
资源(16260)
技术经济(16131)
(15890)
现代(15671)
实践(15506)
共检索到49735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王昌海  温亚利  杨莉菲  
本研究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应用公共物品特征分析了自然保护区的外部性特点,在此基础上应用公共物品特征进一步分析了保护区内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本研究最后从理论上解决外部性的途径出发,针对自然保护区产生的外部性特点,提出中国自然保护区制定政策的建议:(1)明晰产权;(2)建立健全生态补偿机制;(3)解决保护区资金供给不足;(4)共享保护区的利益。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王昌海  温亚利  
保护与发展是不可避免的矛盾,如何处理好二者的关系,一直是学者们研究的热点。文章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应用公共物品属性分析了自然保护区的外部性特点,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外部性对保护与发展的影响。文章最后从解决外部性的理论出发,针对自然保护区产生的外部性特点,提出了解决自然保护区矛盾需要:明晰自然资源产权、建立健全生态补偿机制、解决财政供给不足和共享自然资源的利益。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韩念勇  
自然保护区的迅速发展提出了一个重要问题,即如何有效持续地管理这些保护区。这几乎是各国政府政策面临的一个共同问题。生物圈保护区的概念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重要思路。中国的自然保护区是在强大的人口资源压力和抢救保护政策下建立起来的 ,管理体制内的责任未能理顺和与经济发展脱节成为进一步发展的障碍 ,解决目前的问题需要配套的政策改革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哀建国  丁炳扬  于明坚  
凤阳山自然保护区的福建柏Fokieniahodginsii种群分布于福建柏-猴头杜鹃Rhododendronsimiarum林,福建柏-甜槠Castanopsiseyrei林和褐叶青冈Cyclobalanopsisstewardiana-甜槠林中。这3种群落类型中,高位芽植物分别占80.6%,83.1%和87.8%,地面芽植物分别占11.6%,10.1%和8.5%,地下芽植物分别占5.3%,2.2%和1.2%,1年生植物分别占1.9%,3.4%和2.4%。叶级以小型叶为主,分别占52.9%,66.3%和48.8%。叶型以单叶比例最大,分别占89.7%,91.0%和91.5%。群落结构可分为乔木...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高平  温亚利  
本文结合我国扶贫整体工作的开展情况,选定我国自然保护区周边社区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保护区周边社区贫困的特征、成因,阐述了这些地区扶贫工作的开展对于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扶贫攻坚工作的重要意义,并给出了解决这些地区贫困问题的主要对策。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陈林  杨国栋  钱慧蓉  孙李勇  李龙娜  
通过样方调查,对江苏龙池山自然保护区的宁波木犀群落的区系组成、群落结构和种群特征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群落中维管植物共有71科127属149种,其中蕨类共8科14属16种,种子植物63科113属133种,其中壳斗科、樟科、金缕梅科、山茶科、山矾科、蓝果树科、冬青科是群落优势科,区系成分以泛热带分布和北温带分布为主,具有明显的热带向温带过渡的特征。群落郁闭度较高,常绿成分占绝对优势,以青冈为建群种,宁波木犀、油茶、米槠等为伴生种,其中宁波木犀种群呈集群分布,年龄结构不均衡,缺乏成年大树,受破坏严重,亟待保护。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梅燕  
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主体对保护区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起着重要作用。文章从公共管理视角,分析了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主体的多元化。在不同的发展阶段,生态旅游开发的主体所处的地位与作用不同,而创新性地提出生态旅游开发主体变化的"1+X"模式,并以海子山自然保护区为例,进行了实例研究。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沈炜  
随着我国自然保护区不断发展,保护区建设和维持的资金并没有相应的增加。为了有效地解决我国自然保护区资金不足和生态环境恶化问题,本文提出了在自然保护区内征收生态税以加强自然保护区建设与环境保护的建议,并阐明了生态税若干制度要素设计问题,提出了改革设想,同时对我国现行条件下实行生态税的有利及不利因素进行分析,揭示了生态税在我国自然保护区建设与管理的重要性。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白莹  胡淑萍  
【目的】针对保护区监测需求,充分发挥GF-1 WFV影像的宽幅特点和面向对象、机器学习算法在遥感影像分类中的优势,提高保护区植被类型遥感监测的精度,为保护区管理决策提供依据。【方法】以甘肃省白水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研究区,主要数据源包括GF-1 WFV多光谱数据、Landsat-8 OLI遥感数据、DEM数据、野外调查数据等。首先,对GF-1WFV数据进行多尺度分割,将研究区划分为诸多区域性的分割对象;然后,以分割对象为基本单元,研究光谱特征、几何特征、纹理特征不同组合情况下,基于CART决策树分类的结果;最后,利用训练样本建立基于TTA的精度检验,并基于混淆矩阵对分类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在多尺度分割过程中,形状因子、紧致度分别设置为0.2和0.5时地物边界显示较好;当形状因子和紧致度固定时,研究区最佳分割尺度为40。精度检验结果表明,基于CART决策树的保护区植被类型分类结果整体精度均在83%以上,Kappa系数在0.80以上,优于最邻近分类法和支持向量机分类算法,其中基于光谱特征、几何特征、纹理特征的CART决策树分类结果精度最高,总体精度为85.18%,Kappa系数为0.832 2,优于光谱特征分类、光谱特征结合几何特征分类的方法。【结论】基于CART决策树算法和面向对象方法的GF-1遥感影像分类方法适用于保护区植被类型分布研究,可有效辅助保护区监测工作。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张镱锂  吴雪  祁威  李士成  摆万奇  
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典型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及珍稀濒危物种资源的基本途径。具有敏感生态系统和丰富生物多样性的青藏高原,其自然保护区建设及其成效一直以来是各界关注的重点问题。本文以最新的《全国自然保护区名录》和已发表NPP与保护成效数据为基础,分析了青藏高原保护区的组成、分布格局与保护成效。结果表明:11963年至今,青藏高原地区建成了各类保护区155个,面积达82.24万km2,占全高原面积的32.35%;2保护区类型主要以野生动物与荒漠生态系统、野生动物及其生态系统、野生动物3个类型为主,各占高原内保护区总面积的36.84%、33.35%和6.80%;3形成了以超大型保护区为主、中部和东南部...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李佩杰  王召根  蔺丹清  潘杰  刘燕  朱孝锋  刘凯  
为评估镇江长江豚类省级自然保护区鱼类资源密度及时空特征,于2018年在该水域进行了4次水声学调查。结果显示,水声学调查所得鱼类资源密度均值范围为0.090~0.575尾/m~2,均值为0.286尾/m~2;鱼类资源密度的空间分布特征随季节变化较明显, 7月和10月,和畅洲的南、北汊鱼类资源密度要显著高于其上游和下游; 1月和4月,则是和畅洲上、下游的资源密度相对较大,其中7月保护区水域的鱼类资源密度最大, 1月最小。调查水域内单体目标强度呈单峰状分布,主要集中于-59.5~-53.5 dB,春季、秋季和冬季的单体目标均匀分布于水深10~40 m的水层,夏季则多集中分布于水深5~20 m的水层。本次调查较准确地反映了镇江保护区水域内的鱼类资源密度及其时空分布信息,为保护区管理部门评价长江豚类的栖息地质量以及实施科学管护提供科学依据。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钮峥洋  张晓晨  祁奇  郗连连  陈昕  
基于10个20 m×20 m的样方,对江苏宝华山重要森林组成树种紫楠Phoebe sheareri群落的基本特征进行了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①该群落共有维管植物59科100属120种,其中被子植物55科95属115种,蕨类植物4科5属5种;样地内种子植物区系类型在属的层面上以温带成分占优势,具有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的特征。②群落垂直结构明显,乔木层以紫楠,枫香树Liquidambar formosana,青冈Cyclobalanopsis glauca,建始槭Acer henryi和红柴枝Meliosma oldhamii为主要优势种,其重要值依次为:29.69, 10.34, 8.61, 7.83和6.12;灌木层仍以紫楠为主要优势种,重要值为34.00;草本层以安徽碎米荠Cardamine anhuiensis为第一优势种,重要值为10.52。③群落各频度级分布规律为A>B>E>D>C(A级种频度比例最小,一般指群落偶见种或稀有种,E级种频度比例最大,一般指群落优势种或建群种,B, C, D级为物种在不同频度区间的分布情况),表明群落较为稳定;由优势种群的年龄结构分析可见,常绿树种紫楠、青冈属增长型种群,落叶的枫香树、红柴枝为衰退型种群,建始槭为稳定型种群,表明该群落正处于发展中期。④由群落物种多样性指数可见群落整体的物种多样性水平较高,但功能多样性指数偏低,单寡种占据群落较大的生态位,群落内各物种对于全部资源利用率较低。综合分析结果显示:紫楠群落暂时表现稳定,但优势种群的种内竞争加剧了环境资源的压力,宜适当择伐群落内弱势个体并加强群落的就地保护。图4表3参26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尤海梅  于法展  阎传海  
为了解皇藏峪自然保护区内天然青檀林的发展状况、有效地保护青檀群落,采用样方调查法,对青檀群落的种类组成、结构、外貌特征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群落中有维管束植物61种,隶属39科56属。植物区系中热带成分和温带成分均占有较大比例,但以温带属种居多,呈现出由温带向亚热带过渡的特点。群落的组成物种以落叶高位芽植物为主,地面芽植物也占有较大比例。群落垂直结构简单,可分为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青檀占绝对优势,林下更新良好,优势种群多呈增长型,群落处于稳定的生长状态。同时,人为干扰(如砍割灌草等)造成的大量青檀萌生个体呈多株丛生状集中分布于灌草层,影响着林下植物的生长和群落的稳定,建议加强对林下植被...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友凤  吴鹏飞  王荣伟  马祥庆  邹显花  
选择福建闽清黄槠林自然保护区的福建青冈(Cyclobalanopsis chungii)群落为研究对象,采用相邻格子法分别对其群落结构、物种组成、演替方向,及其优势木福建青冈种群的年龄结构和分布格局等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福建青冈林分层次明显.群落物种丰富度和多样性指数大小排列:草本层>灌木层>乔木层.其均匀度指数大小排列:灌木层>草本层>乔木层.群落中福建青冈的重要值最高,但实生幼苗极少;福建青冈种群在主林层中占有明显优势,在演替层和更新层中的频度较低,分别为0.08和0.25;其年龄结构呈纺锤型,中树个体数量达842株.hm-2,幼树和大树的个体数量较少,幼龄、中龄和成龄个体均呈聚集分布,种...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李皓  姜景民  邵文豪  刘军  
在对浙江九龙山自然保护区内的粉叶柿群落进行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粉叶柿群落结构与物种多样性以及粉叶柿种群结构与分布格局等特征。结果表明:样地中共有维管束植物79种,隶属37科66属,单属种植物较多。植物区系具有热带起源性,是从热带向温带过渡的阶段。群落垂直层次分明,物种的丰富度指数、多样性和均匀度均为灌木层>乔木层>草本层。粉叶柿种群结构呈纺锤型,幼苗严重不足,种群有衰退的趋势。种群分布格局整体上呈集群分布,在不同发育阶段,种群分布格局有所差异:幼树为集群分布,中树和大树为随机分布,种群呈扩散趋势。这种差异与其生物学、生态学特性及与物种的竞争排斥作用有密切联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