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947)
- 2023(15976)
- 2022(13778)
- 2021(13124)
- 2020(10790)
- 2019(25183)
- 2018(25215)
- 2017(47293)
- 2016(26453)
- 2015(30012)
- 2014(30301)
- 2013(28843)
- 2012(26340)
- 2011(23531)
- 2010(23544)
- 2009(20771)
- 2008(19869)
- 2007(17154)
- 2006(14760)
- 2005(12548)
- 学科
- 济(91670)
- 经济(91559)
- 管理(70816)
- 业(65982)
- 企(53272)
- 企业(53272)
- 方法(45090)
- 数学(39421)
- 数学方法(38805)
- 中国(29170)
- 农(25084)
- 财(24390)
- 教育(24020)
- 学(23352)
- 业经(20596)
- 理论(20557)
- 地方(18207)
- 制(17830)
- 贸(16673)
- 贸易(16667)
- 农业(16349)
- 技术(16321)
- 易(16199)
- 和(15025)
- 务(14843)
- 财务(14759)
- 财务管理(14723)
- 环境(14109)
- 企业财务(13892)
- 银(13578)
- 机构
- 大学(359219)
- 学院(354150)
- 管理(138787)
- 济(129310)
- 经济(126062)
- 理学(121065)
- 理学院(119659)
- 管理学(117266)
- 管理学院(116589)
- 研究(116412)
- 中国(79884)
- 京(76954)
- 科学(73569)
- 财(59222)
- 所(56953)
- 范(55908)
- 师范(55407)
- 农(55080)
- 业大(53352)
- 中心(53117)
- 研究所(52394)
- 江(51951)
- 北京(48423)
- 财经(47907)
- 师范大学(45147)
- 经(43790)
- 农业(43166)
- 院(42991)
- 技术(42730)
- 教育(42562)
- 基金
- 项目(250732)
- 科学(197793)
- 研究(187984)
- 基金(178794)
- 家(155450)
- 国家(154057)
- 科学基金(132419)
- 社会(115120)
- 社会科(108727)
- 社会科学(108698)
- 省(99453)
- 基金项目(94798)
- 教育(92837)
- 自然(86136)
- 划(85050)
- 自然科(84157)
- 自然科学(84133)
- 自然科学基金(82596)
- 编号(79461)
- 资助(72917)
- 成果(65888)
- 重点(56715)
- 课题(56296)
- 部(56018)
- 发(53392)
- 创(52249)
- 项目编号(49210)
- 教育部(48646)
- 创新(48481)
- 科研(47751)
- 期刊
- 济(133499)
- 经济(133499)
- 研究(105836)
- 中国(72778)
- 教育(69749)
- 学报(57344)
- 科学(50404)
- 农(48521)
- 管理(48370)
- 财(44773)
- 大学(44303)
- 学学(40038)
- 技术(35610)
- 农业(33851)
- 图书(25057)
- 融(23871)
- 金融(23871)
- 业经(22854)
- 财经(22477)
- 经济研究(21141)
- 经(19196)
- 职业(18045)
- 书馆(17263)
- 图书馆(17263)
- 问题(17170)
- 业(16857)
- 科技(16710)
- 版(16444)
- 理论(16325)
- 坛(16138)
共检索到51003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范新民 曾海军
本文提出了基于现代远程教育公共服务体系构建网络教育资源共享、课程互选和学分互认模式的建设目标和原则,阐明了网络教育主办机构、公共服务体系和网络教育资源提供方在共享体系中的主要职能,分析了基于公共服务体系的网络教育课程互选学分互认实施流程的关键环节,并提出其具体实现方法。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包华影 黄文峰 夏澜
本文分析了全国教师教育网络联盟(简称"教师网联")开展网络学历教育课程互选和学分互认实践的基本情况及其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基于这些问题从组织保障、课程管理、教学实施和平台接口四个方面归纳了教师网联网络学历教育课程互选和学分互认的有效运行机制。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赵晓雨 刘琳 刘朝禄 金盛 刘元勇
基于"城校互动"职业教育发展模式,提出"标准+任务"院校课程互选学分互认的学分制管理思想,遵循利益均衡原则、课程弹性原则、先主后次原则,建立课程互选学分互认的管理系统、教学制系统和网络系统,充分整合重庆职教城内部职业教育资源,建立资源共享机制,实现不同层次学生的学分转换。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国川
本文对高职教育与网络教育之间学分互认进行了探索。首先,对学分互换概念作了界定,分析了这两种教育形式的学分互换的可行性及制约性;其次,基于上述分析进一步梳理出两种教育形式的学分互换的原则要求;再次,探索如何进行两种教育形式的学分互换的技术路线。意在突破学习者接受教育的途径、时间和空间的束缚,推进学习成果互认衔接,促进职业教育大发展。
关键词:
高职教育 网络教育 学分互认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曾海军 范新民 马国刚
高校网络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有助于推进优质教育教学资源的整合与共享,提高学习支持服务的质量和水平,对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和建设学习型社会也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查阅CNK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有关"数字化学习支持服务"、"公共服务体系"和"数字化学习港"的研究文献,结合参与的有关理论与实践研究工作,分析了国内有关网络教育公共服务体系的框架、学习和服务模式、管理模式及运行机制、支撑平台、质量监管及学分银行等方面的理论探索与实践研究成果。
[期刊] 开放教育研究
[作者]
曾海军 马国刚 范新民
我国高校网络教育及公共服务体系的探索与实践已逾十年,优势与劣势同在,机遇与挑战并存。本文基于相关研究文献、政策文件及统计数据分析,探讨了我国高校网络教育发展改革面临的优势、劣势、机会与威胁,并对全国性、区域性、行业性和虚拟性公共服务体系进行了SWOT分析,思考了公共服务体系的发展策略与研究思路。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王红岩 左宁宁 刘吉安
王红岩、左宁宁、刘吉安在《教育探索》2016年第2期中撰文,描述了澳英两国职普课程学分互认体系的特征,并阐明了澳英两国普职课程学分互认体系对于我国终身教育体系和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重要借鉴意义。澳大利亚和英国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的核心环节是建立国家资格框架,并在国家资格框架下实现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课程的学分互认,以资格、标准和证书形成职普课程学分互认体系的基本载体,以统一管理和课程等值认证构成职普课程学分互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曾海军 马国刚 范新民
虽然业界对网络教育公共服务体系(以下简称"公共服务体系")一直存在争议,但全国性、区域性、行业性和虚拟性等多样化、多元化公共服务体系并存发展已成为一种趋势,而且"学习超市"、"数字化学习港"和"学分银联"等隐喻也逐渐被认可。本文基于连锁经营理念,比较分析了公共服务体系与连锁超市、快餐店、网店和网校的经营与管理,探讨了公共服务体系的连锁经营与管理模式。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曾海军 范新民 马国刚
本文从依托单位、合作网院、学习中心、门户网站、支撑平台及发展趋势等方面比较分析奥鹏、弘成和知金三个公共服务体系及试点项目的发展现状,并认为全国和区域性多样化公共服务体系并存可能成为一种发展趋势。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康阳春 王海南
在对知识服务相关理论以及知识超网络等理论进行分析研究的基础上,探索知识服务体系。提出基于知识超网络的知识服务体系,并分析基于知识超网络的知识服务的组成要素,包括知识网络、人员网络和机构网络以及网络之间的关系。通过构建战略性新兴产业知识网络、专家网络以及知识——专家超网络,验证基于知识超网络模型的知识服务体系的可行性。
关键词:
超网络 知识超网络 知识服务
[期刊] 现代情报
[作者]
王云娣
文章以"百度指数"为数据来源,以公众关注和媒体关注两个视角,从趋势研究、舆情洞察、人群画像三个模块统计分析"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社会关注度特征及变化趋势,以期为提高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社会关注度提供基础,并为促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提供决策支撑。
关键词:
百度指数 公共文化 服务体系 网络关注度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郑庆华
远程教育公共服务体系是我国现代远程教育试点过程中开创的第三方运营服务模式。本文通过对我国网络教育、公共服务体系以及慕课(MOOC)的服务模式与运营模式的对比,辨析了教育互联网和互联网教育的内涵。本文提出公共服务体系应具备的三个核心价值,分析了其当前及未来发展中存在的制约因素和面临的挑战,提出公共服务体系要定位互联网教育服务并坚持模式创新与技术创新。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冯锦章
本文以杭州广播电视大学与网络教育试点高校合作的发展研究作为案例,对现阶段我国远程教育的发展就网络名牌大学城和远程教育公共服务体系相对应的“校—校”和“校—企”合作模式进行分析和研究。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会田 巩林立 傅晔
从分析新形势下用户信息需求的特点与趋势出发,指出加强学科化信息服务建设应成为图书馆提升服务能力、改变服务效果、重塑自身形象的重要手段。重点阐述了学科化信息服务的概念、学科化信息服务内容与模式,并对如何构建开放协作式的学科化信息服务管理与运行机制、如何科学评估学科化信息服务的质量与效果提出了一些创新性的意见。
[期刊] 开放教育研究
[作者]
安东尼.约翰.维克斯 宋颉
欧洲学分互认体系(ECTS)于1989-1990学年开始推行。其最初目的是根据欧共体"伊拉斯莫"计划,对学生流动转学期间的学习给予认可,学生将获得经由ECTS认证的学分和一个ECTS等级,这些学分和等级可以使学生流动期间就读学校的成绩获得母校的认可。"用户手册"是欧洲学分互认体系的解释性文件。该系统的核心是,学分的授予是建立在所完成的学习任务和通过考试所获得的学习成绩上的。本演讲将详细介绍ECTS系统,以及它目前在49个国家和地区之间作为转换与累积学分体系的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