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600)
- 2023(15401)
- 2022(13508)
- 2021(12746)
- 2020(10564)
- 2019(24299)
- 2018(24040)
- 2017(47432)
- 2016(25496)
- 2015(28549)
- 2014(28477)
- 2013(27650)
- 2012(25335)
- 2011(22605)
- 2010(22545)
- 2009(20310)
- 2008(19532)
- 2007(16552)
- 2006(14466)
- 2005(12165)
- 学科
- 济(98923)
- 经济(98811)
- 管理(75115)
- 业(68848)
- 企(57000)
- 企业(57000)
- 方法(46614)
- 数学(40976)
- 数学方法(40383)
- 中国(27697)
- 农(27149)
- 财(26868)
- 业经(21547)
- 地方(21026)
- 学(19955)
- 农业(17946)
- 贸(17778)
- 贸易(17772)
- 易(17245)
- 制(16976)
- 理论(16800)
- 务(16531)
- 财务(16457)
- 财务管理(16423)
- 环境(16152)
- 企业财务(15538)
- 和(15508)
- 技术(15458)
- 策(14911)
- 划(14223)
- 机构
- 学院(349762)
- 大学(349688)
- 管理(144120)
- 济(139464)
- 经济(136280)
- 理学(125776)
- 理学院(124414)
- 管理学(122255)
- 管理学院(121600)
- 研究(112890)
- 中国(82688)
- 京(73301)
- 科学(69084)
- 财(64038)
- 所(53892)
- 中心(52032)
- 财经(51595)
- 农(51124)
- 业大(50618)
- 江(49594)
- 研究所(49218)
- 经(47092)
- 范(46848)
- 师范(46481)
- 北京(45738)
- 院(42293)
- 经济学(41524)
- 州(40414)
- 农业(39843)
- 财经大学(38540)
- 基金
- 项目(247008)
- 科学(195578)
- 研究(182946)
- 基金(179948)
- 家(155239)
- 国家(153959)
- 科学基金(134155)
- 社会(115495)
- 社会科(109502)
- 社会科学(109475)
- 基金项目(95928)
- 省(95512)
- 自然(87276)
- 自然科(85248)
- 自然科学(85230)
- 教育(84271)
- 自然科学基金(83654)
- 划(80607)
- 编号(75811)
- 资助(73641)
- 成果(60601)
- 部(54717)
- 重点(54528)
- 发(52202)
- 创(51096)
- 课题(50996)
- 创新(47605)
- 教育部(47424)
- 国家社会(47270)
- 科研(46929)
- 期刊
- 济(146076)
- 经济(146076)
- 研究(102065)
- 中国(59754)
- 管理(50715)
- 学报(50248)
- 财(47937)
- 科学(47745)
- 农(45578)
- 大学(39144)
- 教育(38774)
- 学学(36788)
- 农业(31905)
- 技术(30919)
- 融(27725)
- 金融(27725)
- 业经(25026)
- 财经(23921)
- 经济研究(23322)
- 问题(20557)
- 经(20421)
- 图书(19814)
- 理论(16668)
- 科技(16419)
- 技术经济(16242)
- 现代(16188)
- 业(15455)
- 资源(15445)
- 实践(15413)
- 践(15413)
共检索到49488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蔡克光 陈烈
在中国,城市规划与公共政策的关系已成为政府与规划学界共同关注的热点。通过对公共政策视角下的城市规划研究脉络的梳理,发现学术界从公共政策自身、不同利益主体、公共政策的实施与管理、规划演变、产权制度以及对特定的公共问题等不同的角度均进行了深入探讨,同时还反思了城市规划公共属性难以发挥的原因。在评估分析并归纳这一系列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就目前研究存在的不足进行了分析,展望了该领域未来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
公共政策 城市规划 综述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王建峰 刘云华
传统城市规划师更多地充当了城市建筑师、规划技术专家和政策分析师的角色,而公共政策导向下的城市规划师则是公众利益的代言人,是各方利益的沟通者和协调者。通过比较不同规划理念下规划师的角色差异,对中国的城市规划和城市规划师角色转型进行了分析,认为中国的城市规划师虽然仍在传统的规划框架下开展工作,但公共政策导向的规划理念已经成为一种趋势。
关键词:
公共政策 城市规划师 规划转型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李东泉 李慧
将城市规划作为政府的重要公共政策的认识是国家新时期城市发展的现实需要。论文通过梳理中国现代城市规划内涵的演变,解释了城市规划作为一项公共政策出现的历史必然性;然后从制度与公共政策的关系角度,认为这一新的认识对城市规划制度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并在此基础上对今后城市规划制度的建设提出建议。
关键词:
公共政策 城市规划 城市规划制度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张磊 王晨
城市规划作为公共政策维护和代表公共利益,此观点已基本得到国内城市规划界认同。然而在现有法律法规体系下,城市规划如何实现向公共政策的转型?对此问题,规划理论界目前尚无定论。本文通过内容分析法比较中美城市规划领域核心期刊中公共政策相关议题的变化趋势,得出由物质性规划向公共政策转型的三条实现路径以供借鉴:拓宽关注议题,加强规划实践与公共政策理论结合和积极吸收社会学科研究方法。
关键词:
内容分析法 公共政策 比较研究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蔡克光
城市规划作为一项公共政策或具备公共政策属性已经成为基本共识,并已上升到法定的地位。然而,在实际的规划操作过程中,公共政策属性更多地仍停留在理念层面。针对这种情况,需要改变我们的认识观念与操作过程,让城市规划在其编制阶段就具体明确公共政策的属性要求。首先分析了城市规划的空间性、综合性、过程性、公益性、权威性与强制性等公共政策属性。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如何在现状调研、多方案比选、规划纲要讨论及规划成果制作等主要流程中体现公共政策要求的问题,以维护公众利益和社会公平的价值秩序。
关键词:
公共政策 城市规划 规划编制 公共利益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顾朝林 张晓明
全球气候变化正在对人类社会产生一系列的影响。应对气候变化,一是通过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以减缓气候变化,二是适应气候变化的影响。对基于气候变化的城市规划研究的进展进行了综述。认为应通过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发展模式的转变来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所带来的问题;合理促进低碳经济,不仅不会制约城市发展,而且可能促进新的增长点,增加城市发展的持久动力,并最终改善城市生活。
关键词:
全球气候变化 城市规划 低碳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何子张 李渊
通过对相关文献的解读,认为我国对城市规划政策属性的认识随着社会发展在不断深化,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基于城市规划作为公共政策的定位,从多个视角对城市规划的政策属性展开研究,认为城市规划要真正实现向公共政策的转型,关键是按照公共政策的属性,重新系统地建构城市规划学科知识体系,尤其是要将城市规划纳入整个社会系统,进行制度创新。
关键词:
城市规划 公共政策 制度创新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屠李 赵鹏军 张超荣
我国城乡规划正处于向公共政策转型的阶段。同时,规划实施评估也得以全面开展,但作用并不明显。在回顾城乡规划实施评估的理论源头——公共政策评估的发展历程和理论框架演进的基础上,从公共政策视角审视当前我国城乡规划实施评估在评估目的、评估内容、评估方法和评估机制四个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相应的改进方向:明确规划实施评估的目的,旨在考察规划实施绩效和揭示规划运作机制;规范规划实施评估的内容,着重规划实施结果评判和规划实施过程检测;拓展规划实施评估的方法,折衷运用实证主义和建构主义方法论;完善规划实施评估的机制,“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
关键词:
城乡规划实施 评估 公共政策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王冰 郝豫
快乐和幸福是人类生存和经济学追求的终极目标。在经济学理论发展的过程中,主观快乐逐渐被选择行为中蕴涵的客观效用和福利所取代,这种转变一方面增加了快乐的可衡量性,并使经济学获得了巨大的理论发展,另一方面也导致经济学对快乐的理解过于狭隘,并对公共政策制订产生了一定的误导。近年来得到快速发展的快乐经济学扭转了这种状况。本文回顾了经济学对快乐理解的演进,比较了研究快乐的显示偏好和明示偏好两种方法,总结了影响快乐水平的多种因素。了解快乐经济学的理论发展对于政府公共政策的制订以及我国当前和谐社会的建设具有很强的意义。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魏立华 袁奇峰
2003年以来国家采取土地紧缩的政策,但城市规划学者对土地问题的关注并不够,很多规划方案难以"落地",研究亦偏重对欧美城市发展模式的借鉴,而对国内体制的剖析不足。从土地权属角度来看,侧重国有土地的规划研究,而忽视集体土地等,这跟国家土地政策走势不太吻合。鉴于此,如何建构一个能促进土地集约利用的机制并构建围绕土地的利益共同体,如何培养一个真正能促进土地集约利用的政府等将是近期亟待研究的重要议题。
关键词:
土地紧缩政策 土地问题 述评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李雪飞 张京祥 赵伟
文章剖析了公共政策与区域规划的涵义,指出区域规划是一种公共政策,并建立了两者之间的关系。文章分析了我国区域规划缺乏公共政策属性的有关方面,在解析、借鉴国外区域规划的基础上,探讨了对我国区域规划基于公共政策导向的改革建议。
关键词:
区域规划 公共政策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甄延临 熊志远
嘉兴市第一轮城市总体规划确定了"风扇型"的空间结构,并规划了三片巨大的楔形绿地楔入城市,该楔形绿地对嘉兴城市的生态环境改善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年来随着城市建设快速扩张,楔形绿地被不断吞噬,面临着巨大的威胁。通过嘉兴现有发展阶段下不同空间结构模式对楔形绿地保护的影响研究,提出多中心的空间结构模式,以及在多个中心之间建设具有高强度联系特征的基础设施与配套设施廊道是保护嘉兴楔形绿地有效的方式。
关键词:
嘉兴 楔形绿地 多中心空间结构 对策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高晓路
从认识论的视角出发,提出人居环境评价作为一种工具,在城市规划与城市发展政策中具有三个层面的作用,一是表达,二是交流与合意,三是分析和决策。结合上述观点,对国内外相关研究的进展进行了评述。结果表明,目前,我国人居环境评价的研究成果大部分定位于空间表述,以交流与合意,分析和决策为目标的研究很少,因此限制了研究成果在政策中的深层次应用。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急需加强人居环境的价值化评价和政策效果的分析,使人居环境评价上升为更高级的研究工具,以便在政策实践中发挥更大作用。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李东泉
从强调过程以及多元利益主体参与的公共政策视角,分析了20世纪60年代以来西方城市规划理论从渐进主义—倡导式规划—沟通式规划和协作式规划的演进脉络,着重介绍了这些理论产生的社会背景、思想基础、主要特征及对规划实践的贡献。这一演进过程,可以从规划转型的动力机制、社会经济转型后对规划作用的认识、规划师定位的转变、规划教育改革,以及中国城市规划理论的发展等方面,给中国当前的城市规划向公共政策转型带来启示。
关键词:
规划理论 公共政策 西方 转型 规划教育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汪坚强 郑善文
运用公共政策学原理,探讨控规的公共政策属性;通过对现行控规公共政策属性的缺失及原因分析,提出从"工程技术"向"公共政策"转型、加强制度建设是控规改革的重要方向。为实现控规这一转型,一方面,要建立公正、公平的核心价值观和保障公共利益的政策目标;另一方面,要基于公共政策,从思想理念、编制主体、体系构成、运作程序四个方面进行控规的制度建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