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652)
- 2023(8273)
- 2022(7114)
- 2021(6735)
- 2020(5891)
- 2019(13397)
- 2018(13102)
- 2017(25997)
- 2016(13531)
- 2015(14991)
- 2014(14558)
- 2013(14019)
- 2012(12675)
- 2011(10909)
- 2010(10458)
- 2009(9420)
- 2008(8640)
- 2007(6914)
- 2006(5457)
- 2005(4389)
- 学科
- 济(54697)
- 经济(54632)
- 管理(43234)
- 业(37936)
- 企(32197)
- 企业(32197)
- 方法(28810)
- 数学(26263)
- 数学方法(25926)
- 财(18659)
- 农(13527)
- 中国(12372)
- 务(10731)
- 财务(10695)
- 财务管理(10670)
- 业经(10400)
- 企业财务(10242)
- 学(10126)
- 土地(9392)
- 制(9114)
- 农业(8817)
- 地方(8541)
- 贸(8426)
- 贸易(8425)
- 技术(8322)
- 易(8221)
- 家(7850)
- 环境(7524)
- 国家(7428)
- 划(7390)
- 机构
- 大学(176196)
- 学院(174600)
- 管理(77504)
- 济(74733)
- 经济(73482)
- 理学(68354)
- 理学院(67724)
- 管理学(66737)
- 管理学院(66362)
- 研究(49866)
- 中国(38561)
- 财(36214)
- 京(34708)
- 财经(29234)
- 科学(27923)
- 经(27019)
- 中心(25535)
- 业大(24483)
- 江(23840)
- 经济学(23782)
- 农(23196)
- 财经大学(22357)
- 经济学院(21770)
- 所(21729)
- 北京(20509)
- 范(20455)
- 师范(20275)
- 经济管理(19981)
- 商学(19742)
- 商学院(19572)
- 基金
- 项目(129264)
- 科学(104638)
- 基金(98554)
- 研究(95477)
- 家(84623)
- 国家(83973)
- 科学基金(74787)
- 社会(64422)
- 社会科(61297)
- 社会科学(61277)
- 基金项目(52664)
- 省(48420)
- 自然(48066)
- 自然科(47000)
- 自然科学(46990)
- 自然科学基金(46162)
- 教育(43733)
- 划(40964)
- 资助(39167)
- 编号(38051)
- 部(30096)
- 成果(28989)
- 重点(28159)
- 国家社会(27919)
- 创(27563)
- 教育部(26741)
- 发(26321)
- 人文(26306)
- 制(26055)
- 创新(25775)
共检索到23845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高梦一
A公司2001年12月6日经人民法院裁定,以协商方式获得11.78万平方米(176.68亩)土地,并于2011年办理了房地产权证书,土地用途为旅游度假用地。A公司在该地块拟建设项目已完成了规划设计方案的审批,规划为高档度假酒店,并拥有酒店对应海滩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曲健
收回土地使用权,是政府及土地管理部门在土地管理中所采用的一种手段。明确行使这一权力的方式和依据,对土地管理部门正确行使权力,实现依法行政十分必要。本文根据法律、法规的规定,对收回国有土地使用权的方式和依据作些探讨。———作出行政处罚决定,收回土地使用权。?..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刘羿婷 孟磊
1995年,甲县政府决定将10亩土地对价补偿给所欠工程款的A公司。同年,原甲县土地局给A公司颁发了《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双方签订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但A公司就所得土地申请登记发证时,未写明土地用途。原甲县土地局在审核中亦未载明。1996年1月,甲县政府经审核为A公司颁发了《国有土地使用证》(以下简称《国土证》),随后A公司在土地上开办水泥预制厂。
关键词:
国有土地使用权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蒋岩波 刘江南 陈建南
完善我国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后的收回制度蒋岩波,刘江南,陈建南国有土地使用权有偿出让后的收回,是指国家将国有土地使用权以出让合同的方式确定给土地使用者开发利用后,由于法律事由的发生,国家收回土地使用权,致使土地使用者不再享有土地使用权的行为。国家收回土...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梁亚荣 余敬
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的收回是平衡农民集体和集体成员之间利益的重要制度保障,但目前我国对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等用益物权的消灭、收回的法律规定过于简略,并且收回行为既包括民事行为也包括行政行为,混淆了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收回行为的性质。应从物权变动视角确定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收回的涵义,并从所有权保护角度拓展其内涵,使之符合集体土地的特性。在此基础上,从民事法律规范角度,按照土地所有权及用益物权的运行逻辑,通过对目前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收回行为作类型化处理、明确收回的对象、规范土地所有权人撤销权的行使等措施重构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收回制度。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周为吉 刘璐祯 黄诗琪
规范收回国有土地使用权是一个较为复杂的法律问题,涉及各利益主体的合法权益。目前由于相关法律法规尚不完善,收回土地后的补偿及其他社会保障措施不健全,致使政府及土地管理部门在收回土地使用权时经常会遇到一些阻碍。加之各地的土地补偿标准各异,以及土地行政主管部门的工作人员对提前收回出让的国有土地使用权补偿问题理解不到位,给土地收回工作带来诸多困难。因此,为了保障土地使用权人的合法权益,落实依法行政,研究如何规范收回国有土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孟霏
甲公司依法取得乙市某宗国有土地的使用权,用于建设疗养院,但由于政府迟迟未做好水、电、路等动工开发必需的前期市政配套设施建设,一直未能开工。后在规划调整中,为满足国土绿化的需要,乙市人民政府(以下简称“乙市政府”)将该土地性质由建设用地调整为林地,导致甲公司无法实现其建设目的。该公司遂向乙市政府及相关部门申请补偿。乙市政府拒绝了甲公司的要求,并以闲置土地为由,作出了无偿收回土地使用权的决定。
关键词:
国有土地使用权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肖玲凤
在反倾销中,政府具有裁决权和行使权,因此,反倾销的行动是否实施得当,政府的行为有着决定性的作用。本文主要从国与国之间的公共利益出发,阐述政府在国际贸易中应当发挥的公共服务职能,即按照国际贸易规则,对本国企业加强贸易规范管理和指导,帮助企业摆脱出口商品遇到的不公平待遇,使国与国之间的贸易走向公平、健康、和谐的轨道。
关键词:
反倾销 政府职能 公共服务 公共利益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顾卫平 苏巧勤
反倾销过程中,政府、企业、行业、消费者的利益不一致。由于反倾销的行使权在政府这里,就要求政府在保护行业和企业利益的同时,也要保护消费者的利益。政府在权衡其中的利益关系之后,做出公共利益最大化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薛克鹏
政府经济行为仅是政府利用稀缺资源从事生产、交易、分配和消费以及提供服务的活动,并不包括以强制为特征的规制行政。和私人企业相同,政府任何一种经济活动都与社会公共利益直接相关,一旦失去控制,将对社会造成重大损失。就与社会公共利益关系和实际危害后果而言,规制政府的意义已超过规制经营者。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成败,既取决于能否对经营者进行合理规制,更取决于能否有效规制政府。所以,中国必须尽快建立以政府经济行为为对象、以绝对义务和责任为手段,以独立的规制机构和程序为保障的规制体系。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甘庭宇
随着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农村土地流转加快,其为扩大农地规模经营,优化土地资源配置,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然而,令人遗憾的是,由于各种原因造成近年来在实际操作中出现了许多违背中央精神和侵犯农民利益的现象,即农民没有成为土地流转的主体;政府职能错位,暗箱操作,以各种借口强行收回农民承包地搞“反租倒包”;土地流转价格低,农民不能从中受益;租期过长;等等。保障农民的土地流转权是关系农业发展、农民增收以及农村稳定的大事,当务之急是遵循“自愿、有偿、规范、有序”的原则,确定农民在土地流转中的主体地位,以家庭承包制为基础,对农地使用权流转进行公司化运作,制定规范的土地流转费和土地流转期限,以促进土...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胡小平 孔喜梅
要改变目前农业生产要素配置的僵滞状态,提高农业经营效益,必须加快推行农村土地使用权的有偿转让。而目前我国土地使用权流转发生率低,地区不平衡且具体情况差异大。本文认为,土地私有化并不能真正解决农民的权益保护问题。要构建一种有效保护农民利益的土地经营权流转制度,完善土地股份合作制可以成为一种有效途径。
关键词:
土地使用权 农民利益 流转 股份合作制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俊鹏
我国的土地征用制度在"公共利益"的认定方面,缺少相应的法律规定。特别是由于对"公共利益"的界定不甚明确,致使大量土地被私人利益集团攫取。因此,应重新构建我国土地征用的"公共利益"标准。
关键词:
土地征用 公共利益 土地征用制度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张豪
研究目的:解决中国房屋拆迁中,由于土地使用权收回程序的缺失以及制度路径的不明确给房屋拆迁带来的困境与弊端。研究方法:比较分析法和实证分析法。研究结果:(1)中国的房屋拆迁中缺失"国有土地使用权收回"的法律程序,造成房屋拆迁的合宪性危机;(2)中国香港地区通过"土地收回"与"强制售卖"的分类机制,在土地征收领域实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3)大陆地区对于因危房改建、旧城改造而引起的房地产开发应适用不同于公益事业的准司法机制。研究结论:建立"公益收回"与"有条件强制收回"的城市土地使用权双轨制收回制度是解决房屋拆迁各项矛盾的基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