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922)
- 2023(18566)
- 2022(15928)
- 2021(14608)
- 2020(12224)
- 2019(28161)
- 2018(27650)
- 2017(53249)
- 2016(28749)
- 2015(32302)
- 2014(32204)
- 2013(31619)
- 2012(29278)
- 2011(26471)
- 2010(26416)
- 2009(24094)
- 2008(23517)
- 2007(20635)
- 2006(18095)
- 2005(15861)
- 学科
- 济(123862)
- 经济(123743)
- 管理(84420)
- 业(79663)
- 企(65764)
- 企业(65764)
- 方法(56097)
- 数学(48683)
- 数学方法(48019)
- 中国(33566)
- 农(32065)
- 财(30012)
- 地方(29643)
- 业经(27435)
- 学(25949)
- 农业(21989)
- 贸(20871)
- 贸易(20857)
- 制(20416)
- 易(20125)
- 理论(20002)
- 技术(19670)
- 环境(19334)
- 和(19226)
- 务(18966)
- 财务(18880)
- 财务管理(18831)
- 企业财务(17936)
- 银(17544)
- 银行(17499)
- 机构
- 大学(409427)
- 学院(408037)
- 管理(163206)
- 济(162754)
- 经济(159242)
- 理学(141494)
- 理学院(139921)
- 管理学(137379)
- 管理学院(136632)
- 研究(135908)
- 中国(100443)
- 京(87575)
- 科学(84387)
- 财(74519)
- 所(67249)
- 农(64255)
- 中心(62126)
- 研究所(61236)
- 业大(60228)
- 财经(59945)
- 江(59923)
- 范(55871)
- 师范(55356)
- 北京(55282)
- 经(54532)
- 院(50273)
- 农业(49970)
- 州(49049)
- 经济学(48957)
- 师范大学(44968)
- 基金
- 项目(282160)
- 科学(222755)
- 研究(206648)
- 基金(204271)
- 家(177813)
- 国家(176340)
- 科学基金(152268)
- 社会(130718)
- 社会科(123986)
- 社会科学(123956)
- 省(110411)
- 基金项目(107847)
- 自然(98753)
- 自然科(96463)
- 自然科学(96442)
- 教育(95813)
- 自然科学基金(94679)
- 划(92928)
- 资助(84716)
- 编号(84633)
- 成果(68204)
- 重点(63452)
- 发(62446)
- 部(62207)
- 创(58279)
- 课题(58260)
- 创新(54342)
- 科研(53894)
- 国家社会(53885)
- 教育部(53452)
- 期刊
- 济(175952)
- 经济(175952)
- 研究(118575)
- 中国(78216)
- 学报(62854)
- 管理(59058)
- 科学(58485)
- 农(57237)
- 财(56327)
- 教育(48907)
- 大学(48164)
- 学学(45109)
- 农业(40057)
- 技术(37664)
- 融(33737)
- 金融(33737)
- 业经(29983)
- 财经(28895)
- 经济研究(28029)
- 经(24650)
- 图书(24168)
- 问题(22886)
- 业(20687)
- 技术经济(20467)
- 统计(20437)
- 科技(19456)
- 理论(18991)
- 策(18786)
- 资源(18636)
- 商业(18559)
共检索到59629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胡文静 马建霞 谢珍
基于公共价值理论,结合质量概念分析,定义知识产权高质量发展,并对其内涵与作用机制进行阐述。从创造、运用、保护、环境4个维度构建知识产权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采用LASSO回归、Auto encoding、随机森林模型等方法,以实现的公共价值贡献度为依据进行指标遴选与权重确定,采用离差系数协调度模型计算一级指标协调度并进行知识产权高质量发展指数合成,对我国内地31个省区进行知识产权高质量发展评价。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区域知识产权发展质量整体不高,发展质量与发展协调度并重的知识产权发展模式尚未形成;知识产权高质量发展指标权重分布具有长尾效应,研发投入强度、专利奖获奖指数、每万人口知识产权服务机构拥有量是对公共价值贡献度最大的3个指标。
[期刊]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刘凤朝 林原
区域创新绩效实现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特定空间范围内技术—经济系统的耦合协调程度.以国内30个省级行政区市为对象,构建知识产权—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度模型,探讨2015年以来我国各地区发明专利与经济高质量发展之间的耦合协调状况.结果表明,北京进入高级协调区间(0.8≤D<1),广东、上海和江苏位于中级协调区间(0.6≤D<0.8),浙江和山东位于初级协调区间(0.4≤D<0.6).其余24个省区市均落入失调区间,反映我国知识产权与经济高质量发展之间相互促进的总体格局形成仍然任重道远.研究发现绿色、协调、知识产权维持等序参量对系统的整体贡献偏低,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周小刚 张志景
新时代下我国经济发展由高速增长转为高质量发展,创业孵化基地作为大众创业的承载平台,其高质量发展可以发挥示范效应和带动作用。以江西省28家创业孵化基地为调查研究对象,运用线性加权平均法、TOPSIS法和功效系数法三者集成得到的综合评价得分作为fs QCA中发展质量的测量值,在组态视角下对创业孵化基地高质量发展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服务内容主导型、品牌塑造主导型和服务能力—社会影响力主导型3条路径可以引致创业孵化基地高质量发展;创业孵化基地高质量发展具有多重并发性,不同影响因素的组合构型有互不冲突的完全等效性,遵循殊途同归原则;创业孵化基地高质量发展评价与非高质量发展评价之间具有因果非对称性。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作者]
母爱英 徐晶
从五大发展理念出发,科学界定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涵,构建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权法和国际竞争力法评价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并以河北省118个县(市)的数据为样本,对其高质量发展水平进行测度,把118个县的各指标进行排名,并按照综合指标排名,将其划分为三个层次。最后分类施策,从科技创新、结构优化、绿色环保、开放互通、公共服务五个方面,提出对三个不同层次的县域经济发展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县域经济 高质量发展 空间分异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赵喜仓 徐亮 罗雨森
知识产权保护是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措施保障。文章基于2010—2019年我国上市公司与城市数据库相匹配的面板数据,利用熵值TOPSIS法测度企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并通过固定效应、面板分位数回归和中介效应模型实证探究了知识产权保护对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效应和作用机制。结果表明:知识产权保护显著促进了企业高质量发展,这一结论在进行替换变量、改变样本量和更换估计方法等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异质性企业高质量发展对于知识产权保护的依赖程度存在显著的差异,东部地区、大城市、国有、成熟期企业对良好的知识产权保护的依赖性更大,而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会显著抑制西部地区企业的高质量发展;作用机制表明,外商直接投资和区域创新活力是知识产权保护引导企业高质量发展的中介渠道。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马茹 罗晖 王宏伟 王铁成
本文在深入剖析经济高质量发展内涵的基础上,构建了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并据此对比分析中国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总体态势及其在高质量供给、高质量需求、发展效率、经济运行和对外开放五大分维度表现。结果表明: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大致呈现东部、中部和东北部、西部依次递减的区域非均衡态势。北京和上海组成高质量发展的"第一梯队",从供给、需求、效率、运行和开放五大方面全方位推进地区高质量发展。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和中西部大省构成"第二梯队",五大分指数跻身全国前列。绝大多数中部、东北部省份组成"第三梯队",在一些分维度存在明显短板。广大西部省份组成"第四梯队",五大分指数位于全国中部或中部靠后位置。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张金灿 邓云杰 张俊涛
知识产权保护为中国实现外贸转型升级提供了重要制度保障。利用2011—2020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对知识产权保护促进外贸高质量发展的总体作用、间接机制和异质性影响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知识产权保护显著推动了中国外贸高质量发展;知识产权保护通过提高人力资本水平、提升创新绩效促进外贸高质量发展;进一步研究发现,知识产权保护对外贸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还受到数字经济发展的影响,表现出门槛效应:当数字经济发展水平超过一定界限后,知识产权保护对外贸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得到增强。因此,在数字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知识产权保护对外贸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更大。为此,各地应进一步完善知识产权保护机制,优化数字经济发展环境,以充分发挥知识产权保护及数字经济对外贸转型升级的助推作用。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杨永芳 王秦
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和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为一级指标,构建了涵盖创新投入、城乡协调、资源消耗、贸易开放、民生改善等10个二级指标,R&D经费投入强度、城镇化率、单位GDP能耗、对外直接投资、城乡居民收入比等30个三级指标的新时代中国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并测算分析了2015—2022年中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研究表明: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存在明显的区域非均衡态势,大致呈现东部、中部和东北部、西部依次递减态势;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结构协调性经历了从初期的极不耦合到后期中度耦合的变化,协调性则保持在中度协调的范围内,水平略有提升。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王桂梅 程开明 罗雨森
创新是引领经济发展的第一动力,知识产权保护对创新具有重要影响。文章基于2007—2018年我国30个省份面板数据,利用熵值TOPSIS法测度经济高质量发展,采用改进GP指数量化知识产权保护,运用面板分位数回归模型和面板固定效应模型解析知识产权保护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效应及机制。结果发现:不同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下,知识产权保护均呈现显著促进作用;考虑区域异质性,东部地区知识产权保护显著抑制经济高质量发展,中部和西部地区的知识产权保护则显著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知识产权保护对经济活力、创新效率、绿色发展、社会和谐均有显著积极影响,但对人民生活的影响不显著。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苏永伟 陈池波
文章基于高质量发展的内涵和目标,构建出包含6大一级指标,27个二级指标的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在获得指标数据的基础上,经过对数据的处理和指标权重的测算,分别得到全国31个省级行政区域高质量发展的分项指数和综合指数。结果发现,北京、上海、浙江这3个省级行政区域的高质量发展实现程度较高,均超过了60%,依次排在全国前三位,但新疆、青海和西藏这3个省级行政区域的高质量发展实现程度较低,均未超过36%,分别排在全国的最后三位。从总体上看,全国各地区的高质量发展实现程度均不高,大部分介于40%~50%之间。
关键词:
高质量发展 指标体系 实现程度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任海军 崔婧
文章从经济基本面、生态环境、教育水平、就业质量、医疗水平、城市建设和城乡协调发展7个维度选取反映美好生活需要的19个代表性指标,构建了经济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并分别用均值法和熵值法实证分析了2018年中国31个省份的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结果表明,两种方法的计算结果高度相关,但均值法优于熵值法。分区域来看,当前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基本呈东、中、西部地区依次递减分布,不同省份之间差异较大。分维度来看,各省份在经济基本面、生态环境两个维度的差异性相对较大。从具体指标看,各省份的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差异最大。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鲁钊阳 邓琳钰 黄箫竹 廖杉杉
数字经济已经成为各省市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在弄清数字经济促进区域高质量发展机理基础上,使用2011—2020年数据,实证数字经济对区域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结果发现:样本期间数字经济发挥了促进整体区域高质量发展的“做大蛋糕”效应,但在区域间高质量协调发展的“分好蛋糕”效应方面作用乏力;数字经济促进区域高质量发展存在异质性,其作用机制在于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和提高地区研发创新水平。研究结论为利用数字经济实现区域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参考。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高华建 李小冬
结合高质量发展理念以及建筑业发展特征确定建筑业高质量发展的内涵,构建包含产业基础、建筑产品、社会效益、国际化以及建造过程5个表征维度的建筑业高质量发展评价体系。将评价体系应用于北京、上海、天津、重庆四地区,验证评价体系的可用性和有效性,希望为相关部门开展行业发展统计和监测,识别薄弱环节和领域,制定针对性的政策措施引导建筑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郭春雨 潘采伟
基于2005—2017年太湖流域两省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方法(Difference-in-Differences)评估了国家加强地区环境管制对该地区经济发展质量的影响,并运用合成控制法对政策影响的异质性进行了进一步验证。结论表明,环境管制显著降低了整个区域的环境污染,并同时改善了产业结构,提升了城市的经济水平。但是对于发展程度不同的城市的影响存在异质性,对于大中规模城市有正向影响,对于小规模城市有负向影响。总体来说,《太湖流域管理条例》这一环境管制政策显著促进了太湖流域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
环境管制 经济增长 DID 合成控制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郭春雨 潘采伟
基于2005—2017年太湖流域两省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方法(Difference-in-Differences)评估了国家加强地区环境管制对该地区经济发展质量的影响,并运用合成控制法对政策影响的异质性进行了进一步验证。结论表明,环境管制显著降低了整个区域的环境污染,并同时改善了产业结构,提升了城市的经济水平。但是对于发展程度不同的城市的影响存在异质性,对于大中规模城市有正向影响,对于小规模城市有负向影响。总体来说,《太湖流域管理条例》这一环境管制政策显著促进了太湖流域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
环境管制 经济增长 DID 合成控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