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228)
- 2023(13491)
- 2022(11399)
- 2021(10568)
- 2020(8506)
- 2019(19787)
- 2018(19557)
- 2017(37385)
- 2016(19895)
- 2015(22262)
- 2014(21949)
- 2013(21467)
- 2012(19924)
- 2011(17727)
- 2010(17524)
- 2009(15398)
- 2008(14586)
- 2007(12269)
- 2006(10644)
- 2005(9280)
- 学科
- 济(86304)
- 经济(86223)
- 管理(52278)
- 业(48921)
- 企(37179)
- 企业(37179)
- 方法(33323)
- 数学(29731)
- 数学方法(29337)
- 中国(27517)
- 地方(27168)
- 农(24622)
- 业经(18980)
- 财(18300)
- 农业(16984)
- 学(15052)
- 环境(14521)
- 贸(13884)
- 贸易(13871)
- 地方经济(13741)
- 易(13312)
- 制(13301)
- 发(13267)
- 技术(12780)
- 融(12234)
- 金融(12232)
- 和(12093)
- 银(12040)
- 银行(12027)
- 理论(11912)
- 机构
- 学院(266247)
- 大学(263040)
- 济(108703)
- 经济(106354)
- 管理(104254)
- 研究(90094)
- 理学(89753)
- 理学院(88668)
- 管理学(87147)
- 管理学院(86603)
- 中国(67519)
- 京(56244)
- 科学(54798)
- 财(48408)
- 江(43378)
- 所(43166)
- 中心(42828)
- 农(41491)
- 研究所(39251)
- 业大(38349)
- 财经(38295)
- 范(37750)
- 师范(37332)
- 经(34791)
- 北京(34412)
- 院(34015)
- 经济学(32923)
- 州(32661)
- 农业(32044)
- 师范大学(30245)
- 基金
- 项目(187265)
- 科学(148642)
- 研究(139014)
- 基金(134984)
- 家(116849)
- 国家(115834)
- 科学基金(101013)
- 社会(89070)
- 社会科(84399)
- 社会科学(84381)
- 省(74795)
- 基金项目(72662)
- 自然(64553)
- 教育(63223)
- 自然科(63047)
- 自然科学(63034)
- 划(62334)
- 自然科学基金(61834)
- 编号(56672)
- 资助(53441)
- 发(45483)
- 成果(44101)
- 重点(42306)
- 部(40604)
- 创(39381)
- 课题(39062)
- 国家社会(36876)
- 创新(36814)
- 发展(36222)
- 科研(35678)
- 期刊
- 济(121215)
- 经济(121215)
- 研究(77110)
- 中国(53843)
- 管理(38383)
- 农(37375)
- 财(37142)
- 学报(36640)
- 科学(36250)
- 教育(29463)
- 大学(29017)
- 学学(27222)
- 技术(26195)
- 农业(25983)
- 融(23781)
- 金融(23781)
- 业经(21688)
- 经济研究(18479)
- 财经(18058)
- 问题(17562)
- 经(15587)
- 图书(15120)
- 资源(14860)
- 发(13689)
- 业(13509)
- 现代(12523)
- 技术经济(12377)
- 科技(12298)
- 商业(11871)
- 版(11598)
共检索到39710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苏倍庆
城市设计做为解决城市问题的非法定规划,在落实到空间的组织与设计前,需要优先明确公共政策的目标。城市滨水区做为特定空间地段,因逆工业化过程促使用地性质转变,如何促进水岸活力的再生成为当前发展的课题。长沙市湘江两岸在近年以房地产开发为主导的城市更新建设下,忽视了滨水区生活型态与环境塑造等公共价值。于是基于两型社会建设背景,城市规划典范的转移,运用理性增长理念引导滨水区开发朝公共交通导向模式(TOD),在滨水区城市设计编制中提出相应控制手段。本文根据2013年编制完成的的长沙湘江滨水区城市设计,论述运用TOD模式对城市设计导则编制的影响,并提出近期可行的旗舰计划,对于我国城市滨水区的更新建设,与城市...
关键词:
公共交通导向发展 旗舰计划 城市设计导则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朱佩娟 马林志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社会经济的转型,以及人们环境意识的提高,滨水区开发已成为我国城市开发建设的热点。城市滨水区景观规划设计研究对于合理、充分利用城市滨水区景观资源,塑造特色鲜明的城市形象,提高城市生态环境质量,促进城市滨水区开发有着重要意义。从复合生态系统理论的角度,在湘江滨水区景观资源调查、景观资源分类的基础上,运用灰色聚类法对湘江滨水区景观资源进行定量评价,提出景观资源优化思路,探讨滨水区景观规划设计的途径。认为现代城市大规模滨水区更新改造和开发大背景下的城市滨水区景观规划设计,应尊重城市地域性特点、文化内涵和风土人情,并与传统的滨水活动有机结合,保护和突出城市历史格局和风貌特...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张如林 卢新宇 孙鹏 孙伟
城市滨水区更新与复兴是当前我国城市规划与建设的热点。本文以杭州市江河交汇区城市设计为例探索城市滨水区的更新设计。规划以"文化休闲、现代活力、生态和谐"为设计理念,着力打造多功能滨水公共空间以及宜居的滨水住区。
关键词:
滨水地区 城市设计 江河交汇 杭州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薛松 张麒 段进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滨河城市在城市空间资源渐趋饱和时,必然面临跨河发展的选择。跨河拓展的新区,由于历史的原因与老城区存在显著差距,犹如城市空间发生"断裂"同时又与老城区存在着千丝万缕的内在联系。由此,本文从生态、空间、功能三方面着手,尝试对滨水城市跨河发展的空间模式予以探索,提出跨越与耦合的思路,梳理脉络,形成相关策略,促进新老城区的优势互补与加速融合,推动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滨水区 空间发展 跨越 耦合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郭玉坤 李永政
梳理了国外公交导向型城市的最新研究成果,从建筑环境对公共交通客流量影响的角度,就公共交通导向型城市区域可达性、公交站距离、土地利用密度、多用途开发、规划和需求管理等六个方面的实践进行了分析总结,认为良好的区域交通可达性可以促进公交系统的使用;出发地或目的地距离公交站越近,人们越倾向于使用公共交通工具;提高公交站点附近的居住密度和就业密度可以增加公交客流量;公交站点附近的土地混合利用有利于增加公交使用;城市规划通过构建适宜步行的环境,可以促进公交系统的使用;提高公交出行率离不开公交、步行、骑行基础设施的改善等。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朱学新
探讨了我国城市公共交通的发展与改革问题。首先,论述我国城市公共交通存在的主要问题,其次,探讨城市公共交通的发展导向,再次,提出我国城市公共交通的改革举措。
关键词:
城市公共交通 改革 建议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袁傲冰 王娇
"湘江一号"是一个别墅项目,景观设计也有它的特殊性,都是散点式的,包括35号幢庭院景观和一个公共的三角景观带、南山平台景观和西山景观。在项目景观设计中,设计方仔细推敲每一个细节,并用Sketchup软件建起模型,推敲空间和尺度。简要介绍了各区域的设计思路和方法。
关键词:
“湘江一号” 别墅景观设计 散点式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李强 周杨 隋洪鑫
以辽宁省铁岭市为例,选取线路长度、线路网密度、重复系数、站点覆盖率等指标,应用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对其公共交通线路网的现状进行评价,揭示出中小城市公共交通发展中普遍面临的公共交通发展目标不明确、公交线网缺乏合理规划、公交运营管理制度体系不健全、政府推动作用不强、以及利用者公交意识淡薄等主要问题,进而从强化公共交通地位、政府主导作用和公共交通自身发展潜力等方面提出解决现存问题的相应对策,以期为中小城市制定促进公共交通发展的相关政策提供依据。
关键词:
公共交通 中小城市 铁岭市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何冬华 王陌潇
起源于美国的公共交通导向发展模式(TOD)在空间规划中具有可持续性和宜居性的实践意义。但基于美国城市发展背景的公共交通导向发展模式难以直接应用于中国实际。基于此,从密度、土地混合利用、步行环境等公共交通导向发展理念的主要设计要素着手,阐述了适用于中国城市现状的公共交通导向发展模式及其规划设计原则。
关键词:
城市 公共交通导向发展模式 站点周边区域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刘春济 高静
基于滨水区更新与大都市发展的关系,分析了大都市滨水区感知可达性的维度构成,探讨了维度结构之间的关系,并使用结构方程模型方法,以上海浦江滨水区为案例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显示:更新背景下大都市滨水区的感知可达性由交通可达性感知、视觉可达性感知、心理可达性感知和行为可达性感知构成;心理可达性感知对滨水区感知可达性的贡献最大;在维度间关系中,心理可达性感知的影响效应最为突出。
关键词:
滨水区更新 感知可达性 大都市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陈雪容 陈群元
改造与重构民俗文化街巷空间是有别于传统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的旧城空间肌理保护模式。文章首先对民俗文化老街改造的总体设计思路和空间设计策略进行了理论探讨,进而,在分析长沙市沙坪湘绣民俗文化老街的现状与问题的基础上,从街道整体布局、街道交通组织、沿街建筑改造、街道路面改造、环境小品布置等五个方面探讨了湘绣民俗文化老街改造的具体城市设计手法。
关键词:
民俗文化街 城市设计 长沙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李超显 彭福清 陈鹤
以湘江流域长沙段为例,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和CVM调查数据对流域生态补偿支付意愿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发现,以"外部特征"、"现状评价"、"心理特征"取代传统研究的"个人社会经济特征"作为"支付意愿"的主要影响因素更具全面性和解释力;运用结构方程模型比传统回归模型分析更具整体建构性和优越性;居民的支付意愿不仅取决于外部条件和现实能力,也取决于居民的心理特征。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孙秀兰
当前,我国城市化和经济社会高速发展,与城市人均空间狭小、生态资源有限、城市基础功能脆弱的矛盾非常突出,导致城市公交的发展变得非常重要和紧迫,同时又变得更为艰巨和复杂。宁波城市公共事业的发展正面临三大改革课题:一是环境法制化;二是方向市场化;三是政策主导化。本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张敏锋 黄春松
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我国大量中小城市飞速发展,城市交通问题日益突出,从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考虑,迫切需要大力发展公共交通。以漳州市为例,对我国中小城市公共交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公交出行需求、城市规划、政府支持力度和公交服务质量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研究,并就此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
中小城市 公共交通 可持续发展 城市化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曹伟 吴佳南
城市公共交通设施的优化规划设计对于厦门城市全面贯彻落实优先发展公共交通战略具有先导作用,而高效、舒适、便捷的公交停靠站规划设计在引导人们利用公共交通作为平时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尤为重要。在对厦门市集美区公共交通设施中的停靠设施现状分析基础上,紧紧围绕低碳可持续的交通战略理念,从立法、规划、设计等方面入手,引入先进的停靠设施规划设计理念,为推动整个厦门市的公共交通优先发展战略做出贡献。
关键词:
公共交通设施 规划设计 停靠设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