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115)
- 2023(17700)
- 2022(15240)
- 2021(14647)
- 2020(12198)
- 2019(28191)
- 2018(27790)
- 2017(52410)
- 2016(28780)
- 2015(33025)
- 2014(33114)
- 2013(31910)
- 2012(29330)
- 2011(26591)
- 2010(26325)
- 2009(23894)
- 2008(23246)
- 2007(20169)
- 2006(17402)
- 2005(15011)
- 学科
- 济(110994)
- 经济(110862)
- 管理(80182)
- 业(72981)
- 企(60606)
- 企业(60606)
- 方法(52876)
- 数学(46246)
- 数学方法(45527)
- 中国(32434)
- 农(29569)
- 财(27774)
- 学(25034)
- 业经(23691)
- 贸(21485)
- 贸易(21475)
- 制(20951)
- 易(20928)
- 地方(20396)
- 理论(20069)
- 农业(19303)
- 和(17838)
- 务(17268)
- 教育(17188)
- 财务(17177)
- 财务管理(17134)
- 环境(17032)
- 技术(16925)
- 银(16909)
- 银行(16857)
- 机构
- 大学(406782)
- 学院(399960)
- 济(157670)
- 管理(155402)
- 经济(154255)
- 研究(136887)
- 理学(134968)
- 理学院(133432)
- 管理学(130722)
- 管理学院(130025)
- 中国(101343)
- 京(87340)
- 科学(86005)
- 财(70697)
- 所(68199)
- 农(66143)
- 研究所(62635)
- 中心(61944)
- 业大(61279)
- 财经(57342)
- 江(56916)
- 北京(55275)
- 范(55200)
- 师范(54625)
- 经(52433)
- 农业(52079)
- 院(50406)
- 经济学(47637)
- 州(45968)
- 师范大学(44360)
- 基金
- 项目(278901)
- 科学(218705)
- 研究(202962)
- 基金(201847)
- 家(176963)
- 国家(175523)
- 科学基金(149965)
- 社会(126908)
- 社会科(120102)
- 社会科学(120071)
- 省(107547)
- 基金项目(106151)
- 自然(97882)
- 自然科(95666)
- 自然科学(95636)
- 教育(95149)
- 自然科学基金(93878)
- 划(91639)
- 资助(84105)
- 编号(82236)
- 成果(67624)
- 重点(62564)
- 部(62076)
- 发(58443)
- 课题(57583)
- 创(57421)
- 大学(53602)
- 创新(53551)
- 科研(53535)
- 教育部(53164)
- 期刊
- 济(166506)
- 经济(166506)
- 研究(118253)
- 中国(78838)
- 学报(67970)
- 科学(60511)
- 农(59724)
- 管理(56392)
- 教育(53987)
- 财(53577)
- 大学(52589)
- 学学(48315)
- 农业(41917)
- 技术(35791)
- 融(30270)
- 金融(30270)
- 财经(27728)
- 经济研究(27316)
- 业经(26521)
- 经(23861)
- 图书(22379)
- 业(22123)
- 问题(21472)
- 版(19823)
- 科技(19479)
- 技术经济(18754)
- 统计(18511)
- 贸(18059)
- 理论(17984)
- 资源(17468)
共检索到58310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大学评价课题组
通过复演、复算《2010中国大学评价》,发现《评价》中存在系列问题,如:以"数量"代替"质量",将"质量"与"数量"混为一谈;基于《2010中国大学评价》测算出的国际一流高校"人才培养得分"与实际认知严重不符;计算"科学研究"得分时,仅对论文量及论文被引量做简单相加,没有剔除学科差异影响;基于《评价》的测算出现了我国高校在没有建成世界一流大学的情况下其"科学研究得分"已经超过公认的世界一流大学的非常理性结果。因此,依托《评价》发布的大学排名未能真实反映大学"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实力,其客观性、公正性、公信力应予以质疑。
关键词:
大学排名 公信力 指标体系 算法 质疑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施艳萍 袁曦临 宋歌
[目的/意义]"双一流"建设使得大学排名成为社会焦点,但其能否反映高校的真实水平仍存质疑,故探析验证大学排名体系的公正性、合理性意义重大。[方法/过程]以世界大学学术排名(ARWU)为研究对象,在深入探究ARWU指标体系及其构型的基础上,对比其与QS、THES、USNWR等著名世界大学排名体系的差异,并以东南亚主要知名大学为例进行实证研究。[结果/结论]ARWU的排名位次与QS、THES、USNWR有较大差异,存在系统误差的可能性,因而有必要在辩证对待各类大学排名体系的基础上,从指标调整等方面对其进行改进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刘强 丁瑞常
本文从评价对象的选定、指标体系的设置与权重系数的分配、指标观测值的获取、集结模型的构建与数据的处理四个维度,对"QS世界大学排名"、"QS亚洲大学排名"、"QS拉丁美洲大学排名"和"QS世界大学学科排名"进行了全面剖析。高校应当有选择性地根据QS排名方法采取相应的措施,将提升排名、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履行大学基本职能有机地结合起来。
关键词:
QS大学排名 指标体系 权重系数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宣小红 林清华 谭旭 伊凡
随着报纸、网络等媒体的介入,大学排行的影响力日渐扩大,大学排行的科学性和合理性问题更加凸显。在影响大学排行的诸多因素中,评价指标起着基础性的作用,对《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泰晤士报》、《麦克林》、广东管理科学研究院和网大的大学排行评价指标体系进行详细的比较分析,并对我国大学排行中出现的评价体系狭隘、考量指标存在问题进行讨论,可以看出国内外大学排行评价指标存在差异。
关键词:
大学排行 指标体系 评价指标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王战军 翟亚军
本文依据中国研究型大学的概念、内涵、功能和作用,采用问卷调查、专家会议研讨等方法,提出了中国研究型大学评价指标体系。以我国最早设置研究生院的29所大学为样本,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确定了中国研究型大学评价指标体系中各项定量评价指标的门槛值,并提出了比较科学、合理的中国研究型大学定量判据方法。
关键词:
研究型大学 评价方法 评价指标体系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芭芭拉·科姆 郭珍
本文分析了众多大学排名中存在的共同问题,并试图回答以下三个问题:大学排名测量的是什么?大学排名为谁服务?大学排名对谁最为重要?作者还通过具体分析一些欧洲大学排名与全国性大学排名,阐述这些大学排名对国家高等教育系统与高等教育机构的影响,并进一步讨论该如何正确运用大学排名、发挥大学排名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
大学排名 欧洲高等教育体系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王楠
由欧盟开发的"全球多维大学排名"体系是一个在理念与应用方面都与以往的排名有着本质区别的全新大学排名体系。该排名在"多维评价"、"目标契合"和"用户导向"的理念指导下,构建了多维排名的概念框架,提出"两步排名法",设计了包含五个平行维度的指标体系,鼓励用户创建个性化排名,并提供多样的排名呈现方式。各方对该排名给予了不同的评价。该排名计划于2014年初发布第一轮排名结果,并将在今后不断扩展与完善。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茅锐 范文 张明珠
本文以世界大学排名榜近十年的排名数据为依据,挑选排名前200名的亚洲顶尖大学建立数据库,以顶尖大学数量相对增长率、排名平均竞争力和排名增长率三项指标的变化为标准,分析中国大陆大学在亚洲顶尖大学群体中的竞争力,研究认为,中国大陆大学在亚洲顶尖大学群体中的竞争力处于中下游。
关键词:
世界大学排名榜 中国大陆大学 竞争力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方展画 贺武华
学校分类是评价学校的前提。我国目前的高校排名热衷于对"精英型"大学的评价而缺乏对发展高职高专院校的必要关注,这与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阶段的实际有些脱离。高职高专院校的评价应建立合乎自身发展的评价体系,关乎自身的"学术话语"。
关键词:
高职高专院校 大学评价 评价标准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苗耘 刘念才
本研究通过对1994-2014年间的130篇学术性文献进行质性的内容分析,全面系统地总结出了不同主体应用大学排名的10种具体原因/目的。从应用主体来看,提升高校名次、高校竞争资源、提升机构或个人的声誉和地位、获取高等教育信息和数据、改善高等教育质量是各主体应用大学排名的主要目的。从排名本身来看,排名指标的导向性、广泛的影响力、简单易获取、能够提供高等教育相关数据、具有一定的客观性等是排名能够满足应用主体需求的内在特征。
关键词:
大学排名 应用行为 原因/目的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范晓婷 张茂聪
高等学校教育评估对于审视高等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促进高等学校教育改革与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近几年来,每一年度的大学排行榜愈来愈引起学校、教育行政部门和社会各界的重视,但是,大学排行榜能否反映学校发展现实状况,关键就在于其评价指标体系设置的准确性与合理性。
关键词:
大学排行榜 指标体系 评价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周晓慧 霍国庆
本文探讨了中美大学排行榜的演变和实质,比较了中美代表性大学排行榜及其评估指 标体系,分析了中美大学排行榜之间的差距,并提出了缩小差距的建议。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张抗私 盈帅
本文根据和谐社会和科学发展观的原则,以国际劳工组织、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以及国家统计局等权威机构典型观点的高频指标为基础,构建了女大学生就业质量全口径评价指标体系。并以"2010年大学生就业问题调查"数据为样本进行了实证检验,得出了影响女大学生就业质量的指标权重排序,为大学及大学生个人充分认识市场、有准备地应对就业提供了参考,同时也为政府解决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提供了理论与实际研究的借鉴。
关键词:
就业质量 女大学生 全口径评价 指标体系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潘健 宗晓华
在基于DEA的大学科研效率评价中,研究者甚少关注指标体系对评价结果的影响。本文基于经验法则、因子分析法和PAstor方法构建3套评价指标体系,并将其应用于测算2008年我国研究型大学的科研效率。结果表明,应用3套评价指标所得的大学科研效率及其排名均有较大差别。特别是应用因子分析法所得到的结果,往往与其他两者截然相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