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066)
2023(17407)
2022(15055)
2021(14101)
2020(11873)
2019(27427)
2018(27120)
2017(51780)
2016(28302)
2015(32096)
2014(31905)
2013(31031)
2012(28166)
2011(25246)
2010(25119)
2009(23054)
2008(22506)
2007(19956)
2006(17482)
2005(15339)
作者
(79798)
(66481)
(65938)
(62710)
(42207)
(31628)
(30080)
(26065)
(25190)
(23523)
(22660)
(22379)
(21048)
(20868)
(20466)
(20410)
(19876)
(19796)
(18953)
(18864)
(16331)
(16321)
(16004)
(15210)
(14739)
(14694)
(14587)
(14544)
(13365)
(13087)
学科
(104163)
经济(104000)
管理(91268)
(82095)
(71024)
企业(71024)
方法(48786)
数学(41624)
数学方法(41038)
(32573)
(28423)
中国(27719)
(24763)
业经(24658)
(23135)
(21136)
财务(21042)
财务管理(20991)
企业财务(19881)
理论(19606)
地方(19275)
农业(18416)
(18101)
银行(18054)
(17714)
贸易(17706)
(17658)
(17417)
(17233)
(17214)
机构
大学(393052)
学院(389656)
管理(157240)
(151314)
经济(147795)
理学(134746)
理学院(133252)
管理学(130881)
管理学院(130134)
研究(126768)
中国(95870)
(83657)
科学(77972)
(74397)
(62579)
(61470)
中心(58746)
财经(58297)
(58206)
业大(58032)
研究所(56859)
(53021)
北京(52267)
(51077)
师范(50538)
农业(48029)
(46663)
(46488)
经济学(45117)
财经大学(43632)
基金
项目(268190)
科学(210881)
研究(197180)
基金(194443)
(169444)
国家(167824)
科学基金(144557)
社会(123384)
社会科(116764)
社会科学(116731)
(104658)
基金项目(102994)
自然(94302)
自然科(92091)
自然科学(92066)
教育(91656)
自然科学基金(90384)
(87961)
编号(80829)
资助(79690)
成果(65886)
重点(59567)
(59308)
(55833)
(55689)
课题(55660)
创新(52104)
科研(51296)
教育部(51163)
(51129)
期刊
(167522)
经济(167522)
研究(113388)
中国(78111)
学报(62257)
管理(60943)
(60259)
科学(56599)
(55510)
大学(48190)
教育(46529)
学学(45130)
农业(38045)
技术(35450)
(33496)
金融(33496)
财经(28706)
业经(27036)
经济研究(25106)
(24508)
问题(21074)
图书(21038)
(20934)
(19180)
理论(18614)
科技(18593)
现代(18236)
技术经济(17939)
财会(17341)
实践(16993)
共检索到57721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赵凌冰  
日本国家公园管理体制构建了一个公众参与、利益相关者达成共识的可操作性机制,有效实现了国家公园的可持续化管理。虽然这种体制在自然资源保护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但它更具有许多优点,尤其是在公众参与方面。国家公园管理机构为了充分发挥体制潜力,竭力充当利益相关者的协调者和自下而上决策模式的促进者。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日本国家公园管理机构采取了以下几个措施:确定公园管理的各种利益相关者和当地社区;弄清每个利益相关者的角色和责任;促进利益相关者在国家公园目标和远景上达成共识。通过这些措施,日本构建了超越地方行政区划、公众参与的国家公园管理体制。这也使得日本国家公园管理机构有效解决了复杂的自然资源保护体制所带来的挑战,实现了日本国家公园和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化管理。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费宝仓  
近来,关于风景名胜和历史性旅游资源经营权转让问题的讨论,主要围绕保护资金和私人企业对旅游资源保护与管理的可行性而展开,笔者认为深层次的问题在于管理体制。为此,笔者对美国国家公园体系管理体制进行了研究,并在研究的基础上分别从组织管理、法治和资金来源三个角度对我国国家重要自然与历史性资源的保护和管理提出了政策建议。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朱华晟  陈婉婧  任灵芝  
美国国家公园采取的是以联邦政府为核心的集权式管理,并形成了以"国家公园管理局—地方办公室—基层管理局"为主线的垂直管理体系。国家公园基金会的设立,则是为了整合来自私人部门的资金、技术和人力等资源,从而有效增进社会福利并保护环境资源。然而,公私合作管理也存在着难以根治的痼疾。借鉴美国的先行经验,结合我国的现实国情,未来我国保护地应改变企业主导的运作模式,加大政府管理力度,有效整合社会资源,以增加公众的经济可达性,并鼓励民间环保团体的监督与参与。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邹统钎   韩全   常东芳  
国家公园与国家文化公园是中国保护自然遗产与文化遗产、探索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长效机制和打造中华文化重要标志的伟大实践。采用文献分析与系统归纳相结合的方法,梳理国家公园与国家文化公园的建设背景与发展历程。从管理体制方面对两者的管理模式、法律法规、资金机制和区域协调机制进行比较分析,从可持续利用角度总结两者在保护原则、功能分区与利用机制的差异。基于当前国家公园与国家文化公园面临的多头管理、边界不清、权责不明、保护不完整、保护与发展冲突等问题,提出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生物多样性保护体系和以国家文化公园为引领的文化遗产保护体系,坚持整体性保护与相容性利用的发展原则,为全球生物多样性和文化遗产保护贡献中国方案。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田美玲  郝瑞君  李子欣  周永  寇圆圆  张文洲  
社区居民的参与意愿直接关系到国家公园的长远建设。基于效果阶层模型,从自我管理价值、群体效用价值、社会服务价值、居民满意度、社区归属感和居民参与意愿6个方面构建理论模型,以神农架国家公园为案例,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居民参与国家公园体制建设意愿的影响因素和驱动机制。研究发现:(1)自我管理价值和群体效用价值均对居民满意度和社区归属感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居民满意度的路径系数分别为0.291和0.088,社区归属感的路径系数分别为0.283和0.274;而社会服务价值仅对居民满意度产生显著正向影响,路径系数为0.298。社区归属感显著正向影响居民满意度,路径系数为0.205;居民满意度对居民参与国家公园体制建设意愿具有显著正向影响,路径系数为0.192。(2)居民获益程度对其参与国家公园体制建设的意愿具有调节作用。高获益居民满意度会受到自我管理价值和群体效用价值的显著正向影响,路径系数分别为0.258和0.212;社区归属感能显著提升高获益居民满意度,路径系数为0.431;进而促进其参与建设的意愿,路径系数为0.069。(3)居民参与国家公园体制建设的意愿通过"感知价值→情感→意愿"过程,最终形成不断递进的多阶段连锁反应。文章在一定程度上扩展了现有感知价值和居民参与关系的研究维度,在未来国家公园建设中要根据不同群体的核心诉求来采取相应的激发措施,以达到精准激发居民参与国家公园体制建设意愿的目的。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郑敏  张家义  
我国地质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始于 1987年 ,与美国相比落后了 10 0多年。自 1987年我国开始建立第一批独立的地质自然保护区开始 ,到目前已建立地质自然保护区 86处。地质遗迹资源管理体制正在建设之中 ,各项管理规章制度与运行机制有待进一步理顺。而经过 10 0多年的发展 ,美国国家公园在管理方面有着十分科学务实的机构和完善的管理体系。本文在对美国国家公园管理机构和管理体系进行分析的基础上 ,对我国地质遗迹资源管理体制的建设提出建议。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汪德根  Alan A.Lew  
旅游景区门票价格是影响游客出游的敏感要素,其涨跌波动受到公众普遍关注。市场需求方与供给方对门票价格问题均发出"无奈"声音。需求方认为,面对高价门票发出"玩不起"的无奈;而供给方认为,景区自身运营压力大,涨价也是无奈之举,这种"游客嫌贵,景区哭穷"的现象成为当前一种"无解"难题。在美国访学期间,笔者对美国国家公园进行了考察,以黄石公园为例,其门票收费标准为每车25美元,雪地摩托或摩托车为每辆20美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于海波  徐虹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建立国家公园体制",但我国挂牌试点的汤旺河国家公园、普达措国家公园等与其对应资源类型的景区经营并无区别,高价门票等景区诟病依然存在。与强调保护的自然保护区不同,国家公园强调保护与利用兼顾,即强调全民所有的文化与自然遗产资源的公益性利用问题。旅游公共管理工作在国家公园体制建设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崔庆江  赵敏燕  唐甜甜  王丹  陈武强  
以实质性推进大熊猫国家公园生态体验功能建设为目标,构建了由前提要素、机会类型、实现途径组成的国家公园生态体验机会谱系(NPEEOS),并以此为基础,开展了大熊猫国家公园公众生态体验意向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公众对大熊猫国家公园生态体验总体意向为:教育型>运动型>生活型>养生型,自然教育、环境解说、科普小品等体验项目对公众吸引力度最大,康复养生体验和保健养生体验对公众吸引力度最小;通过群组差异性分析,性别、年龄、公众信息渠道及感兴趣内容对公众生态体验意向有显著差异,女性比男性体验的体验意向强,年龄越小体验意向越强,欲通过多种渠道获取信息、对更多体验内容感兴趣的公众,则生态体验意向越强。研究结论可为大熊猫国家公园构建高品质和多样化的生态体验产品体系提供科学指导和有益参考。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崔庆江  赵敏燕  唐甜甜  王丹  陈武强  
以实质性推进大熊猫国家公园生态体验功能建设为目标,构建了由前提要素、机会类型、实现途径组成的国家公园生态体验机会谱系(NPEEOS),并以此为基础,开展了大熊猫国家公园公众生态体验意向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公众对大熊猫国家公园生态体验总体意向为:教育型>运动型>生活型>养生型,自然教育、环境解说、科普小品等体验项目对公众吸引力度最大,康复养生体验和保健养生体验对公众吸引力度最小;通过群组差异性分析,性别、年龄、公众信息渠道及感兴趣内容对公众生态体验意向有显著差异,女性比男性体验的体验意向强,年龄越小体验意向越强,欲通过多种渠道获取信息、对更多体验内容感兴趣的公众,则生态体验意向越强。研究结论可为大熊猫国家公园构建高品质和多样化的生态体验产品体系提供科学指导和有益参考。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田美玲  康玲  方世明  
基于实地调研得到的561份问卷资料,运用因子分析法和方差分析法提取6项管理措施并分析其与5个乡镇的关联关系,据此分析居民感知类型及成因。结果表明:居民整体感知最强的是共同保护措施,最弱的是功能分区措施;6项管理措施的感知强度与5个乡镇具有关联关系,其中对共同保护、民生发展、旅游科普和功能分区措施的感知强度最大;居民感知类型主要分为环保意识增加型、产业经济获益型、旅游带动发展型和分区限制发展型,总体上积极感知大于消极感知。根据社会表征理论和相对剥夺理论,分别从直接经验、社会互动、媒体影响、自我比较和社会比较5个方面分析居民感知类型的成因。因此,提出完善社区参与机制;提升居民专业素养;开发新的替代产品等建议。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钟林生  肖练练  
国家公园制度是保护全民共有自然文化遗产的优秀制度之一,在全球范围内得以广泛传播。2015年,国家发改委等部门在12个省份开始启动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工作。国家公园体制试点的目标是在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框架下,构建统一、规范、高效的国家公园管理体制,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模式,促进中国保护地体系优化和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本文探讨了国家公园内涵与本质特征,基于可持续发展理论、新公共服务理论和适应性治理理论,从突出生态保护、统一规范管理、明晰资源权属、创新经营管理、提升社区发展等角度提出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建设路径,并提出了包括部门协调、规划引领、资金保障和公众参与在内的保障机制,以推进试点工作的完成。本文最后展望了未来中国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建设中涉及的资源管理、组织建设、制度架构、社区管理等方面的十大研究议题。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钟林生  肖练练  
国家公园制度是保护全民共有自然文化遗产的优秀制度之一,在全球范围内得以广泛传播。2015年,国家发改委等部门在12个省份开始启动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工作。国家公园体制试点的目标是在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框架下,构建统一、规范、高效的国家公园管理体制,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模式,促进中国保护地体系优化和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本文探讨了国家公园内涵与本质特征,基于可持续发展理论、新公共服务理论和适应性治理理论,从突出生态保护、统一规范管理、明晰资源权属、创新经营管理、提升社区发展等角度提出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建设路径,并提出了包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虞虎  陈田  钟林生  周睿  
功能分区是保证国家公园自然资源保护和可持续利用制度落地的技术保障。本文借鉴发达国家发展经验,归纳了国家公园的功能分区方案,并对浙江钱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的功能分区进行了研究。结论认为:(1)国家公园功能分区一般考虑生态系统保护、科普宣教、社区发展和游憩利用四个方面,分区布局多呈同心圆状,必要时通过土地资源权属收购来确保国家主导性;(2)国家公园功能分区需确保主导功能实现的前提下,控制利用分区面积,调整土地使用权属结构,确保自然生态和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空间以及分区主导功能的可操作性;(3)钱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可以划分为四个功能分区,即核心保护区、生态保育区、游憩展示区和传统利用区,以协调生态系统保护与社区发展、游憩利用的多重关系。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赵晓迪  于超  何友均  闫钰倩  
社区居民的接受意愿及程度是国家公园建设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本研究以基于条件价值评估法(CVM)的399份有效问卷为基础,采用logit模型和线性回归模型,研究了钱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居民支付与受偿意愿及其影响因素,为同类型国家公园生态效益补偿标准的明确和政策的施行提供重要参考。结果表明:钱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居民作为受益者和受偿者,对国家公园治理的支付意愿至少为每人每年95元,受偿意愿至少为每人每年2018元。同时对支付意愿和受偿意愿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受教育程度、家庭年收入、对公园了解程度以及政策宣传力度等正向影响支付意愿,反向影响受偿意愿;年龄则是反向影响支付意愿和受偿意愿。因此要加强当地居民生态环境教育和政策宣传力度,改革生态补偿机制,试行多元化生态补偿模式,逐步完善国家公园相关法规及标准体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