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056)
2023(13184)
2022(11210)
2021(10818)
2020(9363)
2019(21390)
2018(21517)
2017(41242)
2016(22456)
2015(25440)
2014(25544)
2013(24874)
2012(23179)
2011(20528)
2010(20838)
2009(19233)
2008(19649)
2007(17346)
2006(15182)
2005(13576)
作者
(64054)
(53233)
(53011)
(50688)
(33917)
(25355)
(24284)
(20788)
(20379)
(19117)
(18220)
(17927)
(17065)
(16722)
(16591)
(16425)
(15797)
(15685)
(15503)
(15347)
(13454)
(13132)
(12994)
(12307)
(11994)
(11947)
(11849)
(11761)
(10772)
(10671)
学科
(84885)
经济(84766)
管理(67505)
(61534)
(51026)
企业(51026)
方法(41276)
数学(36091)
数学方法(35534)
(28523)
中国(24901)
(23429)
(20077)
(20028)
(19084)
财务(19021)
财务管理(18970)
企业财务(17915)
业经(17244)
(16883)
银行(16846)
(15853)
贸易(15843)
(15746)
(15473)
理论(15256)
农业(14928)
(14825)
金融(14817)
(14299)
机构
大学(318320)
学院(316366)
(125386)
经济(122594)
管理(119952)
研究(103551)
理学(102317)
理学院(101178)
管理学(99154)
管理学院(98566)
中国(82480)
(67898)
(66860)
科学(62776)
(52521)
财经(51424)
(50821)
中心(48810)
(48565)
研究所(46791)
(46547)
业大(45670)
北京(42732)
(41210)
师范(40718)
农业(39923)
经济学(38469)
财经大学(38123)
(37940)
(37704)
基金
项目(205362)
科学(161068)
研究(150339)
基金(149291)
(130345)
国家(129250)
科学基金(110431)
社会(93979)
社会科(88946)
社会科学(88920)
(78999)
基金项目(78460)
自然(71853)
教育(70846)
自然科(70161)
自然科学(70137)
自然科学基金(68863)
(67310)
资助(61915)
编号(61797)
成果(51656)
(46379)
重点(46276)
(42669)
课题(42436)
(42118)
教育部(39881)
科研(39795)
创新(39476)
国家社会(38917)
期刊
(137880)
经济(137880)
研究(94601)
中国(63887)
(56961)
学报(50912)
管理(45229)
科学(45206)
(45116)
大学(39419)
学学(37005)
教育(36527)
(32322)
金融(32322)
农业(30363)
技术(28648)
财经(26151)
(22311)
经济研究(22090)
业经(21887)
问题(18766)
会计(18433)
(16772)
财会(16579)
理论(16132)
(15611)
统计(15389)
(15379)
图书(15224)
技术经济(15194)
共检索到48038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盖地  杨华  
从会计改革的发展趋势看,全面收益表取代利润表将成为业绩呈报的主要报表。全面收益导致会计观念和会计原则的重大突破,会计准则制定的基石由"收入费用观"转向"资产负债观"。本文在对二者进行比较的基础上,分析了收入费用观与资产负债观的历史演变,并以《CAS18:所得税》等具体准则为例,说明资产负债观在我国新会计准则中多有体现。我们应积极创造条件,实现资产负债观的终极目标。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孙燕芳  
本文认为,全面收益概念的出现标志着人们已从更广阔的意义上关注收益信息的披露。适应全面收益观对财务业绩报告进行改革是国际趋势,我国新发布的新企业会计准则体系也反映出了全面收益观的应用,引入了利得和损失概念,增加了所有者权益变动表,并对利润表的结构和内容进行了改革。
[期刊] 财会通讯(综合版)  [作者] 陈玲娣  
一、资产负债观与收入费用观的基本思想(一)资产负债观的基本思想资产负债观认为,不论交易还是非交易,企业收益的本质是最终为所有者创造财富,所有者财富的增加表现为企业账面净资产的增加(不包括所有者的投资和向所有者的分配),用公式表示为:企业收益=△净资产一(所有者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张踩峰  廖又泉  
资产负债观是面向资产负债表,以资产和负债为主的计价观,认为企业的收益是资产和负债变化的结果而不是收入和费用配比的结果。我国在新会计准则中引入资产负债观会计理念,有助于企业从传统的利润指标转向致力于企业的长期发展,从而推动我国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本文结合资产负债观在新准则中的具体应用,揭示了其丰富的理论内涵及其在我国新会计准则中应用的特点和意义。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刘永泽  
我国新会计准则体系的一个重大变化之一,就是实现了会计理念的更新,而其中最重要的理念更新是实现了从收入费用观向资产负债观的转变。长期以来我国对收益的确认计量一直采用收入费用观,但这种收益计量模式,逐渐暴露出许多弊端,贯彻资产负债观可以防止企业虚增资产、虚增利润,有助于企业可持续发展,体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的企业目标。但任何一项会计原则都有利有弊,因此,如何恰当地采用资产负债观,是当前和未来值得研究的重要课题。
[期刊] 会计之友(中旬刊)  [作者] 于长春  
资产负债观取代收入费用观是新企业会计准则制定理念的重大转变。它要求在夯实会计期末资产、负债余额的基础上,计量净资产的当期净增加额,从而确认利润或亏损。资产负债观对未实现损益的会计处理更为注重交易和事项的实质,而不需要考虑实现与否,从而提出了综合收益的概念。该观念对于存货计量方法、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无形资产研究与开发费用的资本化改革、预计负债纳入资产负债表内、所得税会计方法的改变等方面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玲  
文章对资产负债观和收入费用观进行了比较,并结合收入费用观和资产负债观的历史变迁,指出在新的环境下采用资产负债观的必要性,并对资产负债观在新准则中的应用做了简单分析。
[期刊] 财会通讯(综合版)  [作者] 悦东海  
我国2006年发布的新会计准则体系在诸多具体会计准则中都以资产负债观为基础,从而使会计确认、计量的方法发生了一系列变化。在资产负债观下,利润表成为资产负债表的附属产物。按照资产负债观理念,真正的利润本质上是净资产的增加,真正的亏损本质上是净资产的减少。因此企业财富的增加,不应单纯关注利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赵琳  
2007年1月1日开始实行的新企业会计准则中明确了企业对外报送的财务报告中增加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的要求,这体现了我国会计准则改革由关注会计收益的可靠性向关注经济收益的相关性的转变,这一转变体现了全面收益理论对会计准则与会计实务的影响。文章从对企业外部的会计信息使用者——投资者的保护角度分析了上述转变对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和相关性产生的影响,以及全面收益报告发挥作用的外部制度环境要求。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杨乐  徐芳  
新企业会计准则的制定采用的是资产负债观,这又一次引发了人们对资产负债观与收入费用观的思考。本文在阐述资产负债观与收入费用观的基础上对我国运用资产负债观的原因进行了说明,并对资产负债观在我国新企业会计准则中的运用做一介绍。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谢志华  曾心  
资产负债观与收入费用观不仅是两种不同的损益计价的观点,更是对会计准则的制定产生不同经济后果的会计理念。本文通过对资产负债观与收入费用观的内涵辨析和历史演进的分析,联系新准则中资产负债观的运用表征,并最终得到资产负债观与收入费用观的运用是以外部环境作为逻辑起点的结论。因此,我国准则制定中不是简单否定其中哪一个,而是适时、适境的做到两者的平衡。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赵自强  刘珊汕  
本文利用深、沪两地上市公司2006与2007年度的样本数据,对全面收益项目与股价收益率的价值相关性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发现:新企业会计准则的实施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全面收益信息的价值相关性,同时也反映出资本市场能够较好地理解其他全面收益项目的价值指示作用。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段国圣  
资产负债管理是影响寿险公司经营成败的重要因素,其长期目标是经济价值最大化。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会计报表成为寿险公司实施资产负债管理的重要依据和管理内容。我国保险业实施新会计准则后,寿险公司资产与负债的计量方式发生重大变化,会计报表的波动性显著增加,对资产负债管理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本文研究了新会计准则对传统险、分红险和万能险的影响,对三个主要险种资产负债管理的重点与难点进行了梳理,并提出了一些建议。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尚燕  王大伟  卢闯  
2007年起实施的新会计准则,其制定理念从收入费用观转向了资产负债观,会计信息体系的核心由损益转向资产。在这一背景下,文章考察了制定理念变革后的会计准则是否如预期一致提升了公司的资产质量,以及哪些因素影响了公司资产质量的提升。通过构建双重差分(DID)研究模型对上述问题进行实证检验发现:会计准则的制定理念转向资产负债观后,我国上市公司的资产质量得到了显著提升;其中,信息环境好以及位于市场化程度更高地区的上市公司资产质量的提升更为明显。进一步研究发现,在新准则实施后,资产质量的提升降低了上市公司的权益资本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