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4626)
2023(20724)
2022(17680)
2021(16417)
2020(13678)
2019(31043)
2018(30768)
2017(58932)
2016(31933)
2015(35815)
2014(35645)
2013(35295)
2012(32671)
2011(29309)
2010(29349)
2009(27182)
2008(26595)
2007(23621)
2006(21045)
2005(18612)
作者
(92633)
(77329)
(76676)
(72779)
(49201)
(37223)
(34784)
(30232)
(29329)
(27607)
(26335)
(26189)
(24638)
(24614)
(23766)
(23646)
(22785)
(22776)
(22370)
(22232)
(19151)
(19082)
(18822)
(17976)
(17230)
(17227)
(17195)
(17144)
(15576)
(15503)
学科
(134426)
经济(134283)
(109279)
管理(96590)
(89458)
企业(89458)
方法(56461)
(51254)
数学(45503)
数学方法(44898)
业经(37857)
中国(36666)
(35534)
农业(34300)
地方(30446)
(26486)
(25336)
(24264)
财务(24181)
财务管理(24140)
理论(23815)
技术(23532)
(23250)
贸易(23231)
企业财务(22835)
(22587)
(22510)
环境(20486)
(19961)
(19849)
机构
学院(454560)
大学(449488)
(180567)
管理(179713)
经济(176655)
理学(154475)
理学院(152771)
研究(152572)
管理学(150109)
管理学院(149269)
中国(116466)
(96442)
科学(95130)
(86218)
(82048)
(76937)
业大(71096)
中心(70433)
(70140)
研究所(69842)
农业(66816)
财经(65211)
(60627)
北京(60441)
师范(60009)
(59338)
(56214)
(55436)
经济学(52739)
技术(48232)
基金
项目(307047)
科学(241507)
研究(225370)
基金(221232)
(193040)
国家(191283)
科学基金(164549)
社会(141976)
社会科(134269)
社会科学(134234)
(122079)
基金项目(117459)
自然(106818)
自然科(104346)
自然科学(104322)
教育(102734)
自然科学基金(102442)
(101604)
编号(92970)
资助(90311)
成果(74293)
(68717)
重点(68545)
(66987)
(64814)
课题(63545)
创新(60043)
科研(58271)
国家社会(57973)
教育部(56951)
期刊
(208538)
经济(208538)
研究(130754)
中国(90523)
(83221)
学报(72140)
管理(68376)
科学(67193)
(63971)
农业(57070)
大学(55265)
学学(52139)
教育(50355)
技术(41947)
(41405)
金融(41405)
业经(39334)
财经(31246)
经济研究(30482)
(29778)
问题(27954)
(26879)
技术经济(23085)
图书(22976)
(22849)
科技(21638)
现代(21184)
资源(20712)
商业(20537)
理论(20080)
共检索到68112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王欣  闵庆文  吴殿廷  王旭海  
文章探讨了对农业遗产进行旅游开发的特殊性,确定了在保护遗产的使命之下进行旅游开发的方式。文章认为:青田农业遗产旅游是一种综合型的生态旅游,而且以社区旅游的模式来组织旅游活动较合理。最后还提出了具体的开发思路和建议:通过典型生态旅游社区的构建,展示一个世外山村和谐的生产生活方式,让游客在村民生活和自然环境的充分接触中感受生活,营造现代人精神回归的心灵家园。在人与自然和谐系统之下,梳理出景区的旅游产品体系,包括研修教育、山村风情体验、乡土娱乐、山水休闲和文艺部落休闲等5个主要部分。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王英  孙业红  苏莹莹  焦雯珺  
旅游解说是实现旅游目的地与游客之间有效沟通的桥梁,发现和挖掘解说资源是旅游目的地解说系统建设的基础性工作。社区居民是农业文化遗产的创造者和传承者,对遗产地历史文化及旅游资源最为了解。鉴于此,文章运用欣赏式探询研究方法,从遗产地社区参与的角度探究浙江青田稻鱼共生系统核心保护区龙现村社区居民认知的旅游解说资源以及当地社区可参与旅游解说的途径。研究建立了以主体旅游解说资源和辅助旅游解说资源为主要内容的农业文化遗产旅游解说资源体系,并以龙现村实地调研获取的第一手数据为基础,进行了实证分析与可视化空间分析与展示;在此基础上分析了遗产地社区参与旅游解说的相关途径。分析发现,农业文化遗产社区认知中的解说资源更具象化,多与社区居民自身生产生活息息相关;龙现村解说资源的空间分布以村庄内聚集式分布和村庄周边块状分布为主,集聚程度从居民居住地向村外梯度递减。这为旅游解说资源研究提供了新视角,为深入挖掘农业文化遗产的独特价值,建立和完善农业文化遗产解说体系奠定基础。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浙江青田稻鱼共生系统于2005年6月被FAO列为首批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GIAHS),是中国第一个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青田县地处浙江省东南部山区,山多地少,素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称,是著名的石雕之乡、华侨之乡、名人之乡、田鱼之乡。青田稻田养鱼具有2400多年的悠久历史。先民利用种植水稻,同时养殖鲤鱼(俗称田鱼),培育了极具地方特色的鱼种"青田田鱼",创造了稻鱼共生技术,并诞生了"尝新饭"、"祭祖祭神"、"青田鱼灯"等独具特色的稻鱼文化。青田稻田养鱼是典型的稻鱼共生,以稻养鱼,以鱼促稻。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孙业红  闵庆文  成升魁  王旭海  
农业文化遗产在概念上等同于世界文化遗产,是一种刚刚引起关注的遗产类型。学术界对该类遗产的研究才刚起步,其中关于农业文化遗产地旅游方面的研究更少。农业文化遗产地具有非常丰富的旅游资源,其合理开发能对区域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产生积极的影响。同时,区域社会经济各要素对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和开发也具有重要作用。本文通过文献分析和问卷调查,讨论了“稻鱼共生”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旅游资源开发和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相互关系。研究表明,目前遗产地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地区GDP增长、居民生活水平提高、旅游就业以及传统文化等因素密切相关;而青田县区域经济较为落后、华侨之乡带来的适龄劳动力缺乏对于旅游资源有保护作用,...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焦雯珺  
青田县位于浙江省中南部,瓯江流域的中下游,1 300多年以来一直保持着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稻鱼共生,并不断发展出独具特色的稻鱼文化。稻鱼共生系统是一种典型的生态农业生产方式,系统内水稻和鱼类共生,通过内部自然生态协调机制,实现系统功能的完善。稻鱼共生系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焦雯珺  
青田县位于浙江省中南部,瓯江流域的中下游,1 300多年以来一直保持着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稻鱼共生,并不断发展出独具特色的稻鱼文化。稻鱼共生系统是一种典型的生态农业生产方式,系统内水稻和鱼类共生,通过内部自然生态协调机制,实现系统功能的完善。稻鱼共生系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吴敏芳  邹爱雷  
本文简述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GIAHS)保护项目情况,介绍了GIAHS青田稻鱼共生系统现状,总结了10年来浙江省青田稻鱼共生系统保护和发展的经验,提出GIAHS保护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闵庆文  孙业红  Frank van Schoubroeck  梁洛辉  Mary Jane Dela Cruz  
水稻是世界上最主要的农作物之一。长期以来,亚洲许多地方一直有在稻田中养鱼(并作或连作)的传统。据历史记录和考古研究成果,中国稻田养鱼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00多年以前。稻鱼共生系统不仅是一种独特的生产方式,而且还是一种具有丰富内涵的传统文化。稻鱼共生系统可以提供多种产品和服务功能:保障粮食安全,提高营养水平,增加农民收入,防止疟疾传染,生物多样性保护,病虫害控制,促进授粉过程,促进碳氮循环,水土保持,以及文化传承和休憩等。但是,正像其他许多传统农业技术一样,由于受到快速经济增长、城市化和现代农业技术的影响,稻鱼共生系统也面临着严峻威胁。中国是联合国首批农业文化遗产保护试点国家之一,浙江省青田县龙...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闵庆文  孙业红  成升魁  王旭海  
关于农史资料的收集整理与农业考古等的研究已经取得了很大成就,而对于农业文化遗产方面的研究则相对薄弱。联合国粮农组织提出了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概念及其动态保护思路。文章从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概念和研究现状入手,提出旅游开发是对其进行动态保护的最有效途径之一。并从农业文化遗产地的聚落属性、社会属性、经济属性、文化属性和生态属性等方面,全面分析了农业文化遗产地的旅游价值,初步设计了三种旅游开发模式,提出了农业文化遗产旅游开发前、开发中和开发后的全方位规划保护需要注意的问题,以期能为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性开发提供借鉴和参考。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孙业红  闵庆文  成升魁  张丹  焦雯珺  何露  杨海龙  刘姗  
科学认定和评价资源是旅游开发利用的前提,其中资源旅游开发的时段选取和空间选定问题尤为重要。本研究以贵州从江"稻田养鱼"农业文化遗产资源为例,立足"遗产资源—旅游开发"两方面、"时间—空间"双维度构建指标体系,对遗产资源旅游开发的时空适宜性进行了定量评价。结果表明:①夏初(6月)和秋季(9月~10月)是从江县遗产资源旅游开发的最佳季节(月份);②东北部的"斗里-西山-雍里-丙妹-高增-贯洞-洛香-庆云"是目前进行旅游开发的最佳区域;受旅游可进入性差的影响,西南部各乡镇遗产资源的旅游开发适宜度较低;③提高下江镇遗产资源的景观优势度和完整度可贯通东北—西北部适宜区构筑旅游大区,提升全县的旅游吸引力。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孙业红  闵庆文  钟林生  成升魁  张丹  龙登渊  
作为一种新的遗产类型,农业文化遗产动态保护和适应性管理正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其旅游开发作为适应性管理的有效手段而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由于农业文化遗产概念提出较晚,包括旅游开发在内的研究比较薄弱,特别是对于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农业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研究,则涉及更少。在对农业文化旅游发展回顾的基础上,分析了从江农业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的资源基础,提出了从江"农业文化遗产+少数民族风情"的农业文化遗产旅游开发模式,同时对旅游开发的前提、目标、原则、关键问题等进行了探讨。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永乐  
文章指出,作为首批全球重要农业遗产(GIAHS)保护项目之一,青田传统稻鱼共生系统应坚持动态保护、整体保护和原地保护的原则,其保护内容包括稻田养鱼复合生态系统、农业耕作制度、农业生物多样性、文化多样性以及景观格局。生态博物馆的理论与实践为世界农业遗产的保护提供了新思路,作为一种全新的尝试,世界农业遗产生态博物馆保护模式极有可能为世界农业遗产保护事业和生态博物馆的发展提供理论基础和经验总结。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刘进  冷志明  刘建平  肖辉军  尹怡诚  陈勇  
农业文化遗产是我国农耕文化的精髓,地方性特征明显,一定程度上能代表区域内农耕文明的发展程度。基于GIS对我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进行研究,分析其空间分布和聚集区域、省域空间分布特征,旨在发现其与旅游耦合性及其响应程度,为区域旅游经济发展提供实证参考。研究表明:(1)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NIAHS)空间分布差异化特征明显,浙江省最多,其次为四川、湖南、云南、江苏、江西和山东等省份。(2)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GIAHS)呈现出南多北少的空间格局。(3)我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在时序空间格局分布上呈现不同特征。2015年以前的批次主要以南方省份为主,主要集中在浙江、江苏、江西、湖南、云南和四川等6个省份。(4)我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与旅游产业发展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马存利  
农业文化遗产不同于传统的农业遗产,是指历史传承至今的农业技术、农业物种、农业景观与农业文化。农业文化遗产具有复合性、活态性的特点。农业文化遗产旅游具有战略意义,农业文化遗产旅游的保护与农民民生相关。建议完善农业文化遗产旅游立法,规范传统农业文化遗产旅游的开发管理,重视社区参与,保障农民民生,保护农业文化遗产的知识产权。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王中雨  
[目的]分析新疆坎儿井农业文化遗产资源的旅游效用,以期更好地指导当地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工作,达到促进区域休闲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目的。[方法]文章以新疆坎儿井农业文化遗产资源为例,分析其资源特征、资源保护及开发现状;采用AHP分析法分析坎儿井农业遗产资源旅游效用,基于上述分析并结合农业文化遗产旅游发展的需求,提出优化其农业遗产资源保护及开发的规划、模式及策略。[结果]坎儿井农业文化遗产资源中主体旅游资源坎儿井工程(B_1)、辅助旅游资源农业文化资源(B_2)、客源与市场特征(B_3)和外部因素特征(B_4)的权重分别是0.43、0.22、0.10和0.06。[结论]在比较其生态价值、环保价值、旅游价值的基础上,发现在稳固生态价值与环保价值的同时,挖掘新疆坎儿井的旅游价值是实现农业文化遗产有效保护的最佳途径;主体旅游资源坎儿井工程和辅助旅游资源农业文化资源为坎儿井农业遗产资源旅游带来良好的经济收益,而客源与市场特征和外部因素特征权重最低,说明这两个因素是导致旅游效益权重低的主要原因;农业遗产资源旅游的保护和开发两者互惠共赢,但必须建立在重视农业遗产资源的保护及其宣传保护的基础上。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