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898)
2023(8361)
2022(7163)
2021(6564)
2020(5516)
2019(12741)
2018(12350)
2017(24418)
2016(12587)
2015(13950)
2014(13407)
2013(13188)
2012(11860)
2011(10244)
2010(9699)
2009(8553)
2008(7668)
2007(6065)
2006(4764)
2005(3620)
作者
(31786)
(26883)
(26385)
(25196)
(17054)
(12814)
(12122)
(10520)
(10476)
(9402)
(9302)
(8959)
(8486)
(8277)
(8062)
(8060)
(7885)
(7812)
(7774)
(7706)
(6421)
(6373)
(6360)
(6237)
(6133)
(6062)
(5703)
(5415)
(5295)
(5219)
学科
(58875)
经济(58833)
(35437)
管理(34725)
(29236)
企业(29236)
方法(28247)
数学(25478)
数学方法(25170)
(14310)
地方(14131)
业经(13138)
(11989)
中国(11780)
产业(10834)
技术(9964)
农业(9643)
(9377)
贸易(9375)
(9092)
环境(8551)
(8305)
地方经济(7857)
(7797)
财务(7767)
财务管理(7751)
(7692)
企业财务(7380)
(7340)
理论(6891)
机构
学院(167273)
大学(164653)
(75129)
经济(74109)
管理(72608)
理学(64692)
理学院(64081)
管理学(63125)
管理学院(62805)
研究(50385)
中国(35952)
(32449)
(30073)
科学(29512)
(28138)
财经(25586)
中心(24754)
业大(24124)
经济学(23611)
(23476)
(22673)
(22099)
经济学院(21640)
研究所(20634)
经济管理(20278)
(20220)
师范(19994)
财经大学(19441)
商学(19307)
(19146)
基金
项目(128371)
科学(104623)
基金(96450)
研究(94215)
(82934)
国家(82327)
科学基金(73730)
社会(63499)
社会科(60622)
社会科学(60610)
基金项目(52132)
(51485)
自然(47650)
自然科(46577)
自然科学(46568)
自然科学基金(45734)
教育(42624)
(41698)
资助(37906)
编号(36500)
(28955)
重点(28924)
(28888)
(28300)
国家社会(27017)
创新(26474)
成果(26173)
人文(25528)
教育部(25382)
科研(24841)
期刊
(72331)
经济(72331)
研究(41394)
管理(26156)
中国(24139)
(22608)
科学(21750)
学报(20764)
(18784)
大学(17051)
学学(16463)
技术(16406)
农业(13347)
业经(13237)
财经(12011)
经济研究(11650)
(11388)
金融(11388)
教育(11044)
(10422)
问题(10053)
技术经济(8907)
资源(8611)
商业(8160)
统计(8070)
科技(8014)
(7770)
现代(7508)
理论(7379)
(7142)
共检索到21924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张云伟  曾刚  程进  
产业集群演化是全球通道和本地蜂鸣共同作用的结果。在产业集群不同发展阶段,其全球通道和本地蜂鸣的作用方式和效果并不相同。通过调研访谈张江高科技园区集成电路企业及相关机构,分析了产业集群的不同阶段特征和发展轨迹,发现产业集群主要驱动因素由全球通道向本地蜂鸣转变、产业集群由外生向内生演变的发展轨迹。在产业集群孕育期,跨国公司入驻具有决定性作用。在产业集群形成期,跨国公司全球生产网络和跨国技术社区是与外界联系的两种全球通道,也是产业集群发展的关键所在。在产业集群成熟期,全球通道的作用相对下降,本地蜂鸣、创新环境和区域品牌等内生因素作用凸显。为了防止产业集群锁定和衰退,当地政府管理部门需要同时注重本地蜂...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毛宽  曾刚  廉军伟  
国内外的一些研究表明,知识溢出与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产业集群总是处于一个动态的变化过程中,知识溢出在各个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是不一样的。文章结合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生命周期理论,探讨了知识溢出对高新技术产业集群演化的影响,最后结合上海张江IC产业集群的案例加以说明。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赵建吉  曾刚  
技术社区对于高新技术产业升级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介绍台湾技术社区形成的基础上,分析其在新竹IC产业发展中的推动作用。主要表现在:推动IC产业融入全球生产网络、传递技术和信息、推动产业分工协作、改善海峡两岸产业联系等。技术社区对张江IC产业的技术进步起到了一定促进作用,但也存在一些问题。研究认为新竹在利用技术社区资源推动IC产业发展一些启示,可为上海张江构建张江—新竹—硅谷之间技术和商业联系,加快IC产业的升级和创新提供借鉴。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赵建吉  曾刚  
以管制理论、全球生产网络理论、地方生产网络理论为基础,以技术空间流动为核心,构建了技术守门员分析框架;运用该框架,以上海张江集成电路产业集群为案例,研究了技术守门员在全球生产网络技术获取、地方生产网络内技术传播和扩散过程中的作用。研究发现:技术守门员是集群实现全球—地方联结的重要管道,这对于中小企业学习创新非常重要;技术守门员便于集群实现更为迅速的技术流动;培育和扶持技术守门员对于我国产业集群转型和升级具有积极意义。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玛丽亚  樊鸿伟  
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生物医药产业是上海市、中国国家级高科技园区自主创新型产业的先进代表。文章从生物医药产业集群的概念与特征入手,对张江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发展的外部环境进行了系统的评价,阐述了其内部机理。笔者认为,张江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已初现端倪,基础研发实力较强,但持续研发能力和成果转化的能力不足。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刘芹  王盼  何彬斌  
高科技产业集群中技术的快速扩散能够促进产业集群的发展和其竞争力的提升,文章在高科技产业集群技术扩散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根据高科技产业集群技术扩散的特点,选取5个指标运用层次分析法对高科技产业集群技术扩散绩效进行了评价,并对张江高科技园区进行了实证分析。结论认为张江高科技园区技术创新绩效不断增加,其中工业总产值和知识产权授予数权重的贡献最大,同时技术交易数量和经认定研发机构数变化不大,知识产权的授予和集群总产值的增加已经成为影响张江集群技术扩散绩效的主要驱动因素。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周扬波  
本文以嵌入生产者驱动型价值链的上海IC地方产业集群作为研究对象,实证分析了嵌入全球价值链治理中的上海IC地方产业集群升级现状及内在决定问题。分析表明,上海IC产业因缺乏核心技术,其产业集群升级路径明显受到领先公司战略意图和升级控制的影响,这种锁定效应使上海IC产业陷入的升级困境。因此,要实现产业的全面升级上海IC产业就必须培养高级要素,通过自身的技术积累、资本积累等提升技术创新能力,从而主动调整自身与全球价值链的整合方式,实现价值链由低端向价值链高端跃迁。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高雪莲  翟启江  
文章对产业集群竞争优势形成的理论基础和形成的基本要素条件进行了梳理和总结;以波特的"钻石模型"为分析工具,从"生产要素条件"、"需求状况"、"相关产业和支持产业"及"企业战略、结构和竞争对手"四个方面探讨了上海张江、台湾新竹和日本筑波三个高科技园区竞争优势的差异;并对我国高科技园区的发展提出了政策建议。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 理  [作者] 肖龙  刘晓霞  李立  
2004年,Maskell率先提出"全球蜂鸣"概念,并将其定义为"在一个特殊的体系内所形成的知识与技术信息交流平台",如国际贸易展销会。近年来,全球蜂鸣已突破了其仅限于经济、管理领域的服务范围,开始作为一个特殊的信息交流平台服务于经济、管理、政治、社会和文化等多个领域,从而受到国外学者的广泛关注。本文在收集和整理国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介绍了全球蜂鸣的含义和表现形式,分析了全球蜂鸣的主要特征,阐述了全球蜂鸣的作用,并指出了国外该领域研究所存在的缺陷与空白,进而对未来研究方向及趋势进行了探讨。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滕清安  陈志成  
利用元胞自动机对产业集群的演化进行仿真,并得出产业集群的演化是从无序到有序,产业集群的中企业数量增长有类似于生物群落数量增长的logistic增长模型。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王启轩   任婕   曹湛  
创新网络的建构与完善对推动区域创新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采用2010—2019年专利合作数据,以上海大都市圈为对象,借鉴“蜂鸣—管道”模型,构建区县单元间与区县单元内的创新网络,并分析蜂鸣与管道对都市圈内创新产出不均衡的异质性影响。结果表明:(1)上海大都市圈的创新网络呈现出本地蜂鸣与区域管道相互交织的格局;根据蜂鸣与管道的组合特征,不同区县可分为“网络型”“外向型”“孤岛型”和“内向型”4类。(2)蜂鸣与管道总体上会促进区县单元的创新产出,但过于紧密的蜂鸣和管道则与区县单元创新产出间存在倒“U”型关系。(3)中国的都市圈创新发展要综合考虑不同创新合作模式对创新产出的差异化影响,充分发挥本地与区域创新网络的正外部性,并避免过强蜂鸣与管道带来的负外部性。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王益民  宋琰纹  
全球产业的空间演化过程推动形成一种产业内创新型集群与运营型集群间的国际分工格局,两者具有不同的区位资源基础与能力构型。本文以HDD产业为例,对集群间国际分工的形成与特征进行分析,并据此讨论了相关政策意义。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黄海洲  徐高  高善文  缪延亮  
2021年7月15日,《国际经济评论》编辑部、中国世界经济学会联合组织召开"全球通胀何去何从"研讨会。短期来看,政策强刺激推动美国通胀走高,供需错配加大结构性压力,服务性价格上涨在更大范围疫情解封推动下值得关注。在外需热、内需冷、供给限的情况下,中国通胀的压力主要表现在生产端,猪价走低抑制国内CPI通胀水平。中长期来看,反不平等思潮的崛起、供应链的扰动、碳中和的压力仍然存在,在两三年时间内,通货膨胀率仍然会高一些,但持续时间不会太长,水平不会很高。但如果疫情以后全球需求异常弱,高通胀压力也很难显现。美国2020年货币增速是正常时候的4~5倍,财政扩张是传统上限的10倍,将来滞胀难以避免,但对美国滞涨的担心应该是在10年、15年之后的相当长时间段。最后,如果未来出现了尾部风险,对全球长期通胀的走向而言至关重要的是中央银行的应对。相信全球中央银行已经汲取20世纪70年代的教训,会在通胀的早期去干预。如果美联储不断发现通胀比想象得难以克服,就意味着通胀预期已经脱锚。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姜明辉  贾晓辉  于闯  
依据生命周期理论,运用系统动力学方法对产业集群的动态演化过程进行刻画,从而探究衰退期产业集群发展模式转变的必要性。选取浙江纺织服装产业集群为实证对象,借助相关数据对集群演化过程进行了仿真模拟,结果表明该集群已经进入衰退期。具体来讲,浙江纺织服装产业集群的区位商仍将保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即产业的专业化程度将继续维持在较高水准,但集群租金呈下降趋势,并不断耗散,说明已经进入衰退期;引起浙江纺织服装产业集群衰退的直接原因是劳动力成本优势丧失导致的集群成本优势相对丧失,而根本原因是依赖初级生产要素集聚,集群的发展层次低,致使自身竞争力难以维持,需要转变依赖初级生产要素的发展模式以保证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王灏  曾刚  
通过对创新理论以及产业集群创新网络理论的回顾,指出了客观存在的各种创新中心以及创新网络的生命周期特征。集群能够促进创新行为的出现,但在集群成长的不同阶段,创新的内容和主体有所不同。结合张江高科技园区中软件业的发展历史和现状,分析了软件产业创新特征。研究结果表明:目前该软件园区中集群创新网络仍然处于初级阶段,形成了以国外大型企业、国内大型企业和国内独立自主型中小企业为核心的初级网络模式,需要通过多种途径促进其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