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209)
- 2023(10592)
- 2022(8759)
- 2021(8148)
- 2020(6906)
- 2019(15374)
- 2018(14742)
- 2017(29110)
- 2016(14676)
- 2015(16181)
- 2014(15666)
- 2013(15178)
- 2012(13431)
- 2011(11632)
- 2010(11430)
- 2009(10527)
- 2008(8571)
- 2007(6696)
- 2006(5344)
- 2005(4327)
- 学科
- 济(56964)
- 经济(56909)
- 管理(42746)
- 业(42503)
- 企(36142)
- 企业(36142)
- 方法(28667)
- 融(26074)
- 金融(26073)
- 数学(26007)
- 数学方法(25661)
- 银(23146)
- 银行(23143)
- 行(22399)
- 中国(20554)
- 财(17593)
- 农(14423)
- 业经(13241)
- 制(12849)
- 务(12573)
- 财务(12534)
- 财务管理(12512)
- 地方(12008)
- 企业财务(11953)
- 贸(11269)
- 贸易(11259)
- 中国金融(11139)
- 易(11054)
- 农业(10094)
- 理论(9402)
- 机构
- 学院(187612)
- 大学(185951)
- 济(82494)
- 经济(81090)
- 管理(78670)
- 理学(69342)
- 理学院(68763)
- 管理学(67698)
- 管理学院(67351)
- 研究(54708)
- 中国(48690)
- 财(37886)
- 京(35526)
- 财经(31534)
- 中心(29663)
- 科学(29214)
- 经(29008)
- 经济学(27046)
- 经济学院(24760)
- 江(24633)
- 业大(24516)
- 财经大学(24146)
- 农(23500)
- 所(23174)
- 融(22309)
- 金融(21888)
- 范(21753)
- 商学(21697)
- 师范(21534)
- 商学院(21480)
- 基金
- 项目(137749)
- 科学(111391)
- 基金(103769)
- 研究(103540)
- 家(88526)
- 国家(87806)
- 科学基金(78453)
- 社会(69359)
- 社会科(66188)
- 社会科学(66175)
- 基金项目(55288)
- 省(52937)
- 自然(49277)
- 自然科(48272)
- 自然科学(48262)
- 教育(47679)
- 自然科学基金(47402)
- 划(43977)
- 编号(41210)
- 资助(40870)
- 部(31367)
- 成果(31318)
- 重点(30782)
- 创(30540)
- 国家社会(29951)
- 发(29820)
- 创新(28511)
- 教育部(28250)
- 人文(28046)
- 制(27615)
共检索到25976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季志伟
综观近代世界历史,每一次的金融危机都会对全球经济、政治以及世界经济格局产生重要影响,2008年源自美国的金融风暴冲击力度之强、波及范围之广令世人瞩目,对世界各国经济发展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近年来,经济全球化程度不断加深,我国的经济建设举世瞩目,但是不稳定因素以及金融风险却不容忽视。因此,基于全球视角不断改进和完善金融体系,做好金融危机的应对与突围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全球视角 金融危机 应对与突围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白旻 于锦萍
首先,文章介绍了全球金融危机的演进过程及其对中国经济所造成的影响;其次,详细剖析了全球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产生影响的传导机制;最后,笔者对中国应该采取的战略对策提出了自己的看法。结论认为,全球金融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是双重"中心-外围"的世界分工格局所累积的全球经济失衡被打破的结果。面对这一危机,中国应该减少对国际市场的依赖,立足广阔的国内市场搞大国经济战略,同时积极参与全球多极化制衡体系的构建。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孙岩
金融全球化和自由化是导致近几次重大国际金融危机的一个重要原因 ,如何加强金融监督、防范金融危机已成为全球性应对问题。本文在国际、区域等方面从法律角度分析了这些应对之策 ,并提出我国加强金融法制建设、化解金融风险的具体法律措施。
关键词:
金融全球化 金融危机 巴塞尔协议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蔡继明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田洪昌
政府在金融危机防范和救助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基础性作用,是金融危机的稳定器和吸收器,在金融危机中,政府应对措施的适当性、合理性决定着危机处置的有效性。因此,政府应坚持及时性、针对性和匹配性原则,采取合理、有效的应对措施,来化解金融危机。同时由于金融危机具有较为普遍的演进规律与进程,金融危机的应对措施亦有共性,鉴于此,本文基于金融危机中德美政府监管视角,梳理金融危机中政府应对政策措施,并对政策措施予以思考,为有效防范和化解金融危机提供借鉴,以利于完善市场监管体系,促进金融市场的稳定。
关键词:
金融危机 政府监管 政策选择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王晓阳 蒙克
2008—2009年的全球金融危机对西方发达国家尤其是英美经济体的影响是深远的,反映在经济、政治和社会的各个层面。相关学科的学者从不同的视角对金融危机的爆发作出了解释。论文尝试从金融地理学的角度分析经济全球化与全球金融危机之间的关系并探讨危机对中国的影响。首先,研究考察了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新的国际劳动力分工的形成,指出了金融危机的传导机制,并描绘了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地理塑造的空间差异。对中国来说,全球金融危机是外部性的,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衰退和消费收缩直接影响了中国的出口,但危机并没有动摇中国的金融体系。其次,解释了为什么全球金融危机没有动摇中国的金融体系。制度的空间异质性、市场经济制度的多样性、政府积极的宏观调控和中国以银行主导的金融体系都是重要因素。第三,金融危机之后中西方金融地理学家对中国问题的兴趣逐渐增加,文章总结了最新的研究进展并指出其存在的不足之处。最后,在西方金融地理学最新研究进展的基础上,对中国金融地理学的学科构建提出了建议。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周剑 何建坤 张希良
美国次贷危机进一步加深,并推动全球经济衰退。本文分析了该危机对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进程造成的影响,随后对基于排放交易体系和碳市场对未来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进行了展望,最后,提出了我国的思考,主要是:正确认识金融危机的短期性与应对气候变化的长期性;正确认识金融危机对我国应对气候变化进程带来的挑战与机遇;迅速抓住机遇,有步骤推进我国低碳经济转型;探索适合我国特色的低碳经济促进型的金融体系。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杨知澎
发端于美国"次贷危机"的金融风暴对当前全球金融体系及金融监管模式在理论、政策和实践上提出了根本性挑战,同时亦促使全球主要国家和国际组织重构国际金融秩序和金融监管框架,维护国际金融稳定。值此金融危机发生十周年之际,面对中美贸易酣战、民粹主义盛行的多事之秋,回顾和反思金融危机不仅具有历史意义,还对于当前中国及全球金融和经济形势具有重要现实应对价值。
关键词:
全球金融危机 金融监管改革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倪建伟
2009年3月28~29日,由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中国国际经济技术交流中心、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德国技术合作公司与越南中央经济管理研究院共同主办的、以"增长与改革——国际金融危机下的亚洲新兴经济体"为主题的国际论坛在海口隆重举行。来自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中国、德国、越南、印度、蒙古、老挝、新加坡、吉尔吉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等国家和地区400多名政府官员、专家学者参加了本次论坛。论坛涉及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亚洲新兴经济体的总体经济走势、农村发展、区域合作、社会政策选择、政府作用与改革等议题,重点就如何加强亚洲区域合作,"抱团过冬"进行深入研讨,以期为实现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建言献策。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劳拉·安德鲁·泰森
虽然我是当选总统奥巴马顾问委员会的成员,但是我并不代表他或者他的政府来讲话,我是作为一个独立的经济学家来讲话的。我讲政策方面的情况,尤其是未来美国政策的方向,也会涉及到全球的政策方向。一、关于现状(一)短期的周期性问题首先讲我对现状的认识。作为全球的决策者,要区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肖元真 郭卫民 徐光新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由于经济全球化的传导,使得世界各国也因全球金融危机引发了经济衰退。本文分析了美国金融危机的产生原因及其对全球经济的影响,并就我国如何通过经济政策、国际收支、货币政策、加工贸易、财政政策、税收政策和产业结构调整来积极应对,以保持经济持续和谐发展提出策略和建议。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王园林 段楠
全球金融危机对世界各国经济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主要国家纷纷出台针对性的政策措施以应对。文章对比分析了美、日、英等发达国家和中国的政策措施,归纳出中国政策措施的特点,并提出了中国进一步应对全球金融危机的政策建议。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汤湘希 赵彦峰
自20世纪70年代首次出现在美国会计原则委员会报告书第4号以来,公允价值一直是国际会计界研究的热点。金融工具由于其虚拟化及与生俱来的高度不确定性,决定了公允价值是其最相关的计量属性,然而,由于公允价值存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蒂莫西·盖特纳 聂欧
应重新审视2008年以来的监管改革,在制定应急措施方面给决策者更多的空间,并进一步学习有关危机应对的实践经验,以提升危机管理的水平自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我们的金融体系是否更加安全?上次危机令我们记忆犹新,之后的改革举措仍然历历在目,此时我们应对目前金融体系的稳健性及应对下一次大型金融危机的能力抱有多大程度的信心?我们今天的选择将直接决定下次危机造成的经济损失。需要指出,危机的影响不仅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