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921)
2023(11441)
2022(9787)
2021(9061)
2020(7645)
2019(17144)
2018(16981)
2017(32726)
2016(16858)
2015(18291)
2014(17326)
2013(16643)
2012(14610)
2011(12747)
2010(12174)
2009(11120)
2008(10041)
2007(7974)
2006(6284)
2005(5004)
作者
(41400)
(34658)
(34526)
(32794)
(21691)
(16434)
(15749)
(13567)
(13160)
(11860)
(11658)
(11597)
(10845)
(10503)
(10459)
(10334)
(10239)
(10235)
(9864)
(9819)
(8246)
(8191)
(8185)
(7934)
(7847)
(7690)
(7388)
(7189)
(6796)
(6722)
学科
(70643)
经济(70586)
管理(47277)
(46504)
(39020)
企业(39020)
方法(33180)
数学(29607)
数学方法(29226)
(18110)
(17029)
业经(16347)
中国(16292)
地方(13725)
(12688)
贸易(12684)
(12348)
产业(12009)
农业(11810)
技术(11617)
(11386)
(11338)
财务(11300)
财务管理(11277)
企业财务(10705)
(10547)
理论(10040)
环境(9702)
(9582)
(9247)
机构
学院(219513)
大学(215749)
(94880)
经济(93360)
管理(91000)
理学(80605)
理学院(79884)
管理学(78555)
管理学院(78152)
研究(65230)
中国(47603)
(41668)
(40281)
科学(37549)
财经(33737)
中心(31456)
(30941)
经济学(30066)
业大(30021)
(29422)
(28670)
(28412)
经济学院(27416)
(27061)
师范(26770)
研究所(26411)
财经大学(25509)
(24757)
商学(24583)
北京(24496)
基金
项目(161572)
科学(130512)
研究(121158)
基金(119849)
(102743)
国家(101942)
科学基金(90463)
社会(80040)
社会科(76231)
社会科学(76218)
基金项目(63854)
(63839)
自然(57269)
教育(56138)
自然科(56046)
自然科学(56036)
自然科学基金(55019)
(52718)
编号(48846)
资助(47492)
成果(36640)
重点(36371)
(36072)
(36024)
(35462)
国家社会(33889)
创新(33055)
课题(32109)
教育部(32077)
人文(32049)
期刊
(94142)
经济(94142)
研究(57203)
管理(33064)
中国(33026)
(30995)
科学(27836)
学报(27497)
(25263)
大学(22482)
学学(21523)
技术(20639)
教育(20160)
业经(18101)
农业(17877)
经济研究(16535)
财经(15991)
(15803)
金融(15803)
(13905)
问题(12576)
商业(11236)
技术经济(10604)
科技(10144)
统计(10002)
(9789)
(9698)
现代(9614)
理论(9489)
财会(9202)
共检索到29247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唐志红  
经济全球化下一国产业发展的突出特征就是产业结构的开放性以及产业结构的调整受制于世界产业发展波动的影响。在长期的研究中 ,我们已经习惯了从单一国家视角研究产业结构 ,而经济全球化时代的来临 ,推动我们从全球市场的角度研究一国产业结构形成及演变。国际贸易、国际资本流动、跨国公司及世界性经济组织是经济全球化下一国产业结构开放及互动的主要作用机制。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叶祥松  殷红  
产业结构的变迁与互动决定着经济增长的方式与质量。基于结构变迁模型量化全要素生产率(TFP)的增长来源并厘清产业结构调整对TFP的影响机制,我们考察了产业结构调整与TFP间的动态因果关系与时变效应。结果显示:1999-2020年产业结构服务化对全产业TFP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但工业结构技术化和服务业结构生产化对全产业TFP的影响分别呈现逐期递增与递减;高技术制造业对服务业TFP的驱动作用强于生产性服务业对工业TFP的驱动作用,二者差值总体呈U型波动趋势,其中,批发零售贸易业、交通运输业与金融业对工业TFP的抑制效应尤为显著,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房地产业对工业TFP的促进效应较为显著,但房地产业及其关联产业对信贷资源的挤占会造成金融市场扭曲、不利于全产业TFP的提高。现阶段我国工业与服务业互动发展滞后于工业化发展进程,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应注重产业间结构与产业内部结构的同步优化,促进服务业与制造业的深度融合发展并逐步向双向驱动转变。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李宾  周俊  田银华  
在观察产业结构与碳排放的关系时,考虑碳排放所具有的全球外部性将有助于提高分析的合理性。通过扩展RICE-2010这一气候变化综合评估模型,将中国经济细分为44个行业,并把国外作为一个独立主体,从而对全球外部性视角下的碳排放与产业结构变迁进行了分析。数值模拟结果表明:电力生产、交通运输、黑色金属冶炼、石油加工是设计碳减排政策时需优先关注的四个行业;我国碳排放库兹涅兹曲线(CKC)的拐点大致出现在2060年左右,届时,产业结构的格局将呈现出服务业比重高于工业比重的典型特征。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王铮  王宇  胡敏  顾高翔  
文章在全球一般均衡治理模型的基础上,模拟了人民币汇率与世界其他主要货币汇率发生变动时世界各主要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和产业结构与区位商的变化。通过模型模拟发现:(1)人民币长期缓慢升值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弱化了人民币短期发生贬值的影响;(2)人民币贬值虽然有利于中国出口的增长和GDP的发展,但人民币贬值使得进口额上升幅度大于出口额增长幅度,不利于制造业技术改造升级和其在国民经济中优势的提升;(3)人民币大幅贬值不利于第二产业规模的扩大和竞争优势的加强,人民币贬值促使中国第三产业比重的上升主要体现为其他服务业比重的提高,中国的交通运输业和金融保险业比重和区位商都是下降的。经过长期发展,出口对经...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姜璐  李玉清  董维春  
高等教育结构和产业结构是隶属于社会大系统中的两个子系统,两者相互独立又彼此影响。本文基于系统耦合关系视角,运用耦合协调模型测算2005-2016年我国高等教育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变动关系。研究发现:我国高等教育结构与产业结构形成互动与共变,两者的耦合度处于磨合阶段向提升阶段的临界点,处于磨合瓶颈期;协调度跨越低度协调,处于中度协调阶段,两者整体的耦合协调度在缓慢增进。研究认为:需加强深化产教融合、构建可持续的教育结构调整机制、加强高等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化高等教育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协调对接。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王兆萍  马婧  
我国制造业尚处在"缺"核少"芯"和耗能较大的阶段,在此背景下,深入细化研讨经济开放、技术进步与产业结构升级的关系,对避免落入"中等收入陷阱",实现产业乃至整个经济可持续发展有重要意义。基于49个国家1980-2015年的数据,将样本国分为深度跨越、浅度跨越、深度陷入和浅度陷入国家组,采用系统GMM估计方法,分别考察4个国家组经济开放、技术进步与产业结构升级间的关系。研究发现,产业结构升级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要条件,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主要途径。此外,在跨越组中,经济开放、技术进步能有效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同时,经济开放会显著提高技术进步对产业结构升级的推进作用。其中,深度跨越组依靠国际贸易与外商直接投资会明显增强技术投入、产出和效率对产业结构升级的推动效果,而陷入组却缺乏相应的显著性。因此,我国应当合理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积极增进国际经济交流,并通过调整技术投入结构与效率及重点培养科研人才等方式,提升技术创新能力。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王兆萍  马婧  
我国制造业尚处在"缺"核少"芯"和耗能较大的阶段,在此背景下,深入细化研讨经济开放、技术进步与产业结构升级的关系,对避免落入"中等收入陷阱",实现产业乃至整个经济可持续发展有重要意义。基于49个国家1980-2015年的数据,将样本国分为深度跨越、浅度跨越、深度陷入和浅度陷入国家组,采用系统GMM估计方法,分别考察4个国家组经济开放、技术进步与产业结构升级间的关系。研究发现,产业结构升级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要条件,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主要途径。此外,在跨越组中,经济开放、技术进步能有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金柏松  李健  刘雪琴  章海源  肖新艳  张莉  梅新育  韩秀申  
在开放经济中,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产业结构演进和出口商品结构变化有着紧密联系。出口什么商品,无疑取决于国内能够生产、提供什么商品,所以出口商品结构很大程度上是由产业结构决定的。同时,生产什么商品,又要看该国家或地区在国际分工中的地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姚志毅  张亚斌  
给产业结构升级赋予了新的内涵,对其测度也应有新的评价指标。以全球生产网络为背景,构建了产业结构升级的指标体系。通过因子分析方法,以中国为研究对象,从整体和省域两个层面对产业结构升级进行了测度。得出:中国产业结构是否升级主要从高附加值产业创造力、产业市场拓展、产业价值链、产业发展环境、产业生产能力五个方面判别。中国省域间产业结构升级存在较大差异:广东、天津等地区主要依赖于高附加值产业创造力的影响,新疆、甘肃等西部地区凭借其有利的资源优势,以加工贸易方式渗入全球生产网络,较好地促进了产业结构升级。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刘刚  
文章将一国产业结构看成是一个由产业和产业之间的相互关系所组成的、开放的复杂系统,应用复杂系统理论与方法,分析了产业结构系统的复杂性:层次性、动态性、非线性、演化性、协同性、突变性,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在封闭、开放条件下的产业结构安全与产业结构安全策略。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孙军  高彦彦  
传统产业升级是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必然选择,而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抢占国际技术制高点已成为世界发展大趋势,这两者对我国来说都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的理论分析表明,传统产业升级与新兴产业发展之间应该是一个良性互动过程,这种关系可以用一个螺旋式上升模型进行刻画:传统产业升级可以形成战略性新兴产业,而新兴产业的培育可以为传统产业升级提供支撑,这两者呈现出螺旋式上升趋势。本文认为,产业结构螺旋式上升的关键在于发挥比较优势:政府应该在遵循比较优势的基础上制定相关的保护或扶持新兴产业政策,建立在比较优势基础上的发展战略将使我国产业结构层次不断提升。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朱兆一  姜峰  
全球价值链布局及贸易利益分配体系重构,数字贸易为发展中国家逐步嵌入全球价值链生产体系提供契机。本文从资源错配的视角,实证检验了中国数字服务贸易出口、生产要素分配与全球产业升级之间的内在联系。研究发现:与美国、英国、德国等主要经济体相比,中国数字服务贸易出口能够显著抑制资本与劳动要素扭曲,提高资本与劳动的相对价格差值,进而推动全球产业结构合理化发展,加快服务化转型升级步伐;数字服务贸易促进作用在欧洲、非洲、美洲、大洋洲等地区较为明显,而在亚洲地区表现不太突出。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赵英伟  
进入中等收入国家后,我国是否会陷入"中等收入陷阱"成为国内瞩目的研究课题,本文从产业结构与经济发展阶段的关系入手,通过对近三十年韩国、巴西、中国对外贸易产业结构变化、差异的对比分析和研究,在吸收了韩国、巴西成功与失败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我国必须通过产业升级来跨越中等收入阶段,以培育支柱产业链、民族产业为中心,改变旧的模块结构生产模式,提高产品的附加价值间接提高国民收入水平。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蒋荷新  邓继光  
世界经济重心的转移为上海向全球城市转型提供了机遇。全球城市的形成通常需要经历去工业化和生产者服务业集聚两个阶段。2003年上海市服务业占全市总就业的比例超过了工业行业,意味着迈出了向全球城市转型的第一步,但生产者服务业就业却停滞不前,迟迟未能迈出转型的第二步。究其原因,上海常住人口(特别是外省市来沪人口)较低水平的教育结构是制约上海生产者服务业集聚和发展的主要阻力,低教育程度的人口资源不仅无法为上海经济的去工业化及生产者服务业集聚提供高素质劳动力,还使得低效率的传统制造业迟迟不能转型。对此的解决思路是:借助政府有形之手,运用外在的力量推动上海产业结构演进;提升外来人口的教育结构,为生产者服务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