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600)
2023(11966)
2022(9872)
2021(9177)
2020(7599)
2019(17145)
2018(16574)
2017(32343)
2016(16443)
2015(18188)
2014(17298)
2013(16676)
2012(14749)
2011(13012)
2010(12853)
2009(12074)
2008(10538)
2007(8834)
2006(7352)
2005(6253)
作者
(40448)
(33713)
(33393)
(31747)
(21350)
(16028)
(15280)
(12988)
(12971)
(11538)
(11482)
(11291)
(10701)
(10295)
(10257)
(10021)
(9948)
(9666)
(9523)
(9448)
(8066)
(7978)
(7783)
(7642)
(7617)
(7551)
(7244)
(7095)
(6674)
(6637)
学科
(65964)
经济(65902)
管理(51719)
(50416)
(44364)
企业(44364)
方法(31784)
数学(27670)
数学方法(27303)
(26415)
金融(26414)
(23704)
银行(23696)
中国(22982)
(22939)
(20386)
业经(15845)
(15809)
技术(15137)
(14846)
地方(13343)
(13200)
财务(13159)
财务管理(13132)
理论(12803)
企业财务(12592)
(11677)
贸易(11667)
(11383)
中国金融(11194)
机构
大学(214959)
学院(214722)
(95638)
经济(93985)
管理(90411)
理学(79067)
理学院(78364)
管理学(77255)
管理学院(76817)
研究(64161)
中国(55601)
(45332)
(41951)
财经(36801)
科学(34159)
(33671)
中心(33282)
经济学(31595)
(29303)
经济学院(28709)
财经大学(27994)
(27610)
业大(26627)
(25571)
师范(25348)
(25288)
北京(25201)
研究所(25162)
商学(24991)
商学院(24762)
基金
项目(152510)
科学(123571)
研究(115813)
基金(114325)
(97358)
国家(96559)
科学基金(86145)
社会(77998)
社会科(74346)
社会科学(74332)
基金项目(60352)
(58780)
自然(52939)
教育(52717)
自然科(51834)
自然科学(51824)
自然科学基金(50918)
(48448)
编号(46001)
资助(44692)
成果(35904)
(35624)
(34467)
重点(34005)
国家社会(33884)
创新(33425)
(32930)
教育部(31052)
(30771)
人文(30710)
期刊
(93268)
经济(93268)
研究(61562)
中国(36669)
(36079)
管理(33601)
(33384)
金融(33384)
科学(25868)
学报(25580)
(21868)
大学(21654)
学学(20564)
技术(19866)
教育(19674)
财经(18498)
(15959)
经济研究(15923)
业经(14638)
农业(14138)
问题(12113)
理论(11092)
技术经济(10770)
图书(10439)
实践(10023)
(10023)
科技(9997)
财会(9875)
(9457)
商业(9440)
共检索到30689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吴美华  张彦伟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全球化进程不断推进,人类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新公共金融正是研究如何为应对全球化挑战而融资的一种新理论。本文通过追溯该理论的起源,基本分析框架的勾勒,以及对其贡献和局限的评价,展现新公共金融理论的全貌,以期对国家公共政策的制定、经济研究有所裨益。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曹宏铎  李旲  
文章从研究范式的角度对新金融理论进行了梳理。从对与经典金融学理论相悖的市场异象深入研究,新金融学逐渐地将人的心理特征、行为特征引入到金融学研究中,而在金融市场特征描述中也从线性范式向非线性范式转变。而重新对经济学中的演化观点的审视,也意味着金融学研究日益重视投资主体的生命特征。简单地说,在研究范式上从原来完全理性、线性、静态的方法论向有限理性、非线性、动态演化的方法论转变。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崔满红  郭威  
(一)关于金融发展理论麦金农和肖在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金融抑制"理论和"金融深化"理论,具有广泛的影响,七八十年代以来,一些拉美国家与东南亚国家进行了"金融深化"的改革,使该理论受到更为广泛的关注。 1.金融抑制理论。金融抑制理论系统分析了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陈烨  
全球市场调研旨在为全球市场营销决策提供充足的数据和有说服力的分析,这就要求调研者具备充分的灵活性和机智巧思以克服在全球环境中遇到的困难。本文从分析全球调研环境的特殊性着手,探讨全球市场调研所面临的困难,最后提出全球市场调研新理论框架:比较分析模型。一...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文书洋  张琳  刘锡良  
当前,绿色金融备受关注,然而该领域的基础理论尚需进一步强化。根据经济学的一般原理,由于污染的外部性问题,环保的主要力量应当是公共部门而非金融系统。然而为何越来越多国家选择发展绿色金融?其背后的经济学原理是什么?深入探讨这些问题是有效制定政策、构建绿色金融理论体系的基础。本文基于跨国面板数据的分析表明,绿色金融对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促进效应,表现出与公共部门环保投入的显著差异。在此基础上,本文构建基于经济增长框架的绿色金融理论模型,对经验事实给出理论解释。模型证明:绿色金融的成本分摊与风险分担功能使其具有独特的长期增长效应,是经济发展必然选择;绿色金融政策与绿色财政政策的协调配合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有效手段。本文从理论层面回答了"为什么需要绿色金融"这一问题,为绿色金融的经济学理论发展和政策分析提供了可借鉴的框架。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王森  
把与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的传统企业改造成为与市场经济体制相兼容的现代企业,这是当代中国改革的重要课题。企业重组的内涵不仅是破产、兼并等方式,更重要的内容是通过产权责任清晰,重构投资主体。实现企业重组遇到的最大障碍是历史遗留的债务包袱。对帐面债务的化解,可以通过专业银行的商业化处理;而对非帐面债务,可通过设立养老、失业、医疗等基金,构建社会性保险机构来解决。国有企业改革与整个金融体制的改革紧密相关。金融创新不仅是金融工具的创新,也包括金融制度的创新。企业制度与金融制度存在严格的对应关系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潘峰华  方成  
全球化带来的新国际劳动分工使全球生产网络(Global Production Network, GPN)成为研究全球经济与区域发展的重要框架。与此同时,金融在现代社会经济运行中的地位日益提升,经济金融化在全球不同尺度下深刻影响着经济活动的空间分布和网络。因此,金融已经成为GPN研究不能忽略的重要环节。更重要的是,金融化带来的逻辑也日益深刻地影响到GPN的演化和运行。尽管GPN研究日益重视金融的作用,并开始研究金融业的全球生产网络,但是随着越来越多的企业通过获得国际股权投资或者在境外资本市场上市等方式融入全球资本市场,主要从生产角度理解地方经济融入全球过程的GPN难以对该现象深入分析。全球金融网络(Global Financial Network,GFN)为刻画和分析这个过程提供了新的框架。在这个分析框架中,地方经济体通过高级商业服务业(Advanced Business Service, ABS)企业与世界城市(国际金融中心)和离岸管辖区产生联系,从而融入GFN。论文介绍了GFN的基本结构,探讨了地方经济融入GFN的主要方式及其产生的影响。最后,提出GFN未来在理论和实证方面可继续深入研究的方向。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李健  张金林  
自2005年普惠金融概念被首次提出以来,发展普惠金融已成为国内外的共识。本文运用知识图谱分析法,以2005—2018年的国内外研究文献作为样本,对普惠金融的核心知识域、研究现状与热点主题进行梳理分析,并通过解读普惠金融内含,探讨普惠金融的未来发展方向。研究发现:(1)在过去十三年间,普惠金融的研究范围与研究视角较为全面,且研究脉络较为清晰;(2)国内外普惠金融研究的热点方面具有一定的相同点与不同点,反映出国内外研究侧重点不同;(3)普惠金融未来将与金融科技融合发展,普惠金融未来的研究可重点关注金融科技对普惠金融的服务效率、成本管理的影响等方面。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郑石桥  
基于审计的一般本质探究金融审计本质。首先,从内涵上来说,金融审计是以系统方法从行为、信息和制度三个维度对金融经管责任履行情况实施的独立鉴证、评价和监督,并将审计结果传递给利益相关者的金融治理制度安排,金融审计需要顺序履行鉴证、评价和监督三大审计职能。其次,从外延上来说,金融审计可以从审计主体、审计客体和审计内容方面分别形成不同类型的审计,这些不同类型的金融审计的共性就是金融审计的共性本质。最后,分析金融审计与金融监管、金融稽核的差异:金融审计是所有权监督,金融监管是行政权监管,外部稽核是金融监管的方式之一,而内部稽核本质上是内部审计的一种方式。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郑石桥  
基于资源托付的金融委托代理关系有三类:股东与金融机构、金融机构总部与内部单位、政府与金融监管部门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各类关系下,代理人都对委托人承担了金融经管责任,成为金融经管责任承担者,由于自利和有限理性,在激励不相容、合约不完备、信息不对称和环境不确定的情形下,金融经管责任承担者可能偏离委托人的意愿,从而出现代理问题和次优问题。为此,金融委托人会推动建立一整套的金融治理体系,金融审计是其中的重要成员,其发挥作用的路径是鉴证、评价和监督金融经管责任履行情况,以促进金融经管责任承担者更好地履行其金融经管责任。由于金融审计的独特作用路径,股东对外部金融审计存在普通需求;金融机构总部对内部金融审计存在普通需求;政府对针对金融监管部门的政府金融审计存在普通需求。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王勇  王亮  余升国  
金融的率先开放是国内创建高水平、国际化自贸区的重要前提。该文基于序数效用论构建一般意义上的自贸区理论分析框架,探讨了区内离岸金融制度创新促进经济增长的效果及其变动趋势:(1)从自贸区政府主体最优化行为出发引入政府金融监管等外生变量,建立了离岸金融制度创新与自贸区经济增长的内生比较静态均衡模型;(2)推导了自贸区金融制度创新存在的均衡解是政府提供不同金融制度安排的边际经济效应等于其对应制度创新成本之比;(3)自贸区设立后的离岸金融制度创新能够引致更高经济增长水平,刻画的"离岸金融制度创新曲线"及其变化轨迹能够模拟经济增长水平的演进路径,从而一定程度解释了政府金融监管的作用效果和机制。该研究意在为中国自贸区的金融开放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提供理论支撑。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阮守武  
公共选择理论用经济学的方法研究政治问题,研究的内容可以分为四个部分:直接民主中的公共选择,主要讨论个人偏好和投票问题;代议民主制中的公共选择,内容涉及政党竞争与选举、官僚机构和寻租问题;利益集团和集体行动;宪政的经济分析。公共选择理论以理性经济人假设和方法论上的个人主义为特征,得出了一系列不同于传统政治学的分析结论,对政治理论研究和分析现实政治问题都有很好的借鉴作用,并提供了有用的分析工具。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曹军新  
面对国内外环境问题的压力,金融管理、财政和环保等部门和组织推出的改革举措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与"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目标尚有较大差距。主要是现有政策和措施碎片化,缺乏顶层设计和部门协作,导致当前绿色金融体系建设存在一系列系统性问题,是中国作为转型国家融入国际体系过程中绿色金融发展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对此,要以"两行一金"的治理系统建设为契机,围绕构建"社会参与—部门协作—国家规划—国际合作"四位一体机制,全面推进绿色金融体系建设。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陈卫东  王有鑫  
全球流动性的规模、结构、流向和币种构成等变化将对全球经济金融发展格局和金融稳定产生深远影响。本文在对全球流动性概念进行厘清和界定的基础上,分别从理论机制和经验分析的角度探讨不同维度全球流动性对通胀和金融资产价格的差异化影响,分析主要国际货币在全球生产和金融循环体系中的跨境流动对全球金融稳定的影响。结果发现,央行流动性是全球流动性的核心,跨境流动性主要影响他国债务和金融市场稳定,私人资产和跨境流动性的顺周期性变化将放大央行流动性对经济金融体系的影响。欧美等国际货币发行国可以将货币超发成本转嫁给其他国家,经济呈现“高全球流动性、低通胀和高金融资产价格”特点;工业出口国和大宗商品出口国货币跨境使用较少,金融资产价格除受本地流动性影响外,还受跨境流动性影响,波动较大。实体经济货币活性下降、资金分流金融市场、私人非金融部门加杠杆空间下降、新兴经济体出口价格低廉等因素共同作用,弱化了发达经济体央行流动性对通胀的影响。当前全球流动性面临拐点,我国面临的输入性金融风险加大。对此,应搭建系统、全面的流动性统计监测框架,提前做好应急预案和政策储备,提高风险抵御能力。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肖欣荣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金融投资理论在重新理解和抽象真实世界的基础上,对主流估值模型、投资者行为和全球宏观对冲等几个重要方面进行了深刻反思。总的来看,微观层面的进展,一是进一步认识到把投资者情绪引入传统基本面估值模型中的意义;二是利用动物精神理论发展了对投资者认知规律、决策过程和群体行为的研究。宏观层面的进展表现为提出了储蓄者和非储蓄者模型以及"新常态"和国际货币新体系的观念。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