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467)
2023(17666)
2022(14966)
2021(14065)
2020(11649)
2019(26855)
2018(26321)
2017(50477)
2016(27129)
2015(30511)
2014(30362)
2013(29699)
2012(26802)
2011(23977)
2010(23469)
2009(21527)
2008(20589)
2007(17488)
2006(15176)
2005(13136)
作者
(75175)
(62576)
(61928)
(59217)
(39777)
(29828)
(28265)
(24577)
(23762)
(21861)
(21280)
(21128)
(19653)
(19576)
(19356)
(18962)
(18678)
(18441)
(18022)
(17831)
(15249)
(15152)
(14976)
(14235)
(13958)
(13877)
(13589)
(13504)
(12363)
(12300)
学科
(110856)
经济(110739)
管理(75335)
(71839)
(58825)
企业(58825)
方法(51719)
数学(44574)
数学方法(44024)
中国(31413)
(30053)
(25550)
业经(25392)
(22208)
(21448)
贸易(21434)
(20913)
地方(20714)
农业(20136)
(18579)
理论(18259)
环境(17031)
(16948)
技术(16635)
(15964)
财务(15886)
(15856)
财务管理(15854)
银行(15818)
(15509)
机构
大学(379595)
学院(378095)
(155415)
经济(152429)
管理(151383)
理学(132147)
理学院(130707)
管理学(128393)
管理学院(127709)
研究(127364)
中国(94813)
(80466)
科学(78008)
(67399)
(61678)
(57334)
中心(56948)
研究所(56852)
财经(55514)
业大(54652)
(51702)
(51146)
(50848)
北京(50767)
师范(50681)
经济学(47675)
(46860)
农业(44788)
经济学院(43081)
(42273)
基金
项目(266481)
科学(211159)
基金(195674)
研究(195455)
(170510)
国家(169145)
科学基金(146241)
社会(125506)
社会科(119041)
社会科学(119013)
基金项目(103647)
(101527)
自然(94314)
自然科(92179)
自然科学(92159)
自然科学基金(90494)
教育(89486)
(86030)
资助(80419)
编号(78582)
成果(62609)
重点(59479)
(59305)
(56986)
(55169)
课题(53486)
国家社会(52664)
创新(51509)
教育部(51343)
科研(50882)
期刊
(161919)
经济(161919)
研究(108859)
中国(66223)
学报(57828)
科学(55006)
管理(54679)
(52124)
(49354)
大学(44851)
学学(42010)
教育(40830)
农业(36876)
技术(32577)
(28811)
金融(28811)
经济研究(27070)
业经(26681)
财经(26317)
(22663)
问题(21584)
(19833)
图书(19136)
科技(17821)
技术经济(17592)
(17408)
资源(17127)
(17074)
理论(16858)
现代(16380)
共检索到53586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胡卫伟  
在旅游市场全球一体化加速以及国内旅游持续增长的态势下,旅游者与旅游从业人员和社区居民彼此间的文化交流和相互影响也在不断加深。然而,在当前中国旅游业发展过程中,旅游从业人员道德失范以及旅游者旅游意识薄弱、不文明的行为普遍存在。在这种背景下探讨中国旅游人文力的塑造意义重大。本文首次解读了旅游人文力的概念,分析了旅游人文力提出的现实背景及重塑中国旅游人文力,最后在全球化视阈下提出中国旅游人文力塑造的政策建议。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Alan A.Lew  杨昀  
20世纪70年代中期,我以本科交换生的身份来到香港学习,那是我第一次到中国。然而,当时我能到的距离中国大陆最近的地方就是香港新界的罗湖火车站。直到1984年,完成了新加坡的博士论文调研后,我本打算回美国,后终下定决心要到中国走一遭。于是我走访了广州,还去了中山大学,尽管那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屠启宇  杨亚琴  
在全球化推动下,形成了一个以生产要素最佳配置和自由流动为主旨的全球经济体系,少数城市在这一极端依靠流动性的全球体系中充当要素和信息流动的基点,扮演着举足轻重的世界城市角色。在这种情况下,是否拥有世界城市、拥有什么等级的世界城市,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关键。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安贺新  
当前,中国旅游业正处于从资源旅游到品牌旅游的转型期,旅游品牌已成为旅游企业竞争的利器。在体验经济背景下,游客出游是为了获得所期望的体验,因而游客体验成为旅游企业品牌塑造的核心内容。本文首先分析以游客体验为核心塑造旅游品牌的动因,通过游客体验影响因素相关文献回顾,给出了影响游客体验的主要因素,在此基础上论证了以游客体验为核心旅游品牌塑造的实施方略,最后,为以游客体验为核心塑造旅游品牌的旅游企业提出了应注意的问题,以期对旅游企业品牌塑造的实践提供指导。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陈兴  
在体验经济浪潮的影响下,"旅游体验"命题被广泛提出,然而就旅游体验的本质及具有可操作性的旅游体验塑造而言,目前的研究还很少。本文基于人类学视角,结合体验经济内涵,对旅游体验的本质进行了探索,提出旅游体验的"虚拟真实"概念,并对旅游体验塑造方法及科学性进行了探讨。笔者从注重提升过程氛围、突出文化符号真实性、鼓励社区参与等角度,围绕旅游期望提升、"真实"情境/氛围营造、旅游地居民作用发挥等方面对旅游体验的整体性塑造进行了全面的阐释。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方世敏  黄玲  
我国西部地区蕴藏着丰富的旅游资源 ,但旅游形象现况不佳。要树立西部各省市区旅游目的地良好形象 ,应当在改善基础设施、加强企业管理的前提下 ,从更新观念、政府主导、形象要素整合、形象传播等方面着手采取对策 ,从而促进我国西部旅游业的长足发展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任唤麟  龚胜生  刘冬梅  
依据问卷调查、实地考察、座谈等方式所得资料,本文对武汉城市圈旅游资源结构、现有旅游形象与旅游形象竞争进行了分析,认为武汉城市圈旅游形象应定位于:荆楚文化与三国文化之域,中国近代历史大舞台,人文山水荟萃地,会议、商务与教育中心,休闲度假与购物的天堂。本文认为武汉城市圈塑造良好旅游形象还应通过资源开发与设施建设、完善识别符号、改善接待条件、规范服务行为等形象建设策略改善旅游形象,并通过各种信息传播渠道、公关与节事活动因"客源地"制宜地开展旅游形象宣传。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黄松山  
首先进行概念辨析与界定。研究视野为研究者群体或个体研究问题的关注面与覆盖面,而研究视角为研究者群体或个体在研究问题时所采取的立场及由此所导致的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角度。从知识社会学的角度看,研究视野和研究视角均受研究者所处社会文化环境、制度要求,研究者受教育背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马晓京  
观看方式与目的地旅游形象密切相关。旅游者对目的地的观看方式不同,所形成的旅游形象也就不同。观看方式受世界观、价值、态度、倾向性、信念等因素的影响,是社会文化熏陶的结果。旅游观看方式具有非政治性、非历史性、局部性、肤浅性、浪漫性、男性眼光等特点。只有认真研究不同目标市场旅游者所处的社会文化背景,针对不同的旅游观看特点,才能塑造满足旅游者心理期待和心理想象的旅游形象。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高路加  
简介国外旅游人类学发展概况 ,总结中国旅游人类学教学、科研的历程和得失 ,指出开展中国旅游人类学系统研究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介绍广州大学关于旅游人类学学科建设的探索和思考 ,并提出《中国旅游人类学》一书的内容结构框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