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158)
- 2023(10214)
- 2022(8676)
- 2021(8092)
- 2020(6799)
- 2019(15257)
- 2018(14919)
- 2017(28725)
- 2016(15102)
- 2015(16617)
- 2014(16219)
- 2013(15654)
- 2012(14057)
- 2011(12399)
- 2010(12073)
- 2009(10723)
- 2008(9967)
- 2007(8236)
- 2006(6865)
- 2005(5714)
- 学科
- 济(66447)
- 经济(66381)
- 管理(41964)
- 业(38578)
- 企(31246)
- 企业(31246)
- 方法(30933)
- 数学(27873)
- 数学方法(27484)
- 农(16745)
- 地方(16153)
- 财(14768)
- 中国(14697)
- 环境(13723)
- 业经(13019)
- 学(12531)
- 农业(11458)
- 贸(10781)
- 贸易(10778)
- 易(10490)
- 和(10166)
- 划(9377)
- 融(9377)
- 金融(9375)
- 地方经济(9316)
- 技术(9144)
- 务(8784)
- 财务(8752)
- 财务管理(8729)
- 制(8723)
- 机构
- 大学(203246)
- 学院(202635)
- 济(86346)
- 经济(84857)
- 管理(82771)
- 理学(73151)
- 理学院(72335)
- 管理学(70989)
- 管理学院(70589)
- 研究(66781)
- 中国(48536)
- 京(41272)
- 科学(40655)
- 财(36732)
- 中心(31992)
- 所(31324)
- 财经(30692)
- 农(29417)
- 业大(29397)
- 研究所(29058)
- 经(28216)
- 江(28051)
- 经济学(27342)
- 范(27320)
- 师范(27048)
- 院(25338)
- 北京(25098)
- 经济学院(24933)
- 财经大学(23344)
- 农业(22808)
- 基金
- 项目(152926)
- 科学(123296)
- 基金(114237)
- 研究(111671)
- 家(100692)
- 国家(99575)
- 科学基金(86665)
- 社会(73724)
- 社会科(70092)
- 社会科学(70076)
- 基金项目(60648)
- 省(58565)
- 自然(55843)
- 自然科(54480)
- 自然科学(54468)
- 自然科学基金(53434)
- 教育(50864)
- 划(50029)
- 资助(45653)
- 编号(43363)
- 重点(34972)
- 部(34353)
- 发(33900)
- 成果(32962)
- 创(32483)
- 国家社会(31934)
- 创新(30464)
- 科研(29821)
- 教育部(29763)
- 人文(29210)
共检索到27699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早立 薛跃规
采用全球公顷法(gha)和国家公顷法(nha)对广西兴安县2016年的生态足迹、生态承载力进行计算,基于计算结果比较分析了两种方法在核算县域生态足迹时的差异。并基于国家公顷法,探索均衡因子、平均产量对计算结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采用gha和nha的生态足迹计算结果分别为2.787 19 hm2/cap、1.680 25 hm2/cap;采用不同的均衡因子计算时,生态赤字最大值是最小值的11倍;采用较远年份平均产量为参数计算的当年生态足迹远高于采用当年平均产量的计算结果。因此提出将生态足迹模型应用于县域生态足迹评估的建议:(1)采用全球公顷法计算县域生态足迹会夸大结果产生较大误差,无法精确反映该地区的生态系统负荷,因而在计算县域生态足迹时,推荐使用国家公顷法。(2)使用当年的平均产量数据,并使用不同的均衡因子计算比较,以提高计算结果的精确性与可信度。
关键词:
生态足迹 全球公顷法 国家公顷法 兴安县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吴开亚 王玲杰
为对基于全球公顷或是国家公顷来核算生态足迹的差异进行比较分析,分别采用全球公顷法和国家公顷法对安徽省2003年生态足迹进行核算。全球公顷法核算的生态足迹需求、生态承载力、生态赤字分别为1.765 909 hm2/cap,0.435 083 hm2/cap,1.330 826hm2/cap;而国家公顷法核算的结果则分别为0.955 026 hm2/cap,0.102 027 hm2/cap,0.852 999 hm2/cap。对核算结果差异的产生原因进行分析表明:①采用全球公顷法将会扩大国家生态足迹的核算误差;②全球平均产量难以体现产品之间的属性差异;③使用全球公顷法核算时的数据汇总难度大;④以...
关键词:
全球公顷 国家公顷 生态足迹核算 安徽省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黄羿 杨林安 张正栋 夏斌
从国家公顷概念的角度出发,利用广东省与国家土地平均生物生产力的比较关系修正了传统生态足迹模型中的均衡因子与产量因子,更加准确地计算了广东省人均生态足迹及人均生态承载力及其变化趋势。结果显示,研究期内广东省土地生态供给出现持续赤字的情况,人均生态赤字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通过人均生态赤字与人均收入建立的协整关系模型发现,广东省人均生态赤字的逐年累积效应显著,而人均收入用于消减生态赤字的效应相对滞后。因此,转变经济增长和居民消费方式仍是广东省社会、经济、环境协调发展亟需解决的关键问题。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成英
如何将人口有效控制在资源环境承载的范围内,是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问题。以青海省为例,采用"国家公顷"生态足迹模型对其适度人口规模进行了测度与评价,得出在2001~2011年时间序列中,青海省一直存在不断增大的生态赤字并导致人口赤字,使得青海省人口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加剧,出现了不可持续发展状态,因此从降低生态足迹和提高生态承载力两个层面出发提出相关对策,为青海省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与指导。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李智强 吴诗嫚
土地是可持续发展中最重要的资源基础,土地的可持续利用是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基本保障。如何解决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之间的协调问题,对于保证整个自然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生态足迹将人类消耗加以量化,并和区域土地的承载力进行对比,来判断研究区域的土地是否处于可持续利用状况。为了全面分析抚州市的可持续发展状态,本文运用改进的"国家公顷"的生态足迹模型,针对抚州市的具体情况,对抚州市生态足迹进行计量和分析,并针对性地提出缓解抚州市生态赤字的措施和建议。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赵兴国 潘玉君 王爽 姚辉 崔文芳
借助传统的生态足迹方法,以"国家公顷"为计量单位,运用"中国平均生态生产力"对单产因子和产量因子进行调整,引用"中国平均均衡因子",提出"中国标准"的生态足迹新方法,构建了区域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评价模型。在此基础上,运用灰色系统预测GM(1,1)模型分别建立了云南省人均耕地生态足迹和人均耕地生态承载力的预测模型,残差检验与误差检验结果满足模型精度要求,以此对云南省耕地资源利用的可持续状态进行预测。结果表明:①1998年-2009年,云南省人均耕地生态足迹和人均耕地生态承载力均呈波动上升态势,耕地资源利用总体上呈现弱不可持续状态;②在人口增长、经济发展、自然灾害和土地利用方式等不出现明显"突变...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张恒义 刘卫东 王世忠 单娜娜 梁红梅
生态足迹模型是分析人类对自然资本的需求和自然资本的供给情况的有力工具。为更加准确地核算中小尺度的生态足迹,论文建立了"省公顷"模型,明确了均衡因子和产量因子的含义与计算方法。在计算方法上,首次引入热值的概念,克服了不同类型生物产品不能直接加总的难题。以浙江省为例,应用本方法测算了2005年各类土地的均衡因子和各市土地的产量因子。其均衡因子分别是:耕地为2.82 s-nhm2/hm2;草地为0.11 s-nhm2/hm2;林地为0.35 s-nhm2/hm2;水域为0.17 s-nhm2/hm2等。结果与国际上通行的数值和国家公顷下的数值存在较大差异,但通过分析认为,文章的均衡因子和产量因子客观...
[期刊]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作者]
彭辉
以大型固定样地进行森林生物多样性监测的方法为人们了解物种共存机制,理解生物多样性及其影响提供了可靠、翔实的数据。在森林生态学研究领域采用该方法开展森林生态系统的结构、动态及生态功能研究已经成为该领域的热点和基本方法。基于相邻木关系的林分空间结构参数如角尺度(Uniform angle index,Wi)、混交度(Mingling,Mi)和大小比数(Dominance,Ui)等,在国内外关于林分空间结构的分析、林木的竞争与优势度计算、物种的多样性测度以及结构的恢复重建与优化调整等研究领域中被广泛使用,并取得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近期北京市国土局发布了2014年度国有建设用地供应计划区县指标分解方案。该方案显示,2014年北京市将供应650公顷保障房用地。其中,海淀区成为公租房供应大户,大兴区(含亦庄)将提供最多的两限房用地。指标分解方案显示,北京市2014年度共安排住宅用地1650公顷,其中,保障性安居工程用地650公顷,商品住宅用地1000公顷,商品住宅用地中的一半为自住型商品房用地。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王珺 冷慧卿
保险区划对于森林保险的实践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我国有关森林保险区划的工作进展缓慢。本研究选取浙江省永嘉、丽水莲都、青田、缙云四县(区)为案例研究区,以森林火灾为研究对象,在公顷网格尺度上开展了保险区划工作。本研究将火灾物理模型与森林火灾保险定价有机结合,利用历史数据校正火灾模型,基于火灾模型实现火灾事件随机模拟、生成大量模拟火灾数据以弥补历史观测数据记录年份有限、数据量小的缺点,从而在较高的空间分辨率下(公顷网格尺度上)得以开展定量风险评估,并在此基础上,采用自下而上合并的方法实现保险区划,制定分区费率表。
关键词:
保险区划 公顷网格 森林火灾保险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丁锦峰 訾妍 成亚梅 潘婷 封超年 朱新开 李春燕 彭永欣 郭文善
【目的】探讨稻茬小麦籽粒产量9 000 kg·hm-2群体糖氮代谢特征及关键生育期糖氮营养诊断指标。【方法】2010—2012年,在稻麦两熟条件下,以中筋小麦扬麦20为材料,采用三因素裂区设计,以施氮量(纯N)为主区,设210 kg·hm-2、262.5 kg·hm-2两个水平;以施氮比例为副区,设基肥﹕壮蘖肥﹕拔节肥﹕穗肥分别为3﹕1﹕3﹕3、5﹕1﹕2﹕2两个水平;以穗肥追氮时期为裂区,设剑叶露尖、孕穗期、抽穗期和开花期4个水平。通过试验构建稻茬小麦不同产量群体,分析不同产量群体植株可溶性糖、氮含量及糖氮比动态特征及其与产量的关系,提出籽粒产量9 000 kg·hm-2左右稻茬小麦关键生育...
关键词:
稻茬小麦 高产 糖氮代谢 特征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甄翌
构建基于碳足迹测算和生态足迹测算两种方法的生态效率评估模型,以张家界为实例,分别测算2012年张家界旅游活动各环节的生态效率。结果表明:张家界旅游具有高效性,旅游收入与生态环境负荷没有线性关系。基于碳足迹的评估方法揭示:提高旅游生态效益主要是要提高资源及能源的利用率,降低旅游活动尤其是交通、住宿环节的碳排放。基于生态足迹的评估方法揭示:提高旅游生态效率的措施,除了节能减排外,提高生物性生产土地的生产力尤其是耕地也是关键。
关键词:
生态效率 张家界 碳足迹 生态足迹 模型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董国仓 罗有贤 翁才银 苏维词
生态足迹模型已成为评价区域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方法,被国内外学者广泛应用,但大都是静态地揭示某个区域的生态足迹,或纵向揭示生态足迹演化过程,而很少横向对比某个省(市)的县域生态足迹。从县级区域来评价重庆市2007年的生态足迹区域差异,揭示各区县在可持续发展中存在的生态压力和发展优势,为重庆市区域可持续发展提供政策参考和依据,并应用Arcgis软件直观表现重庆市生态足迹区域差异。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方恺 段峥
随着地球生态系统的交互性、复杂性与整体性特征日益显现,综合分析和比较各类人为环境影响及其最大安全阈值,对于从整体上判断人类活动的可持续性、揭示承载力的超载程度具有重要意义。基于环境足迹和行星边界两项新概念,运用极差法和目标距离法对全球30个主要国家的碳、水和土地赤字数据进行了标准化与权重化处理,得到一个复合的国家环境可持续性压力指数,并结合3项环境赤字的实际分布状况,将所有国家划分为4类:环境强可持续性(3国)、环境弱可持续性(8国)、环境弱不可持续性(9国)、环境强不可持续性(10国)。总体上,环境可持续性压力呈现南美洲国家低、亚洲和非洲国家居中、欧美发达国家高的地域格局,亚洲是4类国家并存...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王昕宇 黄海峰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经济的不断发展,生态环境与经济增长的矛盾日益突出,可持续发展受到严峻挑战。本文以四川省宜宾市为例,运用生态足迹模型和生态可持续发展指数对宜宾市10区(县)2014年的可持续发展状况进行了测算。结果表明:总体来讲,宜宾市生态可持续发展程度低,草地和水域人均生态承载力较低,环境可持续发展指数(ESI)整体偏低,可持续发展强度不高,基于此为宜宾市县域可持续发展研究提供思路、依据和决策支持。
关键词:
生态足迹 环境可持续发展指数 可持续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