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353)
- 2023(17435)
- 2022(15157)
- 2021(13845)
- 2020(11758)
- 2019(26678)
- 2018(26027)
- 2017(50387)
- 2016(27100)
- 2015(30242)
- 2014(29690)
- 2013(29220)
- 2012(26284)
- 2011(23603)
- 2010(23093)
- 2009(21132)
- 2008(20318)
- 2007(17251)
- 2006(14747)
- 2005(12185)
- 学科
- 济(107180)
- 经济(107067)
- 管理(77960)
- 业(75094)
- 企(62508)
- 企业(62508)
- 方法(55269)
- 数学(48530)
- 数学方法(47953)
- 农(27825)
- 贸(27315)
- 贸易(27304)
- 财(27146)
- 易(26484)
- 中国(25488)
- 业经(23456)
- 学(23010)
- 地方(20363)
- 农业(18419)
- 务(18162)
- 财务(18092)
- 财务管理(18058)
- 理论(17551)
- 技术(17133)
- 企业财务(17050)
- 环境(16816)
- 制(16363)
- 和(15843)
- 融(14532)
- 金融(14530)
- 机构
- 大学(382008)
- 学院(381024)
- 济(152415)
- 管理(151994)
- 经济(149359)
- 理学(134395)
- 理学院(132953)
- 管理学(130446)
- 管理学院(129784)
- 研究(123162)
- 中国(87861)
- 科学(78843)
- 京(78822)
- 农(66426)
- 财(65511)
- 业大(62489)
- 所(60758)
- 研究所(56296)
- 中心(55790)
- 财经(54804)
- 农业(52882)
- 江(52010)
- 经(50171)
- 北京(48232)
- 范(48111)
- 师范(47513)
- 经济学(46107)
- 院(45454)
- 州(42193)
- 经济学院(42095)
- 基金
- 项目(276189)
- 科学(216670)
- 基金(201722)
- 研究(194616)
- 家(178400)
- 国家(176976)
- 科学基金(152010)
- 社会(123646)
- 社会科(117415)
- 社会科学(117385)
- 省(108007)
- 基金项目(107200)
- 自然(101943)
- 自然科(99637)
- 自然科学(99609)
- 自然科学基金(97829)
- 划(91341)
- 教育(90046)
- 资助(83354)
- 编号(77492)
- 重点(62013)
- 部(60402)
- 成果(60069)
- 发(57973)
- 创(57756)
- 创新(53950)
- 科研(53903)
- 课题(52669)
- 教育部(51677)
- 计划(51558)
- 期刊
- 济(149628)
- 经济(149628)
- 研究(101983)
- 学报(67119)
- 中国(61079)
- 科学(58155)
- 农(58105)
- 管理(52535)
- 大学(50407)
- 财(48606)
- 学学(48045)
- 农业(40560)
- 教育(36751)
- 技术(31829)
- 融(26787)
- 金融(26787)
- 业经(25966)
- 经济研究(25804)
- 财经(25786)
- 经(21996)
- 业(21255)
- 问题(20633)
- 贸(19821)
- 科技(19138)
- 版(18748)
- 商业(18111)
- 业大(17844)
- 技术经济(17575)
- 图书(17294)
- 统计(16958)
共检索到52067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杨慧力 何青松 姜振寰
根据国际分工理论和全球价值链理论可知,加工贸易升级的方向是提升其在全球价值链上的分工地位。采用回归分析法对山东加工贸易在全球价值链上升级的影响因素实证分析发现,产业结构对山东加工贸易升级推动作用明显,而资本投入和实际利用外资贡献不足,劳动力投入和技术进步的作用不显著。因此,推动加工贸易升级要优化投资结构和引资结构,注重人力资本投入、鼓励企业自主创新,重视技术进步成果在生产经营中的推广应用。
关键词:
全球价值链 加工贸易升级 影响因素 山东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朱振东
随着社会分工的深化和价值创造的再构,全球价值链逐渐形成。本文结合东莞的加工贸易发展的历史和现状,分析东莞面临的相关方面升级的各种困境和问题。通过相关数据和模型的支撑,提出东莞在全球价值链的加工贸易转型升级过程的建议。
关键词:
价值链 加工贸易 转型升级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吕剑亮
通过全球社会分工和价值创造重构,逐渐构建了全球价值链体系,世界各国企业只有依靠自身比较优势,才能更好提升竞争能力,有效融入全球价值链环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逐渐对接了全球价值链,同时也出现不少问题。在此大背景下,本文以价值链的相关理论为基础,对我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展开相关影响因素分析,认为技术研发对其具有积极的作用,但没有合理发挥劳动力、外资等因素的相关作用。在当前我国加工贸易大发展的现实状况下,我国今后需要在自主技术创新、吸引外资等方面下大力气予以积极推进。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田燕梅
加工贸易是山东省对外贸易的主要方式,对山东经济发展、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调整起到重要作用。从全球价值链视角分析山东省加工贸易现状和面临的问题,提出由价值链中间向两端拉伸的链条内升级,由低附加值向高附加值调整的链条间升级和加工贸易经营主体转型升级路径。在此基础上提出加强配套产业发展、鼓励加工贸易企业自主创新、推动加工贸易梯度转移、推进本土内资企业发展、加快培养引进人才等促进山东省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全球价值链 转型升级 加工贸易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王晗
本文在阐释全球价值链下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机理的基础上,对全球价值链升级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地区研发能力与产业结构促进作用最为显著;人力资本水平、配套服务设施、外商直接投资次之;而贸易开放度则产生负面影响。因此得出,中部六省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优化地区产业结构,完善相关制度政策,有序承接产业梯度转移,顺利实现加工贸易转型升级。
关键词:
全球价值链 加工贸易 转型升级 中部地区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王晗
本文在阐释全球价值链下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机理的基础上,对全球价值链升级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地区研发能力与产业结构促进作用最为显著;人力资本水平、配套服务设施、外商直接投资次之;而贸易开放度则产生负面影响。因此得出,中部六省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优化地区产业结构,完善相关制度政策,有序承接产业梯度转移,顺利实现加工贸易转型升级。
关键词:
全球价值链 加工贸易 转型升级 中部地区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黎国林 江华
从全球价值链这个研究视角分析,加工贸易产业升级处于外部联系和内部联系中,是一个多层次、多领域、多阶段的动态发展过程。针对我国加工贸易产业升级现状,我国加工贸易产业升级要在两个方面实现产业耦合,一方面要与国内支柱产业耦合,发展产业影响力和关联效应大的加工贸易;另一方面要与国际产业结构和贸易结构耦合,即通过功能升级、高新技术化并发展服务业加工贸易等形式实现产业升级。
关键词:
全球价值链 加工贸易 产业升级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汤碧 陈莉莉
近年来,我国加工贸易进入转型升级的调整阶段。文章分析了近10年来中国加工贸易政策变化的取向,探讨了近年来中国加工贸易的变化趋势,并采用工业增值率、进口中间投入比率、生产环节变化和出口复杂度指数(EXPY)来研究中国加工贸易价值链升级的情况。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当前中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关键词:
价值链视角 加工贸易 转型升级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喻卫斌 苏国强
基于1995-2005年广东进出口贸易数据,本文实证研究人民币汇率变动对加工贸易的影响。结果表明人民币汇率上升导致加工贸易的进出口都下降。为此,应该加大对一般贸易的扶持力度,统一对加工贸易和一般贸易的政策待遇,以降低人民币汇率上升给广东外贸带来的负面影响。
关键词:
人民币升值 加工贸易 实证研究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田燕梅
加工贸易企业在全球价值链分工中具有重要作用,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给加工贸易企业带来了巨大生存压力。基于全球价值链视角,以山东省加工贸易企业为例,深入分析了加工贸易企业面临的困境,同时结合山东省加工贸易企业发展实际,研究了加工贸易企业转型升级的路径,进而提出了促进加工贸易企业转型升级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彭水军 袁凯华
受制于"两头在外"的嵌入弊端,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一直颇受学界和政策制定者的关注。本文利用OECD-ICIO提供的投入产出数据库,基于MRIO模型测算了中国加工贸易的要素含量及其变化趋势。结果表明:通过不断提升国内服务含量,1995—2011年期间的出口利得实现了由22%到42%的快速攀升;并且这种价值攀升路径并非单纯的微笑曲线或哭泣曲线,而是以制造为支撑、以服务为动力,逐步实现由哭泣曲线到微笑曲线的转型变迁。不过受限于知识密集型服务嵌入不足,当前中国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可能陷入"低端服务—低端制造"的恶性循环。因此,未来价值攀升必须迈向链条上游并兼顾制造环节,才能真正"微笑"于全球价值链两端。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于倩
20世纪90年代末兴起的全球价值链理论为发展中国家的产业升级研究提供了崭新的视角。本文试图通过运用全球价值链治理与治理模式理论,分析全球价值链治理框架下我国加工贸易产业升级的方向。
关键词:
GVC 加工贸易 产业升级方向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黄菁 杨三根
本文从中国加工贸易结构升级的现状出发,在综合国内学者研究的基础上,对中国加工贸易结构升级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本文认为,尽管与加工贸易结构之间确实存在着一定程度的错位现象,国内产业结构仍然是影响中国对外贸易结构的重要因素;外商直接投资和国内技术水平对中国加工贸易结构升级都有显著的正效应,是促进中国加工贸易结构升级的两个关键变量;对不同要素比率的回归系数进行比较时发现,较之其他要素比率,物质资本与劳动投入之比仍然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说明我国目前的加工贸易结构尚处于从劳动密集型向资本密集型的转变时期,因此,物质资本的积累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内仍然是我国贸易结构,尤其是加工贸易结构提升的关键。在实证...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邬关荣
从价值链的角度,将加工贸易的演进纳入统一的分析框架,进而运用PEST和五力分析方法,揭示了我国服装加工贸易环境、结构以及地位,从而提出了我国服装产业加工贸易升级发展的四大优化模式。
关键词:
服装加工贸易 转型升级 价值链 优化模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