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684)
- 2023(13937)
- 2022(11579)
- 2021(10619)
- 2020(8694)
- 2019(20253)
- 2018(19948)
- 2017(38451)
- 2016(20042)
- 2015(22667)
- 2014(22385)
- 2013(21680)
- 2012(19767)
- 2011(17838)
- 2010(17870)
- 2009(16176)
- 2008(15426)
- 2007(13266)
- 2006(11506)
- 2005(10200)
- 学科
- 济(91370)
- 经济(91295)
- 管理(57432)
- 业(56892)
- 企(46383)
- 企业(46383)
- 方法(40083)
- 数学(35144)
- 数学方法(34517)
- 中国(24955)
- 贸(24297)
- 贸易(24282)
- 农(23948)
- 易(23547)
- 地方(22809)
- 业经(20579)
- 财(18693)
- 农业(15763)
- 理论(14407)
- 学(14361)
- 技术(13918)
- 制(13622)
- 融(13606)
- 金融(13604)
- 环境(13570)
- 银(13398)
- 银行(13386)
- 和(12967)
- 行(12906)
- 发(12741)
- 机构
- 学院(280977)
- 大学(276343)
- 济(120372)
- 经济(118161)
- 管理(111723)
- 理学(96860)
- 理学院(95884)
- 管理学(94050)
- 管理学院(93532)
- 研究(91056)
- 中国(68875)
- 京(57629)
- 科学(53119)
- 财(51646)
- 所(43521)
- 中心(42447)
- 财经(41439)
- 农(40881)
- 江(40864)
- 研究所(39440)
- 业大(38759)
- 经(37700)
- 范(36912)
- 师范(36573)
- 经济学(36467)
- 北京(36020)
- 院(33883)
- 州(33055)
- 经济学院(32913)
- 农业(31676)
- 基金
- 项目(191241)
- 科学(152425)
- 研究(142419)
- 基金(139015)
- 家(119845)
- 国家(118848)
- 科学基金(103926)
- 社会(91597)
- 社会科(87112)
- 社会科学(87095)
- 省(75517)
- 基金项目(72489)
- 教育(66545)
- 自然(66321)
- 自然科(64864)
- 自然科学(64853)
- 自然科学基金(63650)
- 划(62871)
- 编号(58416)
- 资助(57465)
- 发(45721)
- 成果(45336)
- 重点(42965)
- 部(42209)
- 创(40785)
- 课题(39903)
- 创新(38032)
- 国家社会(38006)
- 教育部(36927)
- 发展(36775)
- 期刊
- 济(129718)
- 经济(129718)
- 研究(80241)
- 中国(53609)
- 管理(43072)
- 财(39123)
- 农(37333)
- 学报(36690)
- 科学(36397)
- 教育(32249)
- 大学(29768)
- 技术(28939)
- 学学(28061)
- 农业(26334)
- 融(25161)
- 金融(25161)
- 业经(23656)
- 经济研究(22135)
- 财经(19743)
- 问题(17794)
- 贸(17547)
- 经(16998)
- 国际(15609)
- 商业(14688)
- 业(14507)
- 技术经济(14470)
- 统计(14198)
- 策(13145)
- 世界(13051)
- 科技(12316)
共检索到41351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彭波
当前,全球贸易摩擦有愈演愈烈之势,极大阻碍了全球经济健康稳定发展。这一困境与国际贸易理论发展滞后存在一定关系。传统经济学理论指出,贸易盈余有利于一国经济增长,而贸易赤字会产生负面影响,在实践中鼓励贸易保护主义容易引起国际贸易纷争。近年来,迅速发展的全球价值链理论则有助于更加深刻地理解贸易的利益,消除传统理论所造成的误判,有利于打破贸易保护主义,促进国际分工合作的深化。对中国而言,基于传统理论的外贸模式已经面临增长瓶颈,极大地制约了发展空间。所以,应该加大全球价值链理论研究的力度,并根据全球价值链理论调整产业和贸易政策,促进国际合作并推动经济增长,探索外贸发展新模式。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陈海波 朱华丽
在全球价值链视角下,从外贸增长、发展动力、外贸结构和可持续发展四个方面构建我国外贸发展方式转变的评价指标体系,以2001-2010年的数据,采用AHP方法对外贸发展方式转变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2006年后外贸增长指标持续增长,发展动力指标波动明显,外贸结构指标逐年增加,可持续发展指标具有最强的持续转变趋势。最后提出加快外贸发展方式转变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全球价值链 外贸发展方式转变 AHP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戴翔 张为付
传统国际分工条件下外贸通常被理解为"需求侧",然而,在全球价值链分工条件下,发展外贸其实更多的是融入全球生产体系所表现出的"外在流转",故而发展外贸的深层次问题,本质上属于参与全球生产即"供给侧"问题。外贸的基本内涵和范畴,也随即演化为既包括传统进出口也包括要素跨境流动等在内的"大外贸"。当前,全球经济进入深度调整期及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简单地将中国纳入全球价值链分工体系来发展对外贸易的传统方式遭遇了巨大挑战,亟待转变外贸发展方式,而究其实质,就是要转变融入全球价值链分工体系的方式。其中,适应乃至引领当前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戴翔 张为付
传统国际分工条件下外贸通常被理解为"需求侧",然而,在全球价值链分工条件下,发展外贸其实更多的是融入全球生产体系所表现出的"外在流转",故而发展外贸的深层次问题,本质上属于参与全球生产即"供给侧"问题。外贸的基本内涵和范畴,也随即演化为既包括传统进出口也包括要素跨境流动等在内的"大外贸"。当前,全球经济进入深度调整期及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简单地将中国纳入全球价值链分工体系来发展对外贸易的传统方式遭遇了巨大挑战,亟待转变外贸发展方式,而究其实质,就是要转变融入全球价值链分工体系的方式。其中,适应乃至引领当前全球价值链发展变化的新趋势,才能在应对挑战和抓住机遇中更好地实现上述"转变",这客观上要求在"大外贸"内的各领域加快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林桂军
一、建设贸易强国过程中我国产业基础存在的问题我国产业基础存在的问题包括,在水平上,技术水平低、效益和质量低;在结构上,过度依赖加工贸易、过度依赖外资、过度依赖货物贸易。(一)本土企业价值链地位低是突出的矛盾我国出口产品的创新性和技术水平低,是国内普遍担心的一个问题。这一问题反映在产品上就是单价低。我国虽然是人口和高等教育大国,但是在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等机构的2016年全球创新指数排名中只居第25名。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宝贡敏
从国际贸易的发展规律、阶段性特点和中国的实际情况看,中国的国际贸易已进入走向要素禀赋优化、实现国际贸易与产业结构协调良性发展的关键阶段。为此,必须审时度势、抓住机遇、采取切实可行的对策,促进中国对外贸易的转型、升级
关键词:
对外贸易,模式,转型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杨德宏
一、全球价值链理论框架(一)全球价值链的概念"价值链"最早由哈佛大学商学院教授迈克尔·波特于1985年提出。对全球价值链比较有影响的界定是英国苏塞克斯(Sus-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张庆杰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贸易取得了长足发展,贸易大国的地位得以确立。但随着国际、国内形势新的变化,我国传统的外贸发展模式也遇到了诸多挑战。文章在对我国传统外贸发展模式下取得的成就和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转变我国外贸发展模式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外贸发展模式 规模 效益 贸易结构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张晓静 王子先
改革开放29年以来,我国对外经济规模不断扩大,迅速跃升为世界贸易大国,并正在向贸易强国转变,我国独特的外贸发展模式取得了巨大成功。美国经济学家丹尼·罗德里克曾说,中国出口商品结构优化程度已达到了人均收入水平高于中国3倍国家的出口结构水平,中国在这方面出色的表现创造了上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张少军
中国通过承接国际产业转移成为世界工厂的同时,也面临着产业升级和区域协调发展的双重任务。本文首先指出中国承接第三次国际产业转移本质上是全球价值链模式的产业转移。其次,在封闭经济条件下运用商务成本理论分析了全球价值链模式的产业转移在国内不同区域之间转移的条件。最后,在开放经济条件下为了避免产业外移到其它国家,中国应该立足于在位优势和大国优势构建国内价值链,以充分发挥学习曲线的效应。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王子先 张斌 邓娜
一、我国外贸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的过程及成效外贸是我国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的一条重要主线,为我国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其中的增值贸易就是重要衡量标准。根据联合国贸发会议的专题研究,增值贸易对发展中国家GDP的平均贡献率约为28%,对发达国家GDP的贡献率为18%。据估计,中国增值贸易对GDP的贡献率还要高于发展中国家平均水平。中国和一些发展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李董林 李娟 李春顶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时期。尽管当前对外贸易总体稳定,但在新冠疫情、贸易摩擦等不确定性因素的冲击下,传统外贸发展模式增长乏力,增长空间严重压缩,以跨境电商、采购贸易、保税维修等为代表的新模式新业态加速发展,正不断形成外贸增长新动力,催生外贸增长新空间。“十四五”时期,在更加强调发展质量和新模式新业态跨越式发展的大背景下,我国外贸亟须通过优化结构,完善配套产业政策和监管措施,加强营商环境和风险防控体系建设,积极参与国际规则调整等举措,多管齐下增强外贸稳定向好的可持续性,以外贸高质量发展推进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建设。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魏啸 陈海波
在目前的全球产业价值链分工体系中,我国仍处于国际产业分工链条的低端。出口产品技术含量不高,价值链短,严重制约了我国外贸可持续发展。本文在全球价值链视角下,运用SWOT模型分析我国当前外贸发展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探讨知识经济时代我国外贸可持续发展的现实路径,为我国当前及未来时期对外贸易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巩爱凌
通过扭曲劳动力、土地等生产要素的价格,中国快速嵌入到全球价值链的低端环节,由此成为"世界工厂",外贸出口高速增长。然而,这种扭曲性粗放出口并非遵循市场规则的自然健康结果,尽管它摆脱了市场机制的约束,在短期内实现了快速增长,却远离了公平市场机制下良性发展的长期利益。随着时间的推移,扭曲性粗放出口表现出越来越无法持续的不平衡性;与此同时,又在其"内生性"的升级困境与难题中无法自拔。由是,从根本上纠正扭曲可能是实质性转变外贸发展方式的理性出路。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钱方明
本文针对“江浙外贸现象”提出了几个值得研究的“学术问题”。比较研究显示,20世纪90年代以来,江苏、浙江两省外贸发展路径和机制具有明显的差异性,形成了不同的外贸发展模式。本文客观地分析了两省外贸发展模式的成因,探讨了两种外贸发展模式的演化趋势。
关键词:
江苏省 浙江省 外贸发展模式 比较研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