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884)
2023(15279)
2022(12671)
2021(11790)
2020(9853)
2019(22589)
2018(22161)
2017(42407)
2016(22208)
2015(24999)
2014(24166)
2013(24055)
2012(21668)
2011(19193)
2010(18866)
2009(17578)
2008(17060)
2007(14617)
2006(12545)
2005(11267)
作者
(58631)
(48983)
(48619)
(46184)
(31279)
(23117)
(22165)
(18982)
(18550)
(17303)
(16602)
(16418)
(15485)
(15084)
(14961)
(14892)
(14691)
(14121)
(14062)
(13907)
(11907)
(11679)
(11653)
(11203)
(11013)
(10858)
(10642)
(10545)
(9596)
(9575)
学科
(100060)
经济(99957)
(95316)
(86503)
企业(86503)
管理(81688)
方法(46069)
数学(37453)
数学方法(37068)
业经(31444)
(30323)
(30130)
中国(26617)
(22513)
财务(22467)
财务管理(22440)
企业财务(21247)
农业(21004)
(20432)
贸易(20418)
(20015)
(19777)
技术(19719)
(17324)
(17257)
(17154)
理论(16063)
地方(15085)
(14730)
(14088)
机构
学院(312595)
大学(307758)
(141646)
经济(139309)
管理(133233)
理学(115303)
理学院(114289)
管理学(112939)
管理学院(112307)
研究(96770)
中国(78614)
(63000)
(62845)
科学(52563)
财经(50929)
(46628)
中心(45114)
(44907)
(44446)
(43417)
经济学(43158)
研究所(40469)
业大(39747)
北京(39218)
经济学院(38915)
财经大学(37895)
商学(37100)
商学院(36779)
(36163)
师范(35893)
基金
项目(209486)
科学(170104)
研究(158280)
基金(157547)
(134411)
国家(133255)
科学基金(118675)
社会(105975)
社会科(100754)
社会科学(100733)
基金项目(82559)
(79388)
自然(74513)
自然科(72929)
自然科学(72915)
教育(71834)
自然科学基金(71716)
(65938)
资助(63622)
编号(63452)
成果(49269)
(47947)
(46746)
重点(45980)
(45124)
国家社会(45090)
创新(42894)
教育部(42517)
人文(42067)
(41660)
期刊
(153316)
经济(153316)
研究(89460)
中国(56439)
管理(54522)
(51746)
(39813)
科学(39541)
学报(35995)
技术(30930)
大学(29979)
学学(28212)
农业(27961)
(27742)
金融(27742)
业经(26318)
教育(26193)
财经(25642)
经济研究(25104)
(22258)
问题(19717)
(18162)
技术经济(18128)
(17867)
世界(16786)
国际(16257)
现代(15493)
商业(15082)
图书(14982)
财会(14961)
共检索到45948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田毕飞  
在跨国公司对华业务不断发展的情况下,中国企业应以IT外包为重点,运用全球价值链理论构建中国企业承接服务外包的"三步走"战略框架。中国企业应该首先嵌入跨国公司主导的全球价值链,通过设立技术监听站与介入突破性创新、构建学习联盟与伺机反向并购、扩大企业规模与进行深度专业化等手段有针对性承接生产者驱动的IT外包、采购者驱动的IT外包和业务流程外包,最终掌握核心技术,实现自主创新。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李维安  
从20世纪后期开始,外包这种传统的生产组织模式凭借经济全球化、IT技术的快速发展和知识经济要素在经济活动中显现的经济发展新模式,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迅速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孙卫东  赵进  
一、基于价值链的服务外包美国哈佛商学院著名战略学家迈克尔·波特提出的"价值链分析法",把企业内外价值增加的活动分为生产、销售、进料后勤、发货后勤、售后服务、人事、财务、计划、研究与开发、采购等环节。我们可以把这些环节概括为生产环节和服务环节两大类。服务是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魏志梅  冯昱  
当前,以服务外包、服务贸易及高端制造业和技术研发环节转移为主要特征的新一轮世界产业结构调整正在兴起,为我国发展面向国际市场的现代服务业带来新机遇。比较和借鉴承接服务外包典型国家税收政策经验,分析和研究我国现行服务外包税收政策,对完善我国促进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税收政策具有积极意义。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沈鹏熠  
基于文献研究和访谈研究,文章构建了中国企业承接离岸服务外包关键成功因素概念模型。实证研究表明,区域经济与产业发展水平、政策支持力度、技术创新与应用能力、市场竞争能力、跨文化沟通与适应能力、人力资源质量、运营管理能力对承接离岸服务外包绩效有积极影响。相比区域经济与产业发展水平、政策支持力度的影响,人力资源质量、运营管理能力、技术创新与应用能力、市场竞争能力、跨文化沟通与适应能力对承接离岸服务外包绩效的影响更大。外包业务类型和承接企业规模对承接离岸服务外包绩效及其关键成功因素有一定的调节作用,并且对中国企业承接离岸服务外包的绩效水平有显著差异化影响。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沈鹏熠  王昌林  
随着全球产业转移和国际服务贸易的发展,承接离岸服务外包已成为许多国家和地区的重要战略举措。本文从经济与产业发展能力、政策支撑能力、技术资源与能力、市场竞争能力、文化沟通与协作能力、人才资源能力、运营和管理能力七个方面建立了中国企业承接离岸服务外包竞争力评价模型及其指标体系,并利用问卷调查资料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表明,我国东部地区企业承接离岸服务外包竞争力要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中西部地区企业承接离岸服务外包竞争力较为接近,但在各项竞争分力上互有优劣。本文的研究为中国承接离岸服务外包实践提供了重要的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叶广宇  刘洋  
第八届中国战略管理学者论坛以"全球价值链整合与中国企业战略管理"为主题,从复杂制度情境、动态竞争情境与互联网变革三个重要的战略背景出发,对范式转变中全球价值链整合的战略选择进行了丰富而富有启发性的探讨,同时上工申贝、广东新宝电器和美的集团的经验也为范式转变中全球价值整合与中国企业战略管理的理论和实践提供了一定的借鉴意义。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宋寒  但斌  张旭梅  
从接包企业的角度对承接离岸服务外包业务风险进行了分类,并分析了各类风险之间的影响关系,最后提出了我国服务企业承接离岸服务外包风险管理对策。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吕越  谷玮  包群  
人工智能是各国构筑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模块,更是关乎产业转型和价值链升级的主要抓手。本文使用International Robot Federation提供的机器人数据、中国海关数据库和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提供的企业数据构成了研究使用的高度细化的微观企业数据,在实证层面检验了人工智能对中国企业全球价值链参与的影响,数据跨度为2000—2013年。本文的主要结论是:①人工智能显著促进了中国企业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且在多重稳健性检验和考虑工具变量的因果识别后仍然显著。②人工智能对中国企业全球价值链嵌入的影响目前主要集中在加工贸易企业。③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后,人工智能对中国参与价值链的促进效应得到进一步释放。④人工智能对价值链参与的影响主要是通过两个渠道实现:一是替代从事低端环节生产的劳动力来降低企业成本;二是提高企业的生产率来增强企业的竞争力。⑤针对行业层面的数据分析发现,人工智能会显著促进行业的全球价值链位置提升。因此,在劳动力成本不断提高的现实情况下,重视创新发展,就是要抓住人工智能高速发展的契机,减少人工投入、提高企业的生产率,从而助力中国企业以更高水平融入全球价值链分工体系。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姚战琪  
一、引言从现有文献来看,针对我国制造业对外投资的理论研究历经了三个发展阶段。其一,先是从经济增长理论和国际贸易理论的角度对中国制造业对外投资目标的定位,专门针对中国制造业对外投资规模极小、占全球对外直接投资存量的比重过低、制造业对外投资规模大大小于外商直接投资规模、对外投资的产业分布不合理的事实展开讨论。其二,是关于中国对外投资动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熊宇  
承接生产者服务业国际外包极大地提升了我国制造业企业的生产能力,却仍然没有促进制造业的功能升级和链条升级,导致我国制造业缺乏市场势力。文章引入全球价值链框架剖析了生产者服务业类型与企业间不同组织结构的对应关系,解释了我国制造业难以升级的原因。文章认为,针对不同制造业的类型发展其核心生产者服务业是促进我国制造业功能升级和链条升级从而获取市场势力的关键。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吴勇志  张玲  
新型的国际分工模式催生了全球生产网络的形成与发展,中国企业的国际化经营过程是通过国际化生产模块化等方式对世界各地的生产性资源进行整合。该文通过分析新国际分工、价值链整合及中国企业战略的共同演进过程与机理,以联想公司为案例,深入剖析了中国企业通过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控制高附加值环节和整合全球资源的战略转型过程。研究表明,中国企业国际化经营成功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实施基于新国际分工和全球价值链的商业模式和技术创新战略。最后,对中国企业嵌入国际经济体系,走向国际化经营的战略转型提出了建议。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梁文玲  李鹏  
本文以全球价值链治理理论为依据,以在全球化竞争中迫切需要升级的中国纺织企业为研究对象,从纺织业全球价值链分布现状出发,总结出中国纺织企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不同治理模式,并基于此提出了纺织企业升级的路径和战略选择,以求全面提升中国纺织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钮中阳  赵越  蔡卓君  
2008年金融危机后,随着发达国家产业结构的调整,国际产业转移呈现了加速趋势,中印两国同为发展中国家且同属国际产业转移的重要客体,势必在此次国际产业转移中互相竞争。研究中国如何抓住此次国际产业转移的机遇具有重大意义。因此,本文首先阐述了金融危机后国际产业转移的出现的新特点,从中印两国在吸引外商直接投资和承接服务外包业转移的视角,寻求出中国今后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方向,并提出了中国承接国际产业转移措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