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906)
- 2023(15769)
- 2022(13281)
- 2021(12193)
- 2020(10068)
- 2019(23233)
- 2018(22767)
- 2017(42979)
- 2016(22371)
- 2015(25428)
- 2014(24693)
- 2013(24668)
- 2012(22746)
- 2011(20649)
- 2010(20348)
- 2009(18473)
- 2008(17730)
- 2007(14945)
- 2006(13012)
- 2005(11767)
- 学科
- 济(101525)
- 经济(101436)
- 业(61634)
- 管理(61574)
- 企(47533)
- 企业(47533)
- 方法(42549)
- 数学(37459)
- 数学方法(37055)
- 中国(31485)
- 农(26949)
- 贸(26822)
- 贸易(26803)
- 易(26046)
- 地方(24367)
- 业经(21930)
- 财(21545)
- 农业(17760)
- 学(17728)
- 制(17268)
- 银(16214)
- 银行(16197)
- 融(16086)
- 金融(16085)
- 环境(15755)
- 行(15740)
- 发(14576)
- 和(14360)
- 技术(14358)
- 理论(12971)
- 机构
- 学院(313491)
- 大学(313100)
- 济(141051)
- 经济(138548)
- 管理(122542)
- 研究(111062)
- 理学(105568)
- 理学院(104436)
- 管理学(102846)
- 管理学院(102254)
- 中国(86018)
- 京(66355)
- 科学(64114)
- 财(60674)
- 所(54123)
- 中心(50704)
- 研究所(49276)
- 财经(48572)
- 农(47267)
- 江(44926)
- 经(44493)
- 经济学(44102)
- 业大(42370)
- 北京(42171)
- 范(41748)
- 师范(41362)
- 院(40874)
- 经济学院(39761)
- 农业(36676)
- 财经大学(36270)
- 基金
- 项目(214828)
- 科学(171896)
- 基金(159233)
- 研究(158852)
- 家(138658)
- 国家(137556)
- 科学基金(118942)
- 社会(104812)
- 社会科(99588)
- 社会科学(99571)
- 基金项目(83248)
- 省(81142)
- 自然(74910)
- 自然科(73230)
- 自然科学(73215)
- 自然科学基金(71905)
- 教育(71719)
- 划(69032)
- 资助(64973)
- 编号(63248)
- 发(51149)
- 成果(50091)
- 重点(48701)
- 部(48483)
- 创(45121)
- 国家社会(44854)
- 课题(42970)
- 创新(42269)
- 教育部(42138)
- 发展(41307)
- 期刊
- 济(151433)
- 经济(151433)
- 研究(94478)
- 中国(61961)
- 管理(45908)
- 财(44541)
- 学报(43402)
- 科学(43386)
- 农(42497)
- 大学(34402)
- 学学(32159)
- 教育(30915)
- 融(30182)
- 金融(30182)
- 农业(29888)
- 技术(28035)
- 经济研究(26452)
- 业经(25109)
- 财经(23569)
- 贸(21652)
- 问题(20789)
- 经(20466)
- 国际(19660)
- 业(17113)
- 图书(17057)
- 世界(17055)
- 技术经济(15155)
- 商业(14930)
- 资源(14624)
- 统计(14301)
共检索到47368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庞德良 李佐智
在全球价值链体系中,尽管目前中国劳动密集型服务部门的参与度最高,但资本密集型和知识密集型服务部门正在快速融入全球价值链,从而将成为我国服务业参与全球价值链的主要方式。世界各国服务业融入全球价值链的方式大同小异,这意味着在中国服务业融入全球价值链的过程中将面临来自其他国家的激烈竞争。因此,我国可以采取加快服务业与制造业相融合等一些有针对性的措施来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也可以利用WTO优惠条款对服务部门进行合理保护,还可以利用"一带一路"倡议扩大服务业产品出口。
关键词:
全球价值链 服务贸易 服务业 增加值贸易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陈健 赵洋 赵迪
从国别角度出发,本文研究借助生产分割阶段数测度,通过将全球价值链解构为国内和国际价值链分工联系,同时在区分制造和服务功能环节基础上,探讨了全球价值链分工影响服务贸易发展的特点及其内在机制。结合定量考察与实证分析,研究证实:全球价值链分工联系拓展对服务贸易总体表现为促进作用,这在金融危机后进一步增强;对发展中国家而言,过度集中于在制造环节嵌入全球价值链分工的特点,决定了该分工联系更主要存在不利影响。全球价值链解构下的机制探讨表明:在推动服务贸易增长方面,国内或国际价值链拓展的影响并非彼此"替代",而是可以呈现"互补"关系;相比国内价值链,拓展国际价值链、尤其服务环节国际价值链分工联系能够更好促进服务贸易。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陈丽娴
本文作者采用分析各主体间"关系"的社会网络分析方法探讨全球生产服务贸易网络特征,分析结果显示:国家间的生产服务贸易联系日趋紧密且存在延续性;各国的贸易网络特征呈偏态分布。实证结果表明:社会网络的中心性、联系强度对全球价值链参与度和位置指数具有正面作用;社会网络的异质性对全球价值链参与度为负面影响,对位置指数为正面影响。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陈丽娴
本文作者采用分析各主体间"关系"的社会网络分析方法探讨全球生产服务贸易网络特征,分析结果显示:国家间的生产服务贸易联系日趋紧密且存在延续性;各国的贸易网络特征呈偏态分布。实证结果表明:社会网络的中心性、联系强度对全球价值链参与度和位置指数具有正面作用;社会网络的异质性对全球价值链参与度为负面影响,对位置指数为正面影响。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王爽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一步深入,生产性服务贸易作为全球价值链的重要纽带和粘合剂,对国际分工深化和世界经济发展的作用越来越显著。生产性服务贸易的发展,主要通过专业化分工和知识人力资本导入与积累两种作用机制,带动本国或地区比较优势从低附加值环节向高附加值环节转移,实现本国或地区国际竞争力和全球价值链地位的提升。近年来,我国生产性服务贸易发展成绩斐然,但是生产性服务贸易逆差持续扩大、国际竞争力低下、贸易开放度不足等问题仍日益突出,成为我国对外贸易比较劣势的集中体现,严重制约着我国全球价值链地位的提升。因此,全球价值链服务化背景下,我国急需合理调整对外开放模式,继续扩大生产性服务贸易的开放程度,推动生产性服...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文东伟
研究目标:测算中国1995~2009年的国内增加值出口比率,并从增加值贸易和总值贸易的角度对比分析中国的贸易失衡问题。研究方法:本文利用OECDWTO开发的增加值贸易数据库,基于增加值贸易核算方法进行核算和估计。研究发现:中国的国内增加值出口比率显现先迅速下降后缓慢上升的"V"形反转趋势。与增加值贸易统计相比,传统的总值贸易统计显著夸大了中国的贸易失衡程度。分行业来看,中国制造业整体的贸易顺差规模被夸大了40%左右,其中劳动密集型行业和技术密集型行业的贸易顺差规模分别被夸大了50%和60%以上。分市场来看,中国对欧美主要发达国家的贸易顺差规模被夸大了30%左右,对亚洲新兴经济体的贸易逆差规模被夸大了近80%。研究创新:从增加值贸易的角度测算了中国在全球价值链分工中的地位及其演变趋势。研究价值:揭示了中国在全球增加值创造中的地位。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幸炜 李长英 沈伟
文章对运用较广的单国视角的全球价值链分工评价指标进行扩展,通过构建四个维度的指标体系(双边嵌套差额、嵌套平衡指数、嵌套强度指数和嵌套地位指数),拓展研究了全球价值链上贸易伙伴国之间增加值双边嵌套关系及其演变特征,并重点分析了中国与主要贸易伙伴国美国、日本、德国、俄罗斯和印度制造业出口的双边嵌套关系。研究发现,总体上中国与主要贸易伙伴的嵌套关联强度不断增加。无论是伙伴国出口包含的中国增加值比例,还是中国出口包含的伙伴国增加值比例都在增加,但前者增加得更快,中国的双边嵌套地位在上升。由于中国出口规模庞大,中国出口包含的伙伴国增加值很多时候大于伙伴国出口包含的中国增加值,存在嵌套逆差。中国与美、日、德在高技术行业的关联度比中、低技术行业高,而与俄罗斯、印度则分别是中、低技术行业关联度较高。中国在低技术行业优势地位明显,高技术行业相对较弱,但是都在向更好的方向发展,中国的整体国际分工地位在不断提高。
关键词:
全球价值链 增加值 双边 嵌套 动态演进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樊茂清 黄薇
本文根据国家间投入产出表,利用基于非竞争性投入-产出表的宏观估算方法研究了中国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及其演进过程,并对中国的进出口贸易进行了产品类别的分解和比较研究。结果显示:1.中国企业在全球生产网络中地位上升,尽管中国加工贸易占贸易总额的比重下降,但是中间产品进出口贸易在全球占比仍在逐年提高;2.中国对全球价值链的贡献逐年增加,中国的生产活动正在逐步向全球价值链高端攀升;3.尽管总量水平不高,但中国的知识密集型产业贸易发展迅速,这一点不仅体现在制造业也体现在服务业领域。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睿伣
在全球价值链分工体系下,一国获得的静态贸易利益已不能真实地反映情况,各国更关注其获得的动态贸易利益,作为其参与国际分工和进行国际贸易的根本目标。文章通过建立相关的回归模型,以贸易增加值的相关数据作为样本,对中国经济增长进行实证分析。并以中美贸易为例,从就业水平、技术进步、产业结构水平三个方面来对中国获得的动态贸易利益进行实证分析。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戴岭 潘安
随着全球价值链(GVC)分工体系日益完善,中国与欧盟深度参与GVC分工并互为重要的贸易伙伴。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的全球性冲击以及气候危机,中欧深化合作具有迫切需求,而中欧贸易关系的演进特征需要在GVC分工体系下进行回顾。文章在总贸易核算框架与亚洲开发银行跨区域投入产出表的基础上,结合社会网络分析、抗毁性分析等方法,着重分析了2007~2019年间中欧增加值贸易关系的演进特征。研究发现:中欧之间的增加值贸易规模不断增长,在GVC分工体系中的相互依赖性明显;中欧在传统贸易网络中的联系最为紧密,但在复杂GVC网络中主要通过美国作为中介相联系;在传统贸易网络中,中德保持合作并坚持贸易自由化能有效降低GVC分工中的“断链”风险,但在复杂GVC网络中的作用并不明显。文章提出了在后疫情时代深化中欧贸易关系以及通过GVC分工构建中欧数字合作伙伴、绿色伙伴等启示。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马盈盈
本文利用世界银行的服务贸易限制指数以及世界投入产出数据库,研究了服务贸易自由化对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参与度和分工地位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服务贸易自由化促进了制造业全球价值链的前向参与而抑制了其后向参与,显著提升了制造业企业在价值链中的分工地位;从经济发展水平来看,服务贸易自由化对发展中国家分工地位的提升效应大于发达国家;不同服务部门的开放具有异质性影响,其中零售、电信、金融和专业服务部门的自由化能够显著提升一国制造业的分工地位,而运输服务部门自由化促进制造业价值链升级的作用并不明显。本文为中国进一步扩大服务贸易开放,助力制造业利用国内外优质服务深度融入全球价值链、提升国际竞争力、实现价值链跃升提供了实证支持和政策参考。
[期刊] 求索
[作者]
解希玮
采用WWYZ方法从投入产出角度测算中国1995—2019年间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的协同发展程度和开放联动效应,考察二者对全球价值链分工的异质性影响关系。结果表明,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协同发展将在短期内产生两种相反的效应,一方面促进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的提升,另一方面抑制全球价值链参与度的增长;而生产性服务贸易开放与产业协同发展的联动效应同样呈现为两方面,即在促进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参与度上升的同时,阻碍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的攀升。在此基础上,金融、商务与运输三类子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协同联动效应分别作用于劳动、资本和技术三种制造业类型,且相较于劳动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行业,技术密集型行业向价值链高端攀升的过程受产业协同的积极影响更为显著。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汪萍
数字贸易领域制度型开放是当前中国推进高水平开放的重要抓手,数字贸易开放对新发展格局下中国攀升GVC中高端具有重要影响。文章基于ADB-MRIO(2021)与OECD的DSTRI数据库构建了2014—2020年的中国行业面板数据,实证分析数字贸易开放对中国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贸易开放显著促进了中国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提升;贸易成本削减、要素配置效率提升及研发创新激励效应是其重要作用机制;拓展分析表明,数字贸易开放对中国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的提升作用因出口市场、产业类别、行业显性比较优势及行业数字化水平的差异而呈现明显不同。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王敏 吴映梅 胡平平
新型国际分工体系的形成促使服务贸易加速融入全球价值链。本文应用OECD-WTO最新发布的TiVA数据,筛选构建全球价值链参与度、关联度和产业演进系数等量化方法,比较探讨2005-2016年中国与其他新兴市场国家服务业在GVC中所处位置、嵌入方式及演进轨迹。研究结果表明:中国服务业GVC参与度较高并呈"V"字型增长态势,经历了发展受挫、快速回升两个发展阶段;其前向、后向两个发展方向截然相反,具有明显发散性;服务业内部出现不同程度的产业调试,突出表现为由低附加值的传统服务业向高附加值的现代、高端服务业演进,相较于其他新兴市场国家而言具有一定发展优势。同时,以中间产品为主的服务贸易不仅对服务业发展具有促进作用,对产业结构调整也具有重大影响。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顾国达 周蕾
本文利用投入产出法对我国生产性服务贸易的产业基础、发展现状进行测算,并借助垂直专业化贸易份额这一指标评估我国服务业参与全球价值链的程度,同时通过对美国、韩国生产性服务贸易进行横向比较,得出以下结论:我国生产性服务发展较快,但对国民经济的贡献和中间投入率还较低;我国住宿和餐饮业等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提供的中间服务占比较高,而具备较高技术知识的其他服务业提供的中间服务比重较低;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生产性服务贸易有了长足发展,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很大差距,其中服务贸易中的生产性服务投入还是偏低;我国绝大多数服务行业还未融入全球价值链中,服务行业参与垂直专业化国际分工的水平较低。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