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436)
- 2023(13411)
- 2022(11412)
- 2021(10561)
- 2020(9218)
- 2019(21100)
- 2018(21110)
- 2017(41206)
- 2016(21919)
- 2015(24992)
- 2014(24849)
- 2013(24690)
- 2012(22511)
- 2011(20306)
- 2010(20169)
- 2009(18853)
- 2008(18570)
- 2007(16677)
- 2006(14158)
- 2005(12568)
- 学科
- 济(94692)
- 经济(94569)
- 管理(71225)
- 业(68777)
- 企(57692)
- 企业(57692)
- 方法(44645)
- 数学(39234)
- 数学方法(38760)
- 财(26589)
- 农(25515)
- 中国(21812)
- 业经(21566)
- 制(20926)
- 学(17353)
- 地方(17345)
- 贸(16952)
- 贸易(16949)
- 务(16650)
- 财务(16591)
- 财务管理(16548)
- 农业(16528)
- 易(16501)
- 技术(15802)
- 企业财务(15687)
- 体(14812)
- 银(14434)
- 银行(14400)
- 和(14174)
- 融(14032)
- 机构
- 学院(317886)
- 大学(317621)
- 济(134961)
- 经济(132315)
- 管理(128152)
- 理学(111276)
- 理学院(110157)
- 管理学(108325)
- 管理学院(107726)
- 研究(100600)
- 中国(75387)
- 京(64997)
- 财(62427)
- 科学(59818)
- 财经(49790)
- 农(49349)
- 所(49278)
- 中心(47899)
- 江(47051)
- 业大(46088)
- 经(45059)
- 研究所(44611)
- 经济学(41738)
- 北京(39869)
- 范(39130)
- 农业(38764)
- 师范(38731)
- 经济学院(37834)
- 财经大学(36975)
- 州(36846)
- 基金
- 项目(215600)
- 科学(171593)
- 基金(158537)
- 研究(157866)
- 家(136774)
- 国家(135665)
- 科学基金(118234)
- 社会(102120)
- 社会科(97150)
- 社会科学(97126)
- 省(84814)
- 基金项目(84191)
- 自然(76205)
- 自然科(74462)
- 自然科学(74442)
- 自然科学基金(73131)
- 教育(72936)
- 划(70544)
- 资助(64462)
- 编号(63944)
- 成果(51247)
- 部(48509)
- 重点(48087)
- 发(46109)
- 创(45773)
- 制(43294)
- 课题(42918)
- 创新(42875)
- 国家社会(42564)
- 教育部(42227)
共检索到45545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张化尧 叶欣园
虽然我国引入了大量的外资,但大量本土配套企业并没能因进入全球价值链而实现升级,而是牢牢地被锁定在价值链低端,因此,其中的知识转移阻碍机制是个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文章在国内外研究的基础上,从知识输出方、知识接收方和知识特性三个方面入手,分析在全球价值链下知识从跨国公司到本土企业的转移受阻原因,确定了影响知识传输的九种因素及知识输出和接收方对知识传输的中介作用,在此基础上,根据我国加入全球产业链本土企业的不同特点,分别对中小企业配套集群"、量产型"专业制造企业和"伙伴型"品牌企业升级障碍原因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全球产业链 知识转移 本土企业 转型升级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戴翔
在全球价值链分工模式下,中间产品生产的区位配置与最终产品的消费市场存在着生产地和消费地的普遍分离现象,并会由此导致一个额外的"生产-消费"分离成本。而在"生产-消费"分离成本作用下,各国最终产品需求规模对各自专业化价值链条上的"临界点"具有决定性影响。因此,具有"出口导向"特征的国家,由于对最终产品消费比重低从而制约了价值链高端向本国的转移。中国目前发展的是实质上的开放型经济,但受到体制、机制以及思想观念等影响,对外贸易又的确表现出显著的"出口导向"表象。因此,进一步深化改革,破除体制、机制以及思想观念等约束,改变"出口导向"特征的外贸发展方式,对于加快中国攀升全球价值链,具有十分重要的政策含...
关键词:
全球价值链 出口导向 分离成本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山社武 刘志勇 张德生
不少学者认为,劳动力自由流动是阻碍中国传统产业尤其是劳动密集型产业进行区域转移的根本原因。然而,该观点是否正确,尚缺乏必要的实证检验。通过对1993—2006年中国东中西部地区27个产业的劳动力成本进行分析后发现,劳动力自由流动并未使东部地区的劳动力成本优势得以维持:一方面,东部地区制造业的劳动力绝对成本持续快速上涨,且远远高于中西部地区;另一方面,东部地区大部分传统产业尤其是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劳动力相对成本优势已经丧失。这表明,劳动力自由流动并非是导致东部地区传统产业外移乏力的根本原因,多种因素共同作用造成了产业区域转移的规模不足。
关键词:
劳动力自由流动 劳动力成本 产业转移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张梦晓 高良谋
基于网络位置的"双刃剑"特性,从驱动机制和阻碍机制着手构建网络位置影响知识转移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并进行仿真和灵敏度分析。结果显示:知识转移受到网络位置驱动与阻碍的双重影响;当企业占据较高的网络中心度与较少的网络结构洞时,协同效应最显著,知识转移量最大。该研究揭示了网络位置对知识转移的影响机制,也可为企业选择合适的网络占位提供借鉴与依据。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肖兴志 黄振国
本文构建一个包含企业异质性的产业动态模型,考察僵尸企业对产业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僵尸企业不仅破坏产业动态发展过程中优胜劣汰的市场选择机制,而且抑制企业成长机制作用的发挥。不同情形下的影响效应存在异质性:在银行僵尸借贷情形下,僵尸企业会放大和延长负向冲击对产业发展的影响;在政府兜底式救助情形下,僵尸企业会导致产业发展更快地收敛到低效率水平和低技术水平的稳态均衡;在政府普惠式政策支持情形下,僵尸企业对政策效应的影响使得政策支持能够扩大产业规模,而能否提高产业效率水平和促进产业技术进步取决于政策支持所导致的僵尸企业数量多少。本文的研究为妥善处置僵尸企业,从而助推产业发展迈向中高端水平提供了理论参考。
关键词:
僵尸企业 产业动态 市场选择 企业成长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刘刚
产业知识蕴藏于产业中不同的企业,构成了以产业链为纽带、企业为节点的知识系统,研究产业链中知识转移与创新结构,对于揭示知识在产业中的运动规律,建立产业自主创新机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基于产业链的组成和知识的特性,研究了产业链中不同企业的作用、知识特性、知识转移,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基于产业链的知识转移和创新结构,分析了结构中知识社会化、外部化、组合化和内部化过程,并给出了建议和启示。
关键词:
产业链 知识转移 知识创新 知识管理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梅林 张杰 杨先花
区域协调发展理念下,区际产业转移与对接是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重要手段。基于区际产业转移与对接内涵、动力机制等既有研究,从考虑运输成本的"推-拉"模型与异质性企业区位选择效应的市场动力机制,以及信息不对称下强弱势政府间竞争博弈机制两个维度,剖析我国区际产业转移与对接内在机理。从创新顶层设计、发挥比较优势、降低交易成本3个方面探讨了促进区际产业转移与对接的政策保障措施。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周茜 葛扬 谢烛光 朱亦凡
产业集聚在促进现代经济发展的同时对生态环境产生复杂影响,在环境规制政策日益严格的背景下,企业作出地理决策改变产业集聚度水平,进而影响经济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因此研究产业集聚在环境规制下的变化规律具有重要的经济应用价值与学术研究意义。为增强不同行业集聚程度的可比性,降低环境规制政策实施与外生变量的差异,采用DO指数法测算江苏省12个产业集聚度,并按"三废"排放污染水平将其分为高中低三类产业,构建面板回归考察环境规制对各类产业集聚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江苏省各细分产业的集聚程度存在明显差异,长短期中环境规制强度对产业集聚呈显著负向影响,但显著促进中度污染行业的集聚;该影响目前处于边际影响逐渐降低的"U"型左端趋势,结果通过稳健性检验。江苏省应制定差异产业发展规划,并提升环境规制在收紧过程中的科学化水平。
关键词:
环境规制 产业集聚 DO指数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范斐 肖泽磊 杨刚强 孙元元
在构建区域创新驱动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利用TOPSIS模型计算2000—2014年中国31个省级区域创新驱动能力状况,借助阻碍因子诊断模型分析影响区域创新驱动能力提升的阻碍因素,并运用最小方差法(LSE)对区域创新驱动进行系统阻力类型划分。结果表明:(1)产业结构调整与制造业转型升级缓慢、R&D经费投入强度较弱与自主创新内生动力不足成为制约区域创新驱动发展的普遍性因素。(2)不同阻碍因子对不同地区创新驱动影响作用也有所不同,未来应该针对不同区域的阻碍因子制定差别化的区域创新驱动政策。(3)在区域创新驱动提升阻力的4种模式中,以三系统中的知识创获系统、企业创新系统和创新绩效系统(K-C-E型)阻力模式最为普遍。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范斐 肖泽磊 杨刚强 孙元元
在构建区域创新驱动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利用TOPSIS模型计算2000—2014年中国31个省级区域创新驱动能力状况,借助阻碍因子诊断模型分析影响区域创新驱动能力提升的阻碍因素,并运用最小方差法(LSE)对区域创新驱动进行系统阻力类型划分。结果表明:(1)产业结构调整与制造业转型升级缓慢、R&D经费投入强度较弱与自主创新内生动力不足成为制约区域创新驱动发展的普遍性因素。(2)不同阻碍因子对不同地区创新驱动影响作用也有所不同,未来应该针对不同区域的阻碍因子制定差别化的区域创新驱动政策。(3)在区域创新驱动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蔡琦晟 郭于玮 鲁政委
基于FDI和增加值贸易数据,从狭义和广义的产业转移视角分析当前全球产业链重新摆布的特征和趋势,进而探讨中国在当前全球产业链重塑下面临的挑战和机遇。从当前全球产业转移表现出的特征看,全球产业链格局逐渐呈现出以中、美、欧为中心,周边多个新兴经济体承接多样生产环节的多国、多中心趋势。在全球产业链重塑的背景下,中国“世界工厂”的地位势必面临产业外迁带来的挑战,但同时也为中国实现产业链优化升级、扩大国际合作提供了重要机遇。
关键词:
全球产业链 产业转移 外商直接投资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陶爱萍 李丽霞
本文主要研究了技术标准贸易效应的理论机制。基于12个国家1994—2011年的国别面板数据的估计结果显示,在一定程度上,技术标准对于进口和出口都有促进作用,但是,技术标准和进出口之间的关系总体上呈现出倒U型的特征;人口规模和贸易规模正相关,实际有效汇率和出口负相关,而与进口正相关;贸易伙伴国GDP的增加会促进出口,本国GDP和进口正相关;技术创新和外商直接投资对于进出口贸易都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
技术标准 国际贸易 贸易效应 面板数据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王艳 何竺虔 徐淑芳 罗莉
"IPO核准制"催生了区别于西方国家的上市公司控制权转移交易定价。本文以2000-2017年发生控制权转移的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考察了目标公司市场选聘类核心管理层为规避因控制权转移带来的离职风险而与新控股股东合谋的策略、路径及留任后果。研究发现:(1)管理层的负向盈余管理行为会使扣除"壳价值"的控制权转移真实溢价下降,且扣除"壳价值"的控制权转移真实溢价越低,控制权转移后管理层留任的机率越高,该研究结论在考虑了遗漏变量和样本选择性偏误的内生性问题后依旧稳健。(2)扣除"壳价值"的控制权转移真实溢价在管理层的负向盈余管理行为与其自身留任之间具有完全中介作用,同时,由于"卖方"老股东保留了目标公司的少部分股权,在控制权转移后仍会以中小股东身份存续在企业中,控制权转移中的"合谋压价"中介效应会受到包含"卖方"老股东在内的非控股股东治理的反向调节。(3)目标公司控制权转移后,当由"卖方"老股东、机构投资者和股权制衡所形成的非控股股东治理机制好时,管理层通过负向盈余管理压低目标公司控制权转移价格进而实现留任的路径会不成立。本文的结论为规范上市公司控制权转移行为、形成优秀职业经理人保护机制、控制权转移后通过善用"卖方"老股东来完善公司治理和缓解代理冲突提供了经验证据,也为我国当前新《证券法》注册制改革提供一定的启示。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章建新
随着全球化和国际制造业的转移,许多体现集群作业特点的地方经济逐渐嵌入全球产业网络。从集群优势和全球产业链的关系看,单纯从集群内部角度研究区域产业的竞争优势很难把握全球产业整合竞争的动态性,因此,集群发展一方面要重视内生成长因素;另一方面也要特别重视区域外部资源,将区域经济发展纳入全球产业网络。全球价值链理论为研究地方产业集群竞争力的提升提供了一个新的研究视角。由产业间分工向产业内分工转化,相关产业通过嵌入全球产业链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提高创新能力。在全球产业链背景下,物流产业集群有其特有的形成机理并依托产业链体现其强大的竞争优势。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冯慧娟 张继承
再生资源产业链是否有足够的运行动力,是制约再生资源产业健康发展的瓶颈。本文通过分析我国再生资源产业链的构成和运行机制,认为目前我国资源再生产业运行的基本动力主要依靠企业内部成本外部化和牺牲劳动者的社会福利获得。必须改变目前这种不可持续的回收利用模式,通过寻求产业链运行的其他动力来源,实现我国资源再生产业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
再生资源产业 产业链 运行机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