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683)
- 2023(17063)
- 2022(14333)
- 2021(13462)
- 2020(11304)
- 2019(25520)
- 2018(25044)
- 2017(47659)
- 2016(25220)
- 2015(28382)
- 2014(27754)
- 2013(27154)
- 2012(24559)
- 2011(21823)
- 2010(22100)
- 2009(20917)
- 2008(19824)
- 2007(17252)
- 2006(14917)
- 2005(13560)
- 学科
- 济(104790)
- 经济(104646)
- 管理(76671)
- 业(70556)
- 企(58477)
- 企业(58477)
- 方法(50185)
- 数学(44680)
- 数学方法(44181)
- 中国(30734)
- 财(30077)
- 农(27841)
- 制(24640)
- 业经(22495)
- 贸(21973)
- 贸易(21951)
- 易(21278)
- 务(18499)
- 财务(18439)
- 财务管理(18366)
- 银(18256)
- 银行(18246)
- 融(18061)
- 金融(18057)
- 农业(17549)
- 行(17471)
- 企业财务(17418)
- 学(17099)
- 地方(16982)
- 体(16550)
- 机构
- 大学(349356)
- 学院(348963)
- 济(153515)
- 经济(150714)
- 管理(138320)
- 理学(119169)
- 理学院(118015)
- 管理学(116237)
- 管理学院(115569)
- 研究(112784)
- 中国(91873)
- 财(74634)
- 京(72542)
- 科学(61789)
- 财经(59289)
- 经(54056)
- 中心(54021)
- 所(53356)
- 江(51381)
- 经济学(48802)
- 农(47649)
- 研究所(47380)
- 北京(45163)
- 业大(44998)
- 财经大学(44328)
- 经济学院(43936)
- 范(42498)
- 师范(42109)
- 院(41215)
- 州(40479)
- 基金
- 项目(232346)
- 科学(186527)
- 基金(173856)
- 研究(173777)
- 家(149196)
- 国家(148044)
- 科学基金(129788)
- 社会(115171)
- 社会科(109491)
- 社会科学(109464)
- 基金项目(90637)
- 省(87461)
- 自然(81636)
- 教育(81031)
- 自然科(79789)
- 自然科学(79768)
- 自然科学基金(78365)
- 划(73651)
- 资助(71510)
- 编号(69513)
- 成果(56097)
- 部(53475)
- 重点(51950)
- 国家社会(49076)
- 创(48998)
- 发(48704)
- 制(47721)
- 教育部(47484)
- 课题(47483)
- 人文(46122)
- 期刊
- 济(165430)
- 经济(165430)
- 研究(107976)
- 中国(71520)
- 财(59899)
- 管理(52224)
- 学报(45417)
- 科学(45397)
- 农(42702)
- 融(37448)
- 金融(37448)
- 大学(36868)
- 学学(34617)
- 教育(34300)
- 技术(30173)
- 财经(29997)
- 经济研究(29241)
- 农业(28663)
- 业经(27175)
- 经(25710)
- 问题(21477)
- 贸(20122)
- 国际(17253)
- 统计(17075)
- 商业(16850)
- 理论(16731)
- 世界(16562)
- 技术经济(16381)
- 策(15675)
- 财会(15667)
共检索到52677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汪月祥 孙娜
全流通下的证券市场解决了股权分置下上市公司“同股不同权、同股不同利”的问题。作为证券市场健康运行不可缺少的注册会计师审计,在股权分置和全流通背景下既存在共性,也存在一些差异。本文在分析这些特点和差异的基础上,指出在全流通的证券市场,上市公司基于股价行为的盈余管理不会比股权分置下减弱,而证券市场频繁的收购行为将不可避免地导致会计师事务所的频繁变更。因此,证券市场无论怎样变化,加强对会计师事务所执业质量的监管仍然是一切工作的重心。
关键词:
股权分置 全流通 审计制度 监管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黄小花
本文对中国股市长期存在的做庄现象进行制度分析 ,指出证券市场功能缺陷、上市公司股权结构缺陷、市场结构层次缺陷、进入/退出机制缺陷、政府监管职能缺陷、制度贯彻不力、市场文化和道德规范严重缺乏是导致庄家行为的根本原因 ,并提出相应政策建议。
关键词:
证券市场 庄家 制度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丁宏术
与成熟国家证券市场的噪声交易零的特征不同,中国证券市场噪声交易直接影响投资者行为,导致证券市场功能紊乱。其原因在于中外证券市场经历了不同的制度演化路径,中国证券市场制度产生的基础既不是自然演变,也不是投资者的内生需求,而是基于经济改革及企业融资的需要,由政府"有形之手"通过强制制度变革建立起来,中国的噪声交易与证券市场演变过程中的制度安排有直接的关系。
关键词:
噪声交易 制度演变 市场机制 融资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陈汉文 陈向民
本文对事件研究法在证券市场上的应用进行了综合讨论 ,采用模拟抽样的方法对广泛采用的 3种基本模型结合中国证券的交易数据进行了经验比较 ,结果显示了市场模型的局限性以及均值调整模型在中国市场上的某些优势。
关键词:
事件研究法 模型 比较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李铁 古志辉
从实证角度对证券市场的制度背景和基本特点进行深入分析得知,证券市场由于缺少组织和制度保障,因而具有突出的投机性和不稳定性。伴随着金融制度环境的变化以及证券市场规模的扩张,我国证券市场的功能必须再挖掘和重新定位,证券经营机构也必须壮大和崛起。
关键词:
金融制度 证券市场 制度变迁 制度约束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丁宏术
制度是约束证券市场效率的外部条件。我国证券市场不是自然演变而是政府强制性制度变迁建立的。通过行政手段在短时期可以将证券市场的基础设施以及制度框架建立起来,以政府强制建立的制度体系及行政契约关系替代市场自然法则,实现证券市场超常规的发展。但从长期看,政府主导市场制度会与市场机制发生冲突,导致资源配置机制与市场激励机制不能有效发挥作用。因此,当市场规模发展到一定阶段时,就需要借鉴证券市场自然演变的制度模式,完善证券市场非正式制度和外部环境,实现证券市场由政府主导向市场主导的转变。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王聪 段西军
以哈佛大学的梅森 (Mason)和贝恩 (Bain)等人为代表的现代产业组织理论 ,以新古典学派的价格理论为基础 ,以实证研究为主要手段 ,把产业分解成特定的市场 ,构造了一个既深入具体环节、又有系统逻辑体系的市场结构 (Structure)———市场行为(Conduct)———市场绩效 (Performance)的分析框架 (简称SCP框架 )。这一分析方法 ,为个别产业的具体分析和实证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和研究路径。本文以产业组织理论所提供的理论基础和研究路径 ,分析了我国证券市场结构与佣金制度、证券公司在经纪业务中的竞争行为与固定佣金制度 ,证券市场绩效与固定佣金制度 ,证券交易成本的调整...
关键词:
证券市场 佣金制度 结构、行为与绩效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慕刘伟
不规范是中国证券市场发展中所存在的最为突出的问题 ,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复杂的。作为一种制度创新 ,现代中国证券市场与我国特有的政治体制、经济体制、金融体制、金融调控方式和管理模式之间有着内在的逻辑关系。基于这一认识 ,本文运用制度分析方法 ,对中国证券市场不规范的原因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证券市场 规范 制度 体制
[期刊] 改革
[作者]
艾洪德 武志
文章结合新制度经济学理论 ,考察中国证券市场制度 ,从市场初始制度安排与政府地位的特殊性以及不同市场主体的制度供给行为进行分析 ,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从不连续性向连续性回归的市场化选择。
关键词:
证券市场 制度供给 连续性 不连续性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王麟乐 张一 卢方元
QFII制度作为实现资本市场渐进开放的过渡性安排,已经在多个国家成功实施。我国从2003年正式引入QFII制度,希望其能够对证券市场产生积极影响,特别是提高市场的稳定性水平。作者通过自回归条件异方差(GARCH)模型对我国引进QFII前后的市场波动性进行实证分析,得出QFII在总体上对我国市场稳定性改善作用不明显的结论,并提出了相关建议和对策。
关键词:
QFII GARCH 收益波动率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张宗新
一、问题的提出证券市场效率,一直是证券市场发展中的核心问题,也是金融研究的重要课题。在金融经济理论中,关于证券市场效率问题最有影响力的理论应首推 E.F.Fama 在1970年提出的“有效率市场假说”(Efficient MarketHypothesis)。该假说认为,若证券市场在价格形成中充分而准确地反映全部相关信息,则称该市场为有效率的。若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张宗新 姚力 厉格非
中国证券市场制度风险的形成 ,归因于政府对证券市场发展的隐性担保契约。政府对市场的“控制均衡”约束及其制度安排上的内在缺陷 ,引致证券市场制度风险的产生 ,并通过非对称信息动态博弈下的企业上市包装、上市公司利润操纵、投资者行为投机化和市场泡沫“制度化”得以扩散与强化。本文认为 ,制度风险源于市场制度设置本身 ,化解制度风险只有通过制度创新路径 ,解除政府隐性担保契约 ,才能提高证券市场的运行效率和功能效率。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蒋敏
文章基于分析QFII制度在台湾、韩国和印度等国家实施后对证券市场产生的不同程度的影响 ,阐述了QFII制度是一项通过允许一国 (地区 )资本市场与国际资本的有限制流动 ,从而解决在资本项目管制条件下向外资开放本土证券市场问题的有效措施。QFII制度将以其成熟的国际资本市场运作方式、先进的管理模式对中国证券市场在投资理念和盈利模式等方面产生积极影响。
关键词:
QFII 中国证券市场 制度安排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刘光杰 马金良
我国证券市场作为经济轨过程中的新兴市场,是在国家特有的金融体制、金融调控方式和管理模式下发育并成长起来的,具备一系列与之存在逻辑联系性联系的制度特征。本文从这一角度探讨我国证券市场发育的逻辑轨迹及其趋势。
关键词:
证券市场 体制环境 制度特征 变迁趋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