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428)
- 2023(15012)
- 2022(13210)
- 2021(12468)
- 2020(10377)
- 2019(23930)
- 2018(23649)
- 2017(45932)
- 2016(24763)
- 2015(27627)
- 2014(27408)
- 2013(26843)
- 2012(24361)
- 2011(21822)
- 2010(21466)
- 2009(19411)
- 2008(18631)
- 2007(16044)
- 2006(13576)
- 2005(11561)
- 学科
- 济(95951)
- 经济(95846)
- 管理(73015)
- 业(70156)
- 企(59901)
- 企业(59901)
- 方法(48301)
- 数学(41732)
- 数学方法(41122)
- 农(25196)
- 财(24473)
- 中国(23484)
- 学(21921)
- 业经(21852)
- 地方(18779)
- 理论(17129)
- 农业(16967)
- 贸(16896)
- 贸易(16887)
- 务(16616)
- 财务(16536)
- 财务管理(16506)
- 易(16411)
- 制(16396)
- 技术(16083)
- 和(15808)
- 企业财务(15673)
- 环境(14875)
- 划(14429)
- 银(13744)
- 机构
- 大学(345838)
- 学院(344429)
- 管理(140611)
- 济(132776)
- 经济(129885)
- 理学(123460)
- 理学院(122120)
- 管理学(119801)
- 管理学院(119162)
- 研究(110570)
- 中国(79886)
- 京(72097)
- 科学(70800)
- 财(59208)
- 农(55327)
- 所(54008)
- 业大(53544)
- 中心(50551)
- 研究所(49944)
- 财经(49049)
- 江(47910)
- 范(45069)
- 经(44845)
- 师范(44574)
- 北京(44570)
- 农业(43559)
- 院(41020)
- 州(39411)
- 经济学(39395)
- 财经大学(37072)
- 基金
- 项目(247627)
- 科学(195251)
- 基金(180978)
- 研究(178018)
- 家(158355)
- 国家(157096)
- 科学基金(135760)
- 社会(111564)
- 社会科(105751)
- 社会科学(105723)
- 省(96389)
- 基金项目(96362)
- 自然(90712)
- 自然科(88635)
- 自然科学(88612)
- 自然科学基金(86983)
- 教育(82715)
- 划(81679)
- 资助(74620)
- 编号(72154)
- 成果(56807)
- 重点(55294)
- 部(54389)
- 发(51825)
- 创(51691)
- 课题(49083)
- 创新(48163)
- 科研(47904)
- 教育部(46692)
- 大学(46149)
- 期刊
- 济(135795)
- 经济(135795)
- 研究(93952)
- 中国(58330)
- 学报(56827)
- 科学(52041)
- 管理(51048)
- 农(49003)
- 财(44591)
- 大学(43290)
- 学学(40836)
- 教育(36800)
- 农业(34385)
- 技术(30946)
- 融(24918)
- 金融(24918)
- 业经(23521)
- 财经(23032)
- 经济研究(21691)
- 经(19640)
- 图书(18187)
- 问题(17774)
- 业(17501)
- 科技(17176)
- 版(16513)
- 技术经济(16343)
- 理论(16051)
- 资源(15262)
- 现代(15146)
- 商业(15068)
共检索到47596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宣峰 付宜强
引子:不确定性、不可预测性、复杂性和动态性已成为新经济时代的时代特征。面对动态变化的环境,企业遇到了前所未有的“两难境地”——稳定性和灵活性,一方面企业要保证战略的前后一致性与连续性,另一方面企业又要保持战略与环境的动态匹配。因此,如何巧妙地在保持战略稳定性和增强战略灵活性之间求得动态的平衡,如何建立对动态环境做出快速而有效反映的动态竞争优势,已成为企业所关注的焦点。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王核成 邹训敏 王瑞
在对战略柔性再界定的基础上,综合了动态能力观点中的关于组织、文化、知识、资源等基本元素及其战略意义的分析,指出文化是战略柔性的核心,知识是战略柔性的基础,资源是战略柔性的保障,组织是战略柔性的主干,而创新意识与领导力则对战略柔性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动态能力 战略柔性 长期竞争优势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刘力钢 李军岩 邹德新 程文广
从动态能力到动态能力观以及从柔性、战略柔性到柔性战略演进的过程,发掘出动态能力观与柔性战略之间的内在逻辑性。在此基础上,演绎出动态能力的形成机理与企业柔性战略的框架结构,归纳出基于动态能力观的企业柔性战略模型,并进一步讨论了动态能力与柔性战略相互作用的过程。
关键词:
动态能力 动态能力观 战略柔性 柔性战略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赵历男 赵璞 冯宇
如何提高组织柔性推动技术创新是动态环境下企业关心的重要问题。本研究在组织柔性理论和创新理论基础上,提出了基于战略导向的分析框架,并在调研基础上对各假设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能力柔性和资源柔性对技术创新产生不同的影响。资源柔性对渐进创新起促进作用,但对突变创新反而有不利的影响;而能力柔性对突变创新和渐进创新均有正向的推动作用。顾客导向只能提高资源柔性,对能力柔性没有显著的影响;企业家导向会增强企业的能力柔性,但会降低企业的资源柔性。研究通过分析不同战略导向对企业柔性影响的差异,阐述了导向对技术创新的不同作用。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王铁男 贾榕霞 陈宁
本文对组织学习能力和战略柔性的前期研究进行分析,提炼出一个体现组织学习能力和战略柔性之间关系的结构模型,并采用多行业的样本数据,运用结构方程模型进行实证分析,检验了不同类型的战略柔性(资源柔性和能力柔性)受组织学习能力影响的程度。通过假设验证分析,辅助各变量R2值的分析,资源柔性20.3%的方差被学习能力所解释,而学习能力则占据了能力柔性94.1%的方差比例,体现了学习能力对资源柔性和能力柔性不同程度的解释力,学习能力对能力柔性的解释力度更强,说明学习能力对资源柔性影响程度低,学习能力对能力柔性影响程度高,这是一个新结论。研究结论为提升企业战略柔性提供理论指导。
关键词:
组织学习能力 资源柔性 能力柔性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吕逸婧 陈守明 邵婉玲
交互记忆系统对一般工作团队绩效的影响已经得到了国内外大量相关研究的支持,但鲜有研究探讨其在高管团队领域的影响后果及作用机制。本研究基于高阶理论,以148个企业的高管团队为研究对象,探讨高管团队交互记忆系统对组织绩效的影响,并揭示了战略柔性的中介作用。研究结果表明,高管团队交互记忆系统对组织绩效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战略柔性在高管团队交互记忆系统与组织绩效的关系中起着部分中介作用;同时,技术动态性越强,战略柔性对组织绩效的正向影响就越强,战略柔性在高管团队交互记忆系统与组织绩效之间所起的中介效应也越强。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蔡成喜 刘越
面对不断变化的外部环境,越来越多的大型企业尝试引进HRBP模式,,但是效果不甚明显。本文在对我国企业实施HRBP的现状及效果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认为战略柔性应成为HRBP实施的重要条件。在战略柔性背景下,企业应当在技术层面、组织层面和个人层面三方面进行调整,才能成功实现人力资源工作由HR向HRBP的转型。
关键词:
战略柔性 HRBP 转型路径
[期刊] 预测
[作者]
王德鲁 宋学锋
基于复杂自适应系统(CAS)理论,首先探讨了企业战略柔性的界定及其构成要素,并运用适应性图像揭示了构成要素之间、要素与整体之间的关系。然后,分析了企业战略柔性进化的动力机制和条件,构建了基于CAS视角的企业战略柔性进化机制模型。最后,指出了研究结论对我国企业战略柔性实践的管理启示。
关键词:
CAS 战略柔性 内部结构 进化机制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梁广华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社会信息化的深入发展,企业竞争环境越来越复杂多变,一成不变的战略和刚性的核心能力很难适应环境的动态变化。文章从企业战略与动态环境互动入手,分析出动态核心能力的形成过程,把动态核心能力分解成核心能力和动态能力两部分,并分析了以创新为动力的企业核心能力演化过程和以柔性组织文化为基础的动态能力的实质,从柔性战略的视角分析企业动态核心能力的形成,对企业利用战略与环境动态互动构建动态核心能力有重要意义。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刘翔宇 李新建 魏海波
选取海尔集团为样本企业,进行探索性纵向案例研究,揭示了企业如何以人力资源管理的多重战略匹配性,激活人力资源双元柔性(雇佣柔性和技能柔性)的替代和互补效应,改善组织绩效,创建柔性组织的动态演化历程。旨在丰富和拓展本土化的柔性组织理论,并为互联网背景下亟需转型的企业提供借鉴。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宋华 陈思洁
受全球经济贸易增长乏力与全球性高债务、低增长的影响,很多商业银行开始缩紧贷款,这就使得企业面临的资金约束越来越明显。于是,如何利用供应链的结构和运营来缓解企业资金压力成了实践界与理论界广泛讨论、研究的热点。文章基于供应链动态能力的理论视角,遵照"动态能力-合作战略-资金柔性"的理论逻辑,探讨了企业在供应链中的系统性能力影响资金柔性的作用机理,并采用SEM对249个样本企业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企业要想通过供应链提高资金柔性,前提是能够与供应链合作伙伴合力打造供应链动态能力(知识触达能力、协调能力、重构能力)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段艳玲 张婧
实证考察了市场导向、战略柔性对新产品绩效的影响及环境变动对市场导向、战略柔性与新产品绩效关系的调节作用。基于我国238家企业的问卷调查,研究发现:(1)市场导向和战略柔性对新产品绩效都有显著的促进作用;(2)战略柔性在市场导向和新产品绩效间起部分中介作用;(3)环境的动态性对战略柔性和新产品绩效关系均无显著调节效应,对市场导向与新产品绩效关系有不同的调节效应。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宋华 陈思洁
受全球经济贸易增长乏力与全球性高债务、低增长的影响,很多商业银行开始缩紧贷款,这就使得企业面临的资金约束越来越明显。于是,如何利用供应链的结构和运营来缓解企业资金压力成了实践界与理论界广泛讨论、研究的热点。文章基于供应链动态能力的理论视角,遵照“动态能力-合作战略-资金柔性”的理论逻辑,探讨了企业在供应链中的系统性能力影响资金柔性的作用机理,并采用SEM对249个样本企业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企业要想通过供应链提高资金柔性,前提是能够与供应链合作伙伴合力打造供应链动态能力(知识触达能力、协调能力、重构能力),并在此基础上推进合作创新战略。只有在具备动态能力的基础下,企业才能通过合作行为来更有效地撬动供应链的资源和能力,从而实现自身资金柔性的增强。
[期刊] 会计之友(下旬刊)
[作者]
赵秀芳
随着外部环境变化的加剧,财务管理面临的不确定性在不断提高。文章介绍了动态环境下的柔性战略观,进而提出基于柔性思想的财务战略的构成要素及其相互间的整合体系。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彭移风 杨扬
战略柔性是企业赢得竞争和可持续发展的要素,提升战略柔性是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使命。本文从人力资源角度对如何提升组织的战略柔性进行了分析,并从多个角度提出了可行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战略柔性 人力资源 危急管理 柔性文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