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815)
- 2023(11069)
- 2022(9397)
- 2021(8923)
- 2020(7446)
- 2019(16813)
- 2018(16609)
- 2017(32934)
- 2016(17366)
- 2015(19127)
- 2014(18709)
- 2013(18041)
- 2012(16421)
- 2011(14282)
- 2010(14066)
- 2009(12931)
- 2008(12385)
- 2007(10775)
- 2006(9103)
- 2005(7880)
- 学科
- 济(68020)
- 经济(67953)
- 管理(55588)
- 业(50433)
- 企(41485)
- 企业(41485)
- 方法(35590)
- 数学(32642)
- 数学方法(32242)
- 财(26112)
- 中国(19664)
- 农(18312)
- 务(17169)
- 财务(17133)
- 财务管理(17083)
- 企业财务(16328)
- 业经(14676)
- 制(13811)
- 贸(13004)
- 贸易(12996)
- 易(12772)
- 农业(11913)
- 银(11856)
- 银行(11849)
- 行(11102)
- 技术(10508)
- 地方(10447)
- 融(10287)
- 金融(10285)
- 环境(10222)
- 机构
- 学院(234305)
- 大学(233490)
- 济(100854)
- 经济(99011)
- 管理(95923)
- 理学(83451)
- 理学院(82730)
- 管理学(81432)
- 管理学院(80977)
- 研究(69694)
- 中国(55857)
- 财(52278)
- 京(46985)
- 财经(41249)
- 科学(38719)
- 经(37618)
- 中心(34132)
- 经济学(32359)
- 江(32352)
- 所(31960)
- 财经大学(31008)
- 业大(30054)
- 经济学院(29664)
- 北京(29135)
- 农(29031)
- 研究所(28522)
- 范(27558)
- 师范(27298)
- 院(26182)
- 商学(25908)
- 基金
- 项目(159506)
- 科学(127505)
- 研究(120675)
- 基金(118152)
- 家(100980)
- 国家(100202)
- 科学基金(87730)
- 社会(78933)
- 社会科(75133)
- 社会科学(75115)
- 基金项目(62091)
- 省(60713)
- 教育(55651)
- 自然(54707)
- 自然科(53431)
- 自然科学(53418)
- 自然科学基金(52425)
- 划(51156)
- 编号(49560)
- 资助(48229)
- 成果(39264)
- 部(36714)
- 重点(35433)
- 发(33990)
- 创(33864)
- 国家社会(33613)
- 教育部(32451)
- 课题(32343)
- 人文(31979)
- 创新(31722)
- 期刊
- 济(101761)
- 经济(101761)
- 研究(67534)
- 财(42993)
- 中国(37165)
- 管理(34202)
- 学报(28908)
- 科学(27939)
- 农(24848)
- 大学(23747)
- 融(22518)
- 金融(22518)
- 学学(22445)
- 技术(21133)
- 财经(20043)
- 教育(19851)
- 经济研究(17480)
- 业经(17328)
- 农业(17146)
- 经(17101)
- 问题(14231)
- 统计(12824)
- 财会(12786)
- 理论(12645)
- 技术经济(11688)
- 贸(11628)
- 实践(11477)
- 践(11477)
- 会计(11341)
- 策(11170)
共检索到33161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王立勇 亓欣 赵洋
本文在充分考虑中央和地方政府隐性债务和或有债务的基础上,根据审计署的统计口径,详细测算了我国政府的全口径债务规模,进而估算我国最优政府债务水平。研究结果表明,1998年以来,政府债务进入快速增长阶段,2009年中国政府债务率达到40.28%,创历史最高;我国经济增长与政府债务率之间呈倒U型曲线关系,我国最优债务率在33.4%~34.6%之间。目前我国政府债务率高于最优债务水平,说明我国政府债务水平偏高。最后,本文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全口径 政府债务 隐性债务 最优债务率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宋翔 蔡宁 冯浩洋
本文基于地方政府预算约束恒等式,通过计算30个省份的全口径财政收支,结合各地历年的政府债务余额,估算了2015年-2019年全国30个省份的隐性债务规模。研究发现:我国地方政府隐性债务总额为13万亿左右,占GDP比重约为13%,风险总体可控;我国对隐性债务的管控成效显著,2019年较2017年规模总体下降,但仍有12个省份隐性债务持续增长,特别是西部和东北省份风险管控压力相对较大,需要高度重视。本文建议从顺应市场、落实责任、防范风险、加强研究等方面遏制、化解隐性债务。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毛捷 韩瑞雪 徐军伟
文章关注财政压力对地方政府债务扩张的影响,以2008年企业所得税改革("两税合一")作为地方政府财政压力变化的准自然实验,利用北京市全口径政府债务数据及其他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法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1)2008年企业所得税改革使得地方政府财政压力增大,进而刺激地方政府债务的扩张,即财政压力增加10%,人均地方政府债务增长34.66%;(2)上述效应具有滞后性与持续性,债务扩张效应从税改第2年(即2009年)开始显著表现出来,且该效应在之后数年内持续存在;(3)通过平行趋势检验、扩大样本时间跨度和安慰剂检验等一系列稳健性检验,证实上述效应确由2008年企业所得税改革引起,而非其他因素导致;(4)异质性分析表明,在第二产业基础薄弱的地区和财政自给率较高的地区,财政压力的债务扩张效应更加显著。文章的研究结论为深刻认识地方政府债务扩张内在机制提供了基于北京市等特定地区的可靠证据。
关键词:
财政压力 全口径 债务扩张效应 两税合一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李丽珍 安秀梅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作为地方财政风险最主要来源的地方政府隐性债务,其治理将事关国家治理能力的提升,也事关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的成败。厘清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的边界、类型及具体表现形式,设定债务风险系数、或有债务转化率、政府负担比例指标,分类估算出2017年地方政府隐性债务规模为9万亿元~15万亿元,包含隐性债务的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总体处在安全边界内,但债务风险的地区分布差异显著,个别省份已突破警戒线。近三年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呈现扩大化趋势,且主要集中于救助责任类债务。因此,治理地方政府隐性债务应遵循"整体性、协调性、系统性"理念,坚持以稳为主、分类施策、激励与问责并举等基本原则,推进养老金全国统筹制度、制定合理的风险共担机制、优化债务主体治理结构、提升财政资金统筹规划能力、落实行政问责制等具体的分类治理路径。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王周伟 赵启程 李方方
区域经济网络关联会引致风险空间溢出传染。就网络关联框架中如何测度风险价值,本文构建公共经济风险价值模型,分析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形成的高度复杂网络关联特征,利用空间面板杜宾模型的分位数回归,估算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价值,分解测度出空间溢出与反馈传染效应,识别出系统重要性因素及系统重要性地区和系统脆弱性地区。研究发现:空间分位数回归模型和普通分位数回归模型测算的VaR值均通过了有效性检验,但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之间存在着显著的高度复杂网络关联传染,空间分位数回归模型对VaR值的估算效果优于普通分位数回归模型;系统重要性因素的总效应较大,主要有城镇化水平、债务负担率与政府刚性支出等;系统重要性地方政府多集中于华东地区;而系统脆弱性地区多集中于西部地区。这为地方政府债务系统性信用风险实施分类宏观审慎监管提供了一些思路。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蔡宁 刘勇
本文通过预估中国30个省市的全口径财政收支,预测"十三五"期间中国省级地方政府的债务规模。研究发现:预测的全口径地方政府债务要高于财政部公布的实际地方政府债务;"十三五"期间,无论是经济向好情形,还是经济平稳、较弱情形,中国地方政府债务负债率都仅略高于30%,风险总体可控,但中国地方政府债务结构性、区域性问题突出,应当引起重视。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蔡宁 刘勇
本文通过预估中国30个省市的全口径财政收支,预测"十三五"期间中国省级地方政府的债务规模。研究发现:预测的全口径地方政府债务要高于财政部公布的实际地方政府债务;"十三五"期间,无论是经济向好情形,还是经济平稳、较弱情形,中国地方政府债务负债率都仅略高于30%,风险总体可控,但中国地方政府债务结构性、区域性问题突出,应当引起重视。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毛文峰 陆军
本文基于一套新口径城投债数据,从土地资源在不同行业和用途的扭曲配置视角探究其对地方政府债务的影响,将土地资源错配、城市蔓延和地方政府债务置于统一分析框架,就其中的作用机理进行刻画。研究发现,整体来看土地资源错配显著推升了城投债的发行概率和发行规模,尤其在中西部区域人口流出的中小城市,该影响更为显著。城市蔓延在土地资源错配对城市债务的正向影响中具有部分中介作用,其通过降低土地产出效益、增加市政基础设施投资建设和管理维护支出等渠道增加地方政府债务。本文为解释中国地方政府债务的形成提供了一个新视角,推进土地要素渐进式市场化改革,坚持"内涵式"的高质量城市空间增长模式,是未来债务风险长效治理的重点方向。
关键词:
土地资源错配 城市蔓延 城投债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刘金林 金倩
近年来,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的形成及其风险防范已成为热点问题,其关键在于科学估算债务规模。文章基于我国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统计口径的分析,细化出两大类隐性债务:违法违规类隐性债务和政府出于道义责任、迫于公众预期及对政府角色理解而承担的政府支出义务。以PPP项目为例,引入集值统计法和讨价还价博弈模型有效确定三种回报机制下PPP项目风险系数和政府部门的风险最优承担比例,结合PPP模式下地方政府隐性债务规模估算模型,尝试构造精准估算PPP项目政府隐性债务规模的方法,以为我国政府债务监管部门对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政府投资基金等开展准公共产品生产过程中隐性债务规模测算提供参考。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干伟明 张涤新
通过构建跨期模型来探讨一国债务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理论分析表明,一国债务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倒U形关系,即在一定条件下,当一国的债务低于最优值时,提高债务对经济增长具有促进作用,而当债务超过这一最优值时,增加债务则对经济增长具有副作用。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构建了线性时间序列模型,基于中国样本数据证实了中国政府债务与中国经济增长之间倒U形关系的存在,并测算出现阶段中国政府最优债务率约为47%。这一结论表明:中国政府债务目前尚处于合理范围,虽然长期来看中国政府债务的提升空间已不大,但短期内进一步提升的空间犹存,这为中国政府充分运用财政政策提升尚处于探底阶段的中国经济预留了政策空间。
关键词:
债务门限 政府债务 中国债务率 经济增长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苏振兴 扈文秀 章伟果
地方政府隐性债务已经成为系统性金融风险的潜在触发点,但由于隐性债务需要政府财政直接负担的比例难以确定,导致其实质风险无法准确测算。本研究构建了KMV模型、基于ROA的负担模型以及信用债的市场均衡模型,着重研究隐性债务中的两类主要债务,地方国有企业债务与融资平台债务转化为政府财政负担的转化率,并测算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研究表明:2011-2018年之间,地方国有企业债务转化为地方政府财政负担的转化率在5.03%~9.13%之间,融资平台债务转化率在60.29%~82.31%之间。地方政府隐性债务规模由2011年的2.56万亿元上升到了2018年的12.2万亿元,占比也由24.5%上升到43.4%,说明隐性债务已经成为地方政府债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地方政府综合债务规模逐年扩大,债务违约概率由0上升到3.07%,从无违约风险上升到中等风险区间,且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存在明显区域特征。
关键词:
隐性债务 转化率 债务风险 KMV模型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韩俊宇 王冰
文章旨在利用贝叶斯TVAR模型以评估宏观经济冲击对公共债务率(即债务/GDP)以及政府赤字率(即政府赤字/GDP)变化的影响是否因经济条件的不同而不同。结果表明:消费者信心指数对经济周期变化是敏感的,且会影响我们对公共债务率和政府赤字率的预测;宏观经济冲击对政府赤字率的影响在衰退期更显著,但在繁荣期更持久;当经济不景气时,降低公共债务率和政府赤字率最有效的方法是刺激经济和消费者信心,或进行财政整顿。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冀云阳 毛捷 文雪婷
资本回报率对于理解我国经济运行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匹配2006-2015年地级市层面的新口径债务数据和资本回报率数据,实证检验了地方公共债务扩张对资本回报率的影响效应及其地区异质性表现,并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角度开展作用机制分析。研究发现:第一,地方公共债务扩张对我国宏观资本回报率产生了负面影响,此影响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存在;第二,地方公共债务的扩张通过降低基础设施投资效率、提高房地产业投资占比和挤出企业投资产生影响;第三,上述负面影响在非城市群、非大中城市和土地融资依赖度更高的城市表现更为突出。以上结论为深化地方政府投融资体制改革提供了政策参考,未来应注重债务资金的绩效管理和使用效率,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柏杰
基于Hana(1998)的政府债务矩阵以及我国1994年的预算法,创造性地构建了我国地方政府资产负债表,同时以七个资源型省份2003—2015年的数据为样本,采用估算法估计了资源型省份的显性负债,并借鉴压力测试的思想,分别以0.3、0.6和0.8为压力系数,估算了包含或有负债的债务规模以及中央-地方"父子关系"下的债务规模。研究结果表明,比照国际通行的3%的债务标准赤字率和0.6的债务规模/GDP比率,全国的政府性债务是总体可控的,但资源型省份的债务风险凸显,需要加以警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