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229)
- 2023(14335)
- 2022(11870)
- 2021(10958)
- 2020(8836)
- 2019(19728)
- 2018(19066)
- 2017(36994)
- 2016(19578)
- 2015(21492)
- 2014(20891)
- 2013(20347)
- 2012(18358)
- 2011(16144)
- 2010(15855)
- 2009(14274)
- 2008(13474)
- 2007(11800)
- 2006(10058)
- 2005(8448)
- 学科
- 济(84801)
- 经济(84737)
- 业(63917)
- 管理(55312)
- 农(48552)
- 企(42031)
- 企业(42031)
- 方法(35217)
- 农业(32092)
- 数学(31722)
- 数学方法(31356)
- 业经(23986)
- 中国(20710)
- 地方(19913)
- 财(18035)
- 制(15370)
- 贸(15148)
- 贸易(15139)
- 易(14763)
- 技术(13797)
- 产业(13325)
- 环境(12845)
- 发(12760)
- 学(11654)
- 体(11501)
- 农业经济(11184)
- 务(10985)
- 财务(10944)
- 银(10938)
- 银行(10929)
- 机构
- 学院(266499)
- 大学(256851)
- 济(114734)
- 经济(112803)
- 管理(110019)
- 理学(96748)
- 理学院(95929)
- 管理学(94426)
- 管理学院(93946)
- 研究(82430)
- 中国(63198)
- 农(58028)
- 京(51401)
- 科学(48614)
- 财(47056)
- 业大(44446)
- 农业(44279)
- 中心(41441)
- 财经(38566)
- 江(38217)
- 所(38001)
- 经(35421)
- 研究所(34597)
- 经济学(34293)
- 经济管理(32545)
- 范(32162)
- 师范(31860)
- 经济学院(31221)
- 北京(30610)
- 州(30556)
- 基金
- 项目(192620)
- 科学(154263)
- 研究(144547)
- 基金(140746)
- 家(121355)
- 国家(120299)
- 科学基金(105619)
- 社会(95377)
- 社会科(90372)
- 社会科学(90348)
- 省(77473)
- 基金项目(74816)
- 自然(66037)
- 教育(64925)
- 自然科(64523)
- 自然科学(64511)
- 自然科学基金(63359)
- 划(63130)
- 编号(59237)
- 资助(55053)
- 成果(44316)
- 发(44195)
- 部(42894)
- 重点(42880)
- 创(41574)
- 国家社会(39962)
- 课题(39475)
- 创新(38861)
- 制(38009)
- 人文(37183)
- 期刊
- 济(124563)
- 经济(124563)
- 研究(68860)
- 农(61405)
- 中国(49687)
- 农业(42202)
- 管理(36825)
- 学报(36345)
- 科学(36297)
- 财(34421)
- 大学(29924)
- 学学(29000)
- 业经(28807)
- 技术(25078)
- 融(23632)
- 金融(23632)
- 教育(22817)
- 业(20377)
- 问题(18439)
- 财经(17705)
- 经济研究(17682)
- 经(15302)
- 农业经济(14663)
- 农村(14372)
- 村(14372)
- 版(14018)
- 世界(13316)
- 技术经济(13259)
- 经济问题(12975)
- 科技(12674)
共检索到37449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戴恩勇 杨芳 李金亮 李秀君
以农产品质量安全为研究对象,在长沙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治理问题的基础上,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渠道商主体、农产品物流主体以及政府四大相关主体在农产品质量安全治理中的协同关系进行了归纳分析,从协同目标、协同主体、运行机制、环境保障等方面对协同治理模式进行了体系搭建,构建了全产业链下长沙市农产品质量安全协同治理模式,并据此对长沙市农产品质量安全协同治理的实现路径进行了探讨。从农产品质量安全多经营主体协同治理的角度分析和研究,打破过去单一主体的治理模式,为质量管理理论和治理机制理论提供了较为新颖的分析视角。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彭建仿
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的根源是农产品供应链管理问题,且更多地体现为源头管理问题。龙头企业与农户的供应链协同是实现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治本之策、创新之策。供应链协同是企业与农户共同适应、共同激发、共同合作、共同进化的结果,是协同主体双方的激励性、互补性、组织性、互动性等驱动因素导致的行为调适。农产品标准化生产是供应链协同的重要驱动力量,是一种现实可行的重要模式。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耿宁 李秉龙
本文针对频发的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从产业链结构、信息不对称性与市场非正当竞争角度探讨引发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的根源,通过建立消费者效用和供求均衡模型证明现实中的农产品市场处于低效率的非最优均衡;探讨可以有效降低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的技术路径——产业链整合下的标准化运作,从标准化运作的结构调整、标准化与质量信号传递、政府一体化监管三个角度进行农产品质量激励机制设计,以期为政府制定相关政策提供参考。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郑莉 王忠伟
运用SWOT分析法,对长沙市发展农产品冷链物流配送中心所具备的内部优势和劣势,以及所面临的外部机遇和威胁进行了全面的分析,认为长沙市应利用外部发展契机来弥补内部不足,并结合分析结果提出多项针对长沙市农产品冷链物流配送中心现状的发展策略。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于仁竹
由于农产品经验品与信任品的市场属性,农产品交易违约失信行为较多,严重影响了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农产品诚信交易具备非线性、自组织性、协同性等特征,涉及多个主体间的相互作用与影响。从系统的视角看,农产品诚信交易系统中各主体在多个层面上还存在行为协同性不高的情况,系统无法发挥协同增益效应。鉴于此,应构建涵盖战略、战术、操作层面的农产品诚信交易协同管理模式,并从生产协同、渠道协同、消费协同、监管协同等多个方面理顺其运行机制,保障农产品诚信交易的实现与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的提升。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刘芳清 周克艳
发展有机农业是建设"两型社会",保障农产品优质安全供应的重大举措。该文以长沙市为样本,研究探讨"两型社会"建设背景下大、中城市郊区有机农业发展的路径。研究分析了长沙市有机农业发展呈现出"三多三少"的特点、具有4个有利条件和4个不利因素,明确了渐进式推动农业由传统农业向无公害农业、绿色农业、有机农业有序发展的思路,围绕实现5个方面的发展目标,提出重点发展水稻、蔬菜、水果、茶叶、畜产品、水产品等六大有机农业产业,突出建好先导区和长沙县北部两大有机农业综合示范区,阐述了六大产业和两大示范区的建设布局、建设方向和建设目标,提出发展有机农业,必须抓好产地环境普查、区划和环境综合整治,建设好生态防控、有机...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彭建仿
龙头企业与农户的供应链协同行为是实现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治本之策。有效率的供应链制度安排建立在为供应链协同提供持久的动力支持和应有的控制力基础上,实质上就是构建一种企业与农户互惠共生的准一体化供应链。供应链协同需要依赖企业与农户共生互动产生的诱致性制度变迁,也需要政府和社会力量的积极参与,外界环境的强制性制度变迁和正激励将强化协同的动机,最终使企业与农户的安全农产品供给行为成为一种自发行为。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秦利
在市场经济发展充分的国家,食用农产品协会较为发达,在促进本国农业发展、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介绍了美国食用农产品协会的发展概况,总结了产品质量安全治理的主要做法和经验,力图为构建中国新型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治理机制提供有益的启示。
关键词:
美国 食用农产品协会 质量安全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潘瑶 姜兰
伴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质量得到了较大改善,现如今人们更多关注生活品质的问题,因此,对于农产品的要求也较以往更高。本文从农产品诚信交易的系统性、复杂性、协同性三方面论证了农产品交易诚信协同管理的内在动因。从战略层面的协同、战术层面的协同及操作层面的协同三方面分析了农产品诚信交易系统的多主体协同。从农产品诚信交易协同的序参量、建立多主体的协同管理模式及建立多方交互的协同管理机制三方面分析了农产品诚信交易的协同管理模式与机制。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苏昕 王可山
农业生产的特点使农民合作成为必然。农民合作组织在优化资源配置、降低交易成本和市场风险、共享组织优势与合作收益上具有制度优势,使其在应对小规模分散经营内在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缺陷上具有效率。目前,从生产和消费双方来看都对分散的农业生产组织结构再变迁提出了要求。通过农民合作组织有效地融入农业生产之中,提高农户的组织化程度,加强对农产品生产源头的组织和治理,是破解农产品质量安全困境的一条现实路径。
关键词:
农民合作组织 农产品 质量安全 制度变迁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崔彬
近些年,随着各级政府对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力度的加大,生鲜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但政府主导的单一规制模式所付出的高成本和可能面临的"政府失灵"问题是我们取得目前规制成绩后所要及时考虑的问题。本文认为生鲜农产品产销链两端主体的小规模经营是政府规制成本高昂和质量安全事件频发的原因。为降低规制成本,提高规制效能,应充分发挥生鲜农产品产销链上各类经营组织的质量安全约束作用,并通过各类经营组织的生成和零售业态的变革,建立起有效的质量信号传递机制和可追溯制,促进质量安全声誉机制的形成。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刘慧萍 韩学平
农产品质量安全关系广大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乃至生命安全,我国政府十分重视,并采取积极措施加强监管工作,学者们也从不同视角对此问题加以研究。从农业知识产权角度关注农产品质量安全不失为另一有效路径。但是,知识产权保护促进农产品质量的探讨及实际做法还未充分展开,我国农业知识产权保护领域还存在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需要人们增强农业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完善农业知识产权保护体系,积极培养农业知识产权人才,促进农业知识产权激励机制的形成。
关键词:
知识产权 农产品质量安全 保障路径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谭雅蓉 王一罡 于金莹 吴思齐
农产品质量安全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基础性问题。本文针对农产品市场构建农产品供应链的多主体仿真实验,研究市场参与主体(农户、批发商和监管机构)行为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影响,以期为"后疫情时代"农产品市场建立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长效机制提供决策依据。仿真结果表明:市场交易层面,批发商与农产品合作社形成契约型供应链有利于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一方面,基于契约关系约束合作社以引导农户的安全生产行为;另一方面,通过合作社将零散的农户整合成集体,有效减少监管成本;市场监管层面,监管机构的监管强度对农户和批发商存在异质性,监管机构对农户监管的效果优于对批发商的监管效果。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刘刚 张晓林
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解决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不仅是保障广大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也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需要。当前我国农业的小规模分散经营给农产品质量控制带来了较大困难,农民合作社可以提高农户的组织化程度,有利于加强对农产品生产源头的组织和治理,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从本质上看,农产品的内在属性和农产品市场结构是造成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的深层次原因。农民合作社内部的利益共享机制、重复博弈机制、关系嵌入机制及权力约束机制可以有效缓解信息不对称问题,控制农户生产行为。农民合作社通过组织标准化生产、为农户提供安全生产服务、加强质量监督控制以及建立质量激励机制,既可以保障农户利益,强化其质量...
关键词:
农民合作社 农产品 质量 治理 农户行为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张敏
本文从供应链管理的视角对现有农产品供应组织模式进行逐一分析,指出农产品供应组织模式与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密切相关,并运用委托代理理论分析了目前普遍采用的"农户+企业"模式所面临的制度难题,进而提出组建"农协+企业"的供应组织模式,实现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和保护农民收益的双重目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