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578)
- 2023(19038)
- 2022(16076)
- 2021(15088)
- 2020(12551)
- 2019(28662)
- 2018(28631)
- 2017(54793)
- 2016(29753)
- 2015(33671)
- 2014(33045)
- 2013(32098)
- 2012(29039)
- 2011(26100)
- 2010(26439)
- 2009(23810)
- 2008(23061)
- 2007(20542)
- 2006(17866)
- 2005(15184)
- 学科
- 济(117538)
- 经济(117415)
- 业(89668)
- 管理(84193)
- 企(68068)
- 企业(68068)
- 方法(53162)
- 农(50197)
- 数学(46337)
- 数学方法(45529)
- 农业(33475)
- 中国(31120)
- 业经(30811)
- 财(26648)
- 地方(24338)
- 学(23940)
- 技术(23906)
- 理论(21569)
- 制(21244)
- 贸(19400)
- 贸易(19385)
- 易(18846)
- 和(17373)
- 环境(17128)
- 银(16867)
- 银行(16822)
- 策(16385)
- 务(16380)
- 财务(16297)
- 财务管理(16258)
- 机构
- 学院(410168)
- 大学(405357)
- 管理(165575)
- 济(162150)
- 经济(158673)
- 理学(144348)
- 理学院(142867)
- 管理学(140055)
- 管理学院(139315)
- 研究(131438)
- 中国(98073)
- 京(85525)
- 科学(82260)
- 农(77478)
- 财(69863)
- 业大(66183)
- 所(64146)
- 中心(61673)
- 江(60528)
- 农业(59241)
- 研究所(58680)
- 财经(56401)
- 范(54284)
- 师范(53799)
- 北京(53456)
- 经(51568)
- 州(48984)
- 院(48207)
- 经济学(47543)
- 技术(45440)
- 基金
- 项目(286586)
- 科学(226151)
- 研究(212306)
- 基金(206055)
- 家(178954)
- 国家(177401)
- 科学基金(153737)
- 社会(132833)
- 社会科(125641)
- 社会科学(125608)
- 省(114835)
- 基金项目(109126)
- 自然(99606)
- 教育(98655)
- 自然科(97322)
- 自然科学(97302)
- 自然科学基金(95550)
- 划(94796)
- 编号(88269)
- 资助(84362)
- 成果(69793)
- 重点(63951)
- 部(62355)
- 创(62112)
- 发(61927)
- 课题(60616)
- 创新(57492)
- 科研(54282)
- 国家社会(54167)
- 教育部(53552)
- 期刊
- 济(176736)
- 经济(176736)
- 研究(114306)
- 中国(81769)
- 农(75978)
- 学报(63370)
- 管理(59882)
- 科学(59435)
- 教育(52467)
- 财(51897)
- 农业(51821)
- 大学(49976)
- 学学(47069)
- 技术(40809)
- 业经(35572)
- 融(33650)
- 金融(33650)
- 经济研究(26541)
- 业(26205)
- 财经(26119)
- 问题(23884)
- 经(22379)
- 科技(21875)
- 技术经济(20894)
- 图书(20684)
- 版(20443)
- 统计(18655)
- 理论(18231)
- 现代(18172)
- 商业(18077)
共检索到59198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祁春节 王刘坤 曾光 雷泽奎
本文在梳理中国农业全产业链新型农林人才培养相关研究的基础上,依据现代农林业对复合型、创新型、应用型人才的要求,总结"新农科"背景下对新型农林人才培养的新要求。在此基础上,对这3类人才培养的新模式和保障机制进行研究,针对性地提出3种类型人才培养知识体系和课程体系的建设设想,并对培养模式改革实践的若干案例进行分析。研究结论是:(1)"新农科"背景下,大多农林类院校对复合型、创新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未有明显区别且存在一些现实问题,农林类人才培养缺乏针对性,与实践结合不紧密,应针对不同类型人才设计不同的培养模式及配套保障机制;(2)校企联合、产融结合、理论与实践并行是当前新型农林人才培养的主要趋势,应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依托政府、企业等力量创新培养模式,丰富培养内容,改进人才培养的知识体系和课程体系,提高所培养人才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愿;(3)部分农林类高校已进行了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创新实践,且取得了良好效果,为新时代背景下农林业复合型、创新型、应用型人才培养积累了改革经验。基于研究结论,提出相关政策建议,以期为教育、农业部门以及全国农林类高校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
新农科 人才培养 复合型 创新型 应用型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杨冰 谢飞雁 杨积堂
以北京联合大学管理学院为例,围绕着应用型人才培养定位,系统化设计了以学生为中心、以实践创新为导向,实现其个性发展的经管类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建立了以实践能力培养为主线、课内外有机结合、产学相互融通的教学体系,推动地方高校实践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
关键词:
地方高校 实践创新 人才培养模式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陈遇春 王国栋
培养创新型人才已经成为当前高等学校的战略使命。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时代背景和国际人才竞争的大格局下,高水平研究型农业大学应该积极适应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需要,肩负起培养和造就具有农林学科特色的拔尖创新人才的重任。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在建设世界一流农业大学进程中,主动顺应高等教育改革趋势和农业科技发展要求,积极探索农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和途径,建设教学团队,创体体制机制,培育创新文化,取得了良好成效。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冯华 汪娟
本文通过分析新升本科院校现有实践教学模式的不足,结合新升本科院校的实践教学规律,提出构建一套包含实践教学环节、实践教学方法、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实践教学环境、实践教学评价体系的,适合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的会计实践教学模式。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肖贵平 郑宝东 庞杰
产学研用结合是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方向,是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从分析产学研用结合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内涵,加强校企合作,创建各类竞赛、实验训练、科研训练、产业实践"四位一体"的实践教学载体等方面入手,全面探索适宜的应用型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取得较好的实践效果。
关键词:
产学研用结合 创新创业 人才培养模式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姜璐 黄维海 戴廷波 董维春
拔尖创新型卓越农林人才承担农业领域的科研与智力支撑,而与我国拔尖创新型卓越农林教育相适应的培养模式仍在探索与构建中。以探索拔尖创新型卓越农林人才的培养模式为主线,通过美国STEM工程创新人才培养的教育理念和培养模式与我国拔尖创新型卓越农林教育的对比,发现我国拔尖创新型卓越农林教育的课程设置缺乏宽厚的知识维度、教学方式缺乏创新思维的培养、培养机制中缺少非正式教育的外延学习。通过对相应的课程设置、教学方式和培养机制的改进,提出:"四大课程模块,柔性课程体系""开设研讨课程,创新科研训练""推行外延学习,拓展第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冯子川 陈仕楷 卢永辉 董怀光 鲁东晴 金宗武 李斌 倪建龙 邱祖怀 黄建民 陈仕富 陈宇婷 石伟权 何静林 袁超
针对中职学校"专业设置与产业发展脱节"和"专业教学与企业岗位要求脱节"等问题,中山市沙溪理工学校经过多年的积极探索,努力构建"专业对接产业链"服装专业人才培养模式,通过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文化育人等方式,致力于将学生培养成为专业精、品行好、文化优的新时代应用型高素质技能人才,全面提高了人才培养的数量和质量,打造了中职品牌专业和中职示范校。
关键词:
专业 对接 产业链 人才培养模式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贺 刘月学 叶雪凌 王春夏 李天来 冯辉
目前全国高等农业院校园艺专业培养存在人才培养模式趋同与流俗、课程设置缺乏系统性和综合性、亟待提高实践教学质量与水平,仍延续单一、死板的教学模式与方法、缺失健全的考核体系制度和激励机制等问题,结合园艺专业的教学实践,提出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设立研究创新型人才培养方向,全面修订培养计划和教学大纲,引入导师制形成个性化培养方案,鼓励大学生积极参与创新创业项目,改革创新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全面加强实验实践条件建设,构建能切实提高园艺专业教学质量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谢建平 蒋雍君
文章借鉴德国"双元制"教育模式的精髓,结合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陶瓷艺术设计专业在培养传统手工艺行业人才培养模式上,实施"卓越技师"人才培养的具体实践,阐述"双元双创"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创新;并总结了"双元双创"人才培养模式的特点,包括校企合作创新、课程体系创新、教学模式的创新、学生就业创新。
关键词:
双元双创 人才培养模式 创新 实践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吴国雄 苟寒梅 董莉莉 王维
建筑产业现代化是我国传统建筑业转型升级、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装配式建筑正是其核心载体。重庆交通大学联合重庆建筑工程职业学院、重庆市城乡建设委员会、重庆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组建稳定实效的产教融合共建单位。主动适应装配式建筑产业发展要求,深化教育教学供给侧改革,通过对接6个需求、构建4个体系、搭建2个平台,实现专业群与产业链的无缝对接,系统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全面提升了土建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黎明
打造高职教育特色,关键在于其人才培养模式是否具有特色,能否培养出适应社会需要的高素质、高技能的实用技术人才。探索和实践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是新时期高职教育教学改革创新的重要内容。就如何加强人才培养模式与社会发展需求的结合,加强校企合作,进一步改革和创新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高职 培养模式 创新与实践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王晓玉
我国面向世界的国际化交往已经从经济、政治层面扩展到教育层面。实现高等教育"走出去"的实践战略已成为我国与西方国家达成深化交流合作的突破口。而创新国际人才的培养则是这个实践战略的关键点。本文在合理界定国际人才涵义的前提下,立足于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角度针对如何构建我国高校创新国际人才的培养模式进行了深入实践和研究,力求为我国经济社会国际化进程的深化培养出大量的创新国际人才。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任友德
强化商科类人才培养模式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对于提高商科人才培养质量、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多维需求等具有重要价值。当前,国内外对商科人才培养日益重视,在理论上和实践上均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并取得一系列成果,这对于我国商科类人才培养工作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同时,经过多年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作为办学百余年、集内外贸于一体的四川商务职业学院在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建设以及人才培养方式等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关键词:
高职商科 人才培养模式 四川商务职业学院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杨静
随着我国对外贸易的不断发展,企业对高水平国际商务的人才需求越来越大。但目前我国高校在国际商务人才培养方面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本文将在评述国际商务人才培养优秀著作的基础上,提出促进我国高校国际商务人才培养质量的对策和建议,以期为我国国际商务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提供有益的对策和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