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956)
- 2023(16113)
- 2022(13274)
- 2021(12063)
- 2020(10458)
- 2019(24049)
- 2018(23599)
- 2017(44723)
- 2016(24596)
- 2015(27828)
- 2014(27910)
- 2013(27288)
- 2012(25007)
- 2011(22436)
- 2010(22204)
- 2009(20557)
- 2008(20301)
- 2007(18087)
- 2006(15671)
- 2005(14099)
- 学科
- 济(101429)
- 经济(101295)
- 管理(67065)
- 业(64366)
- 企(52224)
- 企业(52224)
- 方法(47200)
- 数学(41830)
- 数学方法(41257)
- 农(28331)
- 中国(26731)
- 财(25800)
- 学(25054)
- 业经(22040)
- 制(19876)
- 地方(19704)
- 农业(18761)
- 贸(16858)
- 贸易(16850)
- 易(16323)
- 务(15792)
- 财务(15728)
- 财务管理(15685)
- 理论(15212)
- 和(15202)
- 企业财务(14912)
- 银(14755)
- 环境(14706)
- 银行(14692)
- 融(14113)
- 机构
- 大学(353947)
- 学院(351490)
- 济(138340)
- 经济(135316)
- 管理(131718)
- 研究(122343)
- 理学(113730)
- 理学院(112351)
- 管理学(109870)
- 管理学院(109270)
- 中国(91368)
- 科学(80260)
- 京(76177)
- 农(68351)
- 财(63621)
- 所(63589)
- 业大(58648)
- 研究所(58351)
- 中心(57218)
- 农业(54085)
- 江(53604)
- 财经(50754)
- 北京(47411)
- 范(46638)
- 经(46156)
- 师范(46021)
- 院(45035)
- 经济学(42799)
- 州(42072)
- 经济学院(38762)
- 基金
- 项目(244955)
- 科学(191472)
- 基金(177937)
- 研究(170155)
- 家(159177)
- 国家(157950)
- 科学基金(133622)
- 社会(106852)
- 社会科(101167)
- 社会科学(101136)
- 省(95983)
- 基金项目(94184)
- 自然(89856)
- 自然科(87760)
- 自然科学(87729)
- 自然科学基金(86125)
- 划(82297)
- 教育(78777)
- 资助(73210)
- 编号(67389)
- 重点(56624)
- 成果(53940)
- 部(53498)
- 发(52377)
- 创(49964)
- 科研(48136)
- 计划(47599)
- 课题(47568)
- 创新(46927)
- 国家社会(44757)
- 期刊
- 济(147446)
- 经济(147446)
- 研究(96453)
- 中国(69999)
- 学报(64262)
- 农(60892)
- 科学(57650)
- 财(50122)
- 大学(47857)
- 管理(46509)
- 学学(45437)
- 农业(41067)
- 教育(34669)
- 技术(31179)
- 融(28239)
- 金融(28239)
- 财经(24773)
- 业经(24069)
- 经济研究(23489)
- 业(22713)
- 经(21268)
- 问题(20242)
- 版(18825)
- 统计(17975)
- 资源(17477)
- 技术经济(17197)
- 科技(16748)
- 业大(16618)
- 策(16267)
- 图书(15508)
共检索到51045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潘竟虎 李天宇
采用线性光谱混合分析模型对Landsat TM遥感影像进行混合像元分解,获取植被、裸土和水体组分的相对丰度分布;在反演地表反照率的基础上,构建了基于Albedo-Vegetation特征空间的土地荒漠化遥感监测模型;以黑河中游部分区域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并利用实地调查数据进行精度验证。结果表明:此方法充分利用了多维遥感信息,反映了荒漠化土地地表覆盖、水热组合及其变化,具有明确的生物物理意义,而且指标简单、易于获取,精度较高,有利于荒漠化的定量分析与监测。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刘文娟 常庆瑞 贾科利 刘京 刘梦云
为了提高地物识别的正确性,探讨荒漠化土地类型自动分类的有效途径,克服异物同谱和同物异谱现象。以陕西省榆林市榆阳区为例,利用Landsat 5卫星的TM数据,探讨了荒漠化土地覆盖信息的提取方法。在对不同土地覆被类型光谱特征进行系统分析的基础上,根据归一化指数(NDVI)和差值指数(TM5-TM4)及TM3、TM5、TM7波段的光谱值,提出了分层信息提取方案,利用该方案分步提取地表覆被信息。结果表明,此方法简单、实用,是地物遥感信息提取的有效途径。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范文义
本文用国产高光谱分辨率成像光谱仪系统数据对荒漠化评价建立定量化遥感信息模型。对荒漠化评价因子中的主要定量因子 (植被盖度、生物量和土壤含水率 )进行了定量反演 ;对难于进行定量计算的评价指标 ,先通过目视解译获得各因子的编码图 ,分别进行影像化后参加荒漠化程度评价遥感信息模型计算。通过每个像元都可获取全部评价因子的指标值 ,在现有的荒漠化评价方法的基础上 ,建立以像元为单位的荒漠化程度评价的定量化遥感信息模型并输出荒漠化程度分布图。结果表明 ,用高光谱数据定量反演荒漠化地区植被生物量、盖度和土壤含水率是比较可靠的。当反演区域内灌木和草地同时存在时多项式模型的精度要明显高于线性模型 ;当植被类型...
关键词:
高光谱分辨率 荒漠化评价 遥感信息模型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李晓松 吴波 范文义 王刚 杨洪晓 王妍
采用光谱混合分析(SMA)技术,选取农地、裸沙、沙生植被、水和盐碱地作为基本组分,以位于半干旱区的毛乌素沙地的典型地区为例,进行了荒漠化土地混合像元分解和荒漠化信息提取的尝试,并与穗帽变换和监督分类的结果进行了比较,最后采用实地调查数据和NDVI方法进行了精度验证。研究结果表明:光谱混合分析技术用于荒漠化信息提取具有比较好的效果,效果明显优于常用的NDVI方法。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石承苍 凃军
经近40年连续遥感监测发现,四川省若尔盖高原草地沙化与湿地退化现象十分严重。2004与1966年相比,草地沙化面积增加52 898.4 hm2,增幅达586.7%,2005与1986年相比,沼泽湿地减少115 051.0 hm2,减幅达54.2%。这两种事实表明,该地区土地荒漠化正在加剧。究其原因有:排干沼泽和牲畜超载等人为因素是主要原因,气候干暖趋势加剧了这一变化。若尔盖高原处于"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的重要部位,其土地荒漠化严重趋势应引起各方高度重视。
关键词:
土地荒漠化 遥感监测 若尔盖高原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李亚云 杨秀春 朱晓华 徐斌
土地荒漠化已成为一个全球性的重大环境问题,也是我国面临的严重生态环境问题。遥感技术以其信息量大、获取速度快、覆盖范围广、受人力物力的限制小等优点,在过去的30多年中,已逐渐成为土地荒漠化监测的重要数据来源和技术手段。本文首先概述了土地荒漠化遥感监测中使用的遥感数据源,综述了各类卫星遥感影像、影像的不同季相、波段和各类植被指数的选择等;讨论了土地荒漠化信息遥感提取的多种方法,综合比较不同遥感提取方法的优缺点,进而分析土地荒漠化遥感监测中多采用计算机自动分类与人工手动分类结合的原因。最后,指出遥感技术在土地荒漠化监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土地荒漠化遥感监测中综合指标与综合方法集成研究等发展方向。
关键词:
土地荒漠化监测 遥感技术 应用 进展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吴见 彭道黎
从土地利用的角度对荒漠化进行分类与评价,建立以土地利用类型为基础的荒漠化评价指标体系。利用高分辨率卫星影像修正线性光谱混合分解模型分解的TM影像植被分量,建立适于提取干旱半干旱地区植被覆盖度的模型来提取植被信息;利用线性光谱混合分析模型计算裸沙占地百分比;用实测数据与热惯量进行拟合,按不同的土地利用类型分别建立拟合方程反演土壤含水率;引入遥感代用指标获得土壤氧化铁含量;采用目视解译获得土壤质地的编码图并进行影像化。获取每个像元全部评价因子的指标值,在现有荒漠化评价方法的基础上,建立以像元为单位的荒漠化评价定量化遥感信息模型并与高尚武模型沙漠化评价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建立的评价模型总体精度达...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王世颍 宋显浩 王晓丽 刘国波 曹腾飞
遥感技术已成为草业科学研究的重要手段,在植被覆盖度估算中的应用不断加强。由于遥感成像传感器的局限性和同时获取高空间和光谱分辨率图像的成本较高,导致植被观测领域的高精度估测难以从单一的遥感数据中获得。因此,需要综合源图像的关键信息,对不同分辨率的遥感图像数据进行融合,使融合后的图像具备更高的清晰度、更丰富的纹理和更详尽的光谱信息,从而提高植被覆盖度提取的精度。本研究以高分一号采集的全色、多光谱遥感图像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了辐射定标、大气校正、正射校正、图像配准和裁剪一系列预处理,并使用PCA、IHS等7种基于分量替换的方法,Wavelet等5种基于多分辨率分析的方法,PNN和PanNet两种基于深度学习的方法进行了全色与多光谱遥感图像融合,并做了对比研究分析。进一步,针对最优融合算法PanNet提出了改进思路并加以验证,结果表明改进后的PanNet算法的各项指标均优于改进前的PanNet算法。最后将融合图像运用于植被覆盖度估算,证明了改进后PanNet遥感图像融合算法在植被覆盖度估算上的优越性。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丁美青 陈松岭 郭云开
研究目的:利用遥感技术对土地复垦后的土地质量评价指标——植被覆盖度进行评价。研究方法:利用ERDAS软件通过建模实现植被覆盖度提取,对结果影像进行分级统计。研究结果:土地复垦后的试验区植被覆盖度比复垦前高。研究结论:评价结果符合实际情况,利用遥感技术对土地复垦后的植被覆盖度进行评价是可行的。
关键词:
土地复垦 植被覆盖度评价 遥感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田静 苏红波 陈少辉 于静洁
本文从地表植被时空变化和土壤水分时空变化两个不同的方向入手,分析了黑河中游8个完整区县2000年-2009年的绿洲化和荒漠化过程。研究表明,2000年-2009年间,山丹、民乐、酒泉肃州区中部、肃南的东部及甘州-临泽绿洲区一直是黑河中游植被分布的重点区域;从植被角度分析,虽然黑河中游各区县均有零散分布的植被退化区,但总体而言植被状况在逐渐变好,其中民乐县和山丹县的植被状况最好,变化最明显;从土壤水分状况分析,肃南、山丹和民乐3个地区的土壤水分状况要好于其它地区,这与它们所处的地理位置、降雨量和土地利用状况有关。
关键词:
黑河中游 绿洲化 荒漠化 时空特征 遥感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裴欢 魏勇 房世峰 李迎家
针对绿洲土地覆盖/利用特点,建立了反映绿洲荒漠化类型及特点的分类系统。对原始SPOT数据进行变换,提取NDVI、K-L、NDMI等14个特征波段,并利用波段的类间可分性进行了参与分类的最优波段选取。根据地物的波谱特性和空间特性建立了决策树模型,对研究区荒漠化信息进行了提取。分类结果表明,风蚀荒漠化及盐碱化是吐鲁番主要的荒漠化类型。其中,中度风蚀荒漠化土地分布在绿洲边缘及外围,2004年占研究区总面积的64.05%;盐碱化土地及轻度、重度风蚀荒漠化土地分布在绿洲内部,三者分别占研究区总面积的6.60%、7.58%和2.23%,吐鲁番盐碱化程度高于托克逊县,风湿荒漠化程度相反。本文提出的基于决策树...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段利民 童新 刘廷玺
光谱混合分析法是解决亚像元植被盖度反演估算问题最行之有效的方法,线性光谱混合分析又是其中最常用的研究手段。传统观点认为基于线性光谱混合分析的植被盖度估算精度主要受多重散射和端元光谱可变性的影响,而且各向异性反射这个地物表面所固有的特性也常常被忽略。研究设计了由寸苔草、沙和水3种地物类别组成的棋盘式混合地物反射率光谱测试方案,在探讨分析传统的多重散射与端元光谱可变性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评价了各向异性反射对基于光谱混合分析的植被盖度估算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向异性反射是不可忽视的,在最小化多重散射及端元光谱可变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马中刚 孙华 王广兴 林辉 佘宇晨 邹琪
基于Landsat 8-OLI影像数据,利用植被指数逐步回归分析和线性混合像元分解的方法,结合134个野外样地调查数据,将线性混合像元分解结果(植被丰度)导入影像植被指数逐步回归模型,建立康保县荒漠化地区植被覆盖度反演混合模型,并进行精度检验。结果表明:(1)在所选16种影像植被指数中,采用单一植被指数进行荒漠化地区植被覆盖度反演建模,与植被覆盖度拟合优度最高的是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和土壤调节植被指数(saVI),利用植被指数逐步回归分析建模,筛选出的3种最佳影像植被指数是土壤调节植被指数(saVI0.5),比值植被指数(sR_(n-R))和增强型植被指数(EVI);(2)通过线性混合像...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魏怀东 陈芳 张勃 周兰萍 李亚 杨雪梅
植物体内水分是影响植物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生物量及其他生理生化指标的主要因素之一,植物含水率的调查是植被研究的重要内容,利用高光谱进行典型荒漠植物含水率与冠层光谱的关系研究对荒漠区植被遥感监测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借助ASD便携地物光谱仪实地测定了10种典型荒漠植物的冠层光谱曲线,并采用相关系数法和植被指数法,分析了不同荒漠植物光谱特征及其与冠层含水率的关系,结果显示:1)荒漠植物反射光谱曲线具有绿色植物在可见光-近红外波段的普遍特征,有明显的"绿峰"特征和"红边效应"。2)在954-973,1 184-1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包刚 包玉海 覃志豪 周义 黄明祥 张宏斌
以北京大学"无人机遥感载荷综合试验场"为试验区,采集草地植被覆盖度(VegetationCover,VC)和相应样方冠层高光谱反射率数据,并对比研究了高光谱反射率三种变换形式(小波能量系数、主成分和植被指数)与VC之间的关系模型。结果表明:在三种变换形式中,植被指数模型(R2大于0.8,RMSE小于等于0.018 8)优于基于小波变换和主成分分析的VC模型;经过对高光谱数据进行小波分解获得的第二和第四小波能量系数与VC之间存在显著的对数相关(R2分别为0.811和0813;RMSE分别为0.019 9和0.019 8);以多个小波能量系数作为自变量的VC多元回归模型明显优于基于主成分的多元线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