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504)
2023(13661)
2022(11960)
2021(11128)
2020(9391)
2019(21792)
2018(21507)
2017(41513)
2016(22452)
2015(25340)
2014(24982)
2013(24418)
2012(22175)
2011(19482)
2010(19041)
2009(16999)
2008(16147)
2007(13665)
2006(11454)
2005(9397)
作者
(63330)
(52725)
(52240)
(49702)
(33616)
(25378)
(23830)
(20991)
(19970)
(18567)
(18065)
(17488)
(16561)
(16305)
(16289)
(16056)
(15888)
(15752)
(15065)
(14944)
(13181)
(12760)
(12707)
(11946)
(11784)
(11674)
(11546)
(11524)
(10606)
(10560)
学科
(86597)
经济(86510)
管理(67722)
(65352)
(55345)
企业(55345)
方法(45567)
数学(40183)
数学方法(39646)
(23031)
(22518)
中国(20446)
业经(19193)
技术(18860)
(18594)
(16006)
财务(15930)
地方(15912)
财务管理(15900)
农业(15467)
企业财务(15147)
(15103)
贸易(15095)
理论(14701)
(14678)
环境(13785)
(13601)
(13149)
(12510)
(11211)
机构
大学(309755)
学院(308575)
管理(127502)
(119050)
经济(116540)
理学(112421)
理学院(111245)
管理学(109107)
管理学院(108562)
研究(96850)
中国(69417)
(64626)
科学(62863)
(51911)
(51055)
业大(49832)
(47249)
中心(45280)
研究所(43688)
财经(43324)
(42315)
农业(40430)
(39668)
北京(39512)
(39395)
师范(38976)
(35753)
经济学(35471)
(34665)
技术(34611)
基金
项目(226343)
科学(178243)
基金(165041)
研究(162408)
(144457)
国家(143326)
科学基金(124130)
社会(101788)
社会科(96621)
社会科学(96592)
(89097)
基金项目(88350)
自然(82951)
自然科(81065)
自然科学(81047)
自然科学基金(79576)
教育(75388)
(74894)
资助(68056)
编号(65814)
成果(50903)
重点(50303)
(49791)
(47905)
(47228)
创新(44729)
课题(44360)
科研(43925)
教育部(42657)
大学(42209)
期刊
(117627)
经济(117627)
研究(82199)
中国(52638)
学报(51705)
科学(46641)
(44949)
管理(44676)
(39505)
大学(39208)
学学(37036)
教育(32445)
农业(32194)
技术(30217)
业经(20076)
财经(19876)
(19539)
金融(19539)
经济研究(18887)
(16877)
科技(16657)
图书(16559)
(16431)
技术经济(16192)
问题(15275)
(14954)
理论(14816)
业大(13898)
实践(13819)
(13819)
共检索到42042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巧华  马逸霄  付丹丹  
禽蛋品质检测是食品安全和消费者权益的重要保障措施,传统禽蛋品质检测主要依赖人工进行,存在工作强度大、效率低且准确率波动大等弊端。光谱检测技术具有快速、安全、无损等优点,近些年来在禽蛋内部品质检测领域发展迅速。本文基于禽蛋的新鲜度、蛋白含量、脂肪含量、血斑肉斑、受精信息、种蛋性别、胚蛋活性等内部品质指标检测的有关研究,概述了近红外光谱、可见-近红外光谱、高光谱成像及拉曼光谱等光谱检测技术在禽蛋内部品质无损检测中的研究进展,分析总结了光谱检测技术在禽蛋无损检测中的应用特点与难点,并展望了其未来发展趋势,以期为我国蛋品无损检测研究及行业质量安全监管提供参考。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夏俊芳  李小昱  李培武  王为  丁小霞  
为探讨柑橘内部品质无损检测方法,通过3阶Daubechies小波4级分解,对柑橘近红外光谱进行消噪预处理,并运用偏最小二乘法建立了柑橘贮藏中可溶性固形物、糖度、酸度和维生素C含量的校正预测模型。结果表明:建立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预测模型,其预测值与标准值的相关系数为0.954,预测校正均方差为0.418%,最优光谱波段为6 101.7-4 246.5 cm-1;建立的可溶性总糖含量预测模型,其预测值与标准值的相关系数达0.975,预测校正均方差为0.490%,最优光谱波段为7 507.7-6 097.8 cm-1;建立的总酸含量预测模型,其预测值与标准值的相关系数达0.948,预测校正均方差为0...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周竹  方益明  尹建新  周素茵  雒瑞森  郑剑  
关键词: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屠康  
 介绍了国内外肉品质量无损检测技术的研究情况。通过研究肉品的电磁特性、声学特性、光学特性等,提出了近红外技术、超声波技术、机器视觉技术等无损检测技术和方法,使肉类质量检测达到在线、快速、准确的目的。并对肉品检测技术的进一步研究和应用方向进行了探讨。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胜鹏  郑鹏程  桂安辉  滕靖  刘盼盼  叶飞  高士伟  马梦君  刘小英  
应用近红外光谱(near infrared spectroscopy,NIRS)技术结合多种算法对远安黄茶品质开展快速无损评价。首先通过扫描获得远安黄茶90个样品的近红外光谱,再利用11种不同方法对光谱进行预处理,剔除部分噪声信息,然后应用反向区间偏最小二乘法(backward interval partial least squares,Bi-PLS)筛选反映样品品质的特征光谱区间,应用遗传算法(genetic algorithm,GA)精准提取特征光谱波长,建立了5种黄茶品质预测模型,最后对光谱官能团信息进行解析。结果表明,最佳光谱预处理方法为多元散射校正,Bi-PLS筛选出的特征光谱区间主要为9 003.2~7 497.9 cm~(-1)、6 101.7~5 449.8 cm~(-1)和4 601.3~4 246.5 cm~(-1),GA筛选出75个特征光谱波长,建立的Bi-GA-PLS组合模型具有最佳的稳健性,可准确地预测远安黄茶样品外部品质分数(R~2=0.951,RMSEP=1.57,RPD=5.27),初步实现了远安黄茶品质的快速、准确预测。光谱信息解析结果显示,45个光谱波长反映-CH_x、C=O和-NH_x官能团信息,代表单糖、咖啡碱、茶氨酸和游离蛋白质等内含成分物质,30个光谱波长反映O-H、酰胺键以及C-H和C-C伸缩的组合频信息,代表木质素、淀粉、纤维素等多糖内含成分物质。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祝志慧  叶子凡  杨凯  华俊杰  何昱廷  
种蛋孵化信息检测对于提升孵化品质、合理利用种蛋资源、提高孵化效益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我国种蛋孵化信息检测技术应用落后、劳动强度大、自动化程度较低、禽蛋资源浪费严重,迫切需要加强种蛋孵化信息无损检测技术研究创新,确保孵化质量,实现公母分养,保护动物福利,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促进蛋鸡养殖产业健康发展。本文着重从家鸡种蛋的孵前受精检测、孵化期成活性检测及孵化期性别检测三个方面,总结了近十多年来国内外种蛋孵化信息检测领域的新兴技术和研究进展,指出了有待解决的问题和发展前景,以期为种蛋孵化信息无损检测提供综合性参考。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古文君  田有文  张芳  赖兴涛  何宽  姚萍  刘博林  
为了实现蓝莓内部品质快速、准确检测,采用高光谱成像技术对蓝莓的糖度和硬度多指标同时进行检测研究。提出多阶段特征波长选择方法,即采用连续投影法(SPA)和逐步多元线性回归(SMLR)等特征波长选择方法同时将糖度和硬度的特征波长选择出来。通过高光谱成像系统(4001000nm)采集了200幅蓝莓图像,首先对高光谱图像进行多元散射校正、标准正态变量变换和Savitzky-Golay平滑等光谱预处理,选取最优的预处理方法。然后利用SPA或者SMLR选择出糖度的几个特征波长,在此基础上再利用SPA或者SMLR选择出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浩云  李晓凡  李亦白  孙云晓  徐焕良  
[目的]为解决水果品质无损检测中成本、效率、精度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高光谱图像和三维卷积神经网络(3D-CNN)的苹果高光谱多品质参数同时检测方法。[方法]使用高光谱成像系统获取400~1 000 nm波段的苹果样本的高光谱反射图像并使用S-G平滑法对原始图像进行去噪处理,在此基础上,对采集到的高光谱图像通过多感兴趣位置的选取以及间隔波段抽取重组的方法进行样本扩充,再利用三维卷积神经网络建立样本扩充后的苹果高光谱图像与苹果糖度、硬度、含水量的多任务学习模型,通过该模型实现对苹果的糖度、硬度、含水量等品质参数的无损检测。[结果]采集245个苹果的高光谱图像及其对应的品质参数信息,通过样本扩充的方法将原始数据集扩充至9 800个样本后进行建模和验证。结果表明:本算法建立的苹果糖度、硬度、水分的分类模型,在糖度类间隔为1°Brix、硬度类间隔为0.5 kg·cm~(-2)、含水量类间隔为10%的情况下,糖度、硬度、水分的预测准确率分别为93.97%、92.29%和93.36%,回归模型糖度、硬度和水分的相关系数最高分别达到0.827、0.775和0.862,比最优的传统算法分别提高15.0%、17.0%和17.2%。[结论]本算法能够较准确实现苹果高光谱多品质参数同时检测,且相对传统方法预测精度有较大提升。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芳   邓照龙   田有文   高鑫   王开田   徐正玉  
南果梨是一种重要的水果品种,其酸度是评估果品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然而,传统的南果梨酸度检测方法通常需要破坏性采样和化学分析,不仅耗时费力,而且容易导致样品污染和浪费。因此,旨在探索一种基于高光谱成像技术的无损检测方法,以实现对南果梨酸度的快速、准确、无损检测。首先,采集室温20℃下不同贮藏天数南果梨的高光谱数据,其光谱波长范围为400~1 000 nm,并且通过理化实验测量南果梨样本的可滴定酸;其次,采用多元散射校正(multipli-cative scatter correction,MSC)、标准正态变换(standard normal variate,SNV)、Savitzky-Golay平滑滤波等多种方法对光谱数据进行预处理,建立偏最小二乘回归模型(partial least squares regression,PLSR),选择出建模效果最佳的预处理方法,结果显示MSC方法效果最优;然后结合连续投影算法(successie projection algorithm,SPA)提取特征波段,在700~900 nm范围内确定9个特征光谱变量;最后,以提取出的9个特征光谱变量作为输入矢量,分别建立PLSR模型、极限学习机(extreme learning machine,ELM)模型以及遗传算法(genetic algorithm,GA)和粒子群算法(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PSO)优化的BP神经网络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基于MSC预处理和SPA算法特征提取的PSO-BP模型预测精度最高,效果最好,预测集决定系数Rp2=0.911,RMSEP=0.032。可见,基于高光谱成像技术的SPA-PSO-BP模型可用于南果梨酸度的检测,为南果梨的品质评价提供参考。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思伽  田有文  冯迪  张芳  崔博  
苹果果实易发生病害,传统的苹果病害的检测不适应苹果分级在线检测的要求。为了实现病害苹果快速、有效的在线检测,采用高光谱成像技术对寒富苹果的炭疽病、苦痘病、黑腐病和褐斑病的病害果进行无损检测研究。根据正常区域与病害区域光谱相对反射率差异,提出改进流形距离方法。综合计算病害与正常区域,病害与果梗/花萼区域,正常与果梗/花萼区域的光谱相对反射率的总改进流行距离L值,从而从全波段中选择了3个特征波段,分别为700,765,904nm。对700nm特征波段下的图像进行阈值分割,以此获得掩膜图像,并对掩膜后的图像二次阈值分割提取感兴趣区域。将3个特征波段下对应的光谱相对反射率分别组合,作为BP神经网络的输...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宫元娟  周铁  屈亚堃  宁晓峰  张本华  
苹果深加工和商品化等问题已成为制约苹果产业发展的瓶颈问题,针对苹果品质的无损检测具有现实意义。应用USB2000+可见/近红外光纤光谱仪对寒富苹果内部品质信息在线检测的可行性进行研究,分析在检测距离(37±1)mm,果盘运行速度0.2m·s-1,检测时间间隔为1s的前提下,不同的光谱预处理方法对苹果各品质模型的影响,并应用偏最小二乘法(PLS)对寒富苹果的可溶性固形物、总酸度及硬度做出相应的预测模型。结果表明:经二阶导数结合标准正态变量变化(SD+SNV)预处理方法建立的可溶性固形物预测模型最优,模型的测定系数(R2)0.9743,校验标准差(RMSEC)0.1503,预测标准差(RMSEP)...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孙群  王庆  薛卫青  马晗煦  孙宝启  谢宗铭  
无损检测技术是近年来兴起的有别于有损检测方法的高新技术,因具备不破坏被检样品、检测速度更快、少污染、自动化等优势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并且已广泛应用于农牧、食品、化工、石化、制药、烟草等诸多领域,随着我国农作物育种单位的不断扩张、育成品种数目不断剧增,种子质量检验工作也愈发复杂和繁重,无损检测技术就成为目前种子质量检验的一个重要发展趋势。本文分别综述了种子质量的几种无损检测方法的技术原理、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在此基础上对各种检测技术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和预测。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孟田源  王转卫  迟茜  赵凡  翁小凤  
【目的】研究应用高光谱成像技术无损检测生长发育后期苹果糖度的可行性。【方法】以生长发育后期的"富士"苹果为对象,基于采集到的波长900~1 700nm高光谱数据,建立预测苹果糖度的偏最小二乘(PLS)、支持向量机(SVm)和极限学习机(ELm)模型,并比较主成分分析(PCA)和连续投影算法(SPA)2种数据压缩或特征波提取方法对预测模型精度的影响。【结果】采用PCA方法可将全光谱压缩至9个主成分,采用SPA从全光谱的230个波长中提取出了13个特征波长,两者相比,SPA能更有效地提高模型预测能力。预测生长发育后期苹果糖度的最佳模型为基于SPA的PLS模型,其预测集相关系数为0.945,均方根误...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管成  刘晋浩  张厚江  周卢婧  
弹性常数(弹性模量和剪切模量)、强度常数与动态黏弹性是表征足尺人造板力学性能非常重要的3项指标,而弹性常数与强度常数间关系密切,因此,无损检测足尺人造板的弹性常数和动态黏弹性是其力学性能无损检测研究的焦点。本文首先对人造板力学性能及其检测方法进行了概述和归纳,然后对国内外人造板弹性常数和动态黏弹性振动检测研究现状作了汇总与分析,同时指出了足尺人造板力学性能振动检测已有研究存在的不足,并介绍了笔者所在课题组针对面向力学性能评估的足尺人造板振动检测研究的开展情况。足尺人造板力学性能无损检测下一步科研的目标是建立一种基于振动检测理论的面向结构用足尺人造板整板力学性能的快速、无损检测和评估的技术和方法。其研究成果可以为将来实现结构用足尺人造板实验室环境下的快捷抽检及生产线上的力学性能普检和分等奠定理论基础。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瞿志杰  贾良权  祁亨年  王瑞琴  赵光武  
种子是农业实际生产中最根本的生产资料,种子活力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农业生产和发展。种子活力的检测方法可分为无损和有损检测两大类。种子活力无损检测方法具备不损伤种子样本、检测效率高、可在线化检测、实验可重复性好以及实验污染少等优点,有近红外光谱检测技术、高光谱检测技术、电子鼻检测技术、机器视觉检测技术等多种无损检测法。基于国内外种子活力无损检测技术的发展现状,本研究综合评述了种子活力无损检测方法、技术以及检测结果,归纳了不同活力检测的特点、应用现状、研究进展以及在实际应用中优势和缺点,同时对种子活动检测技术发展趋势进行展望。参64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