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163)
- 2023(11599)
- 2022(10060)
- 2021(9290)
- 2020(7969)
- 2019(17947)
- 2018(17666)
- 2017(34049)
- 2016(18529)
- 2015(20643)
- 2014(20279)
- 2013(19835)
- 2012(18146)
- 2011(16301)
- 2010(15974)
- 2009(14434)
- 2008(13846)
- 2007(12206)
- 2006(10638)
- 2005(9030)
- 学科
- 济(73852)
- 经济(73777)
- 业(55077)
- 农(47166)
- 管理(46537)
- 企(34015)
- 企业(34015)
- 方法(33336)
- 农业(31135)
- 数学(30182)
- 数学方法(29753)
- 业经(19611)
- 中国(17620)
- 财(16942)
- 学(15939)
- 地方(14757)
- 环境(14359)
- 制(13453)
- 贸(12422)
- 贸易(12419)
- 易(12139)
- 发(11930)
- 技术(11350)
- 策(10874)
- 农业经济(10528)
- 划(10307)
- 和(10220)
- 务(10078)
- 财务(10043)
- 财务管理(10014)
- 机构
- 学院(257379)
- 大学(251264)
- 济(102581)
- 经济(100542)
- 管理(98495)
- 研究(89006)
- 理学(86338)
- 理学院(85455)
- 管理学(83725)
- 管理学院(83309)
- 农(72590)
- 中国(66022)
- 科学(59803)
- 农业(56498)
- 京(52487)
- 业大(52239)
- 所(46368)
- 研究所(42943)
- 中心(42821)
- 财(42008)
- 江(38306)
- 农业大学(35409)
- 财经(34043)
- 院(31799)
- 北京(31632)
- 范(31630)
- 经(31335)
- 师范(31161)
- 省(31087)
- 经济学(29892)
- 基金
- 项目(188225)
- 科学(146251)
- 基金(135187)
- 研究(131512)
- 家(121903)
- 国家(120847)
- 科学基金(101691)
- 社会(82467)
- 社会科(77798)
- 社会科学(77771)
- 省(76910)
- 基金项目(72153)
- 自然(68276)
- 自然科(66604)
- 自然科学(66581)
- 自然科学基金(65352)
- 划(64083)
- 教育(58969)
- 资助(55043)
- 编号(52423)
- 重点(43257)
- 发(42164)
- 部(41016)
- 成果(39781)
- 创(39534)
- 农(39301)
- 计划(37908)
- 科研(37163)
- 创新(37037)
- 课题(35978)
- 期刊
- 济(111592)
- 经济(111592)
- 农(74210)
- 研究(63583)
- 学报(51278)
- 农业(50742)
- 中国(49192)
- 科学(43623)
- 大学(38316)
- 学学(37047)
- 管理(31229)
- 财(30813)
- 业经(25245)
- 业(25036)
- 技术(22382)
- 融(22282)
- 金融(22282)
- 教育(21545)
- 版(16110)
- 问题(15967)
- 业大(15817)
- 财经(15699)
- 经济研究(14824)
- 农村(13937)
- 村(13937)
- 农业经济(13900)
- 科技(13889)
- 资源(13625)
- 农业大学(13570)
- 经(13451)
共检索到36428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林明 王荣华 曹禹 鲁伟丹 周远航 陈友强 刘华君 潘竟海 阿不都卡地尔·库尔班 王志敏 李健强
为了进一步研究新疆北疆不同生态区甜菜的生长发育特性,筛选优质甜菜品种,通过探究20个甜菜品种在3个不同生态区的光合性状和农艺性状的变化,使用适定性参数法和变异系数法分析不同甜菜品种的稳定性,并借助主成分分析法对相关结果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20个甜菜品种在3个生态区的光合性状存在显著性差异,不同品种间的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胞间CO_2浓度存在显著差异,不同生态区胞间CO_2浓度和蒸腾速率存在显著差异;各参试品种间农艺性状差异不显著,但3个生态区之间差异显著;相关性分析表明,光合性状、甜菜产量和含糖率存在显著相关;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在昌吉、石河子和伊犁3个生态区分别提取到了4、3和3个主成分,其累计贡献率分别达到了63.50%、68.70%和63.65%;主成分综合得分显示,甜菜品种‘BeTa379’‘KWS9968’‘KWS5599’‘KWS6637’在3个生态区的综合排名都处于较高位置,平均每公顷产量分别为102 000.45、88 613.85、96 501.90和95 214.90 kg,平均含糖率分别为15.19%、15.08%、14.29%和14.14%,表明这3个品种的生态适应性相对较好,具备在生产中推广的潜在优势。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孙东发 赵玲 徐廷文
以9个栽培大麦品种和按完全双列杂交设计组配的36个F1杂种为材料,于1988~1989年间在四川4个不同生态区同时进行了大麦9个主要农艺性状的配合力评估。结果表明,4个点测定出来的一般配合力大小有差异,但表现相同趋势,不存在异质性,按可信度大小排序为千粒重>株高>主穗粒数>结实率>主穗长>单株粒数>单株粒重>抽穗期>单株有效穗;抽穗期、单株有效穗、单株粒数、单株粒重、结实率的特殊配合力表现为异质性;棱型相同者间的主要产量性状的一般配合力差异较小,棱型不同者间的差异较大,不同生态区的大麦品种资源的一般配合力亦有差异。结果认为,不同棱型品种间杂交较同棱型品种间杂交在选育高产品种上更有潜力,异地测定...
关键词:
大麦 棱型 配合力分析 稳定性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史跃伟 郎胜勇 王志红 张吉顺 曹廷冒 邱萍
为客观评价烤烟新品种(系)的丰产性、稳定性和品种生态布局,为贵州烤烟新品种(系)的审定和推广提供科学依据。将GGE方法引入烤烟区域试验分析中,同时采用GGE双表图及AMMI模型,对2011年度贵州省烤烟区域试验8个生态区域、13个烤烟新品种(系)的产量和产值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种分析方法均能客观评价烤烟新品系的丰产性和稳定性,GGE双标图方法能更直观准确地反映各品系的最佳适应区域。新品系YQ-1的产量和产值均表现最好,GY1007、A18和2010A4具有特殊适应性,GY1007和A18在德江地区有推广价值,而2010A4在道真地区具有推广价值。
关键词:
GGE双标图 AMMI模型 烤烟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罗峰 李欣禹 唐朝臣 刘惠芬 裴忠有 孙守钧
为探究影响甜高粱主要农艺和品质性状的环境因子,选取不同基因型甜高粱品种(系)为材料,在天津市、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和辽宁省4个省市自治区开展试验,分析主要目标性状与环境因子间的关系,并构建目标性状的预测模型。结果表明,影响株高、茎粗和茎节数以基因型效应为主;影响穗长以基因型×环境互作和基因型效应为主;影响穗重以环境效应为主;影响锤度和粗蛋白含量是基因型、环境和基因型×环境互作三者平均作用的结果。锤度与土壤pH、有机质含量和速效磷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粗蛋白含量与昼夜温差和有机质含量无显著关系,与降水量等8个其他因子均达极显著正相关。通径分析和逐步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日均温度、昼夜温差、土壤pH以及速效磷含量是影响穗重的主要因子,其中土壤pH效应最大且为负效应;≥10℃有效积温、土壤pH和有机质含量是影响锤度的重要因子;土壤有机质含量贡献率最高,为正效应;影响粗蛋白含量的关键因子为降水量。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段宏凯 王宏富 鱼冰星 原向阳 董淑琦 郭平毅
为探究区试点与品种对谷子农艺性状的关联关系及影响效应,于2014和2015年分别在山西五台县(A1)、山西定襄县(A2)、山西平定县(A3)、山西省农科院高粱所(A4)、山西省农科院经济作物所(A5)、山西省农科院谷子所(A6)和山西高平市(A7),选取种植谷子‘长杂谷1205号’(B1)、‘长农44号’(B2)、‘长生13号’(B3)、‘晋汾97号’(B4)、‘农大8号’(B5)与‘长农35号’(B6),每个品种3次重复。结果显示,A1的谷子株高显著高于其他区试点的,且其穗长显著高于A6穗长。A2、A3生育期与A1、A7的差异达到显著水平,A4的谷子穗粒重及产量高于其他区试点,A5在千粒重方面有促进作用。A6的主茎高显著低于其他区试点,A7的穗长显著高于其他区试点。通过一年多点综合分析得B1品种的生育期、穗数在各地均高于其他品种,在穗长方面的变异度最高。B3品种在千粒重、主茎高方面的丰产效应最低,而B5在穗长、千粒重及产量方面的丰产效应最高。B6的穗长及产量的丰产效应为负效应,且其生育期、穗数及主茎高变异系数最高,但对主茎高的增高效应最高,而其穗数在A2表现最好。综上所述,区试点与品种在谷子农艺性状方面有交互作用,其中品种对谷子穗长、主茎高影响效应大。
关键词:
区试点 品种 谷子 农艺性状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张秀芬 黄小娟 郭素云 黄珍玲 陈会鲜 兰秀 杨海霞 丁家东 何文
【目的】对凉粉草种质资源的主要光合性状和农艺性状进行遗传变异分析及综合评价,为凉粉草种质资源筛选及品种选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来源于不同地区的 8 份凉粉草种质为试验材料,测定其主要光合性状和农艺性状,采用遗传变异、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对8份凉粉草种质进行遗传变异分析及综合评价。【结果】8份凉粉草种质光合性状变异系数为6.53%~26.94%,广义遗传力为48.47%~99.14%;农艺性状变异系数为16.26%~36.44%,广义遗传力为69.85%~99.63%。对8份凉粉草种质的20个性状进行主成分分析,提取到3个主成分,累积贡献率达89.145%,基本解释20个性状中的大部分信息。其中第一主成分反映的是相对叶绿素含量(SPAD)、细胞间CO_(2)浓度(C_(i))、蒸腾速率(T_(r))、水分利用率(WUE)和气孔限制值(L_(s)),第二主成分反映的是叶绿素含量、类胡萝卜素含量和净光合速率(P_(n)),第三主成分反映的是叶宽、叶片面积和茎粗。通过综合得分初步筛选出X2、X3和X4为凉粉草优良种质。聚类分析将8份凉粉草种质划分为三大类群:第Ⅰ类群表现为叶片大,节间长,主茎粗且长,光合能力强,产量高;第Ⅱ类群表现为叶片较大,主茎短,产量低;第Ⅲ类群表现为叶片小,主茎较长,SPAD值高。【结论】8份凉粉草种质主要光合性状和农艺性状遗传变异较大,其中X2、X3和X4种质综合表现较好,可作为杂交优良亲本。在品种选育早期应把SPAD、C_(i)和T_(r)等高遗传力性状纳入到品种筛选的目标性状。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付宝建 姚占军 王嘉瑞 任欣欣 岳艳丽
运用变异性分析、相关分析、偏相关分析、通径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方法,对含有不同抗条锈病基因的15个小麦新品系进行遗传性状的分析,以探讨抗性品种产量的影响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各农艺性状与产量的相关系数为:每公顷穗数(0.8240)>穗粒重(0.7490)>千粒重(0.4035)>单穗结实小穗数(0.1346)>穗粒数(-0.0575)>株高(-0.1892);偏相关系数为:每公顷穗数(0.5705)>穗粒重(0.3766)>千粒重(-0.2565)>穗粒数(-0.2396)>株高(-0.2296)>单穗结实小穗数(-0.0646);直接通径系数表示为:每公顷穗数(0.6100)>穗粒重(...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党姝 王伯伦 张振宇 黄元财 贾宝艳 王术
以42个水稻品种为试材,探讨农艺性状及生理特性对不同株穗型水稻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弯穗型、中穗型、轻穗型和高秆型垩白粒率较低,垩白度较小,外观品质较优;半直立穗型、散穗型、中穗型、中秆型糙米率、精米率和整精米率较大,加工品质较优;弯穗型、散穗型、重穗型和中秆型胶稠度较长,直链淀粉含量较低,蒸煮食味品质较优;直立穗型、散穗型、轻穗型和矮秆型蛋白质含量较多,营养品质较优。适当减小穗颈节宽度、穗长、二次枝梗数和着粒密度对改善品质有促进作用。成熟期光合速率在13.6μmol/(m2.s)时,蒸煮品质较优;叶绿素含量的积累对加工品质和蒸煮食味品质有不利影响,但能促进营养品质的改善;成熟期保持较大的叶面...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邱博 罗水清 陈平平 罗红兵 刘伟华
以临奥9号、科玉2号、奥玉28、三北2号、三北89、中单808、帮豪玉108、渝单7号、科玉6号、荃玉9号、中科10号、登海11号、联创9号、同玉18、钻卡巴巴、泰玉12、湘农玉14号和奥玉3102等18个夏玉米品种以及临奥1号(CK)为材料,比较了品种间的产量,并对产量与农艺性状进行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结果表明:三北89和中单808产量较高,分别为521.2 Kg/(667 m2)和468.3 Kg/(667 m2),比CK分别增产16.4%和4.6%,有望成为湖南夏玉米推广的主要品种;行粒数、穗长、株高、穗位高、百粒重、穗行数等农艺性状对产量有正相关影响,与产量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887、...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丁雪丽 谢甫绨 王海英 王智权 谢志涛 STEVEN SK Martin
选用地理纬度相似的中国辽宁省、美国俄亥俄州新近育成的大豆品种,分别和中国辽宁省20世纪20年代老品种进行了农艺性状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中美大豆品种主要农艺性状遗传改进的共有趋势是主茎荚数、单株荚数、3粒和4粒荚率、单株粒数、单株粒重、百粒重、粒茎比、收获指数明显增加。株高、主茎节数、节间长度和分枝数显著降低。美国新品种的单株荚数、单株粒数和粒茎比的增加幅度明显高于同期的中国新品种。而中国新品种的百粒重显著高于美国新品种。施肥水平对不同年代大豆品种主要农艺性状也有一定影响,且美国新品种在高肥条件下比中国新品种表现出更高的增产潜力。
关键词:
大豆 农艺性状 遗传改进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陈骊君 郭凤根
【目的】研究不同光质处理对岩白菜形态指标和生物量的影响,为岩白菜的高效栽培提供参考。【方法】2011-2012年,在人工栽培岩白菜时,通过覆盖蓝色、红色、绿色、黄色和白色塑料薄膜,获得5个不同光质处理,比较各光质处理对岩白菜株高、株幅、叶长、叶宽、根状茎直径、叶片数等形态指标和生物量的影响。【结果】覆盖黄膜有利于岩白菜株高、株幅、叶片数、叶长、叶宽和根状茎直径的增加,覆盖蓝膜最不利于上述形态指标的增加。红膜、白膜和黄膜处理有利于岩白菜单株鲜质量和干质量的增加,而蓝膜处理则表现出抑制作用。【结论】在人工栽培岩白菜时,覆盖黄膜和红膜有利于岩白菜生长和生物量的积累。
关键词:
岩白菜 光质 农艺性状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官梅 李栒
为了弄清油菜(Brassica.napus)种子油酸含量与种子产量之间关系,采用了3个高油酸品系(油酸含量70%以上)与3个低油酸品系(油酸含量70%以下),在田间试验条件下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两者在植株生长势、农艺性状、种子产量、菌核病危害程度均差异不显著,仅高油酸品系单株角果数稍少,病毒病危害程度稍高,其差异是显著的.油菜高油酸品系叶片中的油酸含量提高,且油酸减饱和率(ODR)较低.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张艾英 郭二虎 王军 范惠萍 李瑜辉 王丽霞 王秀清 程丽萍
【目的】通过分析不同氮素水平下春谷品种农艺性状、光合特性与产量的变化规律,确定春谷最佳施氮量,并探讨光合特性与产量相关性。【方法】以春谷品种长农35号和晋谷21号为试验材料,采用裂区设计,品种为主区、施氮量为副区,重复3次,小区面积15.0 m2(5 m×3 m),留苗30万株/hm2。共设0(N1)、45(N2)、90(N3)、135(N4)、180(N5)和225 kg·hm-2(N6)6个氮素水平,40%氮肥作底施,60%在拔节至孕穗期追施。于谷子抽穗后,用日本产叶绿素测定仪SPAD-502(Konica Minolta)测定顶三叶SPAD值,用美国产CIRAS-2光合速率仪(PPSYS...
关键词:
春谷 施氮量 光合特性 产量 相关分析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王茹芳 卢思慧 曹金峰 高广居
应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对适合我市的夏大豆育成品种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各农艺性状与蛋白质含量的关联度由大到小依次是:产量>生育日数>百粒重>单株荚数>株高>单株粒数>脂肪含量>始花(R1)~成熟(R8)日数>主茎节数>出苗~始花(R1)日数;对蛋白质含量影响最大的是产量,影响较大的是生育日数、百粒重、单株荚数。与脂肪含量的关联度由大到小依次是:始花(R1)~成熟(R8)日数>株高>生育日数>主茎节数>产量>蛋白质含量>单株荚数>单株粒数>百粒重>出苗~始花(R1)日数;对脂肪含量影响最大的是始花(R3)~成熟(R8),影响较大的是株高、生育日数、单株节数。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赵丽芬 董章辉 赵国忠 马峙英 王虎 眭书祥 李增书 张艳丽 朱青竹
为研究当前主推早熟棉品种(系)的遗传多样性与亲缘关系,为选育优质棉花品种提供亲本来源。在石家庄市农林科学研究院试验田和辛集市马兰农场棉花天然病圃内,对来自我国不同研究单位的103份主要早熟抗虫棉花品种(系),进行8个农艺性状指标,5项品质性状等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大多数品种(系)生育期较早,株高适中,节位较低,体现了早熟棉的典型特性。霜前籽棉、霜前皮棉、籽棉总产和皮棉总产变异系数分别为30.15%,32.35%,24.28%,29.11%,遗传变异较大,农艺性状相关性分析表明果枝数与单株铃数呈极显著正相关,株高与烂铃数呈极显著负相关,果枝节位与果枝数、单株铃数和烂铃数都呈极显著负相关,...
关键词:
早熟棉 种质资源 农艺性状 遗传多样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