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536)
- 2023(12287)
- 2022(10573)
- 2021(9875)
- 2020(8350)
- 2019(19272)
- 2018(18891)
- 2017(36002)
- 2016(19357)
- 2015(21705)
- 2014(21482)
- 2013(20768)
- 2012(18895)
- 2011(16835)
- 2010(16354)
- 2009(14754)
- 2008(13775)
- 2007(11783)
- 2006(10047)
- 2005(8722)
- 学科
- 济(79031)
- 经济(78930)
- 管理(55917)
- 业(48457)
- 企(39143)
- 企业(39143)
- 方法(35294)
- 数学(31576)
- 数学方法(31122)
- 地方(22022)
- 农(21903)
- 环境(18763)
- 财(18754)
- 中国(18718)
- 业经(16312)
- 学(15800)
- 农业(14687)
- 制(13746)
- 划(12830)
- 和(12820)
- 贸(12370)
- 贸易(12365)
- 易(11917)
- 地方经济(11612)
- 技术(11383)
- 务(11362)
- 财务(11319)
- 财务管理(11294)
- 理论(10991)
- 企业财务(10668)
- 机构
- 学院(259747)
- 大学(258774)
- 管理(103473)
- 济(103369)
- 经济(101138)
- 理学(90081)
- 理学院(89013)
- 管理学(87412)
- 管理学院(86906)
- 研究(84966)
- 中国(63244)
- 京(54283)
- 科学(53603)
- 财(45815)
- 中心(41454)
- 农(40950)
- 所(40925)
- 业大(39089)
- 江(38221)
- 研究所(37697)
- 财经(37103)
- 范(36092)
- 师范(35758)
- 经(33797)
- 北京(33391)
- 院(32322)
- 农业(31873)
- 经济学(31558)
- 州(30809)
- 师范大学(29089)
- 基金
- 项目(189805)
- 科学(150358)
- 研究(139492)
- 基金(137459)
- 家(119931)
- 国家(118937)
- 科学基金(102952)
- 社会(89039)
- 社会科(84301)
- 社会科学(84279)
- 省(75212)
- 基金项目(74061)
- 自然(66647)
- 自然科(64986)
- 自然科学(64972)
- 自然科学基金(63760)
- 教育(63540)
- 划(63520)
- 编号(56499)
- 资助(54752)
- 成果(43716)
- 重点(43108)
- 发(42205)
- 部(41657)
- 创(39837)
- 课题(38626)
- 创新(37301)
- 国家社会(36969)
- 科研(36795)
- 教育部(35569)
- 期刊
- 济(109524)
- 经济(109524)
- 研究(68816)
- 中国(49184)
- 学报(38412)
- 科学(36829)
- 财(35716)
- 农(35527)
- 管理(35008)
- 大学(29681)
- 学学(27903)
- 教育(26615)
- 农业(24876)
- 技术(23953)
- 融(19844)
- 金融(19844)
- 业经(18623)
- 财经(17298)
- 经济研究(15930)
- 资源(15925)
- 经(14897)
- 问题(14850)
- 业(13841)
- 图书(13014)
- 科技(12310)
- 版(12169)
- 统计(12055)
- 技术经济(12000)
- 策(11503)
- 理论(11310)
共检索到36918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许旭 胡宇 周增科
揭示大鹏半岛近年来生态环境时空变动情况,为大鹏半岛生态环境保护和规划提供决策支持。利用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对深圳市大鹏半岛生态环境状况进行了像元尺度的动态评价研究,弥补了传统评价方法无法反映区域内部异质性的不足。研究结果表明:大鹏半岛生态环境状况呈现出建成区明显低于植被覆盖区域的特点;在研究时段内评价单元之间的生态环境状况没有剧烈变动,但生态环境状况为优和良的区域面积逐年下降,生态环境有所变差;生态环境状况发生变化的评价单元逐年增多,生态环境稳定性有所下降;由于建成区面积的不断扩张,生态环境变差的区域主要集中在建成区周围。
关键词:
像元尺度 生态环境状况评价 深圳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李猷 王仰麟 彭建 刘珍环 吴健生
受全球变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全球海平面上升威胁海岸带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各国政府和科学研究关注的焦点。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本文对区域海平面上升的生态损失评估进行了初步探索。以深圳市蛇口半岛为研究区,预测研究区2100年相对海平面上升幅度,评估海平面上升对风暴潮、土地淹没的影响以及造成的生态价值损失。研究结果表明:(1)风暴潮加剧。2100年相对海平面上升1m,100年一遇最高潮位重现期减为小于10年一遇。海平面上升后50年一遇和100年一遇最高潮位分别为3m和3.3m,威胁沿岸工程设施安全;(2)淹没沿岸土地。研究区内4816.2ha土地受到淹没威胁,占研究区面积的16.6%,其中以建设用地和养殖水域为主,分别占淹没区面积的近60%和30%,面临巨额经济损失;(3)生态价值损失在不同重现期潮位下分别达到1966.55万元/a、4472.92万元/a和5052.83万元/a,地均价值损失分别占深圳市地均GDP(2000年计价)的0.8%,1.1%和1.2%,使深圳市地均GDP(2000年计价)存在约一个百分点的潜在损失。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刘学伟
民宿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暴露了诸多问题,面对民宿管理乱象,政府监管不能缺位,需要加快完善民宿监管机制,引导民宿有序建设、规范经营,实现民宿的健康持续发展。本文分析了民宿监管的必要性与困境,以深圳市大鹏新区为例,总结了"五个一"民宿监管机制,即设立一个管理机构、出台一个管理办法、成立一个民宿协会、编制一个民宿规划、制定一个评定标准,并提出了相关建议,以期为民宿的监督管理工作提供借鉴与参考。
关键词:
民宿 政府监管 大鹏新区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郝英杰 潘杰义 龙昀光
知识能力是区域创新生态系统最重要的动态能力。因此,根据区域知识能力内涵,结合区域创新生态系统特征设计区域创新生态系统知识能力协同度指标体系。以深圳市为研究对象,运用匹配量化模型分析产业知识基础和学研知识基础匹配程度,运用复合系统协调度模型评价知识创新环境与产业、学研知识基础发展协同程度。结果表明,深圳市产业知识基础与学研知识基础发展不均衡,且深圳知识创新环境和产业知识基础发展协同度高于其与学研知识基础协同度。因此,深圳市创新生态系统构建要重视学研机构知识基础积累,加强区域知识创新环境建设。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李毅 易敏 胡文敏 伍格致
文章利用长沙市2014年Landsta 8卫星遥感影像解译结果及区内社会经济与自然环境等数据,采用2015年3月国家环境保护部颁布《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技术规范》(HJ 192-2015)中规定的评价指标与方法,对长沙市及各区(县市)进行生态环境状况评价。研究结果:长沙市及浏阳市、宁乡县生态环境状况为"优",长沙县、望城区、岳麓区、开福区等四县区生态环境状况为"良",芙蓉区、天心区和雨花区等三区生态环境状况为"一般"。这表明:长沙市生态环境状况总体较优,但9个区(县市)生态环境状况存在较大差异,主要表现为中心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李毅 易敏 胡文敏 伍格致
文章利用长沙市2014年Landsta 8卫星遥感影像解译结果及区内社会经济与自然环境等数据,采用2015年3月国家环境保护部颁布《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技术规范》(HJ 192-2015)中规定的评价指标与方法,对长沙市及各区(县市)进行生态环境状况评价。研究结果:长沙市及浏阳市、宁乡县生态环境状况为"优",长沙县、望城区、岳麓区、开福区等四县区生态环境状况为"良",芙蓉区、天心区和雨花区等三区生态环境状况为"一般"。这表明:长沙市生态环境状况总体较优,但9个区(县市)生态环境状况存在较大差异,主要表现为中心城区较城郊及周边县市生态环境质量要差,这意味着人类活动、生物多样性、植被覆盖等是影响区域生态环境状况的主要因素,因此可以根据各区(县市)评价结果采用差异化的生态环境保护策略。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张小飞 王仰麟 李正国 薛怡珍
生态网络的构建具有保护环境、稳定生态及提高城市开放空间价值等功能。以行政单元为基础的区域尺度生态网络,可整合区域自然环境特性与生态功能差异,进而指导区域景观生态建设工作。本研究选择台湾岛为研究区,以县、市为研究单元进行全岛生态功能网络构建,通过能值分析、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及景观格局分析等方法,整合全岛生态效益、生态格局等数量、空间指标,目的在于明确各个县、市在全岛尺度的景观功能网络中的功能定位,以作为制定各县市发展策略的参考。目前,台湾岛生态功能网络以东部花莲县、中部南投县为中心,向西部功能逐渐减弱。通过与生态需求的对照分析可知,台湾岛以台北市及台北县迫切需要改善境内的生态环境。
关键词:
生态功能网络 生态效益评价 台湾岛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陈文文 欧国立
近些年,我国交通运输事业取得巨大成绩,未来我国交通运输在注重"量"的同时,进入到关注"质"的发展阶段,交通强国是我国未来交通运输发展方向。建设交通强国,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要关注生态交通建设,优化交通生态。文章基于新视角对生态交通的概念和内涵进行定义和阐释,根据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系统理论,利用熵值法对指标进行赋权,构建生态交通指标评价体系并运用该模型对北京市2010—2015年交通生态化水平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北京市生态交通水平逐年提高,但总体水平不高。交通经济系统在2010—2015年呈逐步下降趋势,交通自然生态系统和交通人文生态系统逐年上升。说明北京市交通建设已经取得很大成就,各项基础设施需要完善,在注重"量"的同时已经开始朝着"质"的方向努力。未来北京市交通发展应继续往自然、人文生态方面倾斜。
关键词:
生态交通 交通强国 评价体系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黄松林 吴健生 彭建 黄秀兰
为探讨区域生态可持续发展的程度,运用物质流分析方法,对深圳市经济环境系统在1992-2007年期间的物质输入与物质输出的规模进行了动态分析,并将物质强度与物质效率与其他区域的相关研究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深圳是一个资源外部性依赖很强的地区,区域经济系统的物质输入在2004年出现拐点,物质输出与物质输入具有高相关性,区域物质消耗调控的关键应当从源头上控制物质投入规模;深圳市正处于城市发展的第3个阶段,物质输入强度逐步回落,物质输出强度缓慢上升,城市的发展逐步摆脱对物质的依赖性,但区域生态环境系统的压力依然很大;深圳市资源生产率和环境效率逐渐上升,技术的进步提高了物质的利用效率,区域社会经济系统发展的物质消耗成本和环境污染成本越来越小;深圳市经济系统与生态环境系统的相互作用分为两个阶段,目前区域生态系统正处于由相对可持续发展向绝对可持续发展的转型阶段。
关键词:
物质流分析 生态 可持续发展 深圳市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谢苗苗 王仰麟 李贵才
根据植被-不透水表面-土壤(VIS)三角概念模型,以深圳市2005年Landsat TM影像为数据源,利用线性光谱混合模型进行亚像元分解,以获取不透水表面比例与植被覆盖度的空间分布。在此基础上采用分区统计、格局指数、空间自相关分析等方法对研究区不透水表面与植被覆盖景观的空间分异进行测度。研究结果表明:与常规景观分类相比,基于亚像元分解的不透水表面与植被覆盖提取方法具有更高的精度,并可以表征地表覆盖的生物物理组分构成特点;深圳市不透水表面与植被覆盖在空间上显示出较强的空间自相关特性,其中植被覆盖表现的聚集特性更为显著。各区的平均不透水表面比例及空间构型有所差异,受到自然条件与城市化发展方式的影响...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李博闻 黄正东 蒯希 于溪
使用空间无关的公平性衡量指数评价公交服务时,会忽视公交服务需求与供给的空间分布特征。为解决此问题,论文提出基于空间公平理论的公交服务评价框架,即通过构建综合基尼系数与莫兰指数的空间公平评价方法,实现整体尺度公交服务评价;通过对分析单元上相对需求与相对供给变量的匹配关系、空间差距进行分析,实现局部尺度公交服务评价,对整体尺度结果进行补充。深圳市的案例研究表明:(1)基于平等主义的整体尺度空间公平指数显示,空间公平性最好与最差的行政区均位于中心城区,分别为罗湖区与南山区;(2)局部尺度分析结果进一步印证,单一使用基尼系数评价公交服务存在局限性,相同或接近的基尼系数可以对应完全不同的公交服务不公平状态与供需匹配情况。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马学广 李鲁奇
基于对尺度重组现有分析框架和研究路径的探讨,运用"策略—制度"分析思路,以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为例分析了以海洋为定位的国家战略区域的建构。其中,策略建构旨在获得不同行动者的支持,关注"蓝色"话语的建构和基于领导权话语的尺度跳跃等策略;制度建构以区域制度架构的形成为目标,关注尺度结构本身的建构和重组,表现为区域协调组织的建立和调整、尺度间行政权限的转移、行政地域空间的整合和跨边界合作。这一思路结合了尺度研究的政治经济路径和后结构路径,对其它国家战略区域的分析也有一定借鉴意义。此外,研究还表明尺度重组是一个多元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马学广 李鲁奇
基于对尺度重组现有分析框架和研究路径的探讨,运用"策略—制度"分析思路,以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为例分析了以海洋为定位的国家战略区域的建构。其中,策略建构旨在获得不同行动者的支持,关注"蓝色"话语的建构和基于领导权话语的尺度跳跃等策略;制度建构以区域制度架构的形成为目标,关注尺度结构本身的建构和重组,表现为区域协调组织的建立和调整、尺度间行政权限的转移、行政地域空间的整合和跨边界合作。这一思路结合了尺度研究的政治经济路径和后结构路径,对其它国家战略区域的分析也有一定借鉴意义。此外,研究还表明尺度重组是一个多元的概念和多向的过程,并同地方上特定的发展条件和行动者之间复杂的权力关系相关联。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邓金杰 黄伟坚 陈柳新 唐豪
本文以在全国率先划定的生态保护区域——深圳市基本生态控制线为研究对象,探讨生态保护区域管理考核指标体系与制度的构建方法。通过对深圳市基本生态控制线的考核现状和管理困境进行分析,锁定了生态保护区域管理考核目标,并构建了包括工作开展情况、管护措施执行情况、保护成效等方面内容的考核指标体系,明确了考核对象及结果评定与运用方法,为深圳市基本生态控制线管理考核机制的建立提供了参考。该考核指标体系深入结合生态保护区域实际管理情况,具有较高的关联性和及时性,可操作性也较强,对其他地区生态保护区域管理监督考核制度的建立也
关键词:
生态保护区域 管理考核 指标体系 制度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宋治清 王仰麟 丁艳 李贵才
生态功能区划通过揭示生态系统空间分异规律,对生态地域和生态单元进行划分和合并。作为生态系统和自然资源合理管理及持续利用的基础,生态功能区划的根本目的是服务于区域可持续发展。本文结合深圳的实例,对城市区域生态功能区划的依据、原则进行初步探讨,在此基础上提出深圳市生态功能区划方案。将深圳市划分为3个区:经济文化密集区,生态协调区,生态支持区;其中生态协调区包括西部沿海农工协调亚区、西部水源山体保护亚区、中部物流-水土保持亚区、东部产业-山水协调亚区等四个亚区,生态支持区包括生态脆弱型支持功能亚区和生态敏感型支持功能亚区。最后,文章分析了各功能区在市域可持续发展中的地位、作用,指出各区协调发展的途径...
关键词:
生态区划 原则依据 协调发展 深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