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4238)
2023(20221)
2022(17089)
2021(15860)
2020(13264)
2019(30377)
2018(30121)
2017(57991)
2016(31288)
2015(35011)
2014(34798)
2013(34473)
2012(31625)
2011(28503)
2010(28627)
2009(26557)
2008(26300)
2007(23371)
2006(20843)
2005(18823)
作者
(89606)
(74563)
(74172)
(70327)
(47612)
(35577)
(33570)
(29117)
(28354)
(26719)
(25371)
(25273)
(23740)
(23693)
(23041)
(22791)
(22166)
(21865)
(21417)
(21365)
(18529)
(18301)
(18041)
(17223)
(16690)
(16604)
(16602)
(16529)
(14987)
(14745)
学科
(132768)
经济(132595)
(107929)
管理(103536)
(93876)
企业(93876)
方法(56067)
数学(45644)
数学方法(45024)
(39614)
(39443)
业经(36918)
中国(35902)
地方(29079)
(28740)
农业(27358)
(26605)
财务(26518)
财务管理(26472)
企业财务(25072)
(24421)
技术(23411)
理论(23056)
(22955)
(22641)
贸易(22623)
(21931)
(21099)
银行(21042)
(20464)
机构
学院(445891)
大学(444264)
(181123)
管理(178277)
经济(177289)
理学(152834)
理学院(151147)
管理学(148612)
管理学院(147771)
研究(147335)
中国(113309)
(95244)
科学(88714)
(87260)
(73162)
(72256)
财经(68360)
(67957)
中心(67412)
研究所(65703)
业大(64430)
(62064)
北京(60323)
(57633)
师范(57107)
农业(56078)
(54418)
经济学(53942)
(53767)
财经大学(50560)
基金
项目(295895)
科学(234142)
研究(219303)
基金(214856)
(185765)
国家(184117)
科学基金(159814)
社会(139107)
社会科(131874)
社会科学(131841)
(116019)
基金项目(113475)
自然(102986)
自然科(100626)
自然科学(100600)
教育(100523)
自然科学基金(98791)
(96544)
编号(89711)
资助(88208)
成果(72737)
重点(65704)
(65224)
(65131)
(62862)
课题(61554)
创新(58247)
国家社会(57068)
(56597)
教育部(56368)
期刊
(207667)
经济(207667)
研究(134291)
中国(90082)
管理(71136)
(70271)
(67333)
学报(65916)
科学(62414)
大学(51611)
教育(49786)
学学(48523)
农业(46225)
(41868)
金融(41868)
技术(41450)
业经(35909)
财经(34048)
经济研究(31666)
(29188)
问题(26930)
(25458)
技术经济(22993)
图书(21985)
现代(21124)
科技(20960)
理论(20808)
(20420)
商业(20266)
(19577)
共检索到67476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王海飞  
制造业联动发展成为区域合作的核心内容。利用偏移-分享法来定量分析粤琼两省制造业发展的趋势。结果表明,双方制造业均存在某些扩张和衰退的领域,且有些行业双方存在此消彼长和同时扩张或衰退的现象,制造业存在联动发展和整合的必要性,双方合力进行制造业联动创新成为当务之急。为此,针对粤琼两省的资源优势与区域特点,提出"大粤琼"产业联动发展的三种模式,即求异模式、存同模式和共建模式。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王海飞  
区域合作的"椭圆模式"是相邻区域合作的普遍模式,寻找区域发展的利益共同点,不断扩大合作面,是区域一体化发展的客观要求。文章通过对区域合作"椭圆模式"的提出、概念的诠释,借助相关的区域合作理论基础,以粤琼区域合作中的空间距离、地缘文化、经济互补性以及双方面临的经济发展转型的需要出发,立足于"大粤琼"区域的视角,提出了"大粤琼"椭圆型区域合作模式的支撑构架,即"五大联动",并提出了建立跨区域产业联盟、打造"大粤琼"蓝色经济区、规划"大粤琼"生态旅游圈等前瞻性的观点,对新时期深化粤琼两省的区域合作以及泛珠三角框架下的区域合作创新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董秋云  
大数据和移动互联网促进了分享经济蓬勃发展。分享经济创造了一种全新的商业模式,不仅提升了资源的配置和利用效率,更能刺激新的消费需求,创造新价值,同时也颠覆了制造业传统发展模式的理论基础,降低了创新的门槛和成本,重塑了人力资源管理职能。制造业应抓住分享经济助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契机,积极构建开放式的协同创新体系、协作生产网络,建立数据协同的柔性供应链,实施利益共享的激励机制,促进制造企业的绿色发展和智能化转型。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李壮阔  刘亮  隋博文  
立足于广西制造业与物流业的发展实际,以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模式为研究对象,运用层次分析法建立联动发展模式评价指标体系,确定各评价指标权重并进行初步评价;然后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联动发展模式开展综合评价与选择。结果表明,模糊层次分析法能对联动发展模式作出科学评价,可为选择适合广西的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模式提供有效的方法支持。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董千里  
从集成场视角分析和构建两业联动发展模式类型,提出基于关系维、集成维和过程维模式类型为评价基础的省域两业联动发展水平评价模型,通过FUZZY隶属度得到综合评价指标,即省域两业联动发展综合指数,并能从集成场视角构成的模式类型指出其模式完善的途径。
[期刊] 会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高锦  
全球金融危机发生后的2009年,我国正式实施"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工程,目的是推动主辅分离,发展第三方物流,解决我国物流成本占GDP比重长期居高不下的问题,更好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通过对长三角、珠三角和四川省的"两业联动"新模式,以及制造业物流业的四个发展阶段进行分析,发现"主辅分离"在某些方面并未降低制造业物流企业对大型制造企业的依赖度,物流企业未成为真正的第三方物流,以致不能有效地降低社会物流总费用,并发现"边际决定论"能揭示制造业和物流业相关关系演化的原因和过程。最后,从"边际决定论"视角为未来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熊焱  周微  
本文以江西省物流业与制造业的联动发展以及相关的政策作为研究对象,与现有研究不同的是,对于两业联动发展的研究,很多文献都是从正面去分析现状,数据量也偏少,笔者借用已有的一些研究成果,通过灰度关联模型来分析江西省物流业与制造业发展规模以及两业联动发展的现状。通过这些分析,揭示两业联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然后结合江西省的具体省情,并提出相关的解决方案和政策建议。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王兴  
分析了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的机理和演化路径,建立灰色关联模型,对东莞1997-2011年的物流和经济发展数据进行了关联分析,并对东莞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思路进行了探讨。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邓良  邹昭晞  
制造业构成物流业发展的需求基础,而物流业是制造业提高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通过双业联动发展是达到两者共赢的有效途径,也是经济转型期有效的产业战略。建立"双业联动"的演化合作博弈模型并进行验证分析,结合物流业与制造业联动发展的实际,可以得出与模型相关的战略启示。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顾占波  李松庆  
指出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是一种特殊形式的供应链模式,两业联动关系的发展遵从"合作关系—协调关系—战略整合关系"的发展模式,提出了树立共赢理念、建立信用机制、实现合理的利益分配和创建信息共享平台的发展策略。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李祥妹  刘亚洲  王君  
基于改进的偏离-份额分析法(SSM),评估2001-2010十年间沪宁高铁沿线6市30个制造业部门空间结构特征及空间连续性,定量分析不同制造业部门空间转移的机理及不同城市之间的互动与联合,研究表明:上海市有23个制造业部门具有向邻近地区转移和延伸的潜力,与苏州、无锡之间形成了良性的分工与联动邻里关系;南京、镇江、常州等城市形成了孤点式的制造业优势,与周边城市之间的互动性较弱,还没有形成结构稳定的工业区,优势产业发展缺乏空间延展性和连续性;从时间序列上看,苏州、无锡市竞争力增长分量较大,对应的上海市和南京市该值较低,验证了经济发展中结构转换与区域经济发展的联动关系;区域未来发展战略是加强沪宁高铁...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陈蕊  
首先分析了生产制造企业物流外包的内涵及其驱动机制,从而引出了两者进行联动发展的问题,接着就目前两者联动发展的市场状况及生产制造企业在两者联动发展合作中处于优势地位的原因进行了分析,从而明确了要实现联动发展的路径关键在于物流产业的创新和提高,最后从物流服务理念、服务模式、物流客户开发、物流服务外包风险管理以及物流服务成本管理等方面提出了物流企业实现联动发展的创新路径。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王自勤  
从产业角度建立了以耦合度、互动性和匹配度为维度的制造业—物流业联动发展模式,并分析了耦合度、互动性和匹配度的内涵和评价方法,提出了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的理想模式,即"产业耦合度中等,产业互动关系为主动-主动,产业匹配度高"。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贾海成  秦菲菲  
苏州正处于产业转型阶段,制造业的发展急需物流业提供有力支撑。但制造业物流外包意愿不足和物流业专业化供给有限,使得物流业和制造业联动发展程度较低。文章通过对苏州市制造和物流企业的联动现状分析,提出了鼓励物流外包,提升供给质量,发展战略关系,建立诚信体系和加快人才培养等促进两业联动的政策建议。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聂兴信  张鹤  海洋龙  
结合西宁地区当前经济形势,在论述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关系理论的基础上,通过构建指标体系,建立西宁市特色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协调度模型及灰色关联模型,对西宁市2002-2013年两行业发展数据进行定量分析。结果显示,西宁市地区的特色制造业与物流业之间关系密切,但总体发展水平处于濒临协调状态。西宁市应全面推广电子商务和供应链系统提升工程,鼓励有条件的特色制造企业物流外包,加大知名物流企业引入力度等政策,使地区的特色制造业与物流业协调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