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859)
- 2023(15773)
- 2022(13839)
- 2021(12928)
- 2020(11111)
- 2019(25907)
- 2018(25890)
- 2017(50304)
- 2016(27429)
- 2015(31261)
- 2014(31513)
- 2013(31138)
- 2012(28727)
- 2011(25814)
- 2010(25656)
- 2009(23636)
- 2008(22999)
- 2007(20350)
- 2006(17288)
- 2005(14989)
- 学科
- 济(111138)
- 经济(111019)
- 管理(79755)
- 业(77536)
- 企(64392)
- 企业(64392)
- 方法(56683)
- 数学(49640)
- 数学方法(49003)
- 农(29248)
- 财(28590)
- 中国(26753)
- 学(24072)
- 业经(23408)
- 贸(21855)
- 贸易(21849)
- 易(21236)
- 地方(21219)
- 技术(20453)
- 农业(19682)
- 理论(18745)
- 务(18457)
- 财务(18369)
- 财务管理(18328)
- 制(18319)
- 和(17513)
- 企业财务(17314)
- 环境(16885)
- 融(16055)
- 金融(16051)
- 机构
- 大学(394560)
- 学院(393435)
- 管理(157832)
- 济(155985)
- 经济(152563)
- 理学(137677)
- 理学院(136204)
- 管理学(133661)
- 管理学院(132975)
- 研究(127201)
- 中国(93478)
- 京(83101)
- 科学(80961)
- 财(69017)
- 农(65177)
- 所(64074)
- 业大(61354)
- 研究所(58811)
- 中心(58765)
- 财经(56431)
- 江(55933)
- 北京(52059)
- 农业(51459)
- 经(51295)
- 范(51094)
- 师范(50584)
- 经济学(46540)
- 院(46143)
- 州(45718)
- 技术(42898)
- 基金
- 项目(272428)
- 科学(213100)
- 基金(196798)
- 研究(196628)
- 家(171549)
- 国家(170176)
- 科学基金(146059)
- 社会(121746)
- 社会科(115425)
- 社会科学(115391)
- 省(107136)
- 基金项目(105039)
- 自然(96970)
- 自然科(94698)
- 自然科学(94671)
- 自然科学基金(92931)
- 教育(91392)
- 划(90113)
- 资助(82106)
- 编号(80960)
- 成果(64532)
- 重点(60641)
- 部(60116)
- 发(57269)
- 创(56425)
- 课题(55164)
- 创新(52675)
- 科研(52567)
- 教育部(51300)
- 大学(50890)
- 期刊
- 济(162257)
- 经济(162257)
- 研究(108954)
- 中国(67603)
- 学报(63641)
- 科学(57726)
- 农(57721)
- 管理(54546)
- 财(52766)
- 大学(47767)
- 学学(45018)
- 教育(41603)
- 农业(40285)
- 技术(37216)
- 融(29953)
- 金融(29953)
- 业经(26923)
- 财经(26526)
- 经济研究(25905)
- 经(22573)
- 问题(21669)
- 业(21105)
- 技术经济(20661)
- 图书(20222)
- 科技(19406)
- 理论(18831)
- 版(18589)
- 统计(18357)
- 商业(17738)
- 实践(17360)
共检索到55382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刘强
本文将偏离-份额分析法应用到国际技术扩散的构成分析中,构建了国际技术扩散的偏离-份额分析理论模型,选取了56个样本国的数据,在SITC两分位97章商品的基础上,对中国通过国际贸易渠道获得的国际技术扩散的构成进行了全面解析,从而深入把握各因素对我国通过国际产品贸易渠道获取国际技术扩散的影响,回答了我国获得国际技术扩散的影响因素以及影响的方向和力度等问题,为制定相关政策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
国际技术扩散 构成 偏离-份额分析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徐缓 李浩 努尔麦麦提·吾布力 阿米娜木·买买提 阿布都热合曼·哈力克
本文选取了新疆33个工业部门,采用偏离-份额分析法,对1997-2001年和2002-2009年两个时段的工业结构体系变化进行了对比研究。通过对各部门的结构偏离分量和竞争偏离分量等指标的计算,并结合新疆工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得出以下结论:新疆工业部门整体结构较好,但竞争力偏低,主导产业不明确,朝阳产业不突出。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以下三点对策建议:①采用新技术,增加产品附加值,提高部门竞争力;②确定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发挥主导产业的带动作用;③培育高新技术产业、朝阳产业,促进产业的升级换代。
关键词:
偏离-份额分析法 工业结构 新疆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王迎涛
旅游产业结构的优劣状况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旅游业发展水平和质量的重要标志。运用偏离-份额分析方法,以2010—2017年《中国统计年鉴》《中国旅游统计年鉴》为主要数据来源,对河南省国际旅游产业结构进行研究,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009—2015年,河南旅游业各部门总体发展速度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竞争力较差,且各部门发展不平衡。商品销售、邮电通讯是具有优势的增长部门,而长途交通、游览、住宿、餐饮、娱乐等部门增速缓慢,在全国没有竞争力,属衰退部门。提出了河南旅游产业结构优化的具体建议。
关键词:
偏离-份额分析法 旅游产业结构 河南省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李武军 黄炳南
目前,中部地区经济呈现发展水平低于东部、发展速度低于西部的"塌陷"危机。笔者运用偏离—份额法及其空间与时间拓展模型对中部地区产业结构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中部地区面临产业升级压力,区域协调能力有待加强,产业结构演进需要政策的强力引导。据此,笔者认为,"十二五"时期,中部地区应制定符合产业结构演变规律的引导政策,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加强区域经济发展载体建设,推动区域联动协调发展。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健
京津冀都市圈是我国北方最大和发展程度最高的经济核心区,文章以京津冀都市圈为研究对象,采用偏离—份额技术,分析京津冀都市圈工业产业结构的发展现状。结果显示,京津冀都市圈工业的产业结构基本趋于合理,但总体发展状况不容乐观,整体产业竞争力较差,特别是高新技术产业缺乏竞争力,影响了京津冀都市圈工业的快速发展。
关键词:
都市圈 偏离—份额分析法 工业结构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段春锦 范爱军
本文采用动态偏离份额分析法,运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CAFTA)边界地区广西和云南2003-2011年的经济数据,详细考察了总体就业增长情况,以及与就业相关的国家增长效应(NGE)、产业综合效应(IME)和地区竞争效应(CE)。结果显示,边界地区的就业增长并没有像理论预测的那样显著区别于其它地区,而且边界地区自身产业发展差异很大。本文认为国家先期于1992年实施的沿边开放政策以及2000年实施的西部大开发战略提前释放了CAFTA一体化效应对边界地区就业增长的作用,导致一体化效应在边界地区被稀释。此外边界地区各自禀赋条件不同,造成各自的优势产业部门差异很大。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庞磊 陈建国
文章利用全国和江西省2003年到2010年产业从业人数,着眼全国,立足江西省,运用国外产业结构的分析方法偏离—份额方法对江西省产业结构进行了定量分析,研究表明:江西的产业结构并不存在"偏差",目前江西省尚未完成工业化,制造业是江西省的战略产业,江西产业结构的深层次问题在于产业组织及产业整合困难。从而得出优化江西省产业结构的对策建议,以加速江西省产业结构的优化步伐:一是以江西省实际出发,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二是加快现代农业产业化建设,优化农业生产结构;三是做大做强新型工业,做优支柱产业;四是加快发展第三产业,
关键词:
江西省 产业结构 偏离—份额分析法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郝希亮 唐燕玲
本文运用偏离—份额分析方法(SSM),以2004年为基期,2009年为报告期,并以全国相应的产业及部门作为参照系,对甘肃省三次产业就业结构进行了分析,得出的结论是:甘肃三次产业就业增长势头欠佳,总体就业人数出现负增长;第一产业就业比重过大,第二、三产业提供就业机会的潜力没有得到充分发挥;第二产业内部各部门就业结构不合理。
关键词:
甘肃 就业结构 偏离 份额分析法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永萍 任青丝
工业是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文章运用偏离-份额分析法对新疆工业的发展状况进行分析,并与全国的发展状况进行比较,从结构和竞争力两个角度分析了工业内部问题所在,以探讨新疆工业发展的重点,并结合实际为新疆工业的健康发展提出建议。
关键词:
工业 偏离-份额分析 产业结构 竞争力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曹玉昆 黄显乔 朱震锋
运用偏离-份额分析法,以全国林业为参照,对国有林区经济发展过程及产业结构进行实证分析得到:随着国有林区的改革和天保工程的实施以来,国有林区三次产业结构在不断进行调整,总体趋于合理方向转变;国有林区三次产业在增长率、结构上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是竞争力较弱,需要采取一定的措施提高竞争力水平;第一、第三产业受到的由木材大量调减所带来的影响较小,通过发展替代产业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经济增长压力,而主要以木材加工为主的第二产业受到了较大影响,需要通过产业的转型升级带动经济的增长。针对研究结论,提出国有林区产业结构优化应加大扶持以森林生态旅游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维持第一产业的稳定增长,推动第二产业的产业转型升级,不断提升三大产业竞争力,支持林区多种经营共同发展。
关键词:
偏离-份额分析 国有林区 产业结构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杨书
偏离—份额分析法产生于1940年代,经过近80年来的发展,已经成为广泛应用于经济学、地理学、特别是城市和区域科学等多学科中的一种分析工具,并于1980年代末被引入我国。在基础的偏离—份额分析法的基础上,一方面学者们在时间和空间维度上扩展出动态偏离—份额分析法和空间偏离—份额分析法,试图降低时间与空间因素对分析结果造成的不确定影响。另一方面,学者们试图将分析法表达式进行更合理、更精确的分解,以提高数据分析的准确性和问题解析的有效性。以此为出发点,偏离—份额分析同位模型中的Esteban-Marquillas第一、第二模型,Bishop&Simpson模型,Arcelus模型,以及其他同位模型应运而生。概率模型则进一步提高了偏离—份额分析方法的预测性。各种偏离—份额分析模型具有不同的优势以及劣势,并适用于不同问题的分析与研究。文章在说明偏离—份额分析法的基本理论和经典模型的基础上,全面梳理了偏离—份额分析法研究进展,评介了偏离—份额分析法的各种模型,以期为后续偏离—份额分析法的改进和应用提供一个基础,对研究者选择模型提供参考和依据。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王品慧 潘若愚
文章运用偏离份额分析法,对2000-2005年间安徽省的35个工业部门的行业优势进行了实证分析。按各行业的区域增长份额、产业结构偏离份额和区位偏离份额三大指标的不同状况,把研究的35个部门分为六大类,汇总分析结果可知安徽省工业部门的产业结构基本趋于合理,但总体增长力不强,竞争力较差,应针对各行业的具体状况来制定发展规划,才能切实起到促进行业发展的作用。
关键词:
偏离-份额分析 产业结构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刘永萍 任青丝
制造业是地区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本文运用偏离—份额分析法对新疆制造业的发展状况进行分析,并与全国的发展状况进行比较,从结构和竞争力两个角度分析了制造业内部问题所在,以探讨新疆制造业发展的重点,并结合实际为新疆制造业的健康发展提出建议。
关键词:
制造业 偏离—份额分析 产业结构 竞争力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史春云 张捷 高薇 杨旸
文献调查显示偏离—份额分析模型在区域经济与城市发展等诸多领域已经得到了广泛且有效的应用,并出现了各种拓展模型的探索、论证与应用。然而直到目前国内仍主要停留在对传统的相对静态模型的应用。本文在回顾大量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对偏离—份额分析及其重要的拓展模型进行了较为系统地综述,对模型的内涵与应用范围进行了探讨。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张颖 丁贺 张锐
安徽省属于林业比重较大的省份,是我国南方集体林区的重点省份之一,林业在安徽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文章以安徽省林业产业为研究对象,采用偏离-份额分析的方法,研究林业产业结构的特点,探索林业产业发展的潜力,并对其优势产业进行了选择研究,为优势产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计算分析表明:安徽省应以林业旅游与休闲服务,非木质林产品加工制造业,陆生野生动物繁育与利用,林产化学产品制造四个产业作为优势产业,并进一步强化森林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以此推动省域林业经济的快速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