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505)
- 2023(11253)
- 2022(9612)
- 2021(9082)
- 2020(7927)
- 2019(18188)
- 2018(17905)
- 2017(35342)
- 2016(18780)
- 2015(21190)
- 2014(21039)
- 2013(20496)
- 2012(18837)
- 2011(16624)
- 2010(16313)
- 2009(15058)
- 2008(14934)
- 2007(13104)
- 2006(10821)
- 2005(9290)
- 学科
- 济(76360)
- 经济(76272)
- 管理(57980)
- 业(55979)
- 企(47702)
- 企业(47702)
- 方法(41328)
- 数学(37021)
- 数学方法(36580)
- 财(24086)
- 农(20219)
- 中国(17134)
- 务(16983)
- 财务(16939)
- 财务管理(16903)
- 企业财务(16173)
- 业经(15727)
- 学(14109)
- 制(14050)
- 贸(13904)
- 贸易(13902)
- 易(13529)
- 农业(13094)
- 地方(13002)
- 和(11516)
- 环境(11345)
- 理论(11238)
- 技术(11077)
- 银(10876)
- 银行(10853)
- 机构
- 学院(263853)
- 大学(263679)
- 济(108757)
- 管理(107916)
- 经济(106672)
- 理学(94447)
- 理学院(93543)
- 管理学(91979)
- 管理学院(91484)
- 研究(79522)
- 中国(60976)
- 京(52689)
- 财(50865)
- 科学(47929)
- 财经(41501)
- 农(41092)
- 中心(39183)
- 业大(38912)
- 所(38267)
- 经(37836)
- 江(37246)
- 研究所(34817)
- 经济学(33780)
- 农业(32374)
- 北京(32027)
- 范(31892)
- 师范(31568)
- 财经大学(31216)
- 经济学院(30801)
- 州(29587)
- 基金
- 项目(183365)
- 科学(145618)
- 基金(135704)
- 研究(133132)
- 家(117337)
- 国家(116388)
- 科学基金(101557)
- 社会(86113)
- 社会科(81743)
- 社会科学(81717)
- 基金项目(72411)
- 省(71448)
- 自然(66384)
- 自然科(64842)
- 自然科学(64823)
- 自然科学基金(63666)
- 教育(62202)
- 划(59980)
- 资助(55220)
- 编号(54055)
- 成果(42553)
- 部(41661)
- 重点(41016)
- 创(38528)
- 发(38078)
- 教育部(36370)
- 科研(36063)
- 创新(36046)
- 国家社会(35917)
- 人文(35629)
- 期刊
- 济(109015)
- 经济(109015)
- 研究(69084)
- 中国(42580)
- 财(42418)
- 学报(38995)
- 管理(36566)
- 农(36328)
- 科学(36262)
- 大学(30239)
- 学学(28790)
- 农业(24512)
- 技术(23414)
- 融(22472)
- 金融(22472)
- 教育(22070)
- 财经(20456)
- 业经(18990)
- 经济研究(17673)
- 经(17464)
- 问题(14985)
- 统计(13485)
- 财会(13445)
- 技术经济(13339)
- 版(12990)
- 业(12844)
- 理论(12550)
- 策(12352)
- 商业(12167)
- 实践(11437)
共检索到36183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王艳辉 闫雪 郭亚军
运用代理成本理论和契约理论,阐述了控股股东与银行债权人之间利益博弈的机理。针对我国转轨经济时期特殊的经济和社会背景———独特的股权结构、过度的政府干预、较低的社会信任程度等,构建了控股股东与银行债权人之间的利益博弈模型,证明了均衡状态的存在,并通过进一步分析各参数变量的政策含义,搭建了控股股东与银行债权人之间利益博弈的理论分析框架,为研究我国上市公司的银行债权治理提供了新的分析思路。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龚凯颂 胡燕珊
大股东非经营性占用公司资金在上市公司中是较为普遍的。为了解决资金占用问题,证监会联合国资委于2003年8月颁布的《关于规范上市公司与关联方资金往来及上市公司对外担保若干问题的通知》规定:上市公司被关联方占用的资金,原则上应当以现金清偿。在符合现行法律法规的条件下,可以探索金融创新的方式进行清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苏正建 牛成喆
基于对利益相关者合作博弈模型的分析,发现我国企业的利益相关者全面参与公司治理并不现实,利益相关者财务实施尚存在困难。相对而言,作为外部利益相关者的债权人参与公司财务治理具有可操作性,可以考虑完善各种机制,先实施债权人财务治理,间接实现利益相关者财务目标,待时机成熟再逐渐完善公司的利益相关者财务治理。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傅代国 刘永冠 金智
本文分析了内部人利益侵占和地方治理环境对公司债务成本的影响。研究发现,内部人利益侵占导致了公司债务成本的上升;而地方治理环境的不同方面对国有企业和非国有企业分别具有不同的影响。进一步的研究发现,上一年地方GDP增速放缓导致的地方政府干预行为削弱了债务成本对利益侵占的敏感度。本文的研究有助于从融资层面打开利益侵占和地方治理环境对公司价值影响的黑箱,并对优化信贷资源配置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关键词:
地方治理 利益侵占 债务成本 政府干预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甘月 李增福
控股股东利益侵占问题是中国证券市场的“顽疾”,近年来证监会采取了一系列监管措施,但仍然收效甚微。文章通过手工收集整理中证中小投资者服务中心行权数据,考察了投服中心行权对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利益侵占行为的治理效应。研究发现,投服中心的行权有效抑制了上市公司控股股东的利益侵占行为;且这一作用是通过提高中小股东在利益侵占相关议案中的投票率、提高上市公司的媒体负面关注度和增加其面临的诉讼风险实现的。进一步分析发现,上述治理效应在内外部治理环境较差的上市公司中更为显著,且当投服中心采取公开发声和参加股东大会这两种方式行权时,对控股股东利益侵占行为的治理效果更显著。文章拓展了中小投资者保护的相关研究,为投服中心保护中小投资者提供了更加直接的证据,对保护中小投资者和投服中心未来开展工作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王海霞 王化成
现金流权与控制权的分离为控制性股东侵占外部人利益提供了动机和便利,这类公司存在更大的代理问题,解决此问题的关键机制是加强对投资者的法律保护。通过拓展LLSV对债权人法律保护的评价体系,可以发现我国债权人法律保护正在逐步加强。以现金流权与控制权的分离状态衡量上市公司代理成本的高低,实证研究发现现金流权与控制权相分离的公司有更低的银行负债增长率、更高的利息支付成本,说明随着债权人法律保护的加强,银行能够对控制性股东利用债务进行利益侵占的行为有一定的限制作用。另一方面,上市公司总体偏低的银行长期负债率和高代理成本公司偏高的负债存量,也反映了我国债权人法律保护当前仍处于较低的水平。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黄文青
依据2006~2011年沪深两市上市公司数据,考量不同类型的外资持股对中国上市公司大股东侵占的约束影响。结果表明,外资持股未能有效制约大股东侵占行为,不同性质的境外投资者对抑制大股东侵占的作用存在差异。QFII能够一定程度上抑制大股东对小股东利益的侵占,而银行、保险和证券公司持股均不能对上市公司大股东侵占形成有效监督和制约,不仅未减轻大股东对小股东的利益侵占,反而加重了上市公司大股东和中小股东的利益冲突。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柯希嘉
由控制性股东一股独大而引发的利益侵占问题导致上市公司治理水平不高,机构投资者持股能否遏制控制性股东的利益侵占行为已成为理论界关注的重要课题。通过构建控制性股东与机构投资者之间无限重复序贯博弈模型,可以揭示机构利润函数投资者持股比例、持股集中度和持股流动性等因素直接影响机构投资者对控制性股东的监督能力,从而全面考察机构投资者在防范控制性股东利益侵占行为进而推动上市公司治理水平提升方面的实际效果。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柯希嘉
由控制性股东一股独大而引发的利益侵占问题导致上市公司治理水平不高,机构投资者持股能否遏制控制性股东的利益侵占行为已成为理论界关注的重要课题。通过构建控制性股东与机构投资者之间无限重复序贯博弈模型,可以揭示机构利润函数投资者持股比例、持股集中度和持股流动性等因素直接影响机构投资者对控制性股东的监督能力,从而全面考察机构投资者在防范控制性股东利益侵占行为进而推动上市公司治理水平提升方面的实际效果。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朱雪媛 赵玮 张庆
2019年初,康得新复合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康得新、股票代码002450)因债务违约问题成为市场的焦点。拥有150多亿元库存现金账面余额的康得新竟然出现约15亿元债券实质性违约,引得市场一片哗然。随着事件的发展,背后的实情令人大跌眼镜,按照其母公司康得集团与北京银行签订的《现金管理业务合作协议》,康得新包括贷款所取得的共计122亿余元货币资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张敏
利益相关者理论认为公司是一个多元利益主体的连接,公司之长期良性发展除依赖股东外,还需兼顾债权人、消费者等利益相关者。针对我国公司法对债权人利益保护规则现存问题,应结合中国公司治理的现状,借鉴成功经验,引入利益相关者参与治理公司的理论,改变当前传统的公司治理模式,突破内部人与外部人的限制,有限度地允许债权人参与公司治理,保护其合法权益,促进公司的良性发展。
关键词:
债权人 公司治理模式 利益相关者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屈晶
文章以2010—2016年的经验数据为样本,建立媒体关注与利益侵占行为的衡量标准值,并设定假设和构建多元回归模型,得出相应结论:媒体关注能够有效约束大股东的资金占用行为,但公司媒体关注无法与股权制衡交互影响来约束资金占用行为;媒体关注的治理作用受到控股股东性质的影响,国有企业中更能约束大股东的资金占用行为;媒体关注对大股东资金占用行为的约束效用与公司性质相关,被特别处理(ST)公司的资金占用行为更好约束。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陈成 王永县 雷家骕
企业控制权的利益侵占问题是企业控制理论中的重要课题,本文从企业的控制性股东及其所拥有的所有权与控制权之间关系的角度出发,建立了企业控制链与不对称股权结构模型,深入研究了企业控制性股东的利益侵占行为及其相关的影响因素,并得出了相应结论。
关键词:
企业控制权 控制性股东 利益侵占
[期刊] 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学报
[作者]
肖成民
流通股与非流通股的股权结构安排使得中国上市公司的现金股利具有利益侵占效应,即非流通股股东因无法获得股价上涨的收益而追求高额现金股利。非流通股股东较低的初始投资成本进一步增强了其对高额现金股利的偏好。但相对来说,现金股利只是一种较弱的利益侵占方式,并且现金股利支付将增大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难度,因此,证监会将现金股利支付作为再融资门槛的重要参数有其合理性。
关键词:
现金股利 利益侵占 再融资门槛 股利管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