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980)
2023(12545)
2022(10412)
2021(9579)
2020(8240)
2019(18747)
2018(18389)
2017(35874)
2016(18757)
2015(20627)
2014(20173)
2013(19812)
2012(17661)
2011(15316)
2010(15004)
2009(13742)
2008(13478)
2007(11613)
2006(9853)
2005(8656)
作者
(49364)
(41305)
(41079)
(38896)
(26281)
(19710)
(18782)
(16108)
(15680)
(14480)
(14092)
(13817)
(12965)
(12704)
(12640)
(12579)
(12395)
(12153)
(11854)
(11794)
(10003)
(9919)
(9918)
(9586)
(9251)
(9186)
(8990)
(8987)
(8154)
(8051)
学科
(88259)
(82822)
经济(82731)
(82145)
企业(82145)
管理(72380)
方法(40856)
数学(32658)
数学方法(32254)
(29561)
业经(28915)
(25828)
(23732)
财务(23683)
财务管理(23660)
企业财务(22555)
农业(18955)
技术(18031)
中国(17339)
(15588)
(15173)
(15055)
理论(14885)
(14824)
经营(12812)
地方(12653)
企业经济(12615)
(12521)
(12473)
贸易(12467)
机构
学院(260871)
大学(254224)
管理(114297)
(112173)
经济(110286)
理学(99437)
理学院(98610)
管理学(97315)
管理学院(96813)
研究(73159)
中国(60166)
(53094)
(50846)
财经(42775)
科学(41751)
(39113)
(38756)
(37672)
业大(35938)
中心(35841)
(33684)
经济学(33521)
商学(31997)
财经大学(31832)
商学院(31723)
经济管理(30981)
北京(30853)
经济学院(30563)
研究所(30206)
农业(30184)
基金
项目(178321)
科学(144564)
基金(133228)
研究(132775)
(113508)
国家(112512)
科学基金(101261)
社会(87745)
社会科(83530)
社会科学(83508)
基金项目(71325)
(70669)
自然(65350)
自然科(63933)
自然科学(63920)
自然科学基金(62824)
教育(60841)
(57624)
资助(53356)
编号(52858)
(40810)
(40204)
成果(39471)
重点(39185)
(38290)
(37826)
创新(37281)
国家社会(36820)
(35769)
人文(35532)
期刊
(119799)
经济(119799)
研究(69514)
管理(46938)
(46413)
中国(43878)
(35265)
科学(32594)
学报(30688)
技术(27418)
大学(25608)
农业(24694)
学学(24682)
业经(22458)
(22274)
金融(22274)
财经(21087)
教育(19556)
经济研究(18183)
(18170)
技术经济(16051)
(15972)
财会(15792)
问题(15590)
现代(13201)
商业(12803)
统计(12764)
会计(12752)
(12545)
科技(11486)
共检索到36933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通讯(理财版)  [作者] 米辉辉  李永臣  
现代经济的飞速发展推动了公司之间纵向和横向的联合,以产权为纽带的企业集团已经成为现代经济的一大特色。业绩评价作为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份,一直是西方理论界和实务界研究的热点。近年来,国内理论研究者翻译、介绍了大量西方有关业绩评价的专著、论文,一些实务工作者学习西方业绩评价的理论和实践成果后,结合企业自身实践,设计出适合自身发展需要的业绩评价系统。但国内已有研究大都是对一般意义上的单一企业业绩评价进行的研究,对企业集团的业绩评价则研究较少。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为应对挑战、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米辉辉  李永臣  
本文以股东为评价主体,首次提出基于不同模糊现象采用不同的正态分布隶属函数评价企业业绩的方法,并建立了正态分布隶属函数和层次分析法相结合的模糊综合评价模型,使得企业集团的综合业绩评价更加客观、准确。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语嫣  李玉环  
本文以债权人诉讼为视角,检验了诉讼之后上市公司投资效率的变化情况。实证结果发现,债权人诉讼能够有效提高上市公司的投资效率,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对过度投资和投资不足行为都存在显著的影响。进一步的研究表明,不同债权人类型和不同企业性质治理的效果存在一定差异,具体来讲,在银行类金融机构债权人和非国有上市公司中,债务诉讼的治理作用更加显著。在诉讼的治理路径研究中发现,涉诉公司通过变更管理层来发挥债权治理作用。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陈小洪  
保护企业债权人利益是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原则。由于多种原因,在已往的企业改革中,保护企业债权人利益问题(简称保护企业债权)未引起各方面足够的重视。随着企业改革和金融改革的深入,解决这个问题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已日益突出。应当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改革进程中,从制度到具体操作系统地解决好这个问题。
[期刊] 财会通讯(理财版)  [作者] 张颖杰  徐春荣  
最高人民法院(以下简称"高院")为了规范企业兼并改制行为,于2003年1月发布了《关于审理与企业改制相关的民事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以下简称"规定")。规定针对企业兼并改制行为从司法层面作出了规范解释,对充分保护债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贾纯  
2007年6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确立了企业破产重整制度,既为债权人实现债权提供了新的途径,又为债权人维护债权带来了重大影响。加强对破产重整中债权人利益保护机制的研究,在充分吸收和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我国的企业破产重整制度及债权人利益保护机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本文在对企业破产重整中债权人利益保护的必要性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其他国家和地区破产重整法律制度,对我国企业破产重整制度在债权人权益维护方面具有的制度优势以及存在的不足及问题进行了分析评价,对完善我国企业破产重整中债权人利益保护制度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王彦超  王语嫣  
诉讼是否具有经济后果可以体现法治化的进程。涉诉主体在诉讼前后行为变化直接反映了法治化效果。随着法治化进程的推进,诉讼应该会对被诉人形成一定的约束和影响。基于此,本文以重大债务诉讼为研究对象,旨在检验诉讼是否影响了企业的财务行为,试图为法律制度发挥的外部治理作用提供经验证据。实证结果发现,企业被债权人提起诉讼之后,会通过调整财务政策而逐步改善企业资产流动性,提高现金持有量水平。进一步研究发现,企业被诉之后,银行信用和商业信用受到影响,信用借款萎缩,同时抑制了主营业务增长,而被诉企业主要通过收回投资、处置资产和减少长期投资的方式来增加现金持有量,以改善资产流动性。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丁艳  
企业破产应切实保障债权人的利益丁艳《企业破产法(试行)》自1988年11月1日生效,至今已实施6年多。全国破产案件立案总数逐年增加,1991年117件,1992年428件,1993年710件。从1994年初开始,国家选择若干城市进行“优化资本结构,增...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俞富坤  
债权融资业务中蕴含着债权人与债务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性和借贷契约内容的不完备性,由此导致债权人在开展债权融资业务时承担显著风险。本文阐述了债权融资的内涵及其特点;从信息不对称风险、道德风险、逆向选择风险等角度分析基于债权人心理的企业债权融资风险;最后,从信用管理、业务稽核、财务风控及人才智库等角度提出基于债权人心理的企业债权融资风险控制策略,以有效消弭债权人在开展企业债权融资业务时的心理障碍。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杜春明  张先治  常利民  
基于我国沪深A股非金融类上市企业2008~2016年的数据,本文从债权人的视角研究商誉增加和商誉减值信息对企业债务期限结构的影响,同时还按产权性质分组检验了商誉增加和商誉减值信息与企业债务期限结构的关系。研究发现,商誉增加信息对企业债务期限结构产生显著正向影响,商誉减值信息对企业债务期限结构产生显著负向影响。进一步的研究显示,当企业的产权性质为非国有企业时,商誉增加信息和商誉减值信息对企业债务期限结构的影响更为显著。研究结论表明,商誉信息通过影响债权人信贷决策行为进而影响了企业的债务期限结构,商誉信息发挥了其在企业资源配置中的作用。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杜春明  
以2007—2018年我国A股非金融行业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深入考察了分析师预测质量对企业债务期限结构的影响,以及审计质量和机构投资者持股对二者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分析师预测质量与企业债务期限结构显著正相关,高的审计质量和机构投资者持股削弱了分析师预测质量与企业债务期限结构的正相关关系,分析师预测质量通过企业信息环境这一中间机制影响债务期限结构。研究表明,分析师预测质量传递了有关企业信息环境优劣的信号,债权人可以以之为参考进行债务期限决策,阐明了在信贷资源配置中分析师预测质量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对深化债权人信贷期限决策、防控金融风险具有重要启示。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施幽静  孙加峰  
企业并购会对包括债权人在内的利害关系人的利益发生重大影响。相对于企业股东、职工来说,债权人,特别是无担保债权人利益保护在企业合并中的利益保护机制不畅,所以应要求企业履行通知义务,以防止企业合并中的信息不对称和损害债权人利益的行为。本文从民商法角度讨论该通知义务的履行主体、通知方式和未通知的法律后果等问题。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刘慧玲  李依晗  马晓琴  
本文以2015—2020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采用经典Jones模型和修正Jones模型来衡量会计信息质量,重点从银行债权人、债券持有人两大债权主体实证考察债权人对企业经营状况和会计信息质量的监督。研究发现,银行借款比例越高,银行债权人的监督效应越强,会计信息质量越高;而应付债券比例与会计信息质量不相关,债券持有人的监督效应不明显。进一步区分股权性质的研究发现,银行债权人的监督效应在非国有企业中显著存在,在国有企业中不显著;而债券持有人在国有和非国有企业中均无明显的监督效应。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李世军   陈起帆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的规定,企业在出现破产情形时,其往往存在两种选择,一种是直接“死掉”,另一种则是进行企业重整进而使企业“活过来”。从实践操作层面上看,当企业经营出现资不抵债的情形时,宣告企业死亡往往是最先被考虑的选择,这也反映出人们对于破产制度的理解只是停留在破产清算这一层面。而随着清算制度的过度使用,清算制度的弊端日趋明显,如何解决企业困境,让企业起死回生被纳入考虑范围,破产重整制度也因此开始慢慢地衍生出来。破产重整制度在给予企业希望和保障债权人利益的同时,其中也暴露出一个问题,即在破产重整程序中,债权人处于弱势地位,如何保障债权人的利益成为一大问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