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651)
- 2023(15674)
- 2022(13192)
- 2021(12521)
- 2020(10207)
- 2019(23369)
- 2018(22961)
- 2017(43483)
- 2016(23364)
- 2015(26297)
- 2014(25975)
- 2013(25073)
- 2012(23282)
- 2011(21225)
- 2010(21112)
- 2009(19149)
- 2008(18465)
- 2007(16146)
- 2006(14242)
- 2005(12775)
- 学科
- 济(99786)
- 经济(99692)
- 管理(63955)
- 业(60464)
- 企(46952)
- 企业(46952)
- 方法(40065)
- 数学(35819)
- 数学方法(35390)
- 中国(32771)
- 农(28738)
- 地方(23942)
- 财(22976)
- 业经(21563)
- 贸(20885)
- 贸易(20869)
- 易(20335)
- 农业(19175)
- 制(17843)
- 银(16785)
- 银行(16771)
- 行(16282)
- 融(16148)
- 金融(16147)
- 学(15735)
- 环境(15642)
- 发(14778)
- 策(14777)
- 技术(14725)
- 和(14102)
- 机构
- 大学(321231)
- 学院(320006)
- 济(141918)
- 经济(139283)
- 管理(124003)
- 研究(112090)
- 理学(106230)
- 理学院(105102)
- 管理学(103445)
- 管理学院(102838)
- 中国(87112)
- 京(67774)
- 财(64492)
- 科学(63157)
- 所(53891)
- 中心(51720)
- 财经(50545)
- 研究所(48670)
- 农(47503)
- 江(47386)
- 经(46165)
- 经济学(44210)
- 范(44003)
- 师范(43640)
- 北京(43169)
- 业大(42507)
- 院(40800)
- 经济学院(39773)
- 州(37770)
- 财经大学(37488)
- 基金
- 项目(213540)
- 科学(170941)
- 研究(162733)
- 基金(156326)
- 家(134182)
- 国家(133053)
- 科学基金(115708)
- 社会(105635)
- 社会科(100350)
- 社会科学(100330)
- 省(81744)
- 基金项目(81424)
- 教育(75612)
- 自然(71635)
- 自然科(70029)
- 自然科学(70013)
- 划(69014)
- 自然科学基金(68773)
- 编号(66071)
- 资助(64009)
- 成果(54586)
- 发(50370)
- 部(48676)
- 重点(47857)
- 课题(46203)
- 创(44975)
- 国家社会(44395)
- 教育部(42688)
- 创新(41990)
- 人文(41518)
- 期刊
- 济(156744)
- 经济(156744)
- 研究(100938)
- 中国(67971)
- 财(48196)
- 管理(47650)
- 农(44078)
- 科学(42050)
- 学报(41911)
- 教育(41248)
- 大学(34261)
- 融(33543)
- 金融(33543)
- 学学(31349)
- 农业(30822)
- 技术(29229)
- 经济研究(26170)
- 业经(25507)
- 财经(25037)
- 经(21745)
- 问题(20562)
- 贸(18627)
- 图书(17037)
- 国际(16870)
- 世界(16859)
- 业(16653)
- 技术经济(15621)
- 统计(14322)
- 理论(14192)
- 坛(14107)
共检索到49191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陈光 李良钰 明翠琴 刘凤
本文从政策演变视角,探析高校职务发明政策沿革、现状与趋势。梳理高校职务发明政策变迁历程的基础上,选择适用于中国政策环境的倡导联盟框架为分析工具探究此政策变迁的内在机理,并借由实际政策予以检视,通过综合运用文献分析、半开放式访谈等方法研究发现:中国高校职务发明政策系统中存在两个信念体系较为清晰且差异明显的联盟。职务发明政策变迁是政策导向学习、动态外部事件及相对稳定变量共同作用的结果。相较于传统政策模型,率先运用ACF分析框架考察高校职务发明政策变迁的基本逻辑,不仅验证了此种政策模型的解释力,也更清晰地揭示出高校职务发明政策基本走向,为学术研究和改革实践提供参照。
关键词:
高校职务发明 倡导联盟框架 政策变迁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赵利堂 谢长法
民办职业教育政策的更迭变迁与我国社会、经济体制的改革紧密关联。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民办职业教育历经改造合并、艰难发轫、发展规模、提升内涵四个阶段。倡导联盟框架理论把对某个政策领域关注的人群设为一个政策子系统,子系统内的参与者基于共同信念组成不同的联盟,联盟内部和联盟之间通过政策学习、内部震荡、相对稳定参数变化和外部事件使政策发生变迁。运用该理论对新中国民办职业教育政策变迁机理和过程的分析表明:民办职业教育政策变迁的内在逻辑是政府意志主导、经济发展支撑、社会需求推动、多元利益博弈等多因素持续协同作用的结果。
关键词:
民办职业教育 政策变迁 倡导联盟框架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李晓斌 孙岩 张聪聪 程伶宏 孟勇 任文杰
目的:在划分河南省医养结合政策变迁阶段的基础上,分析政策变迁原因,为河南省医养结合政策变迁的路径优化提供政策借鉴与决策参考。方法:构建倡导联盟框架模型分析河南省医养结合政策的变迁原因。结果:外部事件和政策取向的学习会促进倡导联盟修正自身信念,信念系统的变化和倡导联盟的博弈会引发医养结合政策演变。结论:提出了未来医养结合政策调整与变迁应大致遵循的思路和原则,继续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深化政策取向学习以及健全多元协同参与的治理机制。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董藩 雷童
中国城乡二元结构限制了农村土地利用和社会经济发展。为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的倡导持续了数十年。基于倡导联盟框架的对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的分析发现,地方政府联盟和集体经济组织联盟在政策酝酿初期形成;经过政策场域中的联盟互动学习、"城乡二元"到"城乡统一"政治文化的嬗变、基本法律框架形成等动力机制的作用,地方政府联盟信仰系统发生一定改变,最终推动集体经济组织联盟政策倡导的实现。本文为分析某项政策的触发原因、研究该政策所处困境的解决方法提供了经验借鉴,同时验证了倡导联盟框架在中国的部分适用性。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蔡艳
"国家精品课程建设"政策作为我国高等教育"质量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和教育信息化进程不断深入发展的背景下实施的一项重大政策,是一项具有中国特色的优质高等教育资源开放项目政策。本文使用倡导联盟框架对制定"国家精品课程建设"的政策文本以及该政策的实施进行研究和分析。
关键词:
倡导联盟框架 国家精品课程建设 政策分析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韩晓慧 赵婧懿 陈喜乐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际环境形势的发展及国内环境问题的凸显,党和政府对环境问题的认识日益深刻。我国环境政策发生经历了基本国策、可持续发展和科学发展观与生态文明建设三个阶段。以倡议联盟框架为视角,对三阶段环境政策的特点、环境政策的变迁与学习进行梳理和研究,为提升我国环境执政能力,合理高效执行环境政策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
环境政策 变迁 倡议联盟框架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索磊
在倡议联盟框架的视角下,台湾职业教育产学合作政策变迁受到外部因素(相对稳定因素和外部事件)的影响。以此为背景,台湾职业教育产学合作政策的子系统包含多个倡议联盟,各联盟之间在政策核心信念上存在不一致的问题,其突出表现就是人才培育和技术研发之间的抉择。因此,在明确"产学合作"真正内涵的基础上,明晰"产学合作"的可能性与局限性,厘清职业院校、产业界和政府的职责和义务,强化政策学习以达成政策核心信念的一致是提高产学合作政策成效的关键。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黄栋 常鸣明
我国风力发电产业经过30年的发展,政策引导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支持联盟框架认为政策是矛盾与冲突的产物,本文提出贯穿我国风电产业政策变迁的两大联盟环境派与发展派,他们的深层核心都是为了国家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但在政策核心层面两派在系统内外的政治经济等因素的影响下通过政策取向学习,对政策的变迁产生了重要影响。
关键词:
支持联盟框架 风电产业 政策变迁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张继颖
在适用性讨论的基础上,文章运用倡议联盟框架分析发现,外部事件改变了大气污染防治政策中不同政策联盟的资源、权力与信念,使得经济增长联盟的政策工具信念发生转变,同时环保联盟获得公众支持得以扩张,最终使大气污染防治政策经历了从属地单一管理到区域联防联控、从总量控制到质量控制的两次显著政策变迁。
关键词:
倡议联盟框架 大气污染防治 政策变迁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张文静
美国"肯定性行动"作为一项向弱势群体倾斜的补偿性政策,在美国教育公平的争论中扮演着极为特殊的角色。本研究认为,影响人们对肯定性行动政策基本态度的关键因素并不是利益或组织归属,而是不同群体的政策目标与价值偏好,即人们因为信仰系统的不同而形成了不同的价值联盟,从而影响了该政策的制定及变迁过程。支持实施肯定性行动和支持废除肯定性行动的两个联盟是该政策变迁中的两个基本联盟。
关键词:
肯定性行动 政策变迁 支持联盟框架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屈家安 刘菲
如何通过制定科学的科技政策提高科研水平是中国高校科技政策制定的重要目标。通过对欧盟研发框架计划缘起、演变的分析及其分阶段计划比较,提出对中国高校科技政策创新的启示及建议:以资金投入为保障,强化在战略优先领域或优势学科中的支撑引领作用;以发展基础研究设施为前提,推动跨学科合作与释放创新人才潜力;以协同创新机制为纽带,提升全球资源配置能力;以科研人员分层激励为前提,加速高层次研究人员的层次晋升;以人员培训与交流为重要措施,培养科研人员的合作创新能力;以科学与社会的融合为重要目标,提高应对社会挑战的能力。以期为高校科技政策创新提供借鉴与范式。
关键词:
RTD计划 科技政策 高校科研 政策建议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黄文伟
按照倡议联盟框架范式,政策变迁是由政策子系统内倡议联盟的政策学习、竞争性倡议联盟间的互动以及子系统外非认知性因素的动摇共同推动的。在我国高职院校招生政策变迁中存在统一高考式、高职单招式、注册入学式三大倡议联盟,倡议联盟间的互动通过地方教育行政部门的改革试点进行,倡议联盟的政策学习以教育部修正"高职教育是低层次高等教育"核心理念开展;而社会公众对高考制度改革的诉求、退伍士兵报考高职院校的现实需求、普通高中生源数持续下跌以及追求公平、稳定的中国主流价值观等子系统外部非认知性因素的变化,或加速或减缓高职院校招生政策变迁的速率。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黄文伟在《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2年第5期撰文从"一种倡议联盟框架范式:政策学习与变迁"的角度,对我国高职院校招生政策变迁进行了解读。倡议联盟框架是一种分析十年乃至数十年间政策变迁的范式,其核心理念认为,政策变迁通常是几个倡议联盟互相竞争的产物。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罗新祜 陈亚艳
为揭示美国高等教育绩效拨款政策演变中不同决策者、利益相关者和群体对于政策的不同偏好而引起的政策变迁,文章运用支持者联盟框架,研究美国高等教育绩效拨款政策历史嬗变过程,对于支持者联盟和反对者联盟的成员构成、深层信仰、政策核心信仰、表层信仰、政策取向的学习和外部(系统)事件等进行深入分析,并得出绩效拨款政策演变的核心原因、发生机制、演变条件和重要推手等方面的启示,期冀为理解这一政策提供新的视角。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韦颖
改革开放以来,调整大学生就业政策是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运用支持联盟分析框架,我们发现,围绕"如何让大学生得到最合理的配置"这一深层核心信仰形成了大学生就业政策的两大联盟:支持国家主导的联盟与支持市场主导的联盟。这两大联盟依据各自持守的核心信仰,表达着不同的基本政策立场。在国家发展战略规划的重大变革背景之下,基于对就业问题的基本共识,两大联盟又进行了相互的政策学习,最终促成了以市场配置为主导,同时发挥国家宏观调控的现行大学生就业政策模式。
关键词:
大学生就业政策 政策变迁 支持联盟框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