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216)
- 2023(8995)
- 2022(7729)
- 2021(7290)
- 2020(6107)
- 2019(14352)
- 2018(14218)
- 2017(27982)
- 2016(14756)
- 2015(16637)
- 2014(16295)
- 2013(15562)
- 2012(13833)
- 2011(12149)
- 2010(11955)
- 2009(10572)
- 2008(9852)
- 2007(7961)
- 2006(6546)
- 2005(5118)
- 学科
- 济(62360)
- 经济(62302)
- 管理(42665)
- 业(39764)
- 方法(34201)
- 企(33477)
- 企业(33477)
- 数学(31356)
- 数学方法(30754)
- 中国(16321)
- 财(13966)
- 农(13941)
- 地方(11994)
- 业经(11863)
- 理论(10546)
- 学(9529)
- 贸(9493)
- 贸易(9488)
- 务(9467)
- 财务(9415)
- 财务管理(9395)
- 技术(9394)
- 农业(9300)
- 环境(9240)
- 易(9208)
- 企业财务(8898)
- 和(8491)
- 划(8116)
- 制(8098)
- 城市(7481)
- 机构
- 学院(198745)
- 大学(196866)
- 管理(83953)
- 济(80696)
- 经济(79058)
- 理学(74499)
- 理学院(73753)
- 管理学(72115)
- 管理学院(71746)
- 研究(58108)
- 中国(42072)
- 京(39716)
- 科学(35856)
- 财(33936)
- 业大(29380)
- 财经(28734)
- 中心(28361)
- 农(27343)
- 江(26749)
- 经(26412)
- 所(26330)
- 经济学(25077)
- 范(24585)
- 研究所(24363)
- 师范(24335)
- 北京(23632)
- 经济学院(22834)
- 经济管理(22137)
- 院(21955)
- 财经大学(21861)
- 基金
- 项目(148274)
- 科学(119463)
- 基金(110447)
- 研究(106253)
- 家(95960)
- 国家(95248)
- 科学基金(84718)
- 社会(68972)
- 社会科(65640)
- 社会科学(65623)
- 基金项目(58954)
- 省(57992)
- 自然(56807)
- 自然科(55642)
- 自然科学(55633)
- 自然科学基金(54586)
- 教育(50601)
- 划(48884)
- 资助(45245)
- 编号(42391)
- 重点(33160)
- 部(32763)
- 创(31873)
- 发(31188)
- 成果(31157)
- 创新(29746)
- 国家社会(29003)
- 教育部(28808)
- 科研(28790)
- 课题(28348)
共检索到26075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景亚平 张鑫 罗艳
根据城市用水量系统具有非线性和随机波动性的特点,为了充分发挥组合灰色神经网络预测模型能够综合单变量预测及非线性处理的优势,同时降低组合权系数计算方法的不确定性对模型预测效果的影响,论文提出了基于马尔科夫链修正的组合灰色神经网络预测模型。将其应用于1980—2009年青海省城市用水量序列的拟合分析,并预测其2010、2015以及2020年的城市需水量。结果表明:基于马尔科夫链修正的组合灰色神经网络预测模型预测结果的误差更小,精度更高。
[期刊] 数理统计与管理
[作者]
孙彩云 常梦颖
水资源的供给问题是每个城市都要面临的一项必须且复杂的基础建设任务。对城市需水量的预测直接关系到一个城市供水系统的建设规模与安全运行,是实现科学调度的必要前提。本文通过对北京市2001-2014年需水量及其影响因素相关数据的分析,分别建立了普通线性回归及偏最小二乘线性回归预测模型。通过对模型的比较分析及仿真模拟预测计算,发现偏最小二乘线性回归预测模型不仅易于解释,更适合做外推预测,具有较强的应用价值。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景亚平 张鑫 罗艳
【目的】针对城市需水量预测系统具有非线性和随机波动性的特点,建立基于马尔科夫链修正的组合灰色神经网络预测模型,以提高模型的预测精度。【方法】比较分析灰色GM(1,1)模型、BP神经网络模型以及二者线性组合的灰色神经网络预测模型的预测效果,建立基于马尔科夫链修正的组合灰色神经网络预测模型,并以榆林市2000-2009年的用水量实际数据为研究对象,通过实例比较分析模型的检验预测精度。【结果】经马尔科夫链修正处理后,建立的基于马尔科夫链修正的灰色神经网络组合模型的预测精度更高,预测误差的绝对值均小于4%,且均方差σ为1.00,小于组合灰色神经网络模型与GM(1,1)模型、BP神经网络模型预测误差值的...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高丹 迟道才 王铁良
作物需水量的预测是进行水资源规划和管理的有效手段。它与气象因子之间存在着严重的非线形关系。建立4个输入单元和1个输出单元的三层BP网络,选取不同的隐层结点数进行训练,并通过比较其相对误差的大小确定了神经网络的结构。利用MATLAB环境,提出基于BP神经网络的水稻需水量预报模型,并结合实际数据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较好地反映气象因子与水稻需水量之间的关系,收敛速度快,预报精度较高。
关键词:
神经网络 水稻 需水量 预测模型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孟丽丽 迟道才 崔屾 李帅莹 于淼
建立了一种回归系数为对称三角模糊数的α-加权模糊线性回归模型,以辽宁省锦州市为例,把该地区1957~1996年参考作物需水量作为历史样本,运用模型预测1997~2006年的参考作物需水量。与传统线性回归和模糊线性回归预测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实现历史数据"重近轻远"的预测效果,进一步提高预测精度,减小预测误差,为制定科学的节水灌溉制度和地区节水灌溉规划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冯天梅 张鑫
【目的】建立基于马尔科夫链修正的组合灰色神经网络模型,为城市用水量的准确预测提供支撑。【方法】在运用灰色关联性分析法确定用水量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建立了基于马尔科夫链修正的组合灰色神经网络模型,将该模型应用于包头市2009和2010年的用水量预测,并将其预测结果与灰色模型、BP神经网络模型和组合灰色神经网络模型的预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包头市用水量受人口、国内生产总值、工业总产值、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耕地面积及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的影响较大,利用建立的基于马尔科夫链修正的组合灰色神经网络模型对包头市2009和2010年用水量进行预测,并与实际用水量进行比较后表明,其相对误差分别为0.16...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孔箐锌 张海林 陈阜 宋振伟
应用北京近56年气象数据对SIMETAW模型进行校正,并利用模型估算北京地区主要大田作物需水量。结果表明:SIMETAW模型对参考作物腾发量的模拟与彭曼-蒙特斯公式计算值较为接近,r>0.94,结果可靠。北京地区主要大田作物的需水量和作物系数在全生育期内均呈现"单峰型"曲线;果树类作物需水量相对较大,其次是粮经作物,其中春花生、棉花、春甘薯和冬小麦需水量较大,均在430 mm以上;蔬菜类作物由于生育期较短,单季耗水量小,均在400 mm以下。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倩 沈利 蔡焕杰 葛彩莲 王健
【目的】建立精度更高的需水量预测模型,为水资源规划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建立基于灰色预测和线性回归预测的需水量组合预测模型,以深圳大鹏半岛需水量为例,对组合预测模型的预测结果与单独采用灰色预测、线性回归模型预测的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单独采用灰色预测模型和线性回归模型进行预测的平均误差分别为6.5%和2.5%,而基于灰色预测和线性回归的组合预测模型的平均误差仅为1%。【结论】组合模型的预测精度较单一模型的预测精度明显提高,并且该模型可以更全面地反映需水量的变化规律。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倩 熊丽荣
水稻需水量预测是节水灌溉规划的基础,由于BP神经网络在解决多参数非线性问题表现出极强的自适应能力,从而可以科学准确预测需水量。本研究从多个影响因子分析出发,得到了BP神经网络模型,并结合实际数据进行了检验。试验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较好地反映气象因子与水稻需水量之间的关系,预测精度高。
关键词:
神经网络 需水量 预测模型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郭斌 王新平 李瑛 李慧敏 李卫红 赵锐锋
以2005年为现状年,用定额法、潜水蒸发法和地下水储量变化法估算出塔里木河干流的生态需水量,其结果分别为33.89×108 m3、23.97×108 m3和33.07×108 m3,通过分析得到现状年合理的生态需水量为30.31×108 m3。并根据阿克苏、沙雅、库车、轮台、库尔勒、尉犁和铁干里克7个气象站1995-2004年的月平均蒸发量,采用阿维里扬诺夫公式和群克水均衡场公式对塔里木河干流天然植被的月潜水蒸发量进行计算,在此基础上计算月生态需水量。通过分析发现,植被生长期(4-10月)的生态需水量占全年生态需水量的86%,尤其是植被生长旺盛时期的5-8月的生态需水量占全年的59%。根据制定的生态恢复方案,用定额法和潜水蒸发法预测3个目标年的生态需水量,将两者计算结果加以算术平均,得到2010、2015及2020年合理的生态需水量分别为31.88×108 m3、34.08×108 m3及36.84×108 m3,为塔里木河流域的水资源优化配置提供科学依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孙丽芹 常安定 位龙虎
一个城市的总用水量预测是该城市防洪防灾的重要依据,文章以灰色预测理论为基础,运用AM(简单滑动平均)残差来修正GM(1,1)模型,对北京市年总用水量进行预测,并与传统的GM(1,1)模型预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修正的GM(1,1)模型比传统的预测精度大大提高,具有可行性与实用性,该模型对未来城市总用水量预测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何学高 刘欢 张婧 程炜 丁鹏 贾丰铭 李卿 刘超
【目的】预测祁连圆柏在青海省的潜在分布区,为祁连圆柏林的经营管理和保护修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气候、地形、土壤、生态系统类型和人类活动强度5类环境变量,基于R语言Kuenm程序包优化后的MaxEnt模型预测祁连圆柏在青海的潜在分布区,并探讨影响祁连圆柏地理分布的主导环境因子及其适宜区间,同时应用2018—2020年青海省祁连圆柏林现地调查数据对预测结果进行准确性验证。【结果】预测的祁连圆柏潜在分布区主要分布在青海东部、东北部和北部,适生区面积为3.20万km~2,用于验证的现地调查小班均落入预测的适生区。祁连圆柏适宜生长的环境条件:气候(最热月份最高温15~22℃、最冷月最低温-23~-15℃、年平均降水量300~600 mm、等温性<39%、降水季节性变异系数88~103),地形(海拔2 800~3 950 m、坡度12°~18°、坡向(阳坡、半阳坡及半阴坡)),土壤(土壤有效水含量> 0.4 mm/m、0~30 cm土层硫酸盐含量<0.2%),生态系统类型(农田、林地和草地生态系统);祁连圆柏适宜分布区人类足迹指数> 10。【结论】优化后的MaxEnt模型可准确反映祁连圆柏的潜在适宜区分布情况。祁连圆柏地理分布是由地形、气温、降水、生态系统类型、土壤和人类活动等多种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海拔是影响祁连圆柏在青海分布的主导环境因子。研究结果可为祁连圆柏造林适宜空间选择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和实施方向,同时,分布区适宜性等级划分结果可为祁连圆柏林的经营管理和保护修复决策提供参考。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李博雅
以城市中心职能度模型和引力模型为研究方法,对山西省22个城市进行中心等级划分及经济联系测度。结果表明:山西省空间结构处于"点—轴"发展的初步形成阶段,构建了以省会太原为核心的"大"字型空间联系格局,但当前城市间经济联系程度较低,城镇体系发展滞后,主要原因是各城市经济实力较弱,中心城市辐射能力不足,全省尚未形成发散型交通网络,区域一体化发展进程缓慢。鉴于此,山西应加快经济转型发展,提高城市综合实力,完善交通网络体系,着力打破行政壁垒,完善区域协调机制,强化城市经济合作,促进全省形成城市分工合理、基础设施完善、资源信息同享的城镇体系。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黄梅 言迎 罗军
近年来洞庭湖湿地季节性缺水、工程性缺水、水质型缺水问题日渐突出,直接威胁到洞庭湖湿地生态系统的健康.分析认为,目前洞庭湖湿地生态系统健康状态等级为中等并有向差等级演化的趋势,必须确保最小生态需水量.采用水量平衡法可以初步估算其最小生态需水量为2.68×108m3,而且将呈逐年上升的趋势.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吕青
针对吞吐量的预测,借助趋势分析法和灰色GM(1,1)建立组合预测模型,为提高预测精度,利用灰色残差模型对组合模型进行修正,同时,以重庆港为研究对象进行实例分析,结果表明经修正的模型具有简便实用的优点,最后,对重庆港未来几年的吞吐量进行预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