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215)
- 2023(16468)
- 2022(14330)
- 2021(13629)
- 2020(11379)
- 2019(26673)
- 2018(26217)
- 2017(50619)
- 2016(27119)
- 2015(30775)
- 2014(30563)
- 2013(30185)
- 2012(27392)
- 2011(24613)
- 2010(24376)
- 2009(22263)
- 2008(21589)
- 2007(18235)
- 2006(15803)
- 2005(13591)
- 学科
- 济(113801)
- 经济(113679)
- 管理(76443)
- 业(71930)
- 企(59867)
- 企业(59867)
- 方法(54680)
- 数学(48183)
- 数学方法(47425)
- 中国(31582)
- 农(28312)
- 财(25798)
- 学(23915)
- 业经(23731)
- 贸(21276)
- 贸易(21265)
- 地方(20929)
- 易(20720)
- 农业(18801)
- 理论(18749)
- 制(18397)
- 和(17347)
- 环境(17077)
- 技术(16623)
- 务(16221)
- 财务(16137)
- 财务管理(16104)
- 划(15330)
- 企业财务(15219)
- 银(15167)
- 机构
- 大学(383287)
- 学院(381409)
- 济(155920)
- 管理(154194)
- 经济(152751)
- 理学(134850)
- 理学院(133381)
- 管理学(130736)
- 管理学院(130064)
- 研究(126884)
- 中国(94566)
- 京(81908)
- 科学(78536)
- 财(67205)
- 所(61920)
- 农(58471)
- 中心(57334)
- 研究所(56955)
- 业大(56757)
- 财经(55566)
- 江(52309)
- 北京(51567)
- 经(50967)
- 范(49713)
- 师范(49276)
- 经济学(47643)
- 院(46783)
- 农业(45906)
- 经济学院(43048)
- 州(42485)
- 基金
- 项目(269027)
- 科学(213097)
- 基金(197816)
- 研究(194824)
- 家(172683)
- 国家(171355)
- 科学基金(148388)
- 社会(123862)
- 社会科(117501)
- 社会科学(117470)
- 基金项目(104653)
- 省(102412)
- 自然(97732)
- 自然科(95570)
- 自然科学(95548)
- 自然科学基金(93798)
- 教育(90125)
- 划(87121)
- 资助(82348)
- 编号(78457)
- 成果(62088)
- 重点(59920)
- 部(59832)
- 发(56525)
- 创(55734)
- 课题(53611)
- 创新(52053)
- 教育部(51623)
- 国家社会(51516)
- 科研(51403)
- 期刊
- 济(160092)
- 经济(160092)
- 研究(108812)
- 中国(69331)
- 学报(58360)
- 科学(55824)
- 管理(55345)
- 农(52137)
- 财(49655)
- 大学(45012)
- 学学(42466)
- 教育(40254)
- 农业(36761)
- 技术(34474)
- 融(27586)
- 金融(27586)
- 经济研究(26861)
- 财经(26407)
- 业经(25540)
- 经(22651)
- 问题(22240)
- 业(19734)
- 技术经济(18578)
- 图书(18473)
- 统计(18320)
- 科技(17863)
- 资源(17767)
- 理论(17100)
- 版(17063)
- 现代(16679)
共检索到53854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杨思家
城市居住分异是中国城市经济发展越来越明显的一个表现,它由市场因素与非市场因素共同作用形成。文章对阿朗索的土地竞标租金模型进行修改,加入中国城市特有的假设条件建立住宅竞标价格模型来分析中国城市居住分异现象产生的市场因素。从社会稳定、劳动力市场、城市交通及公共资源四个方面讨论了城市居住空间分异所带来的社会经济影响。最后,基于住宅竞标价格模型的分析,我们找到居住分异对策的核心是缩小不同收入家庭对住宅价格反应程度的差距。
关键词:
土地竞租模型 城市居住空间 分异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邱梦华
对城市居住空间的研究是城市社会学的一个重要内容。自建国以来,我国城市居住空间经历了逐渐分异的历史变迁过程。如果不对居住分异加以适当的调控就会出现居住空间极化与隔离问题。城市居住空间极化是社会不公正在居住空间上的表现。城市政治经济转变与城市规划、土地制度改革与房地产开发、住房制度改革与住房商品化是转型过程中城市居住分异形成的三个主要原因。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规模、增加社会自组织力量、制定公正的社会政策是优化城市居住空间结构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城市居住空间 分异 极化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汤磊 李德智
北京和上海试点集体土地建设公共租赁住房,是我国保障房供应制度的重大创新。但是,兼顾政府、村集体、租户等多方利益的租金定价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本文在梳理上海和北京试点项目发展脉络的基础上,提出基于经典李嘉图租金模型的公租房租金定价模型,并据此对北京和上海试点项目的租金定价进行评价,进而提出完善我国集体土地建设公共租赁住房租金定价的政策建议。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黄伟 邢娇阳
农地流转租金关联着流转双方的切身利益,决定着流转双方的意愿、流转规模和流转期限。由此,笔者在对四川、安徽和河北一些地方调研的基础上,对各地流转中的租金计算方式进行考察,在吸收其精华的基础上,结合农地所具有的功能,借鉴《农地估价规程》,把农地流转租金修正为结合本地市场粮食主要作物的租金锁定法。
关键词:
农地流转 租金实践 模型修正 租金锁定法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徐菊芬 朱杰
在对中国城市居住分异进行阶段梳理的基础上,分析现阶段城市居住分异的特点,认为居住分异在空间上已经由大尺度的分异转向大尺度混合、中等尺度的分异,即在城市尤其大城市的内城或近郊区都呈现各类收入阶层居住社区混合现象,楼盘(小区)成为当今城市新的居住分异单元;同时,中国居住空间分异的形成、演变与住房供给方式的发展、演变直接相关。
关键词:
居住分异 演化 特征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朱红章 魏子繁
基于特征价格理论,选择区位特征、建筑特征、邻里特征、消费者心理特征和租约特征五类共计20项特征变量,构建出长租公寓租金定价评估的随机森林模型,并将成都市长租公寓市场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随机森林模型MAPE(%)为6.9%,优于神经网络和传统多元回归模型。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张旭坤
中国自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开始,出现了国际学界称之为"城市居住空间分异"的现象。近20年来SSCI的相关研究文献表明,中国城市空间分异的表现形式、类型、成因及社会影响等,既有与世界其他国家相同之处,又有中国的特殊性。城市居住空间分异在一定范围内属于正常,超出阈值便会带来消极效应。中国城市化进程中虽然没有出现居住空间的贫富严重对立,但也形成了多种形态的居住空间分异,因此必须高度关注和研究其发展态势。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宋晓华 陈宝珍 郭亦玮
项目融资租赁是在承租企业建设大型项目过程中筹集中长期资金的有效融资方式。但目前租赁公司在开展项目融资租赁时遇到了瓶颈性问题,很难合理地确定和准确地计量项目融资租赁的租金。本文结合项目融资租赁特点,分析了项目融资租赁租金计量的基础,提出了基于出租人收益的项目融资租赁租金计量原则,并构建了基于出租人收益的项目融资租赁租金计量模型,该模型提供了一个能保证出租方收益的租金计量区间。
关键词:
项目融资租赁 出租人收益 租金计量模型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宋晓华 祖丕娥 陈灵青 叶彩琴 陈宝珍
项目融资租赁租金的确定是以项目本身的资产和未来的收益为依托,涉及项目成本、收益、利率等多个参算因子。但在不确定环境下,参算因子的取值往往会发生较大变动,这大大增加了租金确定的难度,从而影响出租人对收益的保障。本文首先对不确定环境下影响项目融资租赁租金计量的主要因素进行敏感性分析,以判断对租金计量具有重要影响的因素。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不确定环境下的项目融资租赁租金计量模型,将参算因子取值的不确定性嵌入到模型中,使其计算结果能更大程度地保障出租人收益。最后结合实际案例,验证了不确定环境下模型的有效性。
关键词:
项目融资租赁 不确定环境 租金计量模型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戴卫平 顾海英
本文着重讨论土地批租市场中协议出让和招标拍卖出让方式下的定价机制问题。土地招标拍卖机制是一种市场机制,通过机制设计能够使资源分配给最有效率的使用者和实现拍卖收益的最大化。在协议出让方式下,如果谈判(协议)具有竞争性,那么,协议地价与竞标地价无异。但现实中,由于处于卖方垄断的政府设定租,因此,买者一方的寻租竞争使得现实中的协议地价不等于竞标地价。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李升
对全球化进程中移民与城市社会结构变动的讨论已成为研究当前中国城市不容忽视的重要议题。通过对中国城市的个案研究,探讨了移民对中国城市社会结构变动产生的影响结果与关联机制。研究表明:全球化下移民劳动分工的经济产业链引发了城市社会阶层结构变动,跨境或跨域流动的移民生态链引发了城市社会空间结构的变动;经济产业链的依附机制与移民生态链的联结机制并存,在城市中促生了阶层分化和居住分异,表征了城市社会结构在"纵—横"两个维度的变动。"纵—横"社会结构的分化与整合共同促生移民流入下的中国城市社会结构变动的多维马赛克图景,这为中国城市在全球化背景下开展城市治理实践提出了新的课题。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徐菊芬 张京祥
从住房制度、土地制度、税收制度等方面分析了加剧中国城市居住分异的制度性因素,并通过对国外及香港地区相关制度的分析,提出了对我国城市居住分异进行制度性调控的建议,即一方面要运用经济手段对住房市场进行干预和调节,另一方面要完善现有的住房供应制度,坚持住房有分异,分异有尺度,以利于社会的和谐发展。
关键词:
居住分异 制度成因 制度调控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刘书畅 叶艳妹 肖武
研究目的:测度并探索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的时空分异,促进城市土地集约高效利用。研究方法:"一步法"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模型、核密度估计、空间自相关分析。研究结果:2009—2016年中国城市土地利用效率整体提升,但仍处于中低水平;城市土地利用效率在空间上由东向西递减,效率越低的区域其内部不均衡性越明显;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空间集聚态势显著,集聚程度趋于加强;高效率均质区域集中于东部地区,并出现向中西部延伸的趋势,低—高关联类型主要分布在东、中部交界地区,高—低关联类型在空间上表现为沿交通干线的带状分布,低效率均质区域集中在中西部地区。研究结论:应注重土地利用投入产出的技术效率,通过投入要素优化和技术能力提升实现城市土地利用的报酬递增,同时要制定区域差别化的效率提升策略。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庄大方 刘纪远
本项研究工作直接应用“国家资源环境遥感宏观调查与动态研究”项目和“中国资源环境数据库”取得的最新数据和资料,研究并提出了土地利用程度综合指数计算方法和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全面分析了影响中国土地利用程度变化的自然环境因素和社会因素,分析了中国土地利用程度的区域分异规律,提出了中国土地利用程度的“极地”模式,并建立了中国土地利用程度的经度、高程模型。
关键词:
土地利用程度,综合指数,区域分异模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