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902)
2023(15966)
2022(13969)
2021(12878)
2020(10832)
2019(25096)
2018(24845)
2017(48458)
2016(25896)
2015(29269)
2014(29204)
2013(28595)
2012(26052)
2011(23499)
2010(23677)
2009(21553)
2008(20507)
2007(17620)
2006(15478)
2005(13219)
作者
(73644)
(61507)
(60972)
(58213)
(39181)
(29380)
(27748)
(24306)
(23403)
(21699)
(20775)
(20661)
(19456)
(19242)
(19119)
(18544)
(18270)
(17950)
(17483)
(17434)
(15100)
(15011)
(14776)
(14105)
(13851)
(13545)
(13341)
(13303)
(12385)
(11948)
学科
(123231)
经济(123110)
管理(74563)
(67807)
(56811)
企业(56811)
方法(53241)
数学(47010)
数学方法(46258)
中国(28925)
地方(27119)
(26739)
(24493)
(24250)
业经(24222)
理论(18881)
农业(18176)
(17321)
环境(17317)
贸易(17311)
(17178)
(17048)
(16656)
技术(15939)
地方经济(15685)
(15536)
财务(15452)
财务管理(15418)
(14777)
企业财务(14576)
机构
大学(368849)
学院(368622)
(153185)
经济(149972)
管理(148311)
理学(129582)
理学院(128140)
管理学(125532)
管理学院(124867)
研究(121318)
中国(87647)
(79381)
科学(74971)
(65425)
(59436)
中心(54534)
(54483)
研究所(54447)
业大(54391)
财经(53686)
(51514)
北京(50052)
(48870)
(47936)
师范(47520)
经济学(46769)
(44395)
农业(42478)
经济学院(41856)
(41806)
基金
项目(257222)
科学(203283)
基金(187362)
研究(186505)
(162612)
国家(161328)
科学基金(140316)
社会(118456)
社会科(112371)
社会科学(112339)
(99850)
基金项目(99514)
自然(92163)
自然科(90067)
自然科学(90049)
自然科学基金(88380)
教育(86456)
(84137)
资助(77926)
编号(75728)
成果(59566)
重点(57185)
(56231)
(54737)
(53107)
课题(51790)
创新(49545)
科研(48874)
教育部(48750)
国家社会(48588)
期刊
(165703)
经济(165703)
研究(107308)
中国(63450)
学报(55429)
管理(54702)
科学(52088)
(48970)
(48288)
大学(42826)
学学(40496)
教育(38288)
技术(35345)
农业(33663)
经济研究(27608)
(26332)
金融(26332)
财经(26190)
业经(25713)
(22439)
问题(22438)
技术经济(19627)
统计(18801)
图书(17511)
科技(17034)
(16957)
(16952)
理论(16932)
现代(16683)
商业(16447)
共检索到52446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孙久文  罗标强  
在运用中心职能强度模型对京津冀地区进行中心城市等级划分的基础上,通过构建多维度指标体系,借助修正后的引力模型,对京津冀地区13个城市之间的空间经济联系强度进行了定量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根据中心职能强度K_(ei),可将京津冀地区的中心城市划分为三个等级;(2)根据京津冀地区城市之间经济联系值的大小,可将各城市间的经济联系分为十分紧密,很紧密,较紧密和不紧密四个层级。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王希  
在"多中心、网络化"城市群发展的背景下,加强城市群经济联系正成为京津冀城市群发展的强大引擎。以京津冀城市群13个构成城市为研究对象,运用引力模型,从城市规模划分和城市空间经济联系两个角度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10年间,京津主导的"双核"式城镇体系一直是支撑京津冀城市群发展的核心格局,同时城市群整体网络密度日趋紧密,空间联系强度的地域分异特征明显,呈现"中心—外围"格局。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刘晓萌  胡叶星寒  刘妮雅  
在引力模型框架下,将城市间物理距离改进为基于交通时间和货币上的相对距离,构建旅游经济联系强度模型,计算2012年和2018年京津冀城市群主要城市之间的旅游经济联系强度及旅游影响力,并运用ArcGIS10.2软件对京津冀地区旅游经济联系空间格局演化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京津冀旅游经济联系格局从以北京为中心的"单中心放射型"演变为以北京、天津为中心的"双核心网络型";北京的旅游影响力在京津冀城市群处于绝对优势,天津次之;河北省主要城市之间的旅游经济联系以及各城市的旅游影响力整体呈上升趋势,但仍有巨大上升空间。京津冀三地应联动整合旅游资源,开发跨区域旅游大市场,扩大市场规模;建立区域旅游创新合作机制,搭建平台使旅游发展低阶梯度地区能够直接承接高阶地区的前沿旅游创新成果;在政府引导下通过促进行业协会、旅游龙头企业、旅游相关企业之间的对接与合作,发挥旅游企业的主体作用。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关晓光  刘柳  
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引力模型进行修正,定量分析了京津冀城市群的空间联系强度。结果表明,京津冀城市群内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问题比较严重,呈现出明显的"中心—外围"格局,城市间的联系以京津为中心,向外依次减弱,外围城市间的相互吸引力明显不足,城市间的联系度普遍偏低。认为应打破行政区划限制、实现城市合理分工,完善交通基础设施、构建区域交通一体化体系,成立政府协调机构、建立联席会议制度等。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赵佳丽  畅梦帆  
强化区域经济联系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构建共同富裕发展格局的重要手段。基于城市协调发展水平和产业互补水平建立修正的引力模型,测算山西省与京津冀地区24个城市间的经济联系强度,并构建城市经济联系网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山西省与京津冀地区在城市协调发展水平上存在较大差异,但产业互补水平较高,有良好的产业合作基础;山西省与京津冀地区城市经济联系显著加强,但各城市对外经济联系差异增大;城市经济联系网络整体中心性明显,山西省大多数城市处于网络边缘位置,北京市和天津市在网络内影响力最大,一定程度上削弱了石家庄市和太原市等中心城市的带动与辐射作用,最后从合作发展、产业对接、交通建设等方面提出提升山西省与京津冀地区城市经济联系水平的政策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刘艳  王小臣  
本文以京津冀13个地级市为研究对象,采用引力模型构建京津冀物流空间联系网络,借助社会网络分析方法测算物流联系网络的密度、网络中心性和凝聚子群,从而对其联系强度、方向及空间布局等进行研究。结果显示:京津冀城市物流发展水平两极差异大,物流空间联系分布不均衡;区域内缺乏合理的城市梯度层级,联系网络中缺少桥梁城市,保定、唐山、沧州三市有跃升为桥梁城市的潜力;保定市及冀中南城市的子群划分情况与其十三五规划中的发展空间布局仍有差距。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鲁金萍  杨振武  孙久文  
借助中心职能强度模型对京津冀城市群进行中心城市等级划分,并选取38项指标,利用修正后的引力模型和SPSS19.0中的因子分析功能,对城市群内部各等级中心城市间的经济联系强度进行综合分析和测度,结论如下:(1)以Kei=0.7和Kei=2.0为节点,将各城市分为三个级别,北京、天津为一级,石家庄、唐山、邯郸和保定为二级,其余各城市均为三级。(2)以经济联系量大小为标准将各城市划分为紧密联系、一般联系和松散联系三个级别,其中紧密和一般联系的城市间的经济联系多缘于京津石的集聚与扩散作用和自然资源禀赋、区位优势差异。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鲁金萍  杨振武  刘玉  
"多中心、网络化"作为城市群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正在成为京津冀城市群发展的强大动力,并将推动其成为继长三角、珠三角之后的我国经济增长"第三极"。借助引力模型和社会网络分析方法,以京津冀城市群13个构成城市间的经济联系网络为研究对象进行实证分析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6年间,京津冀城市群整体网络密度显著提高,城市间经济联系频繁而密切;城市群内部结构发生变化,由以北京为核心的格局转变为以北京、天津共为中心的格局;石家庄依托其省会城市优势,在城市群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城市群内部其他城市间经济联系广度和深度不断增强。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崔和瑞  
京津冀地区的经济发展是当今区域经济研究的热点之一。基于经济联系方向理论、方法,本文对京津冀地区城市间的经济联系方向进行了系统研究,分析了京津冀地区城市间三个不同层次的经济联系程度,提出了加强京津冀地区城市间经济联系程度、促进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建设的若干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鲁金萍  孙久文  刘玉  
城市流强度是表征城市对外服务功能的量化指标,能够反映城市对外联系的程度。本文运用城市流强度模型,以京津冀城市群13个城市为研究对象,分析测算了2002~2011年各城市的外向功能量、城市流强度等指标的动态变化情况,并进行了城市流强度等级划分和结构对比分析。结果表明:2002~2011年,各城市功能效率和城市流倾向度指标变化基本平稳,外向功能量和城市流强度两项指标变化显著,且差距较大。从城市流强度结构来看,北京、天津城市总体经济实力与综合服务能力明显高于其他城市,表现出更强的集聚与扩散能力。未来,各城市应进一步加强总体经济实力的提升,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从而大幅提升城市流强度,增强城市群整体对外...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李博雅  
以城市中心职能度模型和引力模型为研究方法,对山西省22个城市进行中心等级划分及经济联系测度。结果表明:山西省空间结构处于"点—轴"发展的初步形成阶段,构建了以省会太原为核心的"大"字型空间联系格局,但当前城市间经济联系程度较低,城镇体系发展滞后,主要原因是各城市经济实力较弱,中心城市辐射能力不足,全省尚未形成发散型交通网络,区域一体化发展进程缓慢。鉴于此,山西应加快经济转型发展,提高城市综合实力,完善交通网络体系,着力打破行政壁垒,完善区域协调机制,强化城市经济合作,促进全省形成城市分工合理、基础设施完善、资源信息同享的城镇体系。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唐晓灵  谭珊  
本文以城市"质量"和产业分工协作为基础,通过构建城市质量指标体系以及引入克鲁格曼指数对传统模型进行修正,并用修正模型定量分析了2013年关中城市群经济联系的强度。研究发现,关中城市群内经济发展不平衡现象较为严重;西安、宝鸡与铜川的分工协作较明显,渭南、咸阳、宝鸡与西安的产业分工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关中城市群的经济联系呈现出以西安为中心向外急剧减少的规律,外围城市之间的经济联系很少;各城市经济联系总量差距较大,强度等级结构不合理。因此,需加快西咸一体化,构建大西安,着力培养二级中心城市,扩大关中城市群辐射范围和经济联系强度。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王莎  童磊  贺玉德  
依据城市群理论,城市之间的联系强弱是决定城市能否连接为一体、协同发展的重要因素。基于此,以2017年数据为背景,在综合利用城市职能强度模型、修正的空间引力模型和城市流模型的基础上,对京津冀城市群内部的空间联系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北京和天津的"空吸"效应严重,资源要素向两市集聚,占据城市群绝对的核心位置;京津两市空间引力作用最大,远超群内其余城市,说明经济基础和空间距离是制约城市间联系紧密的关键要素;京津冀城市群整体外向型服务业发展良好,但是主要依赖传统服务业,高端服务业发展较弱;次级城市相对缺乏,整个京津冀城市群尚未形成良好的阶梯结构。最后,依据研究结果提出相应建议。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刘廷兰  
本文运用引力模型,分别测算了京津冀城市圈各城市与作为两经济增长极的北京、天津的联系强度,并分析其呈现的特征。结果表明:北京对廊坊的经济联系度最强,天津与北京的经济度次之;联系方向基本呈旋转90度后的"Y"型和"门"字型;从经济联系趋势去看,廊坊、唐山、沧州与北京、天津的联系程度在加强,尤其是廊坊市对北京和天津的经济联系强度越来越强,而其他城市平稳。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赵莉  葛京凤  
研究目的:构建区域城市地价引力模型,探索区域背景对城市土地价格的影响程度,揭示区域城市地价空间分布特征。研究方法:引力模型分析法。研究结果:(1)京津冀都市圈区域城市地价作用空间效应上表现出强烈的"京津廊指向性";(2)区域修正前后城市地价在空间分布上呈现一致性。研究结论:引力模型能够较好地模拟区域空间相互作用对城市地价的影响,有助于丰富区域城市地价平衡对比理论与方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